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七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出现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人和黑猩猩都是从类人猿进化来的<br />B.仅有环境的变化,就能使猿进化成人<br />C.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br />D.语言是人与动物的唯一本质区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是近亲,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常见的四种类人猿是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A错误.</p><p>B、古猿原来是过着树栖生活,后来,随着环境的变化,大片的森林变成了稀树草原,使古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适应环境的古猿继续过着树栖生活,另一部分古猿被迫从树上到了地面,改营地面生活,最终进化为人类.B错误.</p><p>C、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劳动过程中慢慢会使用和制造工具,促进了脑的发育,慢慢产生了语言,进化成人类,C正确.</p><p>D、语言中枢是人特有的中枢,语言是人与动物的最本质区别之一,人和动物具有本质的区别:人会制造工具,动物不会制造工具.D错误.</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掌握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身高突增<br />B.男女出现各自的第二性征<br />C.大脑兴奋性比较强<br />D.标志着身体己经完全发育成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进入青春期,首先是身高突增,青春期是人的身体长高最快的时期,正确.</p><p>B、进入青春期性器官的发育成熟,性激素开始分泌,并出现第二性征,即男女出现各自的外形特征,正确.</p><p>C、青春期大脑兴奋性比较强,正确.</p><p>D、青春期虽然是人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但身体并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在青春期之后仍继续发育,错误.</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利用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由糖类提供<br />B.蛋白质是身体构建与修复的重要原料<br />C.脂肪是人体内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br />D.维生素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原料</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p><p>B、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也能提供少量的能量,B正确;</p><p>C、脂肪是备用能源,一般存储在皮下备用.C正确;</p><p>D、维生素既不构成细胞,也不提供能量,但能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D错误.</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以及对维生素的作用的理解,了解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ABO血型系统中,下面四种输血方案,最佳的是( )<br />A.O型血输给A型血患者<br />B.O型血输给A,B型血患者<br />C.O型血输给B型血患者<br />D.O型血输给O型血患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 可见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膈主要是由肌肉组构成的<br />B.膈是胸腔和腹腔的分隔线<br />C.舒张时能使胸廓上下径缩小<br />D.收缩时能使胸廓的前后径增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膈是一个器官,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称为膈肌,主要由骨胳肌构成.吸气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呼气时,膈肌舒张时,膈的顶部上升,引起胸腔上下径均缩小,结果胸廓缩小,所以答案是:项D错误.</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利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肺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br />B.有大量的肺泡,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br />C.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br />D.肺富有弹性,能使肺主动地收缩和舒张</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肺是呼吸系统中最主要的呼吸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A正确;</p><p>B、由大量肺泡组成,肺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B正确;</p><p>C、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网,利于气体交换,C正确;</p><p>D、肺泡的收缩与舒张是呼吸机的收缩与舒张引起的,因此肺泡壁外面的弹性纤维使肺泡被动而不是主动地收缩和舒张,D不正确.</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呼吸系统的组成,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食品污染等问题日益关心.下列对食品问题的看法,正确的是( )<br />A.生产绿色食品<br />B.青少年大量食用保健品更有利于身体发育<br />C.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蔬菜<br />D.随意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生产绿色食品是不可能实现的,错误.</p><p>B、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青少年应该多吃蔬菜和高蛋白食物和优质蛋白食物和含钙丰富的食物和含锌丰富的食物,没有必要吃一些保健品,错误.</p><p>C、用清水浸泡、冲洗水果蔬菜,可去除残留的农药,防止食品污染,正确;</p><p>D、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乱加食品添加剂和色素等是造成食品污染的主要因素,使用食品添加剂可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有人由于触电,溺水等造成呼吸停止时,需进行人工呼吸进行急救,请问:人工呼吸可以帮助患者实现( )<br />A.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br />B.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br />C.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br />D.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若出现溺水、触电或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人体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从而使患者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常用方法有:口对口吹气法、俯卧压背法、仰卧压胸法.其中第一种是最简单易行的.</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急救常识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平静呼吸改为吸气的表示,正确的是( )<br />A.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气体出肺<br />B.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气体入肺<br />C.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气体入肺<br />D.