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10:06:54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由两层细胞组成,身体呈辐射对称的是( )<br />A.水螅<br />B.蜗牛<br />C.蜜蜂<br />D.蚯蚓</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身体辐射对称、消化道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水螅属于腔肠动物,因此由两层细胞组成,身体呈辐射对称的生物是水螅.<br />B、蜗牛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br />C、蜜蜂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节肢动物;<br />D、蚯蚓身体由很多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利用腔肠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的是( )<br />A.蚯蚓<br />B.草履虫<br />C.乌贼<br />D.涡虫</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A错误.<br />B、草履虫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B错误;<br />C、乌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用鳃呼吸.属于软体动物.C错误.<br />D、涡虫属于扁形动物,具有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背腹扁平的特征,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时,同学们发现蚯蚓的体表是有粘液的,这有利于蚯蚓( )<br />A.吸收营养<br />B.进行呼吸<br />C.保持水分<br />D.在土壤中运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同学们发现蚯蚓的体表是有黏液的,这有利于蚯蚓进行呼吸.故在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其目的是保持蚯蚓的体表湿润,维持其正常的呼吸.<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环节动物,需要了解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哪一组是鸟特有的特征( )<br />①体表有羽毛②用肺呼吸并用气囊辅助呼吸③体温恒定<br />④通过产卵繁殖后代⑤前肢覆羽成翼 ⑥善于飞行.<br />A.①③⑥<br />B.②③④<br />C.②⑤⑥<br />D.①②⑤</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鸟类的主要特征,其中有的是其它动物也具有的特点,如心脏四腔、体温恒定、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等.有发达的神经系统等也是哺乳动物具有的特点.两栖动物、爬行类等也是卵生.其中鸟类所特有的特征是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利于飞行;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吸,能为鸟类的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可见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诗句分别描绘了蝴蝶和蜻蜓的什么行为( )<br />A.防御行为、取食行为<br />B.防御行为、迁徙行为<br />C.取食行为、繁殖行为<br />D.迁徙行为、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穿花蛱蝶深深见,是蛱蝶吸食花蜜,属于取食行为;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因此“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句分别描绘了这两类昆虫的取食行为和繁殖行为.<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动物行为的类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472508554166_ST/SYS201707191952472508554166_ST.001.png" width="69"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蚯蚓走迷宫<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472508554166_ST/SYS201707191952472508554166_ST.002.png" width="128"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小鸟喂鱼<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472508554166_ST/SYS201707191952472508554166_ST.003.png" width="93"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大山雀喝牛奶<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472508554166_ST/SYS201707191952472508554166_ST.004.png" width="113"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黑猩猩摘取香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br />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黑猩猩摘取香蕉,都是通过学习模仿训练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小鸟喂鱼,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起舞.这有利于植物的哪一过程( )<br />A.传粉<br />B.开花<br />C.受精<br />D.结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蝴蝶在花丛中飞舞,原本昆虫被植物的花招引来吸取花蜜的,但是昆虫在花丛中飞舞吸取花蜜的过程中,身上粘上雄蕊的花粉,并将花粉传递到雌蕊上,为植物完成了传粉过程.<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传粉的相关知识,掌握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蘑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r />A.蘑菇是用孢子繁殖<br />B.蘑菇是一种大型的真菌<br />C.蘑菇口味鲜美,采集的野生蘑菇可以随意享用<br />D.蘑菇没有根,一部分菌丝深入土壤里吸收现成的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菌褶的表面长有许许多多褐色的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因此蘑菇用孢子繁殖后代.A正确.<br />B、蘑菇是由地下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组成,蘑菇的子实体在成熟时很象一把撑开的小伞.由菌盖、菌柄(象伞柄)、菌褶(菌盖的下面)三部分组成,蘑菇属于大型的真菌.B正确.<br />C、蘑菇大多数可以食用,但是有的蘑菇有毒,如毒蝇鹅膏有剧毒,一旦食用有生命危险.因此采摘野生蘑菇,要在有经验的人指导下才能进行.C错误.<br />D、蘑菇体内不含叶绿体,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真菌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病毒只能( )<br />A.生活在水中<br />B.生活在土壤中<br />C.寄生在活细胞内<br />D.生活在生物体表面</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现象,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外部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核酸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掌握病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r />A.将濒危动物移入动物园<br />B.建立自然保护区<br />C.建立濒危特种的种质库<br />D.