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7:23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如图中两种植物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3fec97c7/SYS201802232342194861458879_ST/SYS201802232342194861458879_ST.001.png" width="200"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甲是被子植物,乙是裸子植物<br />B.甲是裸子植物,乙是被子植物<br />C.甲产生种子,乙不产生种子<br />D.甲只分布在长江以南,乙只分布在长江以北</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它们的主要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裸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被子植物有真正的化和果实,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又叫绿色开花植物;可见A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A<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是( )<br />A.有无果皮<br />B.有无胚乳<br />C.有无种子<br />D.有无种皮</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都产生种子,同属于种子植物,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和果实,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着,而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所以两者的区别是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由此可见A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种子植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相关描述全部正确的是( )①红豆杉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②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芽突破种皮③针叶林以松、杉等植物为主④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发黄⑤裸子植物的种子没有胚⑥导管在植物结构层次中属器官.<br />A.②③⑥<br />B.②④⑤<br />C.①⑤⑥<br />D.①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1.红豆杉又名紫杉,系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2.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不是胚芽,所以2描述错误,3.针叶林是以针叶树为主要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的总称.包括常绿和落叶,耐寒、耐旱和喜温、喜湿等类型的针叶纯林和混交林.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和松树等属一些耐寒树种组成,故3描述正确;4.植物生长过程中缺含氮的无机盐时会表现出植株矮小,中下部叶片浅绿色,茎部叶片黄白色,茎细,叶片薄而小。故4描述正确;5.裸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仅仅是因为种子外没有果皮包被着,所以称为裸子植物但是种子和被子植物种子结构相似,都有种皮和胚组成,所以5描述错误;6.导管属于输导组织,不属于器官,所以6描述错误。可见1、3、4描述正确。所以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和种子植物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玉米种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br />A.胚由胚芽、胚根、子叶组成<br />B.胚是玉米新植株的幼体<br />C.酒精能使玉米种子的纵切面变蓝<br />D.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玉米种子胚的结构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四部分,A不符合题意;、<br />B、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所以可以说胚是幼小植物体的前身,B符合题意;<br />C、玉米种子的胚乳中含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而不是酒精,C不符合题意;<br />D、种子萌发时是胚芽发育成叶而不是子叶,D不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B<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种子的结构,需要了解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五一"假期小明在植物园游玩.下列哪项是他观赏到的被子植物( )<br />A.银杏<br />B.椰子<br />C.红豆杉<br />D.卷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银杏B红豆杉都属于是裸子植物,故AB、不符合题意;<br />D、卷柏是蕨类植物,D不符合题意。<br />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种子植物(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观察菜豆种子实脸时看到的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3fec97c7/SYS201802232342198522393077_ST/SYS201802232342198522393077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②③④共同组成种子的胚<br />B.①是胚轴,能发育成茎<br />C.①和③的细胞不具有分裂能力<br />D.①②③共间组成种子的胚</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A、1是胚芽,2是胚轴 3是胚根 4是子叶,四部分构成了胚,A 符合题意,<br />B、1是胚芽,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所以B不符合题意;<br />C、1发育成茎和叶,3发育成根,所以两者都有分裂能力;<br />D、1234四部分组成胚,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种子的结构(蚕豆种子: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玉米(果实)种子:(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还要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营养物质转运——胚根发育成根——胚芽胚轴发育成茎、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主要利用来研究药物,并完成了&lt;&lt;本草纲目&gt;&gt;的方法是( )<br />A.调查法<br />B.分类法<br />C.观察法<br />D.实验法</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故A不符合题意。<br />B、分类法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故B不符合题意。