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8:06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的( )<br />A.展览馆的恐龙化石<br />B.餐桌上的海带<br />C.动物园里的海豚<br />D.案桌上的珊瑚</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此题考查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展览馆的恐龙化石,餐桌上的海带、案桌上的珊瑚等都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而动物园里的海豚具有生物的这六大特征,属于生物。</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物的特征,需要了解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是指( )<br />A.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br />B.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r />C.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br />D.大气圈底部、水圈和岩石圈</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例所表达的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br />A.草→鼠→蛇→猫头鹰<br />B.草←鼠←蛇←猫头鹰<br />C.阳光→草→鼠→猫头鹰<br />D.昆虫→青蛙→蛇→猫头鹰</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食物链以绿色植物开始,食物链要按照“吃和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动物排在后面,并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动物.</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利用食物链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br />A.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br />B.校园里的各种花卉<br />C.麦田里所有的生物<br />D.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成分指的是空气、温度、土壤、水分等,只有D选项满足生态系统组成的概念,所以选D.</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植物种类繁多,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br />A.海洋生态系统<br />B.草原生态系统<br />C.森林生态系统<br />D.农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类型.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br />A、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海洋生态系统不太受人工控制.A不符合题意;<br />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比较干旱的地方,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br />C、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C符合题意;<br />D、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低倍镜观察时,若视野内所见到图像为“b”时,则载玻片上应是( )<br />A.q<br />B.d<br />C.b<br />D.p</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2)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b”后,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q”,所以“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b’”,那么载玻片上的图形是“q”.</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有机物的是( )<br />A.水<br />B.蛋白质<br />C.无机盐<br />D.氧</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据此答题.无机物有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小分子的,不要消化,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有机物有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大分子的,要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是( )<br />A.细胞壁<br />B.细胞核<br />C.细胞质<br />D.细胞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动物细胞比植物细胞少了细胞壁、大液泡和叶绿体.动、植物细胞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2f79e63/SYS201802240357238250139299_DA/SYS201802240357238250139299_DA.001.png" width="299"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即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叶绿体、液泡和细胞壁.</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仅有一种能量转换器是( )<br />A.小麦<br />B.兔子<br />C.松树<br />D.仙人掌</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小麦、松树、仙人掌等绿色植物的细胞内含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而兔子的细胞内只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线粒体.</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能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br />A.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br />B.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细胞的分化<br />C.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体积的增大以及细胞的分化<br />D.细胞的分化和细胞群的形成</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细胞分化形成组织.(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3)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因此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细胞的分化是指分裂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的过程,细胞的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连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因此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不同的组织,进而再组成各种器官,由不同的器官构成生物体. 所以自己能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体积的增大以及细胞的分化.</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生物的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的生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整个生物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br />B.能独立生活<br />C.能够趋利避害<br />D.不能完成呼吸、生殖等生命活动</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单细胞生物身体微小,只由单个细胞组成,A不符合题意;<br />B、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B不符合题意;<br />C、生物体能够趋利避害,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br />D、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个体能独立生活,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掌握单细胞生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单细胞生物:草履虫、酵母菌、、衣藻、眼虫、变形虫;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也有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br />A.