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雅安市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如图中的这棵植物,你认为它最有可能分布在什么环境里(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57854850493_ST/SYS201802231829357854850493_ST.001.jpeg" width="69"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干旱地区<br />B.湿润地区<br />C.寒冷地区<br />D.温暖地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植物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和无机盐,还有固定植物体的作用.根特别发达的植物,吸收能力强,适于生活在缺水的干旱地区.根系不发达植物,吸水能力较差,因此适于生活在水分较多的湿润地区.根据图示可知,该植物的根非常发达,根在地下分布深而广,形成庞大的根系,比地上的枝叶系统还发达,适应于干旱少水的地方.</p><p>故选:A</p><p>【考点精析】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适应: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是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增加土壤的通气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br />A.一片树林里的全部生物<br />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br />C.一块农田中的全部水稻<br />D.一条河</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一片树林里的全部生物,没有非生物成分,不属于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p><p>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只有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的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p><p>C、一块农田中的全部水稻,只有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没有其它的生物,也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p><p>D、一条河既有生物部分,也有非生物部分,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概述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同学们看到如图中甲、乙两种物象.出现图甲的结果最可能原因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61585931949_ST/SYS201802231829361585931949_ST.001.jpeg" width="160"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显微镜没有对好光<br />B.盖玻片破裂<br />C.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是生理盐水<br />D.观察时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到位</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要想物像更加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因为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可通过调节粗准焦螺旋寻找物象;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换上高倍物镜后,放大倍数增大,焦距改变物像模糊不清,此时应该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p><p>所以出现图甲结果的最可能原因是观察时细准焦螺旋没有调节到位.</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r />A.细胞中的物质并非都是自己制造的<br />B.所有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br />C.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br />D.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细胞中的这些物质有的是自己制造的,如植物细胞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还有的是细胞代谢产生的一些废物,如尿素、二氧化碳等.另外一些物质须从外界获得,如无机盐、水等是通过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所以细胞中的物质并非都是自己制造的是正确的,A正确.</p><p>B、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即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不是所有的物质都可以随意穿过细胞膜进出细胞,B错误;</p><p>C、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动物是异养的,其细胞内不含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只有线粒体.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C正确;</p><p>D、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细胞有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同时控制物质的进出,使之从结构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细胞内有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里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把有机物分解并释放出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使之从功能上成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因此从细胞的结构及功能的角度来看,细胞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D正确.</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通过更换目镜、物镜和调节细准焦螺旋后,在视野中分别看到了下列图象,其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64339963329_ST/SYS201802231829364339963329_ST.001.jpeg" width="60"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64339963329_ST/SYS201802231829364339963329_ST.002.jpeg" width="63" height="5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64339963329_ST/SYS201802231829364339963329_ST.003.jpeg" width="60" height="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64339963329_ST/SYS201802231829364339963329_ST.004.jpeg" width="60" height="5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根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的规律.图C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关于草履虫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它的细胞膜也称表膜,是运动结构<br />B.它是单细胞生物,但能够独立生活<br />C.它以细菌等为食,对污水有净化作用<br />D.它通过收集管和伸缩泡排出体内多于的水分和废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草履虫靠纤毛的摆动产生运动,靠表膜呼吸,A错误;</p><p>B、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能够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进行独立的生活,B正确;</p><p>C、草履虫吞食细菌等,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C正确;</p><p>D、草履虫靠收集管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D正确;</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有共同的祖先”的观点,首先由达尔文提出<br />B.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br />C.环境对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没有影响<br />D.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人类和类人猿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这是达尔文提出的,故正确.