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9:17:14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七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根据各种证据推测,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br />A.大猩猩<br />B.黑猩猩<br />C.森林古猿<br />D.长臂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森林古猿的一支是现代类人猿,以树栖生活为主,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利用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东非大裂谷地带发现的“露西”骨骼化石显示,“露西”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由此特征可以推测( )<br />A.“露西”的生活方式主要是树栖生活<br />B.“露西”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br />C.“露西”能够制造一些简单的工具<br />D.“露西”能用火烧烤食物,改善身体的营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古人类“露西”化石显示她的髋骨比较宽阔,下肢骨比上肢骨粗壮,可支撑身体,利于直立行走,因此可推测她的运动方式是直立行走。</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人类的起源,需要了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人类的发展中,随着古人类的大脑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 )<br />A.分工<br />B.等级<br />C.文字<br />D.语言</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古人类越来越强大,主要表现为制造工具越来越复杂,能够使用火烧烤食物吃熟食,改善了身体的营养,促进了脑的发育,古人类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并日渐丰富,进一步加强了交流合作,使古人类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越来越强大,从而使得人类不断进化。</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人类的进化(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青春期,男孩的第二性征越来越明显,这是哪种器官分泌的雄性激素作用的结果? ( )<br />A.睾丸<br />B.精囊腺<br />C.阴囊<br />D.前列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的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青春期的身体变化,需要了解1、身高突增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迅速发育和成熟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的生命的起点是( )<br />A.卵细胞<br />B.受精卵<br />C.胎儿<br />D.新生儿</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胎儿,不能说人的生命起点是婴儿。</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青春期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心脏和肺的功能明显增强<br />B.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br />C.身高突增,体形开始发生变化<br />D.对异性产生朦胧依恋是不健康的心理</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也有一定的变化,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也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这时候,更要注意树立远大理想,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和培养高尚的情操上。在男女同学相处时,要做到相互帮助、勉励,共同进步,建立真诚的友谊。在人际交际中,要做到自尊、自爱。</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曲线图中,正确表示卵巢发育趋势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16fd397a/SYS201802232339252577685852_ST/SYS201802232339252577685852_ST.001.jpeg" width="553"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A<br />B.B<br />C.C<br />D.D</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性器官发育的主要时期大约从10岁到20岁,这一时期称为青春期,性器官发育的主要原因是进入青春期后,在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睾丸或卵巢得到迅速发育,内部结构逐渐趋于完善。</p><p>所以答案是:D</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饮食中缺乏哪种营养物质导致的? ( )<br />A.含碘的无机盐<br />B.含磷的无机盐<br />C.维生素A<br />D.维生素D</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成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食用加碘食盐以及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之一——“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br />B.水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r />C.人体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无法进行<br />D.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但是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维生素A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A.植物性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r />B.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厌食或肌无力<br />C.在人体内胡萝卜素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br />D.维生素A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C、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维生素A,但是玉米、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因此经常食用胡萝卜等植物性食物也可以有助于预防夜盲症,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br />B、体缺乏维生素A会会患夜盲症,即傍晚看不清东西,B不符合题意;<br />D、水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维生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人近期感觉乏力、头晕,经医生检查发现是饮食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导致的,这种营养物质是( )<br />A.含硒的无机盐<br />B.含铁的无机盐<br />C.含锌的无机盐<br />D.膳食纤维</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某人近期感觉乏力、头晕,是贫血的表现,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蛋白质和铁都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缺乏蛋白质和铁都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而引起贫血。