颁布法律保护濒危物种</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需要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将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新园、馆等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某些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因为外来物种成功入侵我国后,适应当地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大量繁殖后与农作物、水生生物争夺生存的空间、营养物质等,给农业和水产业以及林业生产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使生物种类会迅速减少,破坏了食物链,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一些生物不在适应环境,迁走或死亡,如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给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也会加速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因此,外来物种的入侵能破坏我国的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r />所以答案是:错误<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人体关节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479649892745_ST/SYS201707191952479649892745_ST.001.png" width="107" height="1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⑤&#xa0;&#xa0;&#xa0; , 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br />(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②&#xa0;&#xa0;&#xa0; .<br />(3)图中③&#xa0;&#xa0;&#xa0;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br />(4)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①关节头从④&#xa0;&#xa0;&#xa0;中脱落出来的脱臼现象.</p></div></div>
<div><p>【答案】<br />(1)关节软骨<br />(2)关节囊<br />(3)关节腔<br />(4)关节窝<br />【解析】解:(1)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中,覆盖着一层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2)②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3)②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③关节腔,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4)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①关节头从④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脱臼现象.<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br />(1)鱼在夏季的黎明时分常常会浮头,这是因为晚上水中的植物和动物都要进行&#xa0;&#xa0;&#xa0;作用,加这夏季气温很高,该作用进行的更快,水中缺乏&#xa0;&#xa0;&#xa0; . 冬季的气温较低,该作用进行的慢一些,不会出现这一现象,因而冬季很少看到鱼浮头现象.<br />(2)“作茧自缚”是指昆虫&#xa0;&#xa0;&#xa0;在完全变态的一个时期.<br />(3)晒干的粮食上不会发霉,说明微生物的生存需要&#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氧气<br />(2)蚕<br />(3)水分<br />【解析】解:(1)鱼在夏季的黎明时分常常浮头,这是因为晚上水中的植物和动物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加之夏季气温很高,该作用进行的更快,水中缺乏氧气,冬季的气温较低,该作用进行的慢一些,不会出现这一现象,因而冬季很少看到鱼浮头现象.(2)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春蚕由卵孵化成幼虫后,取食桑叶,每隔5、6天就蜕一次皮,经过4次蜕皮后,停止取食吐丝,将身体围绕起来结茧化蛹.春蚕到了蛹期,蛹皮就硬起来了,无法吐丝了,所以一般养蚕的人,要想让蚕多吐丝,会在桑叶上喷洒一种化学物质给蚕食用可适当的增加幼虫期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因此“作茧自缚”是指春蚕化为不食不动的蛹.(3)真菌生活所需的条件是: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晒干的粮食上不会发霉,说明霉菌的生活环境中需要一定的水分.<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昆虫的发育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其中大有学问.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10月15日确立为“世界洗手日”.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两位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设计了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481503121307_ST/SYS201707191952481503121307_ST.001.png" width="402" height="1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两位同学作出的假设为&#xa0;&#xa0;&#xa0; .<br />(2)你认为&#xa0;&#xa0;&#xa0;同学设计合理,理由是&#xa0;&#xa0;&#xa0; .<br />(3)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得出的结论是&#xa0;&#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br />(1)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br />(2)乙;设置了对照实验,而且实验变量惟一<br />(3)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br />【解析】解:(1)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假设:洗手能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变量就是所要探究的问题,从图中看出,该探究实验中控制的实验变量是否洗手(或分别在洗手前后按手印).(2)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甲同学没有设计对照实验,而乙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3)培养48小时后,发现洗手前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大量细菌繁殖,洗手后按指印的培养装置中有较少细菌繁殖,得出的结论是为什么要将培养装置放在28℃环境中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还要掌握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收集到了部分生物图片(如图),请你按下列分类方法将这些生物分类,然后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482343924124_ST/SYS201707191952482343924124_ST.001.png" width="472"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A﹣F中C、F所代表的生物名称.<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7/19/19/b79071ba/SYS201707191952482343924124_ST/SYS201707191952482343924124_ST.002.png" width="254"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 &#xa0;&#xa0;&#xa0;;F &#xa0;&#xa0;&#xa0; .<br />(2)在这些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xa0;&#xa0;&#xa0;;无根,具有茎和叶的植物是&#xa0;&#xa0;&#xa0;(填字母代号.)</p></div></div>
<div><p>【答案】<br />(1)蜈蚣;水杉<br />(2)B;D<br />【解析】解:(1)识图可知草履虫是单细胞的动物;水杉属于种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是裸子植物;水稻也属于种子植物,且种子外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葫芦藓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藏羚羊是多细胞动物,体内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蜈蚣也是多细胞的动物,但体内无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结合右边的分类索引,可知A是草履虫,B是藏羚羊,C是蜈蚣,D是葫芦藓,E是水稻,F是水杉.(3)B藏羚羊的浑身都是宝,属于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是我国一级保护的哺乳动物.D葫芦藓是苔藓植物,无根,具有茎和叶.<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八级(上)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