</p><p>B、很多证据表明人类是由森林古猿进化而来的,如化石就是最好的证据,故正确.</p><p>C、虽然人类改变环境的能力超过所有的其他生物,但环境对人类仍然有影响,环境决定了人类的进化,故不正确.</p><p>D、直立行走使前肢解放出来,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使自己的四肢得以延伸,捕猎和御敌能力大大增强,使人类变得越来越强大,人的大脑变得越来越发达.故正确.</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的起源的相关知识,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br />A.半规管<br />B.前庭<br />C.耳蜗<br />D.鼓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听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可见听觉的形成过程中,把声波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的主要结构(听觉感受器)是耳蜗.</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 )<br />①兔子逃跑时竖起尾巴 ②鸟类在逃跑时发出鸣叫声 ③动物筑巢 ④蚂蚁外出时用分泌物来标记路线.<br />A.①②④<br />B.③④<br />C.①②<br />D.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动物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动物通过动作、声音、气味、分泌物(性外激素)进行信息交流.因此把动作、声音、气味等叫做动物语言.①兔子逃跑时竖起尾巴是在用动作进行交流;②鸟类在逃跑时发出鸣叫声,是在用声音进行交流;③动物筑巢的目的是繁殖后代,属于繁殖行为,不是动物的交流; ④蚂蚁外出时用分泌物来标记路线,是在用气味进行交流.可见A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掌握群体中的信息交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br />A.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br />B.关节软骨能使关节更灵活<br />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来完成<br />D.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两部分,错误.</p><p>B、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缓冲运动时的震荡,与骨的灵活性有关.正确.</p><p>C、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错误.</p><p>D、不是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如蚯蚓的体内无骨骼,错误.</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还要掌握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嫁接的方法培育植物时,成活的关键是( )<br />A.接穗和砧木要选择恰当<br />B.接穗和砧木要保持湿润<br />C.嫁接的时间要选择好<br />D.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嫁接时,被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因为形成层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长在一起,易于成活.</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家蚕的发育分别为( )<br />A.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br />B.完全变态、完全变态<br />C.不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br />D.不完全变态、完全变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蝗虫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因此属于完全变态发育.</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昆虫的发育,需要了解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你做一个屈肘动作时,包含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饶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br />A.②①④③<br />B.①②③④<br />C.④①②③<br />D.③④①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当你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包括以下步骤: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转动.所以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③④①②.</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br />A.河蚌、海豚、蜥蜴<br />B.蟾蜍、蝾螈、大鲵<br />C.海龟、扬子鳄、鳄鱼<br />D.河马、青蛙、蝾螈</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海豚哺乳动物、蜥蜴属于爬行动物,A错误;</p><p>B、蟾蜍、蝾螈、大鲵都属于两栖动物,B正确;</p><p>C、海龟、扬子鳄、鳄鱼属于爬行动物,C错误;</p><p>D、河马属于哺乳动物,青蛙、蝾螈属于两栖动物,D错误.</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中产生了( )<br />A.氧气<br />B.水蒸气<br />C.氨基酸<br />D.蛋白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米勒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81192664975_DA/SYS201802231829381192664975_DA.001.jpeg" width="217" height="2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米勒将水注入左下方的烧瓶内,先将玻璃仪器中的空气抽去.然后打开左方的活塞,泵入甲烷、氨和氢气的混合气体(模拟还原性大气).再将烧瓶内的水煮沸,使水蒸汽和混合气体同在密闭的玻璃管道内不断循环,并在另一容量为5升的大烧瓶中,经受火花放电(模拟雷鸣闪电)一周,最后生成的有机物,经过冷却后,积聚在仪器底部的溶液内(图中以黑色表示)(模拟原始大气中生成的有机物被雨水冲淋到原始海洋中).此实验结果共生成20种有机物.其中11种氨基酸中有4种(即甘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生物的蛋白质所含有的.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实验中产生了氨基酸.</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需要了解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 )<br />A.血吸虫<br />B.钉螺<br />C.正常的人<br />D.血吸虫病患者</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血吸虫病属于体表传染病,是由病原体通过皮肤浸入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主要是通过接触传播的.由于钉螺是血吸虫幼虫的唯一中间寄主,当人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水时就可能感染血吸虫病.血吸虫卵随人粪落入水后,经过一定时间,虫卵孵出毛蚴,毛蚴可以运动,当遇到水中一种叫“钉螺”的螺蛳后,毛蚴即从其向外伸出的软体部分钻入,并在钉螺体内发育繁殖为大量尾蚴.成熟尾蚴并不久留在钉螺体内,但必须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从螺体逸出,当钉螺在水中或在有水珠的植物茎叶上爬行时,尾蚴便离开螺体在水中浮游当人们在水中劳动、洗澡、洗脚、游泳时,或赤脚走在乡间的田埂上,就有感染血吸虫的可能.血吸虫尾蚴主要经皮肤侵入人体.但据调查,喝含有尾蚴的生水也可感染血吸虫,尾蚴或可通过口腔粘膜进入人体.因此,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是血吸虫,传染源是血吸虫患者,传播途径是血吸虫污染的水.选项A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艾滋病病原体简称HIV<br />B.艾滋病患者不是唯一传染源<br />C.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传播<br />D.同桌进餐会传染艾滋病</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的简称,是人类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免疫缺陷,正确.</p><p>B、艾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是该病的传染源,正确.</p><p>C、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者和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等体液中,可以通过母婴传播,正确.</p><p>D、空气、饮食、普通接触等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HIV,错误.