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垫江县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衡量心脏工作能力高低的指标是( )<br />A.心率<br />B.脉搏<br />C.心输出量<br />D.每搏输出量</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心输出量指的是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左、右心室的输出量基本相等.心室每次搏动输出的血量称为每搏输出量,人体静息时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即每分心输出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一般都是指每分心输出量.心输出量是评价循环系统效率高低的重要指标.心输出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全身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率相适应.</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心脏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由心肌构成;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能促进小肠吸收钙和磷的维生素是( )<br />A.维生素C<br />B.维生素A<br />C.维生素B<br />D.维生素D</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无机盐中含有的钙磷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体内缺乏维生素D就会引起钙、磷代谢障碍,因此,我们要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助于人体吸收钙质.</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维生素的作用,需要了解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用下列哪种食物可能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 )<br />A.发芽的马铃薯<br />B.河豚<br />C.毒蕈<br />D.变酸的稀饭</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其细菌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其中前者亦称感染性食物中毒,病原体有沙门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嗜盐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后者则称毒素性食物中毒,由进食含有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及肉毒杆菌等细菌毒素的食物所致.</p><p>A、土豆块茎一般含有少量的龙葵素,不会引起食物中毒,但当土豆发芽,皮颜色变成青紫时,在这些部分龙葵素的含量就大大增加,吃了这样的土豆就会引起龙葵素中毒,属于有毒动植物中毒,不是细菌性中毒.故不符合题意.</p><p>B、河豚的体内含有有毒物质,食用了河豚鱼而引起的中毒属于有毒动植物中毒,不是细菌性中毒.故不符合题意.</p><p>C、误食了毒蘑菇,由于蘑菇属于真菌,所以引起的中毒应为真菌性中毒.故不符合题意.</p><p>D、变酸的稀饭是由于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变酸的稀饭引起的中毒属于细菌性中毒,故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高原地区氧含量较低,当地居民血液中( )含量普遍较高.<br />A.白细胞<br />B.红细胞<br />C.血小板<br />D.血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高原地区含氧量低,与此相适应,居住在高原地区的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很高,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血液的组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皮肤排出的汗液中不包括下列哪种代谢废物( )<br />A.水<br />B.无机盐<br />C.尿素<br />D.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把水、无机盐和尿素排出体外,而二氧化碳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排泄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视觉形成的部位在( )<br />A.感光细胞<br />B.视神经<br />C.视觉中枢<br />D.视网膜</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由分析知道: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1/7842024a/SYS201802232108530189402604_DA/SYS201802232108530189402604_DA.001.jpeg" width="293"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表现为身体浮肿、皮肤干燥、怕冷、反应迟钝等症状,医生诊断为内分泌失调,其患病原因可能是( )<br />A.生长激素分泌过多<br />B.生长激素分泌过少<br />C.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br />D.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成人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就会表现为身体浮肿、皮肤干燥、怕冷、反应迟钝等症状.</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掌握激素调节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手被擦破点皮会自动愈合,这是因为( )<br />A.表皮角质层细胞能够分裂<br />B.表皮生发层细胞能够分裂<br />C.真皮细胞能够分裂<br />D.皮下组织细胞能够分裂</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皮肤的表皮又分为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可以阻挡外界细菌侵入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过分散失,而生发层细胞可以分裂产生新细胞;真皮内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使皮肤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生发层中有一些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对皮肤的生长和再生起重要作用.所以手被擦破点皮会自动愈合,这是因为 生发层中有一些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对皮肤的生长和再生起重要作用.</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物质中,不能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br />A.水<br />B.无机盐<br />C.菜油<br />D.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小分子物质如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能够直接被人体的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被吸收,要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后分别变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菜油是脂肪,属于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变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吸收.</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下列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br />A.皮肤具有屏障作用<br />B.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br />C.呼吸道黏膜清扫异物<br />D.白细胞吞噬金黄葡萄链球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皮肤具有屏障作用、呼吸道黏膜清扫异物,都属于第一道防线,都是非特异性没有;</p><p>B、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是因为体内产生了抗体,因此属于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p><p>D、白细胞吞噬金黄葡萄链球菌,是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没有.