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地吐痰容易传播疾病,原因是痰中含有( )<br />A.病菌<br />B.黏液<br />C.灰尘<br />D.上皮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可以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当黏膜上的纤毛向喉部摆动时,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痰中往往会有病原微生物.因此不能随地吐痰,以免传播呼吸道疾病.所以不能随地吐痰的原因是痰里含有病菌.<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1中的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d20e5931/SYS201708151221468073627800_ST/SYS201708151221468073627800_ST.001.png" width="442" height="2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表示淀粉消化过程的曲线是    , 淀粉最终消化成可以被吸收的    .<br />(2)由图可知,淀粉最终在   中被彻底消化.<br />(3)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情况,做了以下实验:在A、B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2mL淀粉糊,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不同的物质,如图2所示,比较A、B两支试管,可以证明淀粉酶能消化    .<br />(4)滴加碘液后,   试管中的物质最可能不变蓝,因为该试管中的淀粉已经被分解成了其他物质.</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葡萄糖<br />(2)D<br />(3)淀粉<br />(4)A<br />【解析】解:(1)(2)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最终在D小肠中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所以甲表示淀粉的消化.(3)(4)该同学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A试管加入了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B试管中加入的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淀粉没有被分解,滴加碘液后变蓝.该实验证明了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r />所以答案是:(1)甲;葡萄糖;(2)D;(3)淀粉;(4)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