<br />C、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医学家李时珍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来研究药物的.故C符合题意。<br />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夏初,一位生物教师计划制作一批小草的腊叶标本,下列不需要用到的工具是(  )<br />A.采集筒<br />B.铁锹<br />C.枝剪<br />D.绳子和标本夹</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制作小草的腊叶标本,小草是属于草本植物,用铁锹刨出小草即可,不需用到枝剪,因为枝剪用于采集一些木本植物的枝条使用的。所以D符合题意。<br />所以答案是:C</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学家用 望 远 镜 观 察 鸟 类 在 树 上 筑 巢,并 将 鸟 的 行为作详细的记录。这种研究生物行为的方法是(  )<br />A.观察法<br />B.实验法<br />C.调查法<br />D.分类法</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分类法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由此可见A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实验的结论与假设不一致时,说明实验的结论一定是错误的。(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科学探究是严谨的,不能因为一次实验结果就否定或推翻原来的假设,要检查原实验方案是否科学,方案是否完整,是否符合探究要求,方法步骤是否合理,变量是否唯一,或进行重复多次实验,因此,“进行探究实验时,当实验的结论与假设不一致时”,不一定说明实验的结论是错误的.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科学探究的过程,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探究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得到后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此,并不是探究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正确的结论。</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利用鸟类环保标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而科学家利用鸟类环保标志对鸟类的迁徙进行研究,这种研究方法加入了人为因素,应为实验法。</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用摄影机拍摄狮子的活动,研究狮子追击猎物的方法属于实验法。(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所以用摄影机拍摄狮子的活动,研究狮子追击猎物的方法应属于观察法。</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剧烈运动后的出汗现象都属于新陈代谢。(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新陈代谢是生命最本质的特征,它是体内新物质不断合成,陈旧物质不断分解的过程。比如生物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生物进行呼吸获得能量,生物具有生长、发育、繁殖的特点,生物能利用多种途径(如出汗、排尿等)排出身体内的废物,植物的落叶现象等都属于新陈代谢。<br />所以答案是:正确<br /><br />【考点精析】利用生物的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xa0;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对被子植物进行分类时,其中最重要的分类依据是花或果实、种子的特征。(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 对植物进行分类,主要是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从中发现它们共同的或不同的特征,从而确定它们的亲缘关系。花、果实、种子是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蛔虫因为有角质层所以能够在人体小肠内生活。(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正确<br />【解析】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所以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p><p>所以答案是:正确</p><p>&#xa0;</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蜻蜓、蜈蚣和蜘蛛都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昆虫。(判断对错)</p></div></div>
<div><p>【答案】错误<br />【解析】蜻蜓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触角和复眼等,具有三对足、有两对翅为昆虫,而蜈蚣的身体分为头部和躯干部,全身有很多足,为多足纲,蜘蛛的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无复眼,有四对步足,为蛛形纲.所以蜈蚣和蜘蛛不是昆虫。</p><p>所以答案是:错误</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是多种多样的,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万种。一类是脊椎动物动物,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这样分类的依据是&#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身体内有无脊柱<br />【解析】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多万种,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br />所以答案是:体内有无脊柱<br /><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并提出&#xa0;&#xa0;&#xa0;、作出&#xa0;&#xa0;&#xa0;、制定并实施&#xa0;&#xa0;&#xa0;、得出&#xa0;&#xa0;&#xa0;和表达交流等重要步骤。</p></div></div>
<div><p>【答案】问题;假设;计划;结论<br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br />所以答案是:问题 假设 计划 结论 </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xa0;</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通过观察,提出&#xa0;&#xa0;&#xa0; , 作出&#xa0;&#xa0;&#xa0; , 制定&#xa0;&#xa0;&#xa0; , 实施&#xa0;&#xa0;&#xa0; , 得出&#xa0;&#xa0;&#xa0;,讨论交流。</p></div></div>
<div><p>【答案】问题;假设;计划;计划;结论<br />【解析】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br />所以答案是:问题 假设 计划 计划 结论 <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xa0;&#xa0;&#xa0;、&#xa0;&#xa0;&#xa0;和实验等。</p></div></div>