</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br />A.唾液中的溶菌酶杀死大肠杆菌<br />B.鼻粘膜抵御感昌病毒<br />C.吞噬细胞消化痢疾杆菌<br />D.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选项中,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是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非特异性免疫;唾液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和是吞噬细胞消化痢疾杆菌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是非特异性免疫;患过麻疹的人不再患麻疹是因为体内已经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对麻疹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工人工作时出了事故,手臂被割伤,伤口连续不断的流出暗红色的血液,出血量较多.下列处置方法最恰当的是( )<br />A.用大块的创可贴贴住创口,让其自然凝固止血<br />B.在伤口上撒止血药粉,再用纱布绷带包扎<br />C.在伤口靠近心脏一端的位置,用止血带压迫手臂止血,并即送医院抢救<br />D.在伤口远离心脏一端的位置,用止血带压迫手臂止血,并即送医院抢救</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某人因意外伤害造成上肢受伤,暗红色的血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因此判断是静脉出血.故应立即用手指按住破裂血管的远心端,同时紧急拨打120送医院.</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掌握血管和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华和小文正在打扫卫生,小文不小心触到了漏电的开关,被电击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你认为小华怎么做最合理( )<br />A.快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等救护车的到来<br />B.为了自身安全快速逃离现场<br />C.切断电源,然后拨打“120”并快速为小文做人工呼吸<br />D.什么都不做,等小文醒来</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故错误;</p><p>B、为了自身安全快速逃离现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故错误;</p><p>C、当人出现意外事故时,我们首先应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正确的实施一定的急救措施.故正确;</p><p>D、束手无策,等他自己醒来,可能将会导致病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危险.故错误.</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急救常识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安全用药、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120急救、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和止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饮入过量酒精对人的影响有( )<br />①对心脏、血管等有害<br />②维护肝功能<br />③使脑过度兴奋或麻痹<br />④神经衰弱、智力减退<br />⑤活跃思维、增强智力.<br />A.①②④<br />B.①③④<br />C.①③⑤<br />D.②⑤</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喝酒会严重损害人的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是指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脑干组成.大脑皮层有许多重要的神经功能区如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知识、躯体感觉中枢、躯体运动中枢等.少量饮酒可以促进中枢神经兴奋;小脑维持躯体的平衡,使动作准确协调,过量饮酒使小脑中毒,出现走路不稳的现象;过量酒精会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过量饮酒会使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中毒,出现幻觉现象,并对人的心脏、血管、肝脏等都有害;严重时酒精会使整个神经中枢中毒,导致思维混乱、失去知觉,昏睡.由此表明过量的酒精会麻痹人的神经系统,出现神经衰弱、智力减退,使行为失控等.故①③④符合题意,②⑤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神经元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腱组成.(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组成,骨起支持作用,骨连接起保护作用,骨、关节和骨骼肌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以及其他系统的协调下共同完成的,题干说法错误.</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所以“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是,近亲结婚生育的后代会患遗传病.(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的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中存在着氧气和二氧化碳.(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掌握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移植的器官对病人的免疫系统来说是抗体.(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移植到人体内的植入器官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成活.因此移植他人的器官时,需要进行抗免疫治疗,否则移植不会成功.所以移植的器官对病人的免疫系统来说是抗原而不是抗体,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 </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接种卡介苗可用以预防肺结核.(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接种疫苗可以使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如给刚出生的婴儿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肺结核.</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掌握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OTC表示非处方药.(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解:药品主要包括非处方药和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疗程,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Rx,故题干说法正确.</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安全用药的相关知识,掌握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法都恰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或者危害.</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快乐的人比忧郁的人更容易恢复健康”,这说明积极的情绪,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人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能保持心情愉快,利于心理健康和身体的健康,因此在生活中,健康比金钱更重要;学会与他人相处,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促进健康;“快乐的人比忧郁的人更容易恢复健康”,这说明积极的情绪有益于人体的健康.</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A~E表示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90685780782_ST/SYS201802231829390685780782_ST.001.jpeg" width="344" height="1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细胞的结构上看,菠菜的叶肉细胞比A图中的细胞多了   、   和   三个结构.<br />(2)C指的结构层次是    . 由B到C的演变过程叫    . 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br />(3)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油菜的结构层次少了E    .