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鹤庆县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观点的科学家是( )。<br />A.达尔文<br />B.林奈<br />C.赫胥黎<br />D.袁隆平</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达尔文在《人类的来由与选择》(又名《人类起源》)一书中首次公开提出人猿共同祖先以及人类起源于非洲等.</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的起源的相关知识,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生物不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后代的?( )<br />A.青霉<br />B.乳酸菌<br />C.木耳<br />D.灵芝</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真菌大多是孢子生殖,细菌是分裂生殖。青霉、木耳和灵芝都属于真菌,依靠孢子繁殖后代。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的繁殖方式为分裂生殖,不产生孢子。</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细菌的相关知识,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以及对真菌的理解,了解真菌的细胞内有成形的细胞核;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个体;体内没有叶绿素,营养方式属于异养.</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捉到一只青蛙,并把它放到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蛙的活动,可第二天蛙就死掉了,蛙死亡的原因是( )<br />A.无法呼吸<br />B.饥饿<br />C.惊吓<br />D.水质有问题</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青蛙为两栖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的结构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把青蛙放到有较多水的浴缸中,水把其浸没,无法完成呼吸而缺氧窒息而死。</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从蝌蚪发育到青蛙,呼吸器官的变化是( )<br />A.鳔、鳃、肺<br />B.外鳃、肺<br />C.内鳃、肺<br />D.外鳃、内鳃、肺</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青蛙的生殖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蝌蚪的外鳃退化再长出内鳃,成体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上相差很大,为变态发育。</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两栖动物的发育,需要了解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鸟类的生殖方式是( )<br />A.卵生、体内发育<br />B.卵生、体外发育<br />C.胎生、体外发育<br />D.胎生、体内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体内结合形成受精卵.雌鸟产具有坚硬外壳的大型卵.受精卵在鸟体内就已经开始发育,当雌鸟产下受精卵后,由于外界温度低于亲鸟的体温,胚胎停止发育,需由亲鸟孵化才能继续发育.可见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体外发育.其生殖发育不需要水.</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鸟的生殖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鸟的生殖特点:卵生、体内受精.</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真正的根、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但生殖离不开水的植物类群是( )<br />A.藻类植物<br />B.蕨类植物<br />C.裸子植物<br />D.被子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生殖离不开水,不符合题意.</p><p>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且体内有输导组织,生殖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符合题意.</p><p>C、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和种子四种器官,无花和果实,用种子繁殖后代,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不符合题意.</p><p>D、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用种子繁殖后代,生殖脱离了水的限制,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植物,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没有根、茎、叶等器官分化的植物是( )<br />A.满江红<br />B.紫菜<br />C.白菜<br />D.肾蕨</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如衣藻、海带、紫菜等都是藻类植物.而满江红、肾蕨则是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白菜则是用种子繁殖后代,其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种子植物的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可见B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种子植物比蕨类植物更适应陆地环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br />A.具有发达的根、茎、叶<br />B.用种子繁殖<br />C.种类繁多<br />D.用孢子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种子植物则能够产生种子,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生命力比孢子的强得多,遇到恶劣环境它可以停止发育,待到环境适宜时再萌发。适于在复杂的陆地环境中生活。</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种子植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我国物种资源丰富。下列属于我国特有珍稀动物的是( )<br />A.袋鼠<br />B.企鹅<br />C.朱鹮<br />D.斑马</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袋鼠是产于澳大利亚大陆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地区的物种。企鹅主要分布于南极一带。朱鹮鸟类,长喙、凤冠、赤颊,浑身羽毛白中夹红,颈部披有下垂的长柳叶型羽毛,体长约80厘米左右。它平时栖息在高大的乔木上,觅食时才飞到水田、沼泽地和山区溪流处,以捕捉蝗虫、青蛙、小鱼、田螺和泥鳅等为生。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发现7只野生朱鹮,从而宣告在中国重新发现朱鹮野生种群,这也是世界上仅存的一个朱鹮野生种群。斑马为非洲特产。</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掌握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2012年伦敦奥运会吉祥物“文洛克”是以萨罗普羊为原型设计的。