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胡风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日常生活中对微生物的应用非常普遍,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p><p>A. 酿酒时要常开盖,保证酵母菌的活性,有利于酒精的形成</p><p>B. 牛奶盒装防腐是因为经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p><p>C. 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因此可以对患者大量使用</p><p>D. 利用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发酵形成醋酸来制作醋</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酿酒时不能常开盖,故A错误;牛奶盒装是利用高温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来延长牛奶的保质期,因此牛奶盒装﹣加热灭菌并隔绝外界空气,故B正确;青霉菌产生的青霉素能杀死细菌,但不能大量使用,会引起细菌的抗药性增强,故C错误;利用醋酸菌来制作醋,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伸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p>B. 只要运动系统完好,动物就能正常运动</p><p>C. 先天性行为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p><p>D. 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没有关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体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故A不符合题意;任何一个运动的完成,都是在多组肌群的作用下,同时需要神经系统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一种本能行为,由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遗传物质的控制,故C符合题意;学习行为是后天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通过学习和模仿、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形成的,与遗传因素有关,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影响生物的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p><p>B. 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p><p>C. “阳光→草→鼠→狐”可称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p><p>D. 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影响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故A不符合题意;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所以太阳能是所有生物生命活动能量的最终来源,故B不符合题意;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阳光→草→鼠→狐”这条食物链多了非生物部分,缺少生产者,故C符合题意;生物彼此之间的因素是生物因素,包括合作、竞争、寄生和捕食等,麦田中的小麦和杂草之间是竞争空气,阳光,营养等,属于竞争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三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8d05ab8/SYS201712310028447215921048_ST/SYS201712310028447215921048_ST.001.png" width="302"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类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p><p>B. 丙生物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活</p><p>C. 乙和丙生物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p><p>D. 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完全一样</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甲是病毒的结构图,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p><p>B、丙生物是青霉,体内无叶绿体,营腐生生活.</p><p>C、乙是细菌,丙是青霉,属于真菌,细菌、真菌都能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p><p>D、甲是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进行复制繁殖新个体;乙是细菌,细菌是进行分裂生殖;丙是青霉,营孢子生殖.因此,三种生物的繁殖方式不一样.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内某结构的血流情况模式图,B代表某器官或结构,A、C代表血管,箭头代表血流方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8d05ab8/SYS201712310028451052692333_ST/SYS201712310028451052692333_ST.001.png" width="187" height="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若为B为肺,则A中流静脉血,C中流动脉血</p><p>B. 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p><p>C. 若B为小肠,则C中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含量增加</p><p>D. 若为A肾动脉,C为肾静脉,则C中尿素和氧气含量减少</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如果B为肺部的毛细血管,A是肺动脉,流动静脉血,C是肺静脉,C内流动的血液是动脉血,故A正确;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同侧的心室和心房之间有房室瓣,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动脉瓣,保证血液从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所以若A为上腔静脉,C为肺动脉,则B为心脏,心脏中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故B正确;若B表示小肠,经过小肠后的血液含氧少,养料多,故C错误;若A表示肾动脉,其内流的动脉血,是体循环的一部分,血液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剩下的液体形成尿液,而血液中的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尿素滤过到血液中,这样C肾静脉中的血液中的氧气减少,尿素减少,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是一种繁殖行为</p><p>B. 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p><p>C. 蝉一生蜕皮4~5 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p><p>D. 