<br />(4)图A到图B是通过细胞   实现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壁,叶绿体,液泡<br />(2)组织,细胞分化<br />(3)系统<br />(4)分裂<br />【解析】(1)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结构为中心体,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结构为: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因此,从细胞的结构上看,菠菜的叶肉细胞比A图中的细胞多了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三个结构.(2)C指的结构层次是组织,在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一些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了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细胞,这一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由B到C的演变过程叫细胞分化.在此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差异性的变化.(3)油菜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人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与人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油菜的结构层次少了E系统.(4)A受精卵分裂形成很多细胞B,使细胞数目增多.</p><p>所以答案是:(1)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组织;细胞分化;(3)系统; (4)分裂</p><p>【考点精析】利用动物体的结构层次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四种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构成,并且以其中的一种组织为主,形成器官.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图1是鸡卵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鸡的胚胎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93665636496_ST/SYS201802231829393665636496_ST.001.jpeg" width="263"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观察鸡卵的实验中,应该从哪一端敲击卵壳?答:    . 除去卵壳和外壳膜后能看到③    .<br />(2)图2中⑥是胚胎,它是由图1中的⑤   发育而来的.<br />(3)图1中结构①对卵具有   作用,其上还有许多气孔,胚胎在发育时可以通过它与外界进行    .<br />(4)脊椎动物五大纲中,陆生且卵生的类型有鸟纲和   纲;胎生的类型有   纲.</p></div></div>
<div><p>【答案】<br />(1)钝端,气室<br />(2)胚盘<br />(3)保护,气体交换<br />(4)爬行,哺乳<br />【解析】(1)在观察今晚的实验中,用剪刀轻轻敲打图1所示鸡卵的钝端,将卵壳敲出裂纹,用镊子小心将敲碎的卵壳和外壳膜除去,会发现该处是由卵壳膜围成的③气室.气室内有气体,可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2)图2中⑥是胚胎,它是由图1中的⑤胚盘发育而来的.(3)图1中结构对卵具有保护作用,其上还有许多气孔,胚胎在发育时可以通过它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4)脊椎动物五大纲中,陆生且卵生的类型有鸟纲和爬行纲;胎生的类型有哺乳纲.</p><p>所以答案是:(1)钝端;气室;(2)胚盘;(3)保护;气体交换;(4)爬行;哺乳</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鸟的生殖和鸟的发育,掌握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发育过程: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几个阶段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96115990800_ST/SYS201802231829396115990800_ST.001.jpeg" width="141" height="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a存在于细胞的   中.<br />(2)从图上可以看出染色体由b   和c   组成.<br />(3)由图可知,一条染色体包含   个DNA分子.比如人的一个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则就有   个DNA分子.<br />(4)请简要概括基因、染色体和DNA的关系:    .</p></div></div>
<div><p>【答案】<br />(1)细胞核<br />(2)DNA,蛋白质<br />(3)1,46<br />(4)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br />【解析】(1)图中a染色体,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2)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图中a、染色体、b、DNA、c、蛋白质.(3)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即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每一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例如人的一个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则就有46个DNA分子.(4)染色体是指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遗传信息在DNA上,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四者在概念上的大小关系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396115990800_DA/SYS201802231829396115990800_DA.001.jpeg" width="200"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答案是:(1)细胞核;(2)DNA;蛋白质(3)1;46(4)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豌豆花色的遗传图解,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ST/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ST.001.jpeg" width="284" height="9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不同的豌豆个体在花色上表现出(紫花和白花),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br />(2)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子代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   是隐性性状.<br />(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    , 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    .<br />(4)根据染色体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规律,我们知道若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n,那么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为   ;豆荚表皮细胞的染色体数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变异<br />(2)白花<br />(3)Bb,bb<br />(4)<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DA/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DA.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n<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DA/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DA.002.png" width="11"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n<br />【解析】(1)生物学上把后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后代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现象叫做变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不同的豌豆个体在花色上表现出(紫花和白花),体现了后代的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变异.(2)根据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图中亲代都是紫花,后代出现了白花,表明紫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豌豆紫花和白花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白花是隐性性状.