广东省佛山市伦教翁佑中学七年级上练习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乐乐的爸爸是个钓鱼迷,他经常看到爸爸在一些有腐叶的潮湿土壤中挖蚯蚓做钓鱼的饵料。乐乐就蚯蚓是否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与同学们展开了讨论。他们做了以下实验:(此题涉及八年级生物知识点: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p><p>(1)此实验中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p><p>(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实验步骤:</p><p>a.取自同一地区的泥土,平均分为两份,其中一份保持___________,另一份保持___________,分别装入甲、乙玻璃槽,并在两个玻璃槽内放入等量的腐烂的蔬菜叶等腐殖质;</p><p>b.取20条大小及健康程度类似的蚯蚓,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入甲玻璃槽和乙玻璃槽中;</p><p>c.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p><p>(4)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能是甲玻璃槽的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玻璃槽的蚯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6)请根据蚯蚓的食性,说出其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土壤的湿度</p><p>(2)蚯蚓生活在潮湿的环境(土壤)中。</p><p>(3)a.干燥 潮湿</p><p>(4)死亡 活着</p><p>(5)蚯蚓需要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p><p>(6)分解者</p><p>【解析】</p><p>试题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由题意可知该实验实验变量是土壤湿度的大小。</p><p>(2)根据探究“土壤的湿度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可作出假设:蚯蚓生活在潮湿的环境(土壤)中。</p><p>(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实验变量是土壤湿度,所以其中一份保持.干燥 ,另一份保持 潮湿。</p><p>(4)由于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所以甲槽中的蚯蚓生活状态不好甚至死亡,而乙槽中的蚯蚓生活状态正常。</p><p>(5)通过以上现象得出的结论是蚯蚓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富含有机质的地方,白天穴居以泥土中的有机物为食,夜间出来取食落叶。</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__和所占的______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数量;比例;自我调节;限度</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而这种能力受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所限制。</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p><p> </p></div></div>
<div><p>【答案】吃与被吃</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例如,“兔吃草,狐吃兔”的食物链是:草→兔→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食物链的描述中,正确的是</p><p>A.草→食草昆虫→食虫鸟 B.阳光→草→兔→狼</p><p>C.鹰→蛇→鼠→草 D.草→鼠→鹰→水蛇</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食草昆虫、食虫鸟之间的关系,A符合题意;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B不符合题意;箭头指向捕食者,C不符合题意;鹰和水蛇的关系错误,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p><p>A.湿地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p><p>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生命现象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p><p>A.绿豆苗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B.绿豆种子萌发成幼苗</p><p>C.小鸡从鸡蛋中孵出 D.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茎背地生长</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绿豆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A错误;绿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说明生物能生长,B错误;小鸡从鸡蛋中孵出,说明生物能繁殖.C错误;植物的根向地生长,而茎背地生长,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考察两只蜻蜓的外观差异,常用的研究方法是</p><p>A.观察 B.推论 C.实验 D.分类</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为了考察两只蜻蜓的外观差异,常用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体全部属于生物的是</p><p>A.金鱼、月季、机器狗、海带 B.长颈鹿、落叶、海豚、斑马</p><p>C.仙人掌、钟乳石、香菇、小草 D.乳酸菌、丹顶鹤、水杉、鲨鱼</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金鱼、月季、海带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机器狗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不符合题意;长颈鹿、海豚、海狗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落叶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不符合题意;仙人掌、香菇、小草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不符合题意;乳酸菌、丹顶鹤、水杉、鲨鱼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D符合题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资料分析题</p><p>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取学校附近鱼塘中5种不同的生物(A、B、C、D、E)进行了研究:一是对它们消化道内食物的组成进行分析;二是请专家对这5种生物体内的两种主要污染物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结果见右侧表格:</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67de875/SYS201712310021038883729629_ST/SYS201712310021038883729629_ST.001.png" width="274"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以食物网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以A、B、C、D、E代表5种生物,写在下方空白地方)</p><p>(2)鱼是人们的美味佳肴,原来爱吃大鱼的人加多,现在很多人更喜欢吃小鱼。请从营养的角度去分析主要原因: 。</p><p> </p></div></div>
