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黄亭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调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br />B.森林资源的清查是调查<br />C.调查时只需记录自己感兴趣的对<br />D.调查的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 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后,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不能根据个人的喜好来进行分类。调查时不要损伤植物植物和伤害动物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活环境。要如实记录观察到的动物。</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可以看做是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br />A.一个森林中的所有树木<br />B.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等无机环境<br />C.一片麦地上的所有生物和阳光、空气等无机物<br />D.一个池塘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包括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等。<br />A还需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br />C还需生物部分,<br />D还非生物部分。<br />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br />A.鼠→蛇→鹰<br />B.阳光→草→鼠→蛇→鹰<br />C.草←鼠←蛇←鹰<br />D.草→鼠→蛇→鹰</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鼠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A不符合题意;</p><p>B、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B不符合题意;</p><p>C、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C不符合题意。</p><p>D、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链,需要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被喻为“地球之肺”称号的生态系统是( )<br />A.森林生态系统<br />B.湿地生态系统<br />C.农田生态系统<br />D.海洋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 森林生态系统中中生活着大量的绿色植物。它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但能转化太阳能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有机物,而且靠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释 放出氧气,维系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净化了环境,使人类不断地获得新鲜空气。因此,生物学家曾说,“森林是地球之肺”。</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br />A.生物圈<br />B.海洋生态系统<br />C.草原生态系统<br />D.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你发现显微镜的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垢的正确方法是( )<br />A.用纱布擦<br />B.用擦镜纸擦<br />C.用手擦<br />D.用纸巾擦</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 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130604760067_ST/SYS201802240129130604760067_ST.001.png" width="900"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②③④<br />B.③④①②<br />C.④③①②<br />D.④③②①</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 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擦,滴,撕,放,展,盖,染,吸”,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④滴加液体,③放置表皮,①盖盖玻片,②染色。</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还要掌握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给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象,其中视野最亮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142394653104_ST/SYS201802240129142394653104_ST.001.png" width="55"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142394653104_ST/SYS201802240129142394653104_ST.002.png" width="55"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142394653104_ST/SYS201802240129142394653104_ST.003.png" width="56"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142394653104_ST/SYS201802240129142394653104_ST.004.png" width="56" height="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B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乙→丙→丁是一条捕食食物链,甲、乙、丙、丁各代表一种生物.下列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丙与乙之间是吃与被吃的关系<br />B.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br />C.乙、丙是消费者,丁为分解者<br />D.若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中,在丁体内含量最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A正确,不符合题意;<br />B、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B正确,不符合题意;<br />C、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分解者不参与形成食物链,C错误,符合题意;<br />D、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化学性质稳定,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营养级最高的消费者,D正确,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掌握食物链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163436690356_ST/SYS201802240129163436690356_ST.001.png" width="376" height="2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   。<br />(2)在食物网中和蛇有吃与被吃关系的生物是   。<br />(3)若图中草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兔、鼠的数量会    , 若草有毒,则鹰体内所含有毒物质最多,原因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5,草→鼠→蛇→鹰<br />(2)鼠、鹰<br />(3)减少,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br />【解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有:草→兔→狐;草→兔→鹰;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br />(2)在食物网中和蛇有吃与被吃关系的生物是鼠和鹰。<br />(3)若图中草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兔、鼠的数量会随着食物的减少而减少。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br />所以答案是:(1)5;草→鼠→蛇→鹰;(2)鼠、鹰;(3)减少;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态系统概述,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170262304602_ST/SYS201802240129170262304602_ST.001.png" width="349" height="1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    , 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   。<br />(2)图中B是    , 主要作用是   。<br />(3)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填字母代号)<br />(4)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上图中的   (填“甲”或“乙”)相同,无论甲细胞还是乙细胞,遗传信息库都是[    ]    。<br />(5)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后形成的细胞结构是[   ]和[   ](填字母代号)。</p></div></div>
<div><p>【答案】<br />(1)甲,乙<br />(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br />(3)B、C、D<br />(4)乙,C,细胞核<br />(5)A,B<br />【解析】(1)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没有。甲图具有A细胞壁、E叶绿体和F液泡,属于植物细胞。乙图没有A、E、F,属于动物细胞。<br />(2)B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br />(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都有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br />(4)人口腔上皮细胞结构与乙图相同。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br />(5)细胞分裂的具体过程是:细胞核首先由一个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细胞由一个分成两个。植物细胞是在中央形成新的A细胞壁和B细胞膜,由一个分成两个。<br />所以答案是:(1)甲;乙;(2)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3)B、C、D;(4)乙;C;细胞核;(5)A;B<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福州内河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曾经水质清澈,成群的鱼虾畅游其中…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内河一度成为污水排放地,脏臭袭身,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为还“绿水绕人家”的美景,市政府已开始全面整治内河.专家介绍,投放合适的鱼类是净化水质的重要一环,如投放以藻类为主要食物的鲢鱼.根据鲢鱼的滤食功能,我国科研人员制造的“大型仿生式水面蓝藻清除设备”在内河治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br />(1)内河属于   (湿地/河流)生态系统.<br />(2)“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   是鱼虾等水生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br />(3)过度排放污水,使内河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   的<br />(4)相比投放化学药物,这种“以鱼净水”的做法有什么优点?(说出一点即可)    .</p></div></div>
<div><p>【答案】<br />(1)河流<br />(2)水<br />(3)一定限度<br />(4)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br />【解析】(1)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海洋、森林、陆地、湿地、城市、农田、淡水生态系统等,由题意可知,内河属于河流生态系统。(2)、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水是鱼虾等水生生物生存的必需条件之一。<br />(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br />(4)、“以鱼净水”属于生物防治,相比投放化学药物,生物防治无污染、成本低、不会造成生物的大量减少或灭绝等。<br />所以答案是:(1)河流;(2)水;(3)一定限度;(4)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玲同学正在练习使用显微镜,请帮她回答以下问题(每空2分):<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1/93b53c30/SYS201802240129174730611801_ST/SYS201802240129174730611801_ST.001.png" width="185"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她使用的显微镜目镜是5×,物镜是8×,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br />(2)观察时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右眼    . (填“睁开”或“闭上”)<br />(3)她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了一个“b”字,那么载物台上所放的透明纸片上写的字是    . 说明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   像.<br />(4)小玲要在显微镜下把视野中的物像“c”从图甲转换为图乙所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标本往   (填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br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br />(6)小玲找到物象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 )<br />A.反光镜<br />B.目镜<br />C.物镜<br />D.玻片标本</p></div></div>
<div><p>【答案】<br />(1)40<br />(2)睁开<br />(3)q,倒<br />(4)左下角<br />(5)物镜<br />(6)C<br />【解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题中目镜的放大倍数是5×,物镜的放大倍数是8×,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2)使用显微镜时,左眼注视目镜,观察物像,右眼也睁开,以便画图,即两眼都睁开。<br />(3)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br />(4)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在甲图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左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右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br />(5)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物镜,以免物镜撞坏玻片标本。<br />(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 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装片,不动就不在装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装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题干中,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时,污点均不动。说明异物一定在物镜。<br />所以答案是:(1)40;(2)睁开;(3)q;倒;(4)左下角;(5)物镜;(6)C<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