苏铁<br />B.桃子<br />C.木瓜<br />D.西瓜</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结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的根本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胚珠外无子房壁,种子裸露;被子植物的胚珠外面有子房壁,有果皮。苏铁的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而木瓜、西瓜和桃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植物的( )发育而来的。<br />A.根<br />B.茎<br />C.叶<br />D.芽</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叶(枝)芽的结构和发育.回答此题的结构是要明确枝芽的结构和发育情况.将来发育成枝条的结构是枝芽,下面是枝芽的结构示意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2f79e63/SYS201802240357243196270832_DA/SYS201802240357243196270832_DA.001.png" width="188" height="2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枝芽的结构中,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幼叶将来发育成叶,芽轴将来发育成茎,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可见,枝芽是未发育的枝条,所以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植物的芽发育而来的.</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br />A.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br />B.含硫、含钾、含铁的无机盐<br />C.含铁、含铜、含镁的无机盐<br />D.含磷、含锌、含铁的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氮、磷、钾对植物生活的意义。.本题考查的是含氮、磷、钾等无机盐对植物生活的意义,首先明确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无机盐.植物主要通过根尖的成熟区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并通过根、茎、叶的导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 )<br />A.根冠<br />B.分生区<br />C.伸长区<br />D.成熟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根尖结构以及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如图: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2f79e63/SYS201802240357248640480849_DA/SYS201802240357248640480849_DA.001.png" width="192" height="2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细胞比较大,排列不够整齐,像一顶帽子似地套在外面,具有保护作用,A不符合题意;<br />B、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B不符合题意;<br />C、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能够吸收水分和无机盐,C不符合题意;<br />D、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br />A.茎<br />B.叶<br />C.根<br />D.花</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气孔是叶、茎及其他植物器官上皮上许多小的开孔之一,高等陆地植物表皮所特有的结构,气孔通常多存在于植物体的地上部分,尤其是在叶表皮上,气孔主要在叶的表皮细胞中,一般是叶的下表皮含气孔较多,在幼茎、花瓣上也可见到,但多数深水植物则没有,由于在植物的器官中,叶片中气孔最多,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故B正确.</p><p>所以答案是:B.</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带叶的杨树枝下端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把枝条纵切,茎内被染成红色的部分是( )<br />A.筛管<br />B.茎全部<br />C.茎表面<br />D.导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本题考查探究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茎是主要的输导器官,其中含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据此解答。茎中输导组织根据其构造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下而上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的主要功能是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质,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促进蒸腾作用),将枝条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到被染成红色的结构是导管,正是因为导管是自下而上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管道。</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br />A.使叶片内原有淀粉被耗掉<br />B.使叶片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br />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储存在叶肉细胞中<br />D.为进行光合作用储备养料</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的就是对照组.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需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叶片内原有的淀粉消耗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p><p>所以答案是:A.</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对提高城市空气的质量最为有利的是( )<br />A.控制城市人口数量<br />B.扩大居住面积<br />C.搞好环境卫生<br />D.多种树、种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防治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空气中的污染物能严重的危害人和其它生物的健康,如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防止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改善空气质量.<br />A、控制城市人口数量,与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关系不大,A不符合题意;<br />B、扩大居住面积,对提高城市空气的质量不利,B不符合题意;<br />C、搞好社区环境卫生,可以使环境清新,不是对提高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原因,C不符合题意;<br />D、植物能净化空气,有吸附和吸收多种有害污染物的功能,多种树、种草对提高城市空气质量最有利,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还要掌握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判断下列说法对错<br />(1)为了避免浪费,测发芽率时用一二粒种子测一下是否发芽就行了。(判断对错)<br />(2)用面包虫做完实验后,一定要将面包虫消灭掉。(判断对错)<br />(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判断对错)<br />(4)移栽幼苗时,幼苗根部带土,主要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判断对错)<br />(5)绿色植物体内所有的活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判断对错)<br />(6)卧室中摆放的植物越多,空气就越清新。(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br />(1)错误<br />(2)错误<br />(3)正确<br />(4)正确<br />(5)错误<br />(6)错误<br />【解析】(1)在进行实验时,为了避免出现偶然性,应随机抽取一定量的种子作样本,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为了避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也容易出现偶然性,一般取多粒种子(如100粒以上).