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br />A.机器人、蜻蜓<br />B.蘑菇、珊瑚虫<br />C.珊瑚、菊花<br />D.枯枝、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机器人、珊瑚、枯枝不能呼吸,不能生长和繁殖,不属于生物,而蜻蜓、蘑菇、珊瑚虫、菊花、鱼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故选:B<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br />A.雁南飞<br />B.煤炭燃烧<br />C.蝌蚪长成青蛙<br />D.羊吃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雁南飞是动物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B、煤炭燃烧不具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命现象.符合题意;C、蝌蚪长成青蛙是动物的生长和发育现象,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D、羊吃草是动物取食营养物质,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的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br />A.生物数量的多样性<br />B.基因的多样性<br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r />D.物种的多样性<br />E.生物数量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可见选项A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生物数量的多样性.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每当冬季来临,蛇类、蜥蜴等动物要进行冬眠,这种现象说明( )<br />A.生物能影响环境<br />B.生物能适应环境<br />C.环境不能影响生物<br />D.环境能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棘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则很难成活.有些动物如青蛙在冬天要进行冬眠,变温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而变化,冬天温度低,冬眠可以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在冬天要进行冬眠是变温动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故B符合题意.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今年春季西南五省发生世纪大旱,为了解旱灾对粮食产生造成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 )<br />A.模拟实验<br />B.观察法<br />C.调查法<br />D.实验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叫模拟实验. 调查一般是在自然的过程中进行的,通过访问、座谈、问卷、测验和查阅书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对象的材料.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为掌握旱灾对粮食生产造成的损失,应采用的方法是调查法.故选: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09/8cd04f41/SYS201708150957058921264829_ST/SYS201708150957058921264829_ST.001.png" width="370" height="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②③④①⑤<br />B.④③②①⑤<br />C.③④②⑤①<br />D.③④②①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在上图中①盖的初始动作;②展;③滴;④撕;⑤盖的最后动作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已知有右边表格四组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一组是( )组.</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60.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组别</p></td><td style="width:53.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目镜</p></td><td style="width:53.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物镜</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A</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0×</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B</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40×</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C</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0×</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D</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5×</p></td></tr></table><p><br />A.A<br />B.B<br />C.C<br />D.D</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40=60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5=75(倍);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D、75倍,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是D.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响尾蛇靠什么追寻猎物( )<br />A.听觉<br />B.视觉<br />C.嗅觉<br />D.体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响尾蛇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蛇,其尾巴具有特殊的功能.蛇尾有一条条角质的环纹,这些角质环纹膜围成了一个空腔,当其尾巴晃动时,在空腔内就有气流振动,发出声响.这声响是用来警告敌人和引诱小动物的一种捕食.响尾蛇在眼和鼻孔之间具有颊窝,是热能的灵敏感受器,可用来测知周围敌人(温血动物)的准确位置.响尾蛇捕获猎物后,并不马上吞下,而是放猎物逃走.过一段时间后,再去追寻和吞食.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只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猎物如老鼠,响尾蛇才会去追寻;没有被响尾蛇袭击中毒的老鼠,响尾蛇根本不会去追寻.气味的感知是通过嗅觉完成的.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爬行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指的生态系统是( )<br />A.城市生态系统<br />B.草原生态系统<br />C.森林生态系统<br />D.农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生态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在广阔的地球表面,地形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别很大.就形成了不同的环境,生物与环境相适应,与各种环境条件相适应,不同地方的生物种类千差万别,因此,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海洋、森林、湿地、城市、农田、淡水、草原生态系统等,题干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形象的描绘出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景象.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部位是( )<br />A.只在叶片中<br />B.只在种子中<br />C.只在根系中<br />D.在所有活细胞中</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释放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利用.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因此只要任何生活的部分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地球提供了( )<br />①食物来源 ②二氧化碳来源 ③氧气来源 ④能量来源.<br />A.①②③<br />B.②③④<br />C.①②④<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光合作用的公式如图: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09/8cd04f41/SYS201708150957071202870383_DA/SYS201708150957071202870383_DA.001.png" width="53"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由上可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意义有三个,①完成物质转变.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制造了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同时释放出氧气,除了满足植物自身的需要外,还供给了动物呼吸利用.②完成了自然界规模巨大的能量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它把光能转变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自然界的能量源泉.③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活环境. 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由这三大意义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的食物、氧气和能量的源泉.可见D符合题意.故选:D<br />【考点精析】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在吃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有缺粒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br />A.水分不足<br />B.传粉不足<br />C.光照不足<br />D.营养不足</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因此我们在吃玉米果穗时,常会发现有缺粒现象,其原因主要是传粉不足.