</p><p>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检查尿液时,发现尿中有蛋白质和红细胞,根据检查结果,估计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br />A.肾小管<br />B.肾小球<br />C.入球小动脉<br />D.出球小动脉</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由分析知道:正常人的尿液中是不含蛋白质和血细胞的,只有肾小球发生病变、通透性增大时,蛋白质和血细胞才会进入肾小囊中,而肾小管对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进行重吸收,这些物质就会随尿液排出.因此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的肾炎病人,可能是肾小球发生了病变.</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尿的形成,需要了解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称为20世纪“世纪瘟疫”的艾滋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与艾滋病患者的下列行为中,极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是( )<br />A.一起游泳<br />B.共用注射器<br />C.相互拥抱<br />D.共同进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HIV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中;因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传播(与已感染的伴侣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静脉注射吸毒(与他人共用被感染者使用过的、未经消毒的注射工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HIV传播途径)、母婴传播(在怀孕、生产和母乳喂养过程中,感染HIV的母亲可能会传播给胎儿及婴儿)、血液及血制品传播(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及其血液制品)等;但是,交谈、握手拥抱、礼节性亲吻、同吃同饮、共用厕所和浴室、共用办公室、公共交通工具、娱乐设施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br />A.气管<br />B.口腔<br />C.咽<br />D.喉</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因此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有的通道.</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呼吸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加入5%柠檬酸钠的血液静置一会儿后,中间一层白色物质是( )<br />A.白细胞和红细胞<br />B.血小板<br />C.红细胞和血小板<br />D.白细胞和血小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答:加入抗凝剂的血液静置后,血液会分成三层:上层占近一半的物质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中间薄薄一层白色的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下层的红色粘稠物质是红细胞</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1/7842024a/SYS201802232108547385828583_DA/SYS201802232108547385828583_DA.001.jpeg" width="188" height="2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红细胞呈红色粘稠状的,几乎占有一半,不符合题意</p><p>B:血小板,忽略了白细胞这种物质,故不符合题意</p><p>C:红细胞不是白色物质,故不符合题意</p><p>D:中间白色的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掌握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具有重吸收功能的结构是( )<br />A.肾小球<br />B.肾小囊<br />C.肾小管<br />D.肾小体</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肾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管、肾小球和肾小囊.</p><p>A、肾小球是个毛细血管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这些毛细血管最后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故不符合题意.</p><p>B、肾小囊是一层双层壁的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当血液通过入球小动脉到达肾小球的毛细血管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故不符合题意.</p><p>C、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分布在皮质和髓质,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符合题意.</p><p>D、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具有滤过作用,故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利用肾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肾脏位于人体腹腔后壁脊柱的两侧,左右各一个,每个肾脏由100多万个肾单位构成,肾单位是形成尿液的基本单位.</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强在观看2012年世界杯,在运动员射门时,他感觉到足球射向了自己,随即出现眨眼动作.眨眼也是一种反射活动,眨眼反射的神经结构和反射类型分别是( )<br />A.脑,非条件反射<br />B.反射弧,非条件反射<br />C.脊髓,条件反射<br />D.反射弧,条件反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因此,眨眼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p><p>简单反射与复杂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简单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复杂反射.</p><p>简单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是简单反射.眨眼反射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 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掌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应当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脑组织细胞处血液流动及物质交换模式图,据图分析血管a、c中流的血液分别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1/7842024a/SYS201802232108558040524285_ST/SYS201802232108558040524285_ST.001.jpeg" width="99" height="1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动脉血、动脉血<br />B.动脉血、静脉血<br />C.静脉血、静脉血<br />D.静脉血、动脉血</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即图示中的a、c中流的血液分别是静脉血、动脉血.</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液循环的途径,需要了解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br />A.甲状腺<br />B.垂体<br />C.汗腺<br />D.胰岛</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人体内有许多腺体,其中有些腺体没有导管,它们的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这类腺体叫做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睾丸和卵巢)等.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是( )<br />A.白质<br />B.灰质<br />C.神经中枢<br />D.神经节</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在脑和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地方,色泽灰暗,叫灰质;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在脑和脊髓里神经纤维汇集的部位,色泽亮白叫白质;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神经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们每天摄入的营养成份中,   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份.</p></div></div>
