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校春季越野赛上,运动员们奋勇争先,不服输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运动员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br />A.馒头、米饭等食物<br />B.鸡蛋、鲜奶等食物<br />C.蔬菜、水果等食物<br />D.花生、油脂类食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馒头、米饭等食物含有的主要成分是糖类,食物中含有的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中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与缺乏症不对应?( )<br />A.维生素A﹣佝偻病<br />B.维生素C﹣坏血病<br />C.铁﹣贫血<br />D.碘﹣地方性甲状腺肿</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人体如果缺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等;缺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等.故A错误;<br />B、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故B正确;<br />C、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C正确;<br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D正确;<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维生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消化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各种消化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br />B.一种消化酶只能消化一种或一类物质<br />C.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被小肠吸收的物质<br />D.胆汁内含有消化脂肪的消化酶</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消化分为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物理消化指的是没有消化酶参与的消化,如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胃肠的蠕动以及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化学消化指的是有消化酶参与的消化,如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各种消化酶发挥作用的最适宜的温度是人体温度,即37℃.<br />A、各种消化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7℃,不是40℃.故不合题意.<br />B、一种消化酶只能消化一种或一类物质,是正确的,如淀粉酶只参与消化淀粉.故符合题意.<br />C、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不是能被小肠吸收的葡萄糖.故不合题意.<br />D、胆汁内不含有任何消化消化酶,所以胆汁对脂肪的乳化作用属于物理消化.故不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浪费可耻,“光盘”行为光荣,同时食品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下列生活中的行为或做法,合理的是( )<br />A.装袋产品尽管过期但没霉变仍可食用<br />B.“五角零食”营养全、可口,可多吃<br />C.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可长期多吃<br />D.桶装水应在保持期内饮用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袋装产品过了保质期,虽然没有霉变,但原有的细菌、真菌已开始大量繁殖,不能食用,A错误;<br />B、“五角零食”营养不全、食品添加剂较多,防腐剂含量较多,不可多吃,B错误;<br />C、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但人体需要量不大,不可长期多吃,C错误;<br />D、桶装水已经消毒、过滤等手段处理,所以应在保质期内饮用完,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呼吸道作用的是( )<br />A.湿润进入的干燥空气<br />B.进行气体交换<br />C.气体进出的通道<br />D.温暖、清洁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既保证了气体的畅通,又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通过呼吸吸入的氧气最终被用于( )<br />A.在肺泡中与二氧化碳进行交换<br />B.在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br />C.在组织中与二氧化碳进行交换<br />D.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人体通过呼吸系统,完成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的功能,氧进入血液后和血红蛋白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体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在氧的作用下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供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全部能量,并维持人的正常体温.<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A.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快速、单行通过<br />B.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br />C.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有动脉瓣<br />D.无偿献血或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动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毛细血管的内径仅有8~10微米,红细胞的直径约7.7微米,因此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A错误;<br />B、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B正确;<br />C、只有四肢的大静脉才有静脉瓣,不是静脉管内都有静脉瓣;动脉管内没有动脉瓣,动脉瓣在动脉和心室之间,C错误;<br />D、病人打“点滴”时,针头刺入的是静脉不是动脉,D错误.<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管的相关知识,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明外出游玩,遇到被求上岸时呼吸停止,有微弱心跳的溺水儿童.李明回忆学过的急救知识,想尽快对其实施求治.在他回忆的以下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br />A.使溺水儿童仰卧,头后仰,衣领解开<br />B.清除口鼻内的污物体、异物<br />C.一手托住后脑,一手托起下颌,口对口吹气<br />D.每分钟吹气16﹣18次</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口鼻内的污物体、异物,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口对口的吹气.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大约是15﹣﹣20次/分,人体活动加强时,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br />胸外心脏挤压时,病人仰卧在床上或地上,头低10度,背部垫上木板,解开衣服,在胸廓正中间有一块狭长的骨头,即胸骨,胸骨下正是心脏.急救人员跪在病人的一侧,两手上下重叠,手掌贴于心前区(胸骨下1/3交界处),以冲击动作将胸骨向下压迫,使其陷约3﹣4厘米,随即放松(挤压时要慢,放松时要快),让胸部自行弹起,如此反复,有节奏地挤压,每分钟60﹣80次,到心跳恢复为止.可见C不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急救常识,掌握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与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2/0f603f29/SYS201708151257280126312816_ST/SYS201708151257280126312816_ST.001.png" width="586"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   壁最厚.(填标号)<br />(2)图1中⑤⑥属于   ;①④⑦属于    .<br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    , 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方向流动.<br />(4)肺泡与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图2中②所代表的气体是    .<br />(5)图2中的A、B、C、D分别代表图1中的哪几个标号?    .<br />(6)体循环的起点和肺循环的终点分别是    . (填图2中的字母)<br />(7)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p></div></div>
<div><p>【答案】<br />(1)左心室<br />(2)动脉;静脉<br />(3)瓣膜<br />(4)呼吸运动;氧气<br />(5)②⑧③⑨<br />(6)⑨⑧<br />(7)A→C→B→D<br />【解析】解:(1)心脏壁越厚,肌肉越发达,收缩和舒张就越有力,与心脏各腔的输血功能相适应,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这是因为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因此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故心脏壁最厚的腔是左心室.(2)图1中⑤是主动脉,⑥是肺动脉,属于动脉血管;①是上腔静脉,④是下腔静脉,⑦是肺静脉,属于静脉血管.(3)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4)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外界空气中的氧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随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处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供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所以图2中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5)图2中: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图示1中,②是右心房,③是右心室,⑧是左心房,⑨是左心室.(6)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全身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体循环的起点为左心室;肺循环的终点为左心房.(7)下肢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到达心脏各腔的途径是下肢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br />所以答案是:(1)左心室;(2)动脉;静脉;(3)瓣膜;(4)呼吸运动;氧气;(5)②⑧③⑨;(6)⑨⑧;(7)A→C→B→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心脏和血液循环的途径,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