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粉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有益:扩大分布范围;有害:数量过多危害植物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植被类型中植物的种类最为丰富( )<br />A.荒漠<br />B.热带雨林<br />C.常绿阔叶林<br />D.针叶林</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荒漠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那里烈日炎炎,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极少,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植物种类贫乏.但都十分耐旱.故不符合题意.B、热带雨林生态系统,降雨量高,每年降雨量超过2000毫升.其气候稳定,由于阳光充足,因些整年基本上都很热,同时助长了不同种类的植物.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故符合题意;C、常绿阔叶林,分布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低温少雨,生物种类较多,比热带雨林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强,故不符合题意D、针叶林,分布在冬季温度很低的北方,生物种类较少,自动调节能力较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是通过茎里的导管向上运输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由于根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植物的蒸腾作用,所以经导管运输的时候方向是向上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单细胞生物不仅依靠一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作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生物体都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这叫生物的应激性;单细胞生物的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如草履虫靠细胞的各个结构来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如图所示:实验证明,草履虫能对不同的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09/8cd04f41/SYS201708150957074114261928_DA/SYS201708150957074114261928_DA.001.png" width="417"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单细胞生物的相关知识,掌握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由于子房内有多个胚珠,所以在大豆果实中往往会含有多粒种子.(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子房内的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的数目取决与胚珠的数目,子房内生有多个胚珠,所以大豆果实中含有多粒种子<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榕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榕树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它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因此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榕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br />【考点精析】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09/8cd04f41/SYS201708150957076442484699_ST/SYS201708150957076442484699_ST.001.png" width="263"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   图.<br />(2)写出图中所示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名称:[②]    , [④]   <br />(3)切开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液汁是细胞液,它来自于   (填数字).<br />(4)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填数字).</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br />(2)细胞膜;细胞核<br />(3)⑤<br />(4)①<br />【解析】解:(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细胞类型</p></td><td style="width:182.2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相 同 点</p></td><td style="width:171.7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不 同 点</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植物细胞</p></td><td rowspan="2"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都有:细胞膜、细胞质、<br />细胞核、线粒体.</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有:细胞壁、叶绿体、<br />液泡.</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动物细胞</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无:细胞壁、叶绿体、<br />液泡.</p></td></tr></table><p>甲图中有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因此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甲图.(2)图中②细胞膜、③叶绿体,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它具有选择性,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3)⑤液泡内有水、糖类等酸、甜、苦、辣、咸味的物质,因此“切开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是细胞液”,它来自⑤液泡.(4)对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的结构是①细胞壁.<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开花植物传粉受精后,花的各部分发生如下变化,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09/8cd04f41/SYS201708150957077272258956_ST/SYS201708150957077272258956_ST.001.png" width="335"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花中③指的是    , 由它发育成④    .<br />(2)③里面有①    , 由它发育成②    .<br />(3)图中④的最外面一层叫做    , 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子房;果实<br />(2)胚珠;种子<br />(3)果皮<br />【解析】解: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如图: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09/8cd04f41/SYS201708150957077272258956_DA/SYS201708150957077272258956_DA.001.png" width="276" height="15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图中①胚珠,②种子,③子房,④果实.(1)受精作用完成后,③子房继续发育成④果实.(2)受精作用完成后,①胚珠发育成②种子.(3)图中④的最外面一层叫做 果皮,子房壁发育成果皮.<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掌握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请你仔细阅读下面资料,完成问题.<br />有一次,小明上街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光下,下午去打开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小明觉得奇怪,他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他们决定把问题搞清楚,请你和他们一起去探究.<br />(1)你的问题是: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br />(2)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请作出假设:    .<br />(3)设计实验方案:取一定数量的新鲜的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中.甲放在   下培养,乙放在   处培养.<br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    , 乙中的黄豆芽不变.<br />(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    .</p></div></div>
<div><p>【答案】<br />(1)光<br />(2)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或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br />(3)有光;无光<br />(4)变绿<br />(5)光<br />【解析】解:(1)你的问题是: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2)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针对你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光对叶绿素的产生有影响.(3)探究“光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除光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甲放在有光处培养,乙放在无光处培养.(4)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因此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变绿,“乙中的黄豆芽不变”.(5)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