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气体入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吸气时: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所以答案是:项B正确.</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天津危险品爆炸事件中,有一些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涌出需要输血.根据病情的需要,应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br />A.红细胞<br />B.血浆<br />C.白细胞<br />D.全血</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所以输入血浆.</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血液的组成和功能,需要了解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紧压前臂的“青筋”(或向远端推压)可看到压点下端的“青筋”胀大,并显出结状突起,其原因是( )<br />A.远心端静脉管道比近心端静脉细<br />B.静脉中具有静脉瓣<br />C.远心端静脉管道比近心端静脉粗<br />D.静脉曲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前臂的“青筋”其实就是静脉血管,较大的静脉血管中有静脉瓣,可以使血液只向一个方向即回心的方向流动,如果紧压前臂的静脉,使静脉的一部分被阻断,由于静脉瓣的作用,血液就会被堵在这里,使血管胀大,与静脉血管的粗细没有关系;静脉曲张则是一种不正常的血管胀大,不是由于按压引起的.</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急救常识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登山运动员在海拔4000米以上继续攀登时,虽然经过充分的休息后再爬,但是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其主要原因是( )<br />A.呼吸越来越急促<br />B.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br />C.山地更陡峭,耗能太大<br />D.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感到乏力.海拔越高,氧气含量越少,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越少,因此越往上爬,越感到乏力.</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258435970743_ST/SYS201802231859258435970743_ST.001.jpeg" width="82"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是神经元的细胞体<br />B.①的主要功能是接受信息<br />C.②是神经元的细胞核<br />D.③的主要功能是传出信息</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图示中:①是树突,②是细胞体,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神经元的结构如图所示:因此细胞体的结构标号是②细胞体.</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258435970743_DA/SYS201802231859258435970743_DA.001.jpeg" width="331" height="2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学们在上课时,一会儿看课桌上的书,一会儿看前面的黑板,一会儿又注视着老师的举止,可这些物象都能落在视网膜上,这是因为( )<br />A.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br />B.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br />C.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br />D.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现象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 )<br />A.幼儿见到穿着白衣服的护士就哭<br />B.突如其来的声响引起人们的四下寻找<br />C.司机看到红灯下意识的踩刹车停车<br />D.狗见到主人就摇着尾巴、吐着舌头跟在后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CD、幼儿见到穿着白衣服的护士就哭、司机看到红灯下意识的踩刹车停车、狗见到主人就摇着尾巴、吐着舌头跟在后面,都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p><p>B、突如其来的声响引起人们的四下寻找是生来就有的简单反射;</p><p>因此属于简单反射的是突如其来的声响引起人们的四下寻找.</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汗腺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汗腺分布于人的全身皮肤<br />B.汗腺可排出部分尿素<br />C.汗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br />D.汗腺是内分泌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皮肤的主要功能有保护、分泌、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作用.汗腺和血管能够调节体温,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就能散失体内的热量;当气温低时,汗腺分泌的汗液减少,流经体表的血液减少,就能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保持体内的热量.皮肤具有调节体温的功能,这是由于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汗腺.所以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主要结构是血管和汗腺.表皮内没有血管,皮脂腺有分泌皮脂的作用.有些腺体如汗腺、唾液腺、肝脏等,它们的分泌物可以通过导管排出去,这类腺体叫做外分泌腺.可见D说法错误.</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幼儿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br />B.幼儿时期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会患呆小症<br />C.激素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控制,也能对神经调节产生影响<br />D.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常,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成年人的生长激素分泌过多会患肢端肥大症.故A错误.</p><p>B、幼年时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得呆小症,故B错误.</p><p>C、激素是由内分泌腺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它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是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却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人体内各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共同维持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故C正确.</p><p>D、人体内的激素含量丰常少,对各项生命活动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故D错误.</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体生理活动或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br />A.青春期身体的变化与性激素有关<br />B.鼓膜传递声波并产生神经冲动<br />C.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br />D.