<div><p>【答案】(1)<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67de875/SYS201712310021038883729629_DA/SYS201712310021038883729629_DA.001.png" width="99" height="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大鱼体内含有毒物质最多。</p><p>【解析】</p><p>试题分析:(1)从表中提供的信息分析,根据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可以判断出食物链有两条:C→E→B和C→E→D→A,它们彼此交错而构成食物网。</p><p>(2)各种有毒物质,如铅、汞等重金属以及杀虫剂等,一旦进入生态系统,便参与物质循环.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性质稳定、容易被生物体吸收、又不易从生物体排出的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逐渐富集,越是处在较高营养级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浓度越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探究课题: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p><p>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作出假设: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p><p>3.制定计划:①材料用具:每个小组4只鼠妇,湿土,干土,铁盘,玻璃板,纸板</p><p>②实验装置:以铁盘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上干土并盖上玻璃板,另一侧放上湿土并盖上纸板。</p><p>③方法步骤:在铁盘两侧放上同样数目的鼠妇,静止2分钟后,每隔1分钟统计一次干土处和湿土处鼠妇的数目,统计10次。</p><p>④实验结果:干土中的鼠妇都跑到湿土的一侧去了。</p><p>4.得出结论:鼠妇喜欢在湿润的土壤中生活,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p><p>5.表达与交流</p><p>(1)实验中有错误吗?请你指出错误的地方,并加以修改。</p><p>①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两种不同的土壤环境,如果干土作为实验组,那么湿土是______</p><p>(3)统计的10次数据,需要计算其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p><p>5、(1)</p><p>①错误:4只鼠妇 改正:10只</p><p>②错误:干土并盖上玻璃板 </p><p>改正:纸板</p><p>(2)对照组</p><p>(3)平均值 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准确性</p><p>【解析】</p><p>试题分析:1、根据探究“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p><p>5、(1)实验中由两处错误:①错误:4只鼠妇 改正:10只</p><p>②错误:干土并盖上玻璃板</p><p>(2)在铁盘一侧放上湿土,另一侧放上干土,盖上一层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土壤湿度(或水分)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p><p>(3)统计并计算全班的平均值,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土壤湿度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为了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要计算全班平均值。</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环境</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和它生存的环境包括空气、水和温度等,二者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植物差异的生态因素是</p><p>A.土壤 B.温度 C.光 D.空气</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橘在南方生长得得很好,在北方生长不好.主要是南方、北方温度不同造成的,橘是热带水果适宜生长在高温的南方,北方温度低不适宜橘子的生长,故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主要是温度不同造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调查法的步骤正确的是</p><p>①设计调查路线 ②选择调查范围 ③调查记录 ④分组 ⑤归类 ⑥整理</p><p>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①③⑤⑥</p><p>C.②①④③⑤⑥ D.①④②③⑤⑥</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②选择调查的范围;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④分组;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①选择调查的路线。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③调查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⑤归类.六、撰写调查报告,⑥将归好类的生物资料进行整理。</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p> </p></div></div>
<div><p>【答案】物质;能量</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多条食物链相互交错构成了食物网;随着吃与被吃物质和能量随之一起流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不仅描述生物界的“____________”,更要解释“____________”。(《致同学们》)</p><p> </p></div></div>
<div><p>【答案】生命现象; 生命活动规律;是什么;为什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以及它们与环境的关系,还有我们人类自己的身体,都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即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分类、遗传和变异、进化、生态的科学。不仅描述生物界的是什么,更要解释 为什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用纸板遮盖,一边用玻璃板遮盖,目的是</p><p>A.提供无光的条件 B.便于观察</p><p>C.控制有光的条件 D.设置一个变量(有光、无光)</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用纸板遮盖,一边用玻璃板遮盖。这样,在盒里就形成明亮与黑暗两种环境,是以光为惟一变量的对照实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p><p>A.湿地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p><p>C.草原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p><p>A.自由运动 B.光合作用</p><p>C.生长繁殖 D.摄取有机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物质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的交换和生物体内物质的转变过程。能量代谢是指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能量的交换和生物体能量的转变过程。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说,摄取有机物是生物体生存的基本条件,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67de875/SYS201712310021054724178061_ST/SYS201712310021054724178061_ST.001.png" width="215" height="1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____。</p><p>(2)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最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昆虫与植物、蛇与鼠、鹰与鸟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p><p>(4)在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p><p>(5)假设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鹰的数量大量减少,试问鼠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食草昆虫的数量将会____________。</p><p>(6)此图能否构成一个生态系统?____________。