</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体重的60﹪-70﹪.无机盐中的钙、铁、磷、碘、盐都是不可或缺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小明的爷爷因病进行了手术治疗,家人准备的以下营养品中有利于伤口愈合的是( )<br />A.苹果、香蕉<br />B.燕麦片、蜂蜜<br />C.牛奶、鸡蛋<br />D.面包、八宝粥</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修复和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小明的爷爷因病进行了手术治疗,需要修复和更新细胞,应该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奶、蛋、鱼、肉等含蛋白质丰富,应该注意补充。</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为了保持身体健康,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应当分别占多少? ( )<br />A.30%、30%、40%<br />B.40%、30%、30%<br />C.30%、40%、30%<br />D.20%/40%/40%</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合理营养还包括合理的用膳制度和合理的烹调方法。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合理营养和合理营养,需要了解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表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探究“胆汁对花生油的乳化作用”的实验方案,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63.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操作步骤</p></td><td style="width:143.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试管1</p></td><td style="width:124.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试管2</p></td></tr><tr><td style="width:163.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先加入的物质</p></td><td style="width:143.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毫升花生油</p></td><td style="width:124.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毫升花生油</p></td></tr><tr><td style="width:163.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后加入的物质</p></td><td style="width:143.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滴新鲜的鱼的胆汁</p></td><td style="width:124.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①</p></td></tr><tr><td style="width:163.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摇匀,30秒后观察现象</p></td><td style="width:143.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124.4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r></table><p><br />A.在试管2中,后加入的物质①是10滴新鲜的鸡的胆汁<br />B.实验现象a是两种物质分层明显,实验现象b是形成乳状液<br />C.胆汁对花生油的乳化作用属于化学性消化<br />D.在以上探究实验中,试管1是对照组,试管2是实验组</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花生油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毫升花生油,滴入5滴新鲜的鸡的胆汁,摇匀后液体成为乳状液,说明胆汁只是将花生油乳化成了细小的油滴。</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掌握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人体消化系统的器官中,基本上没有吸收营养物质作用的是( )<br />A.胃<br />B.食道<br />C.大肠<br />D.小肠</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人体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组成;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其他的消化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为四位顾客到快餐店就餐的午餐食谱,其中营养不合理的是( )<br />A.米饭、红烧带鱼、素炒油菜<br />B.韭菜包子、芹菜炒肉、小米粥<br />C.花卷、酸辣土豆丝、大米稀饭<br />D.馒头、糖醋排骨、素炒西兰花</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食谱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带鱼主要提供蛋白质,油菜主要提供维生素,此食谱营养比较全面,营养合理,A不符合题意;<br />B.包子、小米粥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肉主要提供蛋白质,韭菜主要提供维生素,此食谱营养比较全面,营养合理,B不符合题意;<br />C.花卷,土豆丝、稀饭提供糖类,缺少蛋、肉类、维生素,C符合题意;<br />D.馒头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排骨主要提供蛋白质,西兰花主要提供维生素,此食谱营养比较全面,营养合理,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合理营养和合理营养,掌握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消化液中,能将糖类、蛋白质、脂肪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的是( )<br />A.唾液<br />B.胃液<br />C.胆汁<br />D.肠液</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唾液里面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对糖类进行初步的化学性消化,将糖类初步消化成麦芽糖,A不符合题意;<br />B.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化学性消化,对脂肪和糖类不能消化,B不符合题意;<br />C.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够乳化脂肪,将较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增大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对糖类和蛋白质不能消化,C符合题意;<br />​D.肠液里面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对糖类和蛋白质、脂肪进行化学性消化,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消化道内蛋白质被消化分解形成的最终产物是( )<br />A.葡萄糖<br />B.脂肪酸<br />C.甘油<br />D.氨基酸</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初步消化成多肽;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所以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药用胶囊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患者吞服药物时,胶囊可使其哪个器官免受药物刺激? ( )<br />A.