<div><p>【答案】蛋白质;水<br />【解析】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p><p>所以答案是:蛋白质;水</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还要掌握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说明嗅觉很容易    .</p></div></div>
<div><p>【答案】适应<br />【解析】解:嗅觉是由化学气体刺激嗅觉感受器而引起的感觉.嗅觉感受器位于鼻腔后上部的嗅上皮内,感受细胞为嗅细胞.气味物质作用于嗅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嗅神经传导,最后到达大脑皮层的嗅中枢,形成嗅觉.这是因为人的嗅觉很容易适应,即医学上所说的﹣﹣嗅觉适应现象.也就是说人在较长时间闻了某种气味后,会失去对这种气味的嗅感,这是大脑皮层嗅觉中枢的一种疲劳现象,因此“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句话是说嗅觉具有适应性.</p><p>所以答案是:适应</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掌握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激素是   所分泌的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的物质,激素通过   送到全身.</p></div></div>
<div><p>【答案】内分泌腺;血液循环<br />【解析】解:人体内的腺体根据分泌物的去向可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组成,内分泌腺的分泌物是激素,即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它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p><p>所以答案是:内分泌腺;血液循环</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就可以被消化道吸收,而淀粉、蛋白质、脂肪必须经过消化后才能吸收利用,其中蛋白质消化的最终被产物为    .</p></div></div>
<div><p>【答案】氨基酸<br />【解析】解: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p><p>所以答案是:氨基酸</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呼吸系统和   排出体外.</p></div></div>
<div><p>【答案】泌尿系统<br />【解析】解: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三、水、无机盐和尿素以汗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其中主要的途径是排尿,排尿有泌尿系统来完成.</p><p>所以答案是:泌尿系统</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排泄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各个部分之所以如此协调,主要是神经系统调节和   调节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激素<br />【解析】解: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使之相互配合,协调一致,使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是激素通过血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所进行的调节.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p><p>所以答案是:激素</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传染病具有   性和   性两个特点.</p></div></div>
<div><p>【答案】传染;流行<br />【解析】解: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传染源只能是人或者动物.传播途径指的是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具有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p><p>所以答案是:传染;流行</p><p><br />【考点精析】掌握传染病及其预防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胆汁、胰液都注入小肠.(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肝脏和胰腺都是位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暂时贮存在胆囊中,经胆管流入小肠的十二指肠;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流入小肠的十二指肠.</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肺动脉里流动的是动脉血.(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即肺动脉粒流的是静脉血.</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1/7842024a/SYS201802232108596647488926_DA/SYS201802232108596647488926_DA.001.jpeg" width="413" height="2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血液循环的途径,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从暗处很快进入明处,瞳孔会扩大.(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瞳孔的变化是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的,在眼球的结构中,瞳孔是光线进出的通道.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瞳孔是变小的,以避免过强的光线刺伤了眼睛;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瞳孔是变大的.据此可知,由暗处处突然进入到明亮,人眼睛的瞳孔将要缩小.</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解: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它们组成了中枢神经,主管接收、分析、综合体内外环境传来的信息,然而发出指令,脑神经和脊髓神经组成了周围神经系统,能够传递信息.</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尿液和原尿的区别是尿中不含葡萄糖.(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了尿液.因此尿液和原尿的区别是尿中不含葡萄糖,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尿的形成的相关知识,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1/9d82b048/SYS201802232109002642200354_ST/SYS201802232109002642200354_ST.001.jpeg" width="189"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肺泡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br />(2)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    , 肺泡中的氧气通过   进入血液的.<br />(3)图中血管的名称是    , 流   血.<br />(4)血液由射出,流经到的循环途径叫    , 与之间的瓣膜叫    , 其控制血液由   流到    . (填番号)<br />(5)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作用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呼吸运动<br />(2)肺换气,气体扩散<br />(3)肺静脉,动脉<br />(4)体循环,动脉瓣,4,7<br />(5)将有机物氧化分解<br />【解析】解:(1)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肺泡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2)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叫肺换气.(3)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图中血管的名称是肺静脉,流动脉血.