如果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除上述各种成分外,还需增加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7)在自然状态下,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1)植物</p><p>(2)5 植物→鼠→鹰</p><p>(3)捕食</p><p>(4)植物 鹰</p><p>(5)先增加后减少 先减少后增加</p><p>(6)不能 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p>【解析】</p><p>试题分析:(1)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植物。</p><p>(2)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植物→鼠→鹰,植物→鼠→蛇→鹰,植物→昆虫→鸟→鹰;植物→昆虫→鸟→蛇→鹰;植物→昆虫→蛙→蛇→鹰。其中</p><p>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植物→鼠→鹰。</p><p>(3)昆虫与植物、蛇与鼠、鹰与鸟之间的关系是不是关系。</p><p>(4)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生物的数量越少。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其数量最多。该生态系统中植物的营养级最低,它的数量最多。鹰的营养级最高,它的数量最少。</p><p>(5)鹰以鼠为食物,如果鹰被大量捕杀,则鼠就会会因失去天敌大量繁殖,数量将会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增加下去.随后由于过度繁殖,同种生物为争夺食物相互竞争,数量又会减少。最终处于趋于平衡的状态。食草昆虫与老鼠之间是竞争关系,食草昆虫的数量将会先减少后增加。</p><p>(6)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根据获得的营养和能量的方式,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未体现出来的成分是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p><p>(7)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基本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生物能生长和____________;生物都有____________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_____构成的……</p><p> </p></div></div>
<div><p>【答案】营养;繁殖;遗传;细胞</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__的底部、____________的大部和____________的表面。</p><p> </p></div></div>
<div><p>【答案】大气圈;水圈;岩石圈</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对照实验</p><p>【解析】</p><p>试题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因食物链受到破坏,造成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p><p>A.连续干旱 B.农药使用不当</p><p>C.酸雨的危害 D.大量捕捉青蛙使害虫繁殖</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如果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破坏了食物链,导致生态平衡失调,使害虫增加,水稻减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命现象体现的生物特征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p><p>A.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 B.蝌蚪长成青蛙</p><p>C.蘑菇长大 D.种瓜得瓜,种豆得豆</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蝌蚪长成青蛙、蘑菇长大,都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在很多方面表现出相同的特征,这就是生物表现出来的遗传,种豆得豆是遗传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到了秋天,许多树的叶子都落下了,这是因为植物为了</p><p>A.生长 B.长出新的树叶</p><p>C.贮存营养 D.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到了秋天,许多树的叶子都纷纷落了,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可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p><p>C.草原生态系统 D.生物圈</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在生物圈中生物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物质和能量的流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是</p><p>A.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 B.阳光普照所有生态系统</p><p>C.DDT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D.迁徙的大雁经过不同的生态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蒲公英的果实随风飘散,无法证明生物圈是一个整体,A符合题意;阳光照耀着整个地球,说明森林、海洋、农田、草原等生态系统都收到光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生物圈中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B不符合题意;DDT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说明生物圈中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C不符合题意;鸟类的迁徙跨越了森林、海洋、农田等多个生态系统,说明生物圈中的各个系统是相互联系的,生物圈是一个整体。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内的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是</p><p>A.各种生物成分之间没有联系 B.有些是相互联系的</p><p>C.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 D.各自都是独立的</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各个生态系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生物活动影响环境实例的是</p><p>A.杨树在秋天落叶 B.植物蒸腾作用增加空气的湿度</p><p>C.草履虫能够吞食细菌,净化污水 D.人类的乱砍滥伐导致森林退化</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秋天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在秋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A错误;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体现了生物(植物)对环境的影响。.B正确;草履虫能够吞食细菌,净化污水,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正确;人类的乱砍乱伐导致森林退化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是</p><p>A.农民 B.耕牛 C.农作物 D.杂草</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可见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农作物和杂草,农作物是主要的生产者.农民和更牛属于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p><p>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地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生长有向光性,这种特征说明了</p><p>A.光给植物能量 B.植物对光的刺激能做出反应</p><p>C.光给植物营养 D.植物进行光合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生长有向光性,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