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排出尿液</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A、在性激素的作用下,人体出现第二性征.A正确;</p><p>B、鼓膜能够接受声波的刺激产生振动,不能产生神经冲动.B错误;</p><p>C、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C错误;</p><p>D、输尿管的主要功能是输送尿液,尿道排出尿液.D错误.</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的消化和尿的排出,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尿首先通过输尿管到达膀胱,当膀胱里的尿储存到一定量时,通过尿道排出尿液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永恒的追求.下列做法不符合上述理念的是( )<br />A.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对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护<br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要建设需要,可以不考虑环境问题<br />C.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br />D.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活动,还生物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加强对濒危动植物资源的保护,A正确;</p><p>B、只有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才能实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B错误;</p><p>C、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C正确;</p><p>D、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退耕还林、还草,可以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D正确.</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1表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象.请根据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275658173799_ST/SYS201802231859275658173799_ST.001.jpeg" width="488"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1中用湿棉絮包裹在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在实验观察过程中,应时常往棉絮上滴加    , 这样做的目的是    .<br />(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   盖在尾鳍上面.通常情况下,使用   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br />(3)图2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象,可观察到三种不同的血管:[③]所示血管是    , 判断依据是    .<br />(4)判断血管[②]为毛细血管的依据是    . 请你写出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   (用文字和“→”表示).</p></div></div>
<div><p>【答案】<br />(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br />(2)载玻片,低倍<br />(3)静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br />(4)红细胞单行通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r />【解析】解:(1)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2)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等小鱼安定后,将载玻片盖在尾鳍上面.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倍数越小,视野越亮,小鱼尾鳍内的毛细血管中有血液,颜色较重,因此我们要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较亮.(3)③是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4)②是毛细血管,因为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液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p><p>所以答案是:(1)清水;保证小鱼的正常呼吸(2)载玻片;低倍(3)静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4)红细胞单行通过;动脉→毛细血管→静脉</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血管和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其中代码A,B分别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方向,a、b、c、d表示心脏的四个腔,①~⑥表示有关的血管,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278739929511_ST/SYS201802231859278739929511_ST.001.jpeg" width="151" height="2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当肺内的气体按照B所示方向被排出体外时,膈肌所处的状态是    , 肺内气压变化的趋势是    .<br />(2)当血液流经①所示的血管后,血液成分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br />(3)结构②的名称为    , 若④为下肢处的毛细血管,请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④→   →B.<br />(4)若某人患有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病,心室收缩时血液的流向是   (填“b→d、d→b或不流动”),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舒张,由大变小<br />(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br />(3)肺静脉,⑤→a→b→⑥→①<br />(4)d→b,左心室比右心室壁厚,收缩力强,产生压力大<br />【解析】解:(1)“当肺内的气体按照B所示方向被排出体外时”是呼气,因此膈肌所处的状态是舒张,肺内气压变化的趋势是由大变小.(2)“当血液流经①所示的血管”时,血液这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成分发生的显著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3)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278739929511_DA/SYS201802231859278739929511_DA.001.jpeg" width="311" height="2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两图对照可知,结构②的名称为肺静脉,若④为下肢处的毛细血管,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血液循环排出体外的途径:④→⑤→a→b→⑥→①→B.(4)“若某人患有室间隔缺损的先天性心脏病”,心室收缩时血液的流向是d→b(填“b→d、d→b或不流动”),原因是左心室比右心室壁厚,收缩力强,产生压力大.</p><p>所以答案是:(1)舒张;由大变小(2)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或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肺静脉; ⑤→a→b→⑥→①(4)d→b;左心室比右心室壁厚,收缩力强,产生压力大</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和血液循环的途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行云流水般的团队配合、复杂的技战术运用都是在高强度对抗下完成的,这正是NBA篮球运动的魅力所在.球员通过眼、耳获得信息后,需要迅速作出反应.回答下列问题:<br />(1)在球员传球的过程中,篮球反射的光线进入球员的眼睛,依次经过角膜、瞳孔、   、玻璃体,刺激   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br />(2)球述们的呐喊助威声引起的振动在中耳和内耳的传导过程是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振动引起的神经冲动通过   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产生听觉.<br />(3)运动员准确的动作是在的   协调下完成的;球迷看到自己喜欢的球队欢呼雀跃,并会面红耳赤,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这个变化过程中的调节方式是    .<br />(4)比赛中,某运动员因争抢篮板球扭伤了腰部,结果造成下肢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他应该是扭伤了腰部的脊髓,并且该结构中的排尿、排便中枢失去了   的控制.说明脊髓具有   功能.</p></div></div>
