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热带海洋学院附中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在游泳时,主要靠什么部位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 )<br />A.鳍<br />B.躯干部<br />C.躯干部和尾部<br />D.头</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根据鱼鳍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040996805114_DA/SYS201702111636040996805114_DA.001.png" width="183"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图中1是背鳍,2是尾鳍,3是胸鳍,4是腹鳍,5是臀鳍.其中背鳍有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 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 臀鳍有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然而鱼体向前游动时的动力主要是来自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的植物学家是( )<br />A.英国的达尔文<br />B.法国的巴斯德<br />C.瑞典的林奈<br />D.荷兰人列文.虎克</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类极其繁多,每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名称.由于世界上各种语言之间差异很大,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往往有不同的叫法.名称不统一,常常造成混乱,妨碍了学术交流.1768年,瑞典著名的植物学家林奈(Carolus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统》这本书中正式提出科学的生物命名法﹣﹣双名法,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科学名称(即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的姓名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杏(Ginkgo biloba L.)中的Ginkgo表示属名,biloba L.表示种加词,即种本名.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科技仿生学内容的是( )<br />A.飞行员身上的“抗荷服”<br />B.冷光灯<br />C.悉尼歌剧院的薄壳建筑<br />D.天文馆的球形建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如雷达模仿的是蝙蝠的回声定位,宇航服模仿的是长颈鹿,雨伞模仿的是荷叶,薄壳建筑模仿的是乌龟的背甲,冷光模仿的是萤火虫等.可见D符合题意.<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动物与仿生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比如雷达、飞机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面对地球上水域污染现状,长尾鲨决定召开鱼类大会商议将来的生存大计.鱿鱼、海蜇、带鱼、鲸、海龟、海马匆匆赶来.赶来的这些动物中,真正有资格进入会场的鱼类有( )<br />A.1种<br />B.2种<br />C.3种<br />D.4种</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1)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br />2)海蜇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属于腔肠动物;<br />3)带鱼、海马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br />4)鲸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br />5)海龟用肺呼吸,体内受精,属于爬行动物.<br />因此,只有2个是有资格进入会场的真正鱼类.<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掌握鱼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我国特产珍稀两栖类动物的是( )<br />A.白鳍豚<br />B.大鲵<br />C.扬子鳄<br />D.猫熊</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两栖动物是指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水陆两栖.白鳍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鳍豚是恒温哺乳动物,用肺呼吸,被誉为“水中的大熊猫”;大鲵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也是最珍贵的两栖动物.它的叫声很像幼儿哭声,因此人们又叫它“娃娃鱼”,是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是野生动物基因保护品种;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体型最细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在生存数量非常稀少、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人们称扬子鳄为中生代的“活化石”.大熊猫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数量十分稀少,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色为黑白相间,被誉为“中国国宝”.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的哺乳动物.<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两栖动物,需要了解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br />A.生物行为的多样性<br />B.基因的多样性<br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可见选项C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生物行为的多样性.<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几种动物的群体中,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是( )<br />A.蜜蜂<br />B.蚂蚁<br />C.黑猩猩<br />D.绵羊</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动物营群体生活,绝不是同种的许多个体简单的聚集在一起,而是动物之间存在组织,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靠的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称为动物语言.如在蚂蚁的群体中,包括雌蚁、雄蚁、工蚁和兵蚁,其中工蚁一般为群体中最小的个体,但数量最多,为没有生殖能力的雌性白蚁,工蚁的主要职责是建造和扩大巢穴、采集食物、伺喂幼蚁及蚁后等;兵蚁主要是保卫蚁穴;雌蚁的职能是产卵,雄蚁负责和雌蚁交配.另外蜜蜂和蚂蚁之间也存在着明确的分工,为社会行为,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次序,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而在绵羊群体中尽管它们生活在一起,但彼此之间并没有什么分工和等级制度等.<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社会行为的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4青奥会期间,青奥会主场馆、青奥村周边将实行清洁能源公共汽车全覆盖,这一举措旨在倡导“低碳生活”.下列生活方式与此不相符合的是( )<br />A.出行尽量乘坐公共汽车<br />B.外出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餐盒<br />C.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br />D.一旦不用电灯和空调就随手关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低碳生活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主要表现在节电、节气和回收等三个方面,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骑自行车或者步行上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等;尽量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可以保护树木.出行尽量乘坐私家车、外出就餐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塑料餐盒,均不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可见B符合题意.<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事例中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有( )<br />①外来物种的入侵<br />②有计划地间伐毛竹林中的毛竹<br />③海域污染导致赤潮<br />④退耕还林还草<br />⑤全球气候变暖<br />⑥发展生态农业<br />A.②④⑥<br />B.①③⑤<br />C.①④⑤<br />D.②③⑥</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br />①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r />②有计划地间伐毛竹林中的毛竹,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能够使其他物种更好的生存,这能够增加生物的多样性.<br />③海洋赤潮的发生不但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对海洋沿岸的水产养殖以及食用海产品的人都有直接的危害,因此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br />④退耕还林还草最根本的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提高生物的多样性.<br />⑤全球气候变暖,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严重威胁生物的多样性.<br />⑥生态农业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组织建立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因此生态农业生态系统中结构协调、合理种养,具有良好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内部良性循环,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对于生物多样性是非常有益的.<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多样性破坏的原因,掌握1、栖息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2、人类掠夺性砍伐、捕杀3、环境污染4、生物入侵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猫头鹰在夜间捕捉老鼠,这是一种( )<br />A.攻击行为<br />B.防御行为<br />C.捕食行为<br />D.