<div><p>【答案】调查;资料分析<br />【解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br />所以答案是:调查法 资料分析法<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科学探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实验法的一般步骤是什么?</p></div></div>
<div><p>【答案】(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试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br />【解析】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实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br />所以答案是:(1)发现并提出问题(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5)实施试验并记录(6)分析实验现象(7)得出结论​<br /><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3年5月以来网上有关小龙虾的传闻较多。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3fec97c7/SYS201802232342207324283143_ST/SYS201802232342207324283143_ST.001.png" width="157"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小龙虾是否如网上传言爱吃腐烂性食物呢?针对这个问题,某中学七年级“未来生物学家”活动小组的同学作了探究: ①提出问题:&#xa0;&#xa0;&#xa0; 。 ②作出假设:&#xa0;&#xa0;&#xa0;。 ③制定计划(略) ④设计实验并实施(如下图)。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3fec97c7/SYS201802232342207324283143_ST/SYS201802232342207324283143_ST.002.png" width="137" height="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我们做过小龙虾在腐败食物和新鲜食物之间的选择试验,做了一个Y型的迷宫,A侧放了新鲜鱼块,B侧放了腐败鱼块,经过几百次观察,发觉小龙虾99%取向于新鲜鱼块。” ⑤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xa0;&#xa0;&#xa0;。<br />(2)该探究活动中研究的小龙虾的行为依功能划分为&#xa0;&#xa0;&#xa0;行为,动物行为学家研究动物行为主要采用的方法为 &#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小龙虾吃腐烂的食物吗,小龙虾不吃腐烂的食物,小龙虾不吃腐烂的食物<br />(2)小龙虾爱(不爱)吃腐烂性食物吗,小龙虾爱(不爱)吃腐烂性食物<br />【解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针对小龙虾是否如网上传言爱吃腐烂性食物呢?这个问题提出问题:小龙虾吃腐烂的食物吗?作出假设:小龙虾不吃腐烂的食物。制订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小龙虾在腐败食物和新鲜食物的选择试验,做了一个Y型的迷宫,A侧放了新鲜鱼块,B侧放了腐败鱼块,经过几百次观察,发觉小龙虾99%取向于新鲜鱼块.”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小龙虾不吃腐烂的食物。<br />2、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如:刚出生的婴儿会吃奶、飞蛾扑火、小鸡啄食、蜘蛛结网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该探究活动中研究的小龙虾的行为依其功能是后天获得的行为,是学习行为;<br />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是实验法对研究对象施加有影响的因素,而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本次实验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有:观察法和实验法。<br />所以答案是:(1)“小龙虾吃腐烂的食物吗? 小龙虾不爱吃腐烂的食物。 小龙虾不爱吃腐烂的食物。<br />(2)学习 观察法和实验法<br /><br />【反洗】此题以探究“小龙虾吃腐烂的食物吗?”的活动为背景,考查了学生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能力,包括拟订探究计划,列出所需的材料与用具,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及其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的注意事项以及对实验结果的预期、分析和归纳能力.<br />【考点精析】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试验法、测量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当你在自然界畅游时,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飞禽走兽会给你带来无穷的乐趣和遐想。认真观察动物,仔细领略其风采,会使你受益浅。如图列举了几种常见动物,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3fec97c7/SYS201802232342212399239010_ST/SYS201802232342212399239010_ST.001.jpeg" width="432"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能够通过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的是&#xa0;&#xa0;&#xa0;。<br />(2)图A中,它的体表有质地坚硬的甲,叫做&#xa0;&#xa0;&#xa0;动物。<br />(3)所列动物中,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帮助最大的是&#xa0;&#xa0;&#xa0;。<br />(4)动物自己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因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一般属于&#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家鸽<br />(2)甲壳<br />(3)蜜蜂<br />(4)消费者<br />【解析】(1)鸟类有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种现象称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适应飞行生活的一种呼吸方式,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才能分解更多的有机物,释放出较多的能量,满足飞行的需要;所以从生理方面看,图中能够通过双重呼吸提高气体交换效率的是家鸽。<br />(2)螃蟹等节肢动物的身体分节,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部分,头胸部上披坚硬的头胸甲,都属于甲壳动物。<br />(3)图中的蜜蜂通过采集花蜜,帮助了植物的传粉和受精,所以对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帮助最大。<br />(4)动物体内没有叶绿体自己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只能吃现成的,因而动物在生态系统中一般属于消费者。<br />所以答案是:(1)家鸽 (2)甲壳 (3)蜜蜂 (4) 消费者<br /><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七级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