蝉的发育过程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盛夏,雄蝉在枝叶间高声鸣叫,目的是为了求偶,属于一种繁殖行为,故A正确; 蝉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故B错误;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蝉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故C错误;蝉一生蜕皮4~5 次,其实“皮”是蝉的外骨骼,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水稻作为人的粮食和牛饲料,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8d05ab8/SYS201712310028454202259545_ST/SYS201712310028454202259545_ST.001.png" width="180"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 一粒水稻是由花的_____________(填结构名称)发育而来的。</p><p>(2) 水稻性状有抗病和不抗病,这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抗病对不抗病是显性,用B表示显性基因,b 表示隐性基因。现将不抗病水稻花粉传授给抗病水稻,产生的种子全部种植后,统计结果如图所示,那么亲代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它产生基因组成为B 的卵细胞概率是_______。</p><p>(3) 用显微注射法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奶牛的受精卵中,培育的转基因奶牛的乳汁含有生长激素,奶牛的这种性状能遗传吗?__________(能、不能)。</p><p> </p></div></div>
<div><p>【答案】 子房 一对相对性状 Bb 1/2(50%) 能</p><p>【解析】(1)雄蕊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借助外力落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花粉管里的精子与胚珠里的卵细胞相融合的现象叫做受精.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两个极核相融合,形成受精极核,受精作用完成后,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所以,一粒水稻是由花的子房发育而来的。</p><p>(2)水稻的抗病和不抗病性状,属于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相对性状,抗病为显性,不抗病为隐性,则不抗病水稻的基因组成为bb,其精子的基因为b,当该精子与抗病水稻的卵细胞结合后,产生的种子种植所形成的植株中,抗病与不抗病各占1/2,亲代抗病植株的基因组成是 Bb,它产生基因组成为B的卵细胞概率是 50%。</p><p>(3)用显微注射法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注入奶牛的受精卵中,培育的转基因奶牛的乳汁含有生长激素,奶牛的这种性状能遗传,因为该性状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物质可以通过生殖过程遗传给后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模拟发现青霉素(抗生素的一种),费莱明所进行的探索过程。</p><p>观察及对问题的认识:细菌培养基中,偶尔发现青霉菌,在其周围无细菌生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p><p>Ⅰ.提出问题:略</p><p>Ⅱ.进行实验:把含青霉菌的培养液放入培养基中培养,然后观察这种培养基对细菌生长的影响。</p><p>Ⅲ.实验结果:这种培养基阻止了细菌的生长和繁殖。</p><p>Ⅳ.结论:费莱明在持续的研究中,分离出了这种抑菌物质,分析它的化学结构,并将它命名为青霉素。</p><p>请回答:</p><p>(1)关于这一实验的下列假设,最为恰当的是(_____)</p><p>A.青霉菌产生了利于人类的物质 B.青霉菌污染了细菌生长的培养基</p><p>C.青霉菌可能吞噬了细菌 D.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p><p>(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基或者培养液中其他物质引起的,则应设计_____________实验,方法是:将__________________的培养液加入培养基中,观察对细菌的影响。</p><p>(3)如果对照实验的结果为细菌能正常地生长和繁殖,则充分证明了,_____________产生了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p><p>(4)青霉菌和细菌在结构上不同的是细菌______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D 对照实验 不含青霉菌 青霉菌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p>【解析】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p><p>(1)弗莱明在进行实验之前,对观察到的现象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生长进行了假设,该假设是:青霉菌可能产生了不利于细菌繁殖的物质。故选D。</p><p>(2)为了证明青霉素确实是青霉菌产生的,而不是培养液或培养基中的其他物质引起的,则应设计对照实验,方法是设置一组不加青霉素培养液的培养基,看上面有无细菌生长,这一组就是对照组。实验变量是:是否有青霉素。</p><p>(3)若对照组实验结果为有细菌生长,则整个实验的结论是青霉菌产生了能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物质。</p><p>(4)青霉属于真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而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未形成的细胞核组成。因此,青霉菌和细菌在结构上不同的是细菌没有形成的细胞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18d05ab8/SYS201712310028450029742410_ST/SYS201712310028450029742410_ST.001.png" width="269"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⑴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p><p>⑵图乙中曲线_______代表的生理活动与图甲中的C生理活动相对应,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_______。</p><p>⑶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减弱图甲中____生理活动。(填字母)</p><p>⑷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___平衡有重要的作用。</p><p> </p></div></div>
<div><p>【答案】 氧气 Ⅰ 叶绿体 B 碳—氧</p><p>【解析】(1)光合作用只能白天进行,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所以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主要进行A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p><p>(2)图C表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叶绿体,在光照下制造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因为植物只能在光照环境条件下进行,而黑夜和没有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图乙中的曲线中Ⅰ,在早6点以前,晚6点以后未进行光合作用,而6—18点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图乙中曲线Ⅰ代表的生理活动与图甲中的C生理活动相对应,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叶绿体。</p><p>(3)蒸腾作用是指植物将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外界的环境中,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能够降低叶片温度,促进水的吸收,有利于水和无机盐的运输。因此,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减弱图甲中B蒸腾作用生理活动。</p><p>(4)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这样有利于保持大气圈中的碳—氧平衡。</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