(3)“若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则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亲代紫花遗传给后代白花(bb)的基因一定是b,因此,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Bb.遗传图解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DA/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DA.003.jpeg" width="282" height="15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从图中看出,则亲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后代紫花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后代白花的基因组成是bb.(4)豌豆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过程中,要进行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结果使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因此若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n,那么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数目为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DA/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DA.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n;豆荚表皮细胞属于体细胞,其内的染色体数是n.</p><p>所以答案是:(1)变异(2)白花(3)Bb;bb(4)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DA/SYS201802231829400443573666_DA.001.png" width="9" height="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n;n</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基因与性状遗传,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的树形图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关系,请根据图中反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404699733607_ST/SYS201802231829404699733607_ST.001.jpeg" width="135" height="10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与B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   (填字母).<br />(2)根据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可以推测得知A,B,C,D,E,F中最低等、最简单的是   (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br />(1)A<br />(2)F<br />【解析】(1)从图中得出F→E→A→B,因此与B生物亲缘关系最近的生物是A.(2)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从图中得出F最古老,应出现最早,最低等、结构最简单.</p><p>所以答案是:(1)A(2)F.</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还要掌握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内填番号,___上填文字)<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18/6b2a9ef0/SYS201802231829406966833760_ST/SYS201802231829406966833760_ST.001.jpeg" width="149"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神经元包括[   ]   和[   ]   两部分.<br />(2)图中③叫做    , 它是   末端的细小分支.<br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 其结构基础的模式是:感受器→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细胞体,②,突起<br />(2)神经末梢,神经纤维<br />(3)反射,神经中枢,效应器<br />【解析】(1)神经元包括[①]细胞体和[②]突起两部分.(2)图中③叫做神经末梢,它是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的模式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p><p>所以答案是:(1)①;细胞体;②;突起 (2)神经末梢; 神经纤维(3)反射;神经中枢;效应器</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人员想了解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6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①、②、③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④、⑤、⑥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实验人员给小鸭①、②、③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①、②、③模仿母鸭的行为并时刻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br />(1)小鸭①、②、③的行为发展过程可以用下列哪个术语描述:      <br />A.先天行为<br />B.复杂反射<br />C.本能   <br />D.学习行为<br />(2)小鸭④、⑤、⑥可以被称为      <br />A.实验模型<br />B.对照组<br />C.实验组<br />D.一个变量<br />(3)如果不是把小鸭①、②、③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不让猫发出声间),则以下说法科学合理的是(选项不唯一)   <br />A.小鸭会像猫一样灵敏的捕老鼠<br />B.小鸭会发出鸭叫声<br />C.小鸭会把母猫当成妈妈,跟随左右<br />D.小鸭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br />E.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br />F.动作、声音、气味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br />(1)D<br />(2)B<br />(3)B、C、D、F<br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模仿母鸭的行为并随时跟随在气球左右为学习行为.(2)小鸭①、②、③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了,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为实验组,而小鸭④、⑤、⑥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和小鸭①、②、③形成对照作用,为对照组,变量为是否和母亲在一起.(3)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如果将小鸭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小鸭就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小鸭的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小鸭只会会发出鸭叫声,同时小鸭之间会通过动作、声音、气味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p><p>所以答案是:(1)D(2)B(3)B、C、D、F</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举例两个防治“流感”的措施,并指出每个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哪个环节?<br />(1)    .<br />(2)    .</p></div></div>
<div><p>【答案】<br />(1)不喝生水、不吃生菜,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r />(2)不与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接触属于保护易感人群<br />【解析】传染病是一种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只要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因此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p><p>两个防治“流感”的措施是:(1)不喝生水、不吃生菜,属于切断传播途径.(2)不与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接触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所以答案是:(1)不喝生水、不吃生菜,属于切断传播途径;(2)不与带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接触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