(4)血液由射出,流经到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之间的瓣膜是动脉瓣,它控制血液只按固定的方向流动,由4流到7.(5)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利用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p><p>所以答案是:(1)呼吸运动(2)肺换气;气体扩散(3)肺静脉;动脉(4)体循环;动脉瓣;4;7(5)将有机物氧化分解</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中为人体主要分泌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1/9d82b048/SYS201802232109006741683219_ST/SYS201802232109006741683219_ST.001.png" width="172"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小王今年28岁,身体矮小,身高不到130厘米,智力与同龄者相近,据此可知他患病的原因是幼年时期[   ]   分泌的   不足.<br />(2)近期,老李身体变得消瘦,遇事情容易激动,到医院检查发现[   ]   分泌的   过多.<br />(3)老张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患了糖尿病,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让其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胰岛素不能口服的原因是:其成分是蛋白质,人体的胃液、肠液和   都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使其失去活性.</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垂体,生长激素<br />(2)②,甲状腺,甲状腺激素<br />(3)胰液<br />【解析】解:(1)1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生长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幼年时分泌过少会得侏儒症.(2)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就会患甲亢,患者食量大增而身体却逐渐消瘦,情绪易于激动,失眠健忘,心率和呼吸频率偏高,眼球突出.(3)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够调节糖的代谢,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若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过高,糖随尿排出,形成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人体胃液、肠液和胰液中含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p><p>所以答案是:(1)①;垂体;生长激素 (2)②;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3)胰液</p><p> </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出问题:根据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常吃水果、蔬菜能够预防坏血病,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因为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中含丰富的维生素C.但是维生素C的性质不够稳定,高温烹调、长时间贮存等容易遭到破坏.作为常吃的蔬菜,黄瓜究竟生吃还是熟吃能使人体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br />(1)做出假设:    .<br />(2)制定计划:<br />①取等量的两份黄瓜,将其中一份煮熟,并分别制成汁液,倒入两个小烧杯中.<br />②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编号1、2,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用滴管吸取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1号试管,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为止,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n.<br />③接着用同一滴管,吸取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2号试管,振荡并观察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直到颜色褪去,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m.<br />讨论并完善计划:该请你指出两处该计划中的不合理之处:<br />A.    . <br />B.   .<br />(3)实施计划:按修改完善后的计划进行实验,统计并分析实验现象.<br />分析并得出结论:请你预测3种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br />①若n<m,说明    . <br />②若n>m,说明    . <br />③若n=m,说明    .</p></div></div>
<div><p>【答案】<br />(1)黄瓜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或:黄瓜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br />(2)步骤②中应分别注入同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步骤③中吸取熟黄瓜汁液前应将滴管洗净<br />(3)说明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生吃更好,说明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熟吃更好,说明生黄瓜汁和熟黄瓜汁含有的维生素C相等,黄瓜生吃、熟吃都不影响维生素C含量<br />【解析】解:提出问题:作为常吃的黄瓜究竟是生吃还是熟吃能使人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呢?(1)可以做出假设,做出的假设实际上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回答,所以有两种答案:黄瓜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或黄瓜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2)制定计划:①称取等量的两份黄瓜,将其中一份煮熟,并分别制取汁液,倒入两个小烧杯中;即实验的变量是 生黄瓜和熟黄瓜</p><p>②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编号1、2,分别注入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用滴管吸取生黄瓜汁液,逐滴滴入1号试管,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去颜色为止,记录所用汁液的滴数为n;</p><p>在制定计划步骤中有不合理之处:</p><p>A.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本实验的变量是生黄瓜和熟黄瓜,其它变量都要相同.所以滴入的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要相同.</p><p>B.步骤2用完一只滴管,会在滴管上吸附一些汁液,再去吸另一种汁液,会使测量不准,应该在吸取熟黄瓜汁液前应将滴管洗净.</p><p>(3 )分析得出结论:对于滴入高锰酸钾中熟黄瓜汁的滴数m和滴入高锰酸钾中生黄瓜汁的滴数n之间的关系,就有三种:m<n,m>n,m=n.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的黄瓜汁越少,说明含的维生素C越多.①若n<m,说明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生吃更好.②若n>m,说明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熟吃更好.③若m=n,说明生黄瓜汁和熟黄瓜汁含有的维生素C相等,黄瓜生吃、熟吃都不影响维生素C含量.</p><p>实验现象表明:使2mL高锰酸钾溶液全部褪色滴加的熟黄瓜汁液的滴数m多于滴加的生黄瓜汁液的滴数n.所以说明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生吃更好.</p><p>所以答案是:(1)做出假设:黄瓜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或:黄瓜熟吃能够摄入更多的维生素C)(2)不合理之处:A.步骤②中应分别注入同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B.步骤③中吸取熟黄瓜汁液前应将滴管洗净(3)3种实验结果:①若n<m,说明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生吃更好.②若n>m,说明熟黄瓜汁液含更多的维生素C,黄瓜熟吃更好.③若m=n,说明生黄瓜汁和熟黄瓜汁含有的维生素C相等,黄瓜生吃、熟吃都不影响维生素C含量.</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