胃<br />B.小肠<br />C.大肠<br />D.盲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利用这个特性,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放在由淀粉制成的胶囊里直接吞服,这样就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吃西瓜时,不小心把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最终西瓜子随粪便排出体外。这粒西瓜子在其体内经过的部位依次是( )<br />A.口腔→咽→胃→胰→小肠→大肠→肛门<br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r />C.口腔→咽→胃→肝脏→小肠→盲肠→肛门<br />D.口腔→咽→食道→胰→胃→小肠→大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利用食物的消化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没吃早餐,上午第四节上体育课时出现头晕恶心、心悸乏力等症状,主要原因是他的体细胞缺少哪种营养物质的供应? ( )<br />A.葡萄糖<br />B.氨基酸<br />C.脂肪酸<br />D.维生素</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解:某同学没吃早餐,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过低,提供的能量减少,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易头晕恶心、心悸乏力等症状,甚至引起昏厥。</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对“绿色食品”的解释,正确的是( )<br />A.通过强制性检验且合格的食品<br />B.生产中不使用农药、化肥的有机食品<br />C.生产中没有加入添加剂和防腐剂的食品<br />D.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绿色食品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分为A级和AA级两类。</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食品安全和食品安全,需要了解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饮食习惯合理的是( )<br />A.零食当正餐<br />B.吃饭细嚼慢咽<br />C.经常吃烧烤<br />D.常顾“小食摊”</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A.零食不能提供全面的营养,不能替代正餐,A不符合题意;<br />B.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我们在吃饭时要对食物细嚼慢咽,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内有充足的时间被消化;如果狼吞虎咽,则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没有来得及发挥作用,就随食物一起进入胃中,B符合题意;<br />C.经常吃烧烤不卫生不安全,营养不全面,C不符合题意;<br />D.小食摊的卫生不能保证,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br />​<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合理营养和合理营养,需要了解合理营养: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三餐应该按时;要合理补充各种人体所必须的五类食物,可以形象比喻成“平衡膳食宝塔”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做法或观点,错误的是( )<br />A.不能常吃含防腐剂较多的食物<br />B.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食用<br />C.将在山上采到的新鲜野生蘑菇炖汤喝<br />D.将蔬菜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后再烹饪</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解:A.防腐剂能防止食物腐败变质,但是常吃对身体有害,所以不宜常吃含防腐剂的袋装食品,A不符合题意;<br />B.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吃有毒的食物,B不符合题意;<br />C.蘑菇属于真菌,含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美味的食品,如香菇、侧耳等,但有些如毒蝇鹅膏等,误食了会中毒,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采来的蘑菇,必须仔细鉴定,绝不能随便食用,C符合题意;<br />​D.食品安全是指:防止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包括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被农药等污染,蔬菜瓜果必须清洗浸泡冲洗,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掌握食品安全:防止食品被细菌等污染,食用前要加热煮熟;保持厨房和餐具的清洁卫生;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以及对食品安全的理解,了解关注食品安全: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图中各个结构不是按照同一比例绘制),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16fd397a/SYS201802232339265309334449_ST/SYS201802232339265309334449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产生A的器官是&#xa0;&#xa0;&#xa0; , 产生B的器官是&#xa0;&#xa0;&#xa0; , A和B结合为受精卵的场所是&#xa0;&#xa0;&#xa0;。<br />(2)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xa0;&#xa0;&#xa0; , 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xa0;&#xa0;&#xa0;中,并附着在其内膜上。在上述场所,胚泡中的细胞继续&#xa0;&#xa0;&#xa0;和&#xa0;&#xa0;&#xa0; , 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发育成胎儿。<br />(3)胎儿通过&#xa0;&#xa0;&#xa0;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上述器官经母体排出。怀孕到第40周时,发育成熟的胎儿和上述器官从母体&#xa0;&#xa0;&#xa0;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p></div></div>
<div><p>【答案】<br />(1)卵巢,睾丸,输卵管<br />(2)分裂,子宫,分裂,分化<br />(3)胎盘、脐带,阴道<br />【解析】解:(1)受精的过程及胚胎发育过程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16fd397a/SYS201802232339265309334449_DA/SYS201802232339265309334449_DA.001.png" width="436" height="9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中可知,B是精子;A是卵细胞。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分沁雌性激素,睾丸能产生精子,分沁雄性激素,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是在输卵管内形成的。