萨罗普羊在非洲上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它属于( )<br />A.两栖类<br />B.爬行类<br />C.鸟类<br />D.哺乳类</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体表被毛,用肺呼吸,胎生哺乳,体内有膈等,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需要了解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r />A.寄生生活<br />B.能繁殖后代<br />C.有细胞壁<br />D.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因此病毒没有细胞壁。 病毒体积非常微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病毒(病毒以寄主不同分: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病毒结构: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生物多样性所包括的内容( )<br />A.基因的多样性<br />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C.丰富的个体数量<br />D.生态系统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很多证据证明人类是( )进化来的。<br />A.猴子<br />B.黑猩猩<br />C.森林古猿<br />D.类人猿</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的起源的相关知识,掌握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现代的煤主要是有( )形成的。<br />A.远古时期的苔藓植物<br />B.远古时期的被子植物<br />C.远古时期的藻类植物<br />D.远古时期的蕨类植物</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远古时代,地球上曾经茂盛的生长着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它们构成了大片大片的森林,后来,这些蕨类植物灭绝了,它们的遗体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炭。</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只适于生活在阴湿的陆地环境中,其主要原因是( )<br />A.它们的生活不需要水<br />B.它们没有真正的根<br />C.它们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br />D.它们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靠孢子繁殖,生殖离不开水。</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最早出现在陆地上且脱离水的限制的动物是( )<br />A.软体动物<br />B.环节动物<br />C.爬行动物<br />D.昆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在陆地生活的动物都具有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点;爬行类具有较为发达的肺适于呼吸空气中的氧气,体表覆盖着鳞片或甲,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适于干燥的陆生环境;爬行类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因此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是最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爬行动物,掌握体表覆盖有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心室内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产羊膜卵;体温不定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从有机大分子到原始生命最可能发生在( )<br />A.原始陆地上<br />B.原始土壤里<br />C.原始海洋中<br />D.原始大气中</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为原始生命的诞生提供了场所。</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需要了解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原始大气中肯定没有的是( )<br />A.氨气<br />B.氧气<br />C.氮气<br />D.甲烷</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那时候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或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原始大气中的无机物到有机物, 再到原始生命,这一过程是在原始地球上进行).</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有“植物中的大熊猫”之美称的中国珍稀植物是( )<br />A.银杏<br />B.银杉<br />C.水杉<br />D.珙桐</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银杏为落叶乔木,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一种子遗植物.和它同门的所有其他植物都已灭绝.银杏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变种及品种有:黄叶银杏、塔状银杏、裂银杏、垂枝银杏、斑叶银杏.俗称“白果树”的植物;</p><p>B、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被誉为“植物中的大熊猫”,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杉是松科的常绿乔木,主干高大通直,挺拔秀丽,枝叶茂密.银杉雌雄同株;</p><p>C、水杉,落叶乔木,杉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已经发现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垩纪及新生代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但在第四纪冰期以后,同属于水杉属的其他种类已经全部灭绝.而中国川、鄂、湘边境地带因地形走向复杂,受冰川影响小,使水杉得以幸存,成为旷世的奇珍.武汉市将水杉列为市树;</p><p>D、珙桐又叫“中国鸽子树”、水梨子、鸽子树,属于蓝果树科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是我国特产的单型属植物.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树种.每年四、五月间,珙桐树盛开繁花,它的头状花序下有两枚大小不等的白色苞片,呈长圆形或卵圆形,长六至十五厘米,宽三至八厘米,如白绫裁成,美丽奇特,好像白鸽舒展双翅;而它的头状花序象白鸽的头,因此珙桐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属落叶乔木.花奇色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有“植物活化石”之称.</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具体体现;基因的多样性:内在实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在形式,相互依赖,互相影响).</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的是( )<br />A.圆蛛<br />B.螯虾<br />C.蝴蝶<br />D.蜈蚣</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蝴蝶属于昆虫。</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节肢动物(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豆目的部分分类图解。