<br />(2)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因此“用面包虫做完实验后”,我们应该将面包虫放归大自然而不是一定要将面包虫消灭掉,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br />(3)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因此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对的.<br />(4)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的根毛,移栽植物应尽量带土移栽,这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减少幼根和根毛折断,保持根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树苗的成活率.<br />(5)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内有叶绿素,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因此只有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中才能产生叶绿素,形成叶绿体,不见光部分的植物细胞是不进行光合作用.<br />(6)白天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并且释放出氧气;在夜间,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进行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并且放出二氧化碳。这时,如果在卧室摆放的植物(花卉)越多,就会有害健康。因此,在卧室内,夜间最好少放或者不放植物(花卉),以避免其与人争夺氧气,影响健康.</p><p>所以答案是:(1)×;(2)×;(3)√;(4)√;(5)×;(6)×.<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光合作用的实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即可以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配对题<br />A.细胞膜&#xa0;&#xa0;&#xa0; a.动力车间<br />B.叶绿体&#xa0;&#xa0;&#xa0; b.遗传信息库<br />C.线粒体&#xa0;&#xa0;&#xa0; c.控制物质进出<br />D.细胞核&#xa0;&#xa0;&#xa0; d.支持和保护<br />E.细胞壁&#xa0;&#xa0;&#xa0; e.光合作用的场所</p></div></div>
<div><p>【答案】c;e;a;b;d<br />【解析】解: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两种能量转换器,细胞壁及其作用。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细胞膜具有相似的功能,是半透膜,具有交换物质营养的功能即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它具有选择性,细胞内的废物可以出去,有用的物质不能出去;细胞外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即使光能变成化学能;和动物的一样,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即细胞的动力车间;液泡能保持细胞的渗透压和膨胀状态,细胞内的水、糖类等酸、甜、苦、辣、咸味的物质就在液泡中;细胞质为细胞新陈代谢 提供物质和场所;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生命活动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它是DNA 的载体,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并支持细胞结构形态的作用,相当于细胞的骨架。细胞膜是半透膜,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它具有选择性,细胞内的废物可以出去,有用的物质不能出去;细胞外的营养物质可以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叶绿体: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能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即使光能变成化学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即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生命活动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壁有保护细胞并支持细胞结构形态的作用,相当于细胞的骨架。<br />所以答案是:c、e、a、b、d<br />【考点精析】利用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许多实验使用了显微镜,回答下面几个小问题,检验你对显微镜及其操作了解多少。<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2f79e63/SYS201802240357258540420991_ST/SYS201802240357258540420991_ST.001.png" width="174" height="1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图中,A是&#xa0;&#xa0;&#xa0; , D是&#xa0;&#xa0;&#xa0;<br />(2)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xa0;&#xa0;&#xa0;倍。<br />(3)当显微镜的镜头不清洁时,要用&#xa0;&#xa0;&#xa0;除去污物。<br />(4)甲同学观察到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他应该把玻片往&#xa0;&#xa0;&#xa0;方向移动。<br />(5)在调节物像时,乙同学已经看到模糊的物像,接下来他应该调节(&#xa0;&#xa0;&#xa0;&#xa0;&#xa0;&#xa0;)使物像变清晰。<br />A.细准焦螺旋<br />B.转换器<br />C.光线亮度<br />D.粗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br />(1)目镜,反光镜<br />(2)400<br />(3)擦镜纸<br />(4)左上角<br />(5)A<br />【解析】解:(1)图中各结构的名称为:A目镜、B粗准焦螺旋、C转换器、D反光镜<br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也就是说物体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如果目镜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40×,则显微镜观察到的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400倍;<br />(3)由于显微镜是精密的放大仪器,对镜头的清晰度要求较高,所以擦拭显微镜的镜头时应该用专用的擦镜纸,这样可以减少对镜头的损伤;<br />(4)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所以如果物像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角,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左上角移动玻片,物像才向右下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br />(5)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可以调节镜筒,粗准焦螺旋使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的幅度较小,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br />所以答案是:(1)目镜;反光镜; (2)400; (3)擦镜纸; (4)左上角; (5)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练习使用显微镜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薄而透明,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兴趣小组同学考察了校园池塘,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2f79e63/SYS201802240357261006775295_ST/SYS201802240357261006775295_ST.001.png" width="160"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该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是&#xa0;&#xa0;&#xa0;者,动物主要是&#xa0;&#xa0;&#xa0;者,食物链表示了它们之间的&#xa0;&#xa0;&#xa0;关系。<br />(2)该食物网有&#xa0;&#xa0;&#xa0;条食物链。若此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该食物网中重金属含量最高的生物是&#xa0;&#xa0;&#xa0;。<br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xa0;&#xa0;&#xa0;能力。</p></div></div>