<br />(2)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br />​(3)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到38周左右,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p><p>【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人的生殖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6年5月1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部分,针对2岁以上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条核心推荐,即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对此请分析回答:<br />(1)食物多样是人体摄取的营养素&#xa0;&#xa0;&#xa0;的重要保证,这是合理营养的指标之一。合理营养的另一个指标是&#xa0;&#xa0;&#xa0;。<br />(2)谷类食物富含&#xa0;&#xa0;&#xa0; , 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提供B族维生索、无机盐、膳食纤维的重要食物来源。谷类过度精加工会导致B族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丢失而引起摄入量不足,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如果长期吃精加工的谷类,人体会因为缺乏&#xa0;&#xa0;&#xa0;患神经炎。<br />(3)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如果吃得过多或动得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xa0;&#xa0;&#xa0;的形式积存下来,造成超重或肥胖。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br />(4)新鲜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例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xa0;&#xa0;&#xa0; , 该营养物质可以预防坏血病和提高抵抗力。奶类富含&#xa0;&#xa0;&#xa0; , 适量摄入奶类可预防儿童患佝偻病,促进中老年人骨健康。<br />(5)儿童、青少年需要多吃鱼、禽、蛋、瘦肉、奶类,因为这些食物富含&#xa0;&#xa0;&#xa0; , 该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xa0;&#xa0;&#xa0;。<br />(6)日常膳食不仅要杜绝浪费,还要注意食品安全。例如,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农药含量少,这种说法正确吗?判断并说明理由:&#xa0;&#xa0;&#xa0;。买肉时除了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外,还一定要看&#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全面,膳食平衡<br />(2)糖类,维生素B<br />(3)脂肪<br />(4)维生素C,钙<br />(5)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br />(6)有可能是生长的虫子没有被农药杀死,并不能说明没有喷洒农药,是否盖有检验部门的印章。<br />【解析】解:(1)食物多样是人体摄取的营养素全面的重要保证,这是合理营养的指标之一。合理营养的另一个指标是膳食平衡。<br />(2)谷类食物富含糖类,是提供人体所需能量的最经济、最重要的食物来源,也是提供B族维生索、无机盐、膳食纤维的重要食物来源。谷类过度精加工会导致B族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丢失而引起摄入量不足,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例如,如果长期吃精加工的谷类,人体会因为缺乏维生素B1患神经炎。<br />(3)体重是评价人体营养和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吃和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如果吃得过多或动得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造成超重或肥胖。各个年龄段人群都应该坚持天天运动,维持能量平衡,保持健康体重。<br />(4)新鲜蔬菜水果、奶类和大豆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例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该营养物质可以预防坏血病和提高抵抗力。奶类富含钙,适量摄入奶类可预防儿童患佝偻病,促进中老年人骨健康。<br />(5)儿童、青少年需要多吃鱼、禽、蛋、瘦肉、奶类,因为这些食物富含蛋白质,该营养物质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人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蛋白质。<br />​(6)日常膳食不仅要杜绝浪费,还要注意食品安全。例如,有人说有“虫眼”的蔬菜农药含量少,这种说法不正确,理由:有可能是生长的虫子没有被农药杀死,并不能说明没有喷洒农药。买肉时除了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外,还一定要看是否盖有检验部门的印章。<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掌握脂肪:人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糖类: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为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原料,以及对维生素的作用的理解,了解维生素:人体需求量少,不能供能,但生命活动又必不可少的物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甲为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乙为消化系统某个器官内部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16fd397a/SYS201802232339271489770210_ST/SYS201802232339271489770210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25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在甲图,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有&#xa0;&#xa0;&#xa0;(填序号)。在这些消化腺中,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的是[&#xa0;&#xa0;&#xa0;]&#xa0;&#xa0;&#xa0; , 如果该消化腺有炎症,在饮食上应注意少吃含&#xa0;&#xa0;&#xa0;较多的食物;分泌的消化液含多种消化酶的是[&#xa0;&#xa0;&#xa0;]&#xa0;&#xa0;&#xa0;。上述两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通过导管流入[&#xa0;&#xa0;&#xa0;]&#xa0;&#xa0;&#xa0;。<br />(2)在甲图,蛋白质被初步消化的部位是[&#xa0;&#xa0;&#xa0;]&#xa0;&#xa0;&#xa0;。该器官内的消化腺分泌的蛋白酶能初步分解蛋白质,分泌的&#xa0;&#xa0;&#xa0;能为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br />(3)在甲图,[&#xa0;&#xa0;&#xa0;]&#xa0;&#xa0;&#xa0;不仅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也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由乙图所示该器官的内部结构图分析,它内表面上的许多是&#xa0;&#xa0;&#xa0; , A上的许多是&#xa0;&#xa0;&#xa0; , 这些结构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B和&#xa0;&#xa0;&#xa0;的壁都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迅速进入循环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r />(1)1、3、6,3,肝脏,脂肪,6,胰腺,7,小肠<br />(2)4,胃,盐酸<br />(3)7,小肠,皱襞,小肠绒毛,毛细血管<br />【解析】解:(1)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其中肝脏分泌的消化液中虽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进行消化,如果该消化腺有炎症,在饮食上应注意少吃含脂肪较多的食物;其中胰腺分泌的胰液含有多種消化酶,上述两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都通过导管流入小肠。