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类植物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474362651277_ST/SYS201802240237474362651277_ST.001.jpeg" width="252"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绿豆和菜豆<br />B.绿豆和紫檀<br />C.合欢和紫檀<br />D.合欢和菜豆</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绿豆和菜豆同属,绿豆和紫檀同科,合欢和紫檀同目,合欢和菜豆同目,属、科、目中属最小,因此同属的绿豆和菜豆亲缘关系最近。</p><p>所以答案是:A</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分类的单位(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涡虫、海蜇等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的方式都是( )<br />A.由肛门排出<br />B.由口排出<br />C.由胞肛排出<br />D.由细胞排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涡虫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体外。海蜇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食物由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体外。</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腔肠动物,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水螅由体壁围成的口腔叫( )<br />A.体腔<br />B.肠腔<br />C.口腔<br />D.消化腔</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水螅是腔肠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胚层(内层)、外胚层(外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消化腔,消化腔与口相通,食物由口进而消化腔,在消化腔内消化和吸收;有口无肛门,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然由口排出。</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成语“金蝉脱壳”中,“壳”指的是( )<br />A.外骨骼<br />B.角质层<br />C.贝壳<br />D.角质鳞片</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蝉属于昆虫,身体的外面有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的作用,还能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有利于蝉的生活。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变大,所以会出现蜕皮现象。</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诗中描述的两种动物的共同特征是( )<br />①前肢变成翼 ②体温高而恒定 ③体腔内有气囊 ④胎生、哺乳[来源:<br />A.①③④<br />B.①②③<br />C.①②④<br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鸟类适应飞行特点有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体温高而恒定。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点。</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下列图,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480275362704_ST/SYS201802240237480275362704_ST.001.jpeg" width="396"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一)是    , 它存在于   中,它由   和   组成。其中   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br />(2)、图中A是    ,它上面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   。</p></div></div>
<div><p>【答案】<br />(1)染色体,细胞核,DNA,蛋白质,DNA<br />(2)DAN分子,基因<br />【解析】图中(一)是染色体,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里,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图中(二)表示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因此A是DNA分子,B是蛋白质,DNA分子有一些能够决定生物性状的片段,这些片段是基因。<br />所以答案是:(1)染色体;细胞核;DNA;蛋白质;DNA;(2)DNA分子;基因<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三种细菌的形态图,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483051864266_ST/SYS201802240237483051864266_ST.001.png" width="431"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是   菌, B是   菌, C是   菌。</p></div></div>
<div><p>【答案】球菌;杆菌;螺旋菌<br />【解析】细菌是一类极其微小的微生物,其形态多种多样,大体包括球状、杆状、螺旋状。A图的细菌形态呈球形叫球菌,B图的细菌呈杆形叫做杆菌,C图的细菌呈螺旋形叫做螺旋菌。<br />所以答案是:球菌;杆菌;螺旋菌<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细菌,掌握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种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注意:[ ]内填字母,_________上填相应字母所指结构的名称)<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485134494237_ST/SYS201802240237485134494237_ST.001.png" width="243"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   ]   集中的区域.<br />(2)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    ,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有机物.细菌作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r />(3)当字母C所指的结构增厚时,细菌能够形成休眠体    , 以抵抗不良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r />(1)A,DNA<br />(2)叶绿体<br />(3)芽孢<br />【解析】图中A是DNA、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E细胞质、F鞭毛。细胞核由遗传物质(又名DNA)和核膜构成,细菌没有核膜,只有DNA,故说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A】DNA集中的区域。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当环境不利于细菌的生长时,其细胞壁会增厚形成芽孢,以抵抗不良环境。