<div><p>【答案】<br />(1)生产者,消费者,捕食<br />(2)5,大鱼<br />(3)自动调节<br />【解析】解:(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有害物质如铅、汞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营养级别越高,有毒物质含量越高,即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br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r />所以答案是:(1)生产者,消费者,捕食;(2)5,大鱼;(3)自动调节<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需要了解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固定太阳能开始的;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渐递减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图,据图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2f79e63/SYS201802240357263314982341_ST/SYS201802240357263314982341_ST.001.png" width="208" height="15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菜豆种子包括种皮和胚,&#xa0;&#xa0;&#xa0;起保护作用。<br />(2)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不同点包括菜豆没有&#xa0;&#xa0;&#xa0;,故营养物质储存的位置不同。<br />(3)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和&#xa0;&#xa0;&#xa0;先突破种皮,形成根,和&#xa0;&#xa0;&#xa0;发育成茎和叶。<br />(4)种子萌发需要的外部条件是一定的水分、&#xa0;&#xa0;&#xa0;和&#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种皮<br />(2)胚乳<br />(3)胚根,胚芽<br />(4)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br />【解析】解: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异同.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果皮和种皮、胚乳和胚,两者都有种皮和胚,所不同的是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双子叶植物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贮存在子叶中。图中的1是胚芽,2是子叶,3是种皮,4是胚根,5是胚轴,a是胚根,b是胚轴,c是胚芽,d是子叶,e是胚乳,f是种皮。(1)据图可知:菜豆种子的结构有1是胚芽,2是子叶,3是种皮,4是胚根,5是胚轴,1、2、4、5构成胚,胚中的5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位,4胚根发育成根,1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可见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3是种皮,起保护种子胚的作用;<br />(2)菜豆是双子叶植物,玉米是单子叶植物,玉米种子的子叶一片,有胚乳;菜豆种子子叶两片,没有胚乳;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中;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肥厚的子叶中;<br />(3)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长成根,固定植物体,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br />(4)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br />所以答案是:(1)种皮;(2)胚乳;(3)胚根,胚芽;(4)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的结构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桃花的基本结构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2f79e63/SYS201802240357267876389541_ST/SYS201802240357267876389541_ST.001.png" width="252" height="1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部分数字标号代表的结构分别指桃花的什么部位?<br />①&#xa0;&#xa0;&#xa0; ②&#xa0;&#xa0;&#xa0; ③&#xa0;&#xa0;&#xa0;<br />(2)我们吃的桃子是由桃花的⑤&#xa0;&#xa0;&#xa0;发育而成的,桃核是由⑥&#xa0;&#xa0;&#xa0;发育而成的。<br />(3)花瓣的颜色鲜艳,有一些散发芳香物质的细胞,其意义是&#xa0;&#xa0;&#xa0;。<br />(4)自然条件下的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籽粒常有瘪的,如果要提高结实率以达到提高其产量的目的,你会怎么做?&#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柱头,花药,花丝<br />(2)子房,胚珠<br />(3)吸引昆虫帮助其传粉。<br />(4)人工辅助授粉<br />【解析】解:果实和种子的形成,花的结构.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④花柱,⑤子房,⑥胚珠.<br />(1)图中①柱头,②花药,③花丝;<br />(2)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雄蕊由花药和花丝组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桃属于果实,由⑤子房发育而成,核桃属于种子,由⑥胚珠发育而成;<br />(3)花瓣的颜色鲜艳,有一些散发芳香物质的细胞释放香味,还有一部分花有蜜腺可以分泌花蜜,这些都是为招引昆虫、帮助传粉的;<br />(4)自然条件下的玉米果穗常有缺粒的,向日葵的籽粒常有空瘪的,主要原因是传粉不足造成的,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提高结实率达到提高其产量的目的,可以进行人工辅助授粉.<br />所以答案是:(1)柱头,花药,花丝;(2)子房,胚珠;(3)吸引昆虫帮助其传粉;(4)人工辅助授粉<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传粉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当传粉不足的时候可以人工辅助受粉;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xa0;;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体系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2f79e63/SYS201802240357270649568179_ST/SYS201802240357270649568179_ST.001.png" width="259"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xa0;&#xa0;&#xa0;;光合作用的场所是&#xa0;&#xa0;&#xa0;;光合作用的产物是&#xa0;&#xa0;&#xa0;(请用图中的序号填写)。<br />(2)在把光合作用的原理应用到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人们总结出了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如&#xa0;&#xa0;&#xa0;、&#xa0;&#xa0;&#xa0;等。<br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绿色植物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xa0;&#xa0;&#xa0;;维持生物圈中的&#xa0;&#xa0;&#xa0;平衡。</p></div></div>
<div><p>【答案】<br />(1)①,④,③<br />(2)提高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r />(3)有机物,碳-氧<br />【解析】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br />(1)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用式子表示如下:二氧化碳+水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3/42f79e63/SYS201802240357270649568179_DA/SYS201802240357270649568179_DA.001.png" width="55" height="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其中光合作用的原料是①二氧化碳、水;条件是②光能;场所是④叶绿体;产物是③有机物、氧气.<br />(2)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高效率方法,如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br />(3)光合作用意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p>所以答案是:(1)①,④,③(2)提高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3)有机物,碳-氧<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实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光合作用实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七级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