<br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br />​(3)在甲图,小肠不仅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也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由乙图所示该器官的内部结构图分析,它内表面上的许多是皱襞,A上的许多是小肠绒毛,这些结构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B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有利于营养物质迅速进入循环系统。<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的消化的相关知识,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以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的理解,了解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分析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能量供给的问题:<br />(1)已知糖类的热价为17.15千焦/克,蛋白质的为17.15千焦/克,脂肪的为38.91千焦/克。据统计,体重65千克的成年男子每天所需的能量约为10900千焦。如果一位体重为65千克的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摄取200克蛋白质、300克糖类和100克脂肪。那么这位成年男子的体重可能会发生的变化是&#xa0;&#xa0;&#xa0;。<br />(2)在进行探究实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时,选用的食物应该是&#xa0;&#xa0;&#xa0; , 这有利于进行测定。实验时,为减少实验误差,应设置&#xa0;&#xa0;&#xa0;。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燃烧1克花生,能使50毫升水温度上升26℃,则测定的花生的热量值是&#xa0;&#xa0;&#xa0;焦。<br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细胞中&#xa0;&#xa0;&#xa0;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一生理过程叫做&#xa0;&#xa0;&#xa0; , 进行的场所是细胞中的&#xa0;&#xa0;&#xa0;。</p></div></div>
<div><p>【答案】<br />(1)体重超过65千克<br />(2)容易燃烧的,重复实验,5460<br />(3)有机物,呼吸作用,线粒体<br />【解析】解:(1)该男子每天从食物中获得的能量是:200g×17.15千焦/克+300g×17.15千焦/克+100g×38.91g=12466千焦,大于其每天进行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10900千焦,因此他需要分解体内原先储备的营养物质来满足身体对能量的需要,经过3个月后,他的体重超过65千克。<br />(2)有机物能燃烧,无机物不能燃烧,因此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有机物(或糖类、脂肪、蛋白质),燃烧后留下的灰烬不能燃烧是无机盐。这个探究实验只做一次,结果不可靠,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根据1毫升水每升高1℃,需要吸收4.2焦(能量单位)的热能,则燃烧1克花生,能使50毫升水温度上升26℃,则测定的花生的热量值是:50毫升×4.2焦×26═5460焦。<br />​(3)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要,这一生理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中进行的。<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呼吸作用的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示意图,六支(1-6)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十分钟,据此请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3/23/16fd397a/SYS201802232339275126274591_ST/SYS201802232339275126274591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将六支试管置于37℃温水中的目的是&#xa0;&#xa0;&#xa0;。<br />(2)将六支试管置于37℃温水中十分钟后,向每支试管内滴加两滴&#xa0;&#xa0;&#xa0; , 摇匀,观察实验现象。滴加上述液体是为了检验馒头中的&#xa0;&#xa0;&#xa0;是否被分解。<br />(3)A组的实验变量是&#xa0;&#xa0;&#xa0; , 实验现象是&#xa0;&#xa0;&#xa0;。<br />(4)根据B组实验装置,可知探究的问题是&#xa0;&#xa0;&#xa0;。<br />(5)C组的实验变量是&#xa0;&#xa0;&#xa0; , 实验现象是&#xa0;&#xa0;&#xa0;。<br />(6)上述实验表明,馒头在口腔中变甜与三个条件有关,其中使馒头变甜的决定性条件——消化酶是&#xa0;&#xa0;&#xa0; , 产生的甜味物质是&#xa0;&#xa0;&#xa0; , 该消化过程属于&#xa0;&#xa0;&#xa0;(填“物理性”或“化学性”)消化。</p></div></div>
<div><p>【答案】<br />(1)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br />(2)碘液,淀粉<br />(3)牙齿的咀嚼,1号试管的馒头块部分变蓝,2号试管的馒头碎屑不变蓝<br />(4)馒头变甜与舌的搅拌有关系吗?<br />(5)唾液,5号试管的馒头碎屑变蓝,6号试管的馒头碎屑不变蓝<br />(6)唾液淀粉酶,麦芽糖,化学性<br />【解析】解:(1)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在体温37℃下酶催化作用最强,因此在实验中应将实验装置放在37℃左右的温水中。<br />(2)淀粉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所以向每支试管中滴加碘液,主要是为了检验淀粉的存在,是否被分解了。<br />(3)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就要以牙齿的咀嚼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实验中,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因此,以1、2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除对馒头块不做处理外,其他条件都相同。<br />(4)实验中馒头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作用,充分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作用。3号试管与4号试管是以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探究馒头变甜与舌的搅拌有关系吗?由于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里的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所以馒头变甜了。<br />(5)C组的实验变量是唾液,6号试管中含有唾液,淀粉在唾液的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所以滴加碘液不变蓝;5号试管内不含唾液,淀粉没有被分解,故滴加碘液不变蓝。<br />​(6)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物理性消化并不能改变食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化学性消化改变了食物的分子结构,使它们由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了小分子的物质。所以使馒头变甜的消化酶是唾液淀粉酶;产生的甜味物质是麦芽糖;这一个消化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七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