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成分中,都能提供能量的是( )<br />A.糖类和蛋白质<br />B.水和脂肪<br />C.维生素和无机盐<br />D.无机盐和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主要从每天的食物中获得.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而蛋白质主要是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关系,其次也能提供部分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应能量的物质,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可见A符合题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六大类营养成分中,占人体体重的比例最高的是( )<br />A.蛋白质<br />B.水<br />C.脂肪<br />D.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占人体体重的比例最高,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最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br />A.维生素<br />B.水<br />C.糖类<br />D.脂肪</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维生素既不能提供原料,也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对人体的生理活动进行调节,不符合题意;<br />B、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都不能提供能量,不符合题意.<br />C、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符合题意;<br />D、脂肪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中,含脂肪较为丰富的是( )<br />A.谷类<br />B.豆类<br />C.瘦肉<br />D.植物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谷类主要含糖类,错误.<br />B、豆类主要含蛋白质,错误.<br />C、瘦肉含丰富的蛋白质,错误.<br />D、植物油含丰富的脂肪,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儿童缺钙容易患( )<br />A.夜盲症<br />B.坏血病<br />C.骨软化症<br />D.佝偻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儿童缺钙、磷或缺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易患骨质疏松.<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蛋白质、脂肪在人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br />A.口腔、胃<br />B.口腔、小肠<br />C.小肠、大肠<br />D.胃、小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br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br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开始化学消化的器官依次是口腔、小肠、胃.故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淀粉在人体内初步消化和最终消化的产物分别是( )<br />A.葡萄糖、氨基酸<br />B.氨基酸、葡萄糖<br />C.麦芽糖、葡萄糖<br />D.葡萄糖、麦芽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食物的消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所述中,不符合均衡膳食的基本要求的是( )<br />A.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br />B.食物多样、鱼肉类为主<br />C.食量与体力活动要保持平衡<br />D.食物应清洁卫生、不变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合理膳食要求人们每天的饮食做到全面而均衡,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常吃奶类、豆类和其制品,补充蛋白质.<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合理营养的相关知识,掌握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以及对合理营养的理解,了解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血浆中含量最大的是( )<br />A.水<br />B.蛋白质<br />C.葡萄糖<br />D.代谢废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占90%以上,此外里面还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血液的组成包括( )<br />A.血细胞和血浆<br />B.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br />C.血浆和血清<br />D.血细胞和血清</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把A、B试管充分震荡后放入37℃的温水中,5分钟后取出并各加入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到现象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7a3c08bb/SYS201708151128136822773911_ST/SYS201708151128136822773911_ST.001.png" width="239"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B试管中变蓝<br />B.A试管中变蓝<br />C.A、B试管中都变蓝<br />D.A、B试管中都不变蓝</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在这个实验中,A号试管中加入的是唾液,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变蓝色,因此A号试管内滴加碘液后出现的现象是不变蓝色,说明淀粉被分解了.B号试管没有接受实验变量的处理,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该实验可能的实验现象是:B号试管内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说明淀粉没有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具有凝血和止血作用的血细胞是( )<br />A.血浆<br />B.红细胞<br />C.白细胞<br />D.血小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能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A不符合题意;<br />B、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还可以运输部分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br />C、白细胞具有细胞核,能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C不符合题意;<br />D、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血液的功能不包括( )<br />A.运输物质<br />B.防御保护<br />C.气体交换<br />D.体温调节</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由分析知道:血液有运输、调节人体温度、防御、调节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四个功能,而气体交换是呼吸系统的作用.<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需要了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一个健康成年人不影响身体健康的一次献血量不应超过( )<br />A.1000mL<br />B.800mL<br />C.400mL<br />D.100mL</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体内的血量是相对稳定的,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医学研究证明,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ml,血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恢复到正常水平.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400ml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利于提高自身造血器官的造血功能.<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红细胞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红细胞中有含铁的蛋白质<br />B.红细胞的寿命比白细胞长<br />C.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br />D.红细胞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A正确.<br />B、红细胞的寿命在120天左右.白细胞数量最少,体积最大,有细胞核.白细胞吞噬了病菌和死亡的细胞后,自己也会死亡,但有的白细胞的寿命也很长,B错误.<br />C、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故C正确;<br />D、红细胞有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故D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是( )<br />A.肺<br />B.心脏<br />C.肝脏<br />D.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心脏的壁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心脏,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血管中流着动脉血的是( )<br />A.上腔静脉<br />B.肺静脉<br />C.下腔静脉<br />D.肺动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由血液循环途径可知:上、下腔静脉是体循环的静脉血管,流静脉血;肺动脉与右心室相连,也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的血液是经肺泡和毛细血管进行了气体交换之后的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到肺泡中,氧气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里的血液中.所以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含氧气较多的动脉血.<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经肺循环后,血液的变化情况是( )<br />A.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r />B.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r />C.没有变化,仍是动脉血<br />D.没有变化,仍是静脉血</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7a3c08bb/SYS201708151128139646595274_DA/SYS201708151128139646595274_DA.001.png" width="381"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从图中看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通过肺循环后,其成分的变化是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吸气时,膈的状态是( )<br />A.膈肌舒张,膈顶下降<br />B.膈肌舒张,膈顶上升<br />C.膈肌收缩,膈顶上升<br />D.