<br />所以答案是:(1)A;DNA;(2)叶绿体;(3)芽孢<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细菌(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图生物进化树回答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487363124208_ST/SYS201802240237487363124208_ST.001.jpeg" width="326" height="4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生物类群名称:A   ;B   ;C   ;D   ;E   ;F   。<br />(2)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   ;   ;   <br />(3)苔藓、蕨类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是因为:其   过程离不开水。<br />(4)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开始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是爬行动物;脊椎动物中最高级动物类群是   动物。</p></div></div>
<div><p>【答案】<br />(1)哺乳类,两栖类,节肢动物,扁形动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br />(2)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br />(3)生殖<br />(4)节肢动物,哺乳类<br />【解析】A是哺乳动物,B是两栖动物,C是节肢动物,D是扁形动物,E苔藓植物,F是被子植物。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苔藓、蕨类大多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是因为它们的受精过程离不开水,没有脱离水的限制。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产生了最初的生命。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动物→原始棘皮动物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哺乳类。在动物界中,最古老、最低等、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是原生动物,只有一个细胞构成;身体有两层细胞结构的是腔肠动物身体只有一个消化腔,有口无肛门;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是节肢动物;最低等的脊椎动物是鱼类,最高等的脊椎动物是哺乳动物。<br />所以答案是:(1)哺乳类;两栖类;节肢动物;扁形动物;苔藓植物;被子植物;(2)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3)生殖;(4)节肢动物;哺乳类<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的相关知识,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以及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的理解,了解植物: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动物: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性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b4bcb38d/SYS201802240237490696704255_ST/SYS201802240237490696704255_ST.001.jpeg" width="509" height="17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如上图,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遗传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    , 并繁殖后代。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数量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   的。这种说法是按照   学说来解释的。</p></div></div>
<div><p>【答案】生存;淘汰;颈长的;自然选择<br />【解析】达尔文认为:古代的长颈鹿存在着颈长和颈短、四肢长和四肢短的变异,这些变异是可以遗传的,四肢和颈长的能够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生存下去,并且繁殖后代。四肢和颈短的个体,吃不到高处的树叶,当环境改变食物缺少时,就会因吃不到足够的树叶而导致营养不良,体质虚弱,本身活下来的可能性很小,留下后代的就会就更小,经过许多代以后,四肢和颈短的长颈鹿就被淘汰了,这样,长颈鹿一代代的进化下去,就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长颈鹿。<br />所以答案是:生存;淘汰;颈长的;自然选择<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自然选择学说,需要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竞争,适者生存下来,不适者被淘汰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学习了蝗虫呼吸后,同学们对蝗虫的呼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些同学认为其呼吸器官在头部,有些同学则认为在胸腹部,各抒己见,互不相让.最终决定通过探究实验来解决这一难题,请你帮助他们共同完成探究.<br />实验器材和用具:试管、活蝗虫、清水<br />(1)提出问题:   ?<br />(2)作出假设:    .<br />(3)实验步骤:<br />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   的清水.<br />②把两只   活蝗虫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   浸人水中,露出   部;乙中的蝗虫的   浸人水中,露出   部.<br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br />④结果预测:    .</p></div></div>
<div><p>【答案】<br />(1)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哪里?<br />(2)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或头部)。<br />(3)相同体积,大小相同,头部,胸腹部,胸腹部,头部,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br />【解析】(1)提出问题: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哪里?<br />(2)作出假设: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br />(3)实验步骤:</p><p>①取两支试管,编号为甲、乙,并放入 相同体积的清水.</p><p>②把两只大小相同活蝗虫甲、乙试管中,甲中蝗虫的 头部浸人水中,露出 胸腹部;乙中的蝗虫的 胸腹部浸人水中,露出 头部.</p><p>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只蝗虫的存活情况.</p><p>④结果预测:甲中的蝗虫仍然活着,乙中的蝗虫死亡.</p><p>所以答案是:(1)蝗虫的呼吸器官在哪里?(2)蝗虫的呼吸器官在胸腹部.(3)①相同体积.②大小相同;头部;胸腹部;胸腹部;头部.④甲中的蝗虫仍然活着,乙中的蝗虫死亡.<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以及对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理解,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