繁殖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攻击行为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抢占巢区、领地等而发生的相互攻击和战斗;<br />B、防御行为是指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行为.<br />C、捕食行为是动物寻找和获取食物的行为;<br />D、繁殖行为是动物繁殖后代的行为,繁殖行为包括雌雄两性的识别、占有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行为.<br />猫头鹰在夜间捕捉老鼠属于捕食行为.<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行为的类型(动物行为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性为、社群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又叫( )<br />A.植物病毒<br />B.动物病毒<br />C.病原体<br />D.噬菌体</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br />寄生在动物和人体细胞内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病毒(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A、B、C、D是常见的四种动物,将下列特征与对应动物连线(填标号)<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052601403635_ST/SYS201702111636052601403635_ST.001.png" width="420"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①身体和附肢都分节<br />②前肢变成翼<br />③皮肤湿润,可辅助呼吸<br />④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br />①    ②    ③    ④   </p></div></div>
<div><p>【答案】B;D;A;C<br />【解析】解:A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用皮肤辅助肺呼吸,D大山雀属于鸟类,它的前肢变成翼,B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C鱼类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br />所以答案是:①﹣B ②﹣D ③﹣A ④﹣C<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节肢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 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质;接着,将保鲜那瓶的瓶颈打断(如乙图),数日后,瓶中肉汤也变质.请回答:<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053171952302_ST/SYS201702111636053171952302_ST.001.png" width="431"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    .<br />(2)甲图中肉汤仍保鲜的是   瓶.<br />(3)甲、乙两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都是( )<br />A.瓶子的大小<br />B.细菌的有无<br />C.肉汤的多少<br />(4)鹅颈瓶实验证实了细菌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为此巴斯德提出了保存牛奶的方法:    .</p></div></div>
<div><p>【答案】<br />(1)巴斯德<br />(2)A<br />(3)B<br />(4)巴氏消毒法<br />【解析】解:(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巴斯德,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2)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A瓶是无菌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3)甲图中A瓶与B瓶对照,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瓶不作处理,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实验变量是细菌.甲图中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将瓶颈打断,因为空气中的细菌可以进入肉汤,因此乙图的实验变量也是细菌;(4)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巴斯德还发现了乳酸菌、酵母菌,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以及防止手术感染的方法,后人称他为“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br />【考点精析】利用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和细菌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细菌、真菌生活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适宜温度、水分、生存空间;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些特定的条件,如有些细菌和真菌要氧气生活,有些不要.如:酵母菌发酵不要氧气,是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五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054043855121_ST/SYS201702111636054043855121_ST.001.png" width="458"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以上生物中,属于种子植物的是   (填字母),属于无脊椎动物的是   (填字母).<br />(2)D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   植物.<br />(3)E生活在水中,它用   呼吸. A是脊椎动物由   向   进化的过渡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r />(1)B;C<br />(2)蕨类<br />(3)鳃;水生;陆<br />【解析】解:(1)B向日葵能够结出种子,利用种子繁殖后代,属于种子植物.而且其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青蛙、金鱼体内都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蜜蜂属于无脊椎动物;(2)D肾蕨利用孢子繁殖后代,生殖离不开水,生活在阴湿的地方,具有根、茎、叶的分化,茎生在地下,属于蕨类植物;(3)E金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A青蛙代表的类群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群.<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和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些微小生物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054687503788_ST/SYS201702111636054687503788_ST.001.png" width="360"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片中 B属于   病毒,它的结构是由   和   组成.<br />(2)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   ]    , 酿酒时必需设置   环境.<br />(3)A与C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的细胞内没有    .<br />(4)当字母A所指的生物细胞壁增厚时,能够形成休眠体叫    , 以抵抗不良环境.<br />(5)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D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   、    .</p></div></div>
<div><p>【答案】<br />(1)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br />(2)C;酵母菌;无氧<br />(3)成形的细胞核<br />(4)芽孢<br />(5)分裂生殖;孢子生殖<br />【解析】解:(1)图片中B属于噬菌体病毒,它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在酿酒、做面包和蒸馒头时离不开酵母菌,酿酒时必需设置无氧环境;(3)A与C相比,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是A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4)当字母A所指的生物细胞壁增厚时,能够形成休眠体叫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5)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A、D两种生物的繁殖方式分别是分裂生殖、孢子生殖。<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病毒的相关知识,掌握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以及对细菌的理解,了解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手指上会粘上许多细菌.假设:常洗手可以减少手上的细菌数量.甲乙两个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利用盛有灭菌肉汁蛋白质固体平面培养基的培养装置,分别进行了细菌培养实验.如图所示,请评价他们的实验方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055432259349_ST/SYS201702111636055432259349_ST.001.png" width="501" height="1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你认为   同学的设计合理,理由是    .<br />(2)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    .<br />(3)放在28℃环境中培养是因为    .</p></div></div>
<div><p>【答案】<br />(1)乙;甲同学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而乙同学设置了对照实验<br />(2)培养基(肉汁蛋白质固体培养基)<br />(3)这个温度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和繁殖<br />【解析】解:(1)在科学实验中,往往只选择一个变量.为研究变量对研究对象的影响,需要设计对照实验,这样可以增强实验结论的说服力.在对照实验中,除了已选择的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在上述实验中,乙同学设计了对照实验,更具有说服力;(2)琼脂是一种煮沸冷却后能称为固态的物质.选择牛肉汁(或土壤浸出液、牛奶)与琼脂混合在一起,就制成了培养基.所以培养基内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3)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充足的营养物质,28%是适合细菌生长和繁殖的温度.<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菌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