膈肌收缩,膈顶下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膈的顶部回升,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当人体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膈的顶部下降.<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以及对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的理解,了解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气体交换过程包括四个环节:①肺通气→②肺的换气→③气体在血液中运输→④组织换气.其中,依靠呼气运动来实现的环节是( )<br />A.③<br />B.④<br />C.①<br />D.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呼吸的全过程如图所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7a3c08bb/SYS201708151128141566789637_DA/SYS201708151128141566789637_DA.001.png" width="398" height="2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在这四个环节中,肺的通气依靠是呼吸运动的原理,肺的换气和组织换气都是利用气体扩散的原理进行.<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还要掌握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可以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检测.请根据如表中预期的实验现象,选填正确的检测方法(或用剂).<br />(检测方法或用剂:双缩脲试剂 烘烤 在白纸上挤压 加碘的淀粉溶液 燃烧)</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71.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营养成分</p></td><td style="width:71.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水</p></td><td style="width:71.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无机盐</p></td><td style="width:71.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维生素C</p></td><td style="width:71.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脂肪</p></td><td style="width:71.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蛋白质</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检测方法(或用剂)</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   </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预期的实验现象</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试管内壁出现水珠</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能够燃烧</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呈褪色反应</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出现油迹</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呈紫色反应</p></td></tr></table><p> </p></div></div>
<div><p>【答案】烘烤;燃烧;加碘的淀粉溶液;在白纸上挤压;双缩脲试剂<br />【解析】解:使用烘烤食品的方法看见试管内壁出现水珠.<br />检验是否有无无机盐使用燃烧的方法,看看能否能够燃烧.<br />维生素C能使蓝色加碘的淀粉溶液褪成无色的特性.<br />脂肪的检验一般是在白纸上按压,能在纸张上面留下无色的“油斑”.<br />双缩脲试剂可以验证蛋白质的存在.如果溶液中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看到溶液变成紫色.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种子的结构,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消化系统部分组成器官的示意图,其中属于消化腺的有1和5,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7a3c08bb/SYS201708151128142576416636_ST/SYS201708151128142576416636_ST.001.png" width="159"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1是    , 能分泌    , 对脂肪有乳化作用.<br />(2)写出1、5之外的任意一种消化腺的名称:   <br />(3)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填标号).<br />(4)图中所示的消化管中,既不能消化食物又不能吸收营养的有两个,请写出它们的中文名称    .</p></div></div>
<div><p>【答案】<br />(1)肝脏;胆汁<br />(2)胃腺<br />(3)6<br />(4)食道和肛门<br />【解析】解:(1)1是肝脏,能分泌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2)图中的1是肝脏、2是大肠、3是食道、4是胃、5是胰腺,6是小肠,7是肛门.(3)6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特点是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4)图中所示的消化管中,既不能消化食物又不能吸收营养的有三个,咽、食道和肛门.<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的消化,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的血管可以分为三类,请根据下列所述写出相应的血管类别名称.<br />(1)将血管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是   ;在手臂上看到的“青筋”是   ;通常测量血压时,所测的是   血压.<br />(2)管内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    , 可能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结构的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动脉;静脉;动脉<br />(2)毛细血管;静脉<br />【解析】解:(1)将血管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是动脉;在手臂上看到的“青筋”是静脉;通常测量血压时,所测的是动脉血压.(2)管内径极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可能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结构的是静脉.<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管,需要了解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是心脏结构模式图,请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7a3c08bb/SYS201708151128143579836741_ST/SYS201708151128143579836741_ST.001.png" width="165"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以下标号表示的名称:②   ④   <br />(2)与①、⑤连接的血管都是   血管,左心室与   (填标号)之间有瓣膜,能保证血液流向动脉.<br />(3)肺循环的途径是: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   →⑤</p></div></div>
<div><p>【答案】<br />(1)右心室;肺动脉<br />(2)静脉;③<br />(3)右心室;肺静脉<br />【解析】解:(1)图中的①是右心房,②是右心室,③是主动脉,④是肺动脉,⑤是左心房,⑥是左心室. (2)据分析可见:与①右心房,⑤左心房连接的都是静脉.(3)人体的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其中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7a3c08bb/SYS201708151128143579836741_DA/SYS201708151128143579836741_DA.001.png" width="438"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对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问题:<br />探究一:①取大小相同的两个广口瓶(250 mL),分别标号为A、B→②打开A瓶置于空气中3 min后盖严瓶口→③取一根玻璃管插入B瓶,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后盖严瓶口→④分别向A、B两瓶倒入50 mL澄清的石灰水→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br />探究二:重复探究一中①、②、③→④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B瓶中→⑤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br />(1)探究一的实验结果是:   ;探究二的实验结果是:   ;<br />(2)通过探究,可以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   的含量高于空气,   的含量低于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r />(1)B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蜡烛在A瓶中燃烧的时间比B瓶中长<br />(2)二氧化碳;氧气<br />【解析】解:(1)呼出的气体中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探究一的实验结果是:B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中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明显减小,氧气有助燃的特性,因此探究二的实验结果是:蜡烛在A瓶中燃烧的时间比B瓶中长;(2)通过探究,可以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空气,氧气的含量低于空气.<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和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是呼吸系统组成模式图,请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1/7a3c08bb/SYS201708151128147106579619_ST/SYS201708151128147106579619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参与组成呼吸道的有   (填序号),人体的发声与[④]内的   震动有很大关系.<br />(2)①的内表面由鼻黏膜,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使外界进入的冷空气变得    , 减少对内部结构的刺激.<br />(3)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内完成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它的壁很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外表缠绕着丰富的   和弹性纤维.</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②③④;声带<br />(2)温暖<br />(3)肺泡;毛细血管<br />【解析】解:(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①鼻腔、③咽、④喉、②气管和支气管.其中④喉内有声带,有发声作用.(2)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位是鼻腔.其前部生有鼻毛;内表面具有黏膜可以分泌黏液;黏膜中还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