<div><p>【答案】<br />(1)晶状体,视网膜<br />(2)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br />(3)小脑,神经系统(或神经调节)、激素调节<br />(4)大脑,传导<br />【解析】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球迷们的呐喊助威声在中耳和内耳中的传导途径为:鼓膜→听小骨→耳蜗.(3)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其中小脑的主要作用是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因此运动员们准确的动作是在小脑的协调下完成的.当你情绪激动时,大脑皮层就会特别兴奋,并通过支配肾上腺的神经促使肾上腺分泌较多的肾上腺素等.这些激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促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因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4)腰部受伤的病人,若下肢运动功能丧失、大小便失禁,说明脊髓从腰部横断,脊髓里腰部以下的排便、排尿中枢失去了大脑的控制,导致大小便失禁;同时大脑的“指令”也不能传到下肢了,造成下肢功能丧失.说明脊髓具有传导功能.</p><p>所以答案是:(1)晶状体;视网膜;(2)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神经;(3)小脑;神经系统(或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答不全不得分);(4)大脑; 传导.</p><p>【考点精析】利用神经系统的组成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肾小体结构图,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ccdb6a76/SYS201802231859287390819576_ST/SYS201802231859287390819576_ST.001.jpeg" width="203" height="13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结构②的名称是    , 结构③的名称是    .<br />(2)图中⑥处的液体为    , 与③处的液体相比较,前者不含有    .<br />(3)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对血液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    , 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可能是图中[   ]   的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br />(4)糖尿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原因是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   血糖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血糖进入尿液.</p></div></div>
<div><p>【答案】<br />(1)入球小动脉,肾小球<br />(2)原尿,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br />(3)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⑦,肾小管<br />(4)吸收和利用<br />【解析】解:(1)图中结构②的名称是入球小动脉,结构③的名称是肾小球.(2)当血液流经③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⑥肾小囊形成原尿,因此图中⑥处的液体为原尿,与③处的液体相比较,前者不含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3)在尿的形成过程中,对血液起滤过作用的结构是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某人尿量为正常人的数倍,还经常口渴饮水”,则病人可能是图中[⑦]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导致重吸收的水分减少.(4)“糖尿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原因是当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从而导致血糖浓度超过正常水平,一部分血糖进入尿液”.</p><p>所以答案是:(1)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2)原尿;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3)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⑦;肾小管(4)吸收和利用</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尿的形成和激素调节,掌握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激素有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学甲在做“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时,操作如下:<br />a.取1只试管,将适量馒头碎屑放入试管内.<br />b.向试管中加入2毫升纯净唾液和2滴碘液,并搅拌.<br />c.将试管放入盛有37℃温水的烧杯内约10分钟.<br />同学甲的实验记录如下:<br />实验现象:试管内的淀粉不变蓝<br />实验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唾液都有关系.<br />(1)淀粉在口腔内进行初步消化,在小肠内   和   分泌的消化液中所含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br />(2)请纠正该同学探究实验中的错误:<br />①实验设计:    . <br />②实验步骤:    . <br />③实验现象:    .<br />(3)实验中需将试管放入37℃水中恒温的原因是    .<br />(4)同学乙认为同学甲的实验结论不可靠,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胰腺,肠腺<br />(2)应设置对照实验,应水浴加热后再滴加碘液,试管内的溶液先变蓝后消失<br />(3)37℃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br />(4)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不能确定实验现象(或淀粉不变蓝)就是由唾液引起的<br />【解析】解:(1)“淀粉在口腔内进行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胰腺和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所含酶的作用下,最终分解为葡萄糖.(2)该同学探究实验中的错误矫正:</p><p>①实验设计:应设置对照实验.</p><p>②实验步骤:应水浴加热后再滴加碘液.</p><p>③实验现象:试管内的溶液先变蓝后消失.(3)实验中需将试管放入37℃水中恒温的原因是37℃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4)“同学乙认为同学甲的实验结论不可靠”,原因是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不能确定实验现象(或淀粉不变蓝)就是由唾液引起的.</p><p>所以答案是:(1)胰腺;肠腺(两个答案位置颠倒也对)(2)①应设置对照实验</p><p>②应水浴加热后再滴加碘液</p><p>③试管内的溶液先变蓝后消失(3)37℃是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反应的最佳温度(或37℃时唾液淀粉酶消化能力最强或活性最高)(4)由于没有设置对照实验,不能确定实验现象(或淀粉不变蓝)就是由唾液引起的</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