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第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的是( )<br />A.草履虫<br />B.珊瑚虫<br />C.血吸虫<br />D.蛔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A不符合题意;</p><p>B、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B符合题意;</p><p>C、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C不符合题意;</p><p>D、蛔虫属于线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腔肠动物,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br />A.涡虫<br />B.血吸虫<br />C.珊瑚虫<br />D.猪肉绦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涡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属于扁形动物,A不符合题意;</p><p>B、血吸虫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属于扁形动物,B不符合题意;</p><p>C、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海水中,结构简单,有口无肛门,C符合题意;</p><p>D、猪肉绦虫身体背腹扁平,消化系统全部消失,通过体表来吸收寄主小肠内已消化的营养,属于扁形动物,D不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腔肠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腔肠动物: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 )<br />A.体表有表皮层<br />B.体壁有肌肉<br />C.体表有角质层<br />D.有体壁</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蛔虫是一种寄生在消化道内的蠕虫。成虫产大量的卵隨粪便排出体外,虫卵经七天后发育成侵袭性虫卵,如果这时人吃了它污染的瓜果、蔬菜,进入肠道,幼虫会破卵而出,钻破消化道壁的血管。随血液循环进入肺,钻破血管,在肺中继续发育长大,长大后它会顺气管上爬到咽喉,再隨食道到消化道内。因此人无法将寄生于体内的蛔虫消化,这是由于蛔虫的体表有一层角质层,这层角质层是蛔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可以抵御消化液的侵蚀。</p><p>所以答案是:C</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家鸽气囊的叙述,错误的是( )<br />A.与肺相通<br />B.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br />C.可以储存气体<br />D.能进行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鸟类的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辅助呼吸,即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还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散热量、调节体温、减轻器官间的摩擦等的作用,因此,鸟类的气囊会增加飞行时的散热量,故气囊是鸟类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的说法错误。</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掌握鸟的主要特征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模仿蝙蝠的回声定位功能研制了雷达,这应用了下列哪项技术( )<br />A.克隆技术<br />B.转基因技术<br />C.仿生技术<br />D.生物防治技术</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仿生是指科学家通过对生物的认真观察和研究,模仿生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有的是模仿动物,有的是模仿植物。某些动物能通过口腔或鼻腔把从喉部产生的超声波发射出去,利用折回的声音来定向,这种空间定向的方法,称为回声定位。雷达是模仿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来工作的,属于仿生。</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动物与仿生(模仿动物的某些结构和功能来发明创造各种仪器设备,比如雷达、飞机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湿棉球擦拭其体表,以保证它正常的( )<br />A.运动<br />B.消化<br />C.呼吸<br />D.生殖</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所以,观察蚯蚓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棉球轻轻擦蚯蚓的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其目的是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蚯蚓的体节上长有许多刚毛,刚毛的作用是( )<br />A.感觉声音<br />B.参与生殖<br />C.协助运动<br />D.参与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没有骨骼,蚯蚓的运动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而完成的。当蚯蚓前进时,身体后部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环肌收缩,纵肌舒张,身体就向前伸,接着身体前端的刚毛固定不动,这时纵肌收缩、环肌舒张,身体向前缩短而前进。收缩舒张交替进行,从而使蚯蚓向前蠕动。因此,蚯蚓体节腹面的许多小突起(刚毛)的作用是协助运动。</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环节动物,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在进化上的意义是( )<br />A.消化食物更充分<br />B.运动更灵活<br />C.反应更灵敏<br />D.运输氧的能力更强</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如水蛭、蚯蚓和沙蚕等。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以从是环节动物运动是更灵敏,转向更灵活。</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环节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br />①蝗虫 ②蚯蚓 ③乌贼 ④螳螂 ⑤海葵 ⑥蜂鸟 ⑦蜘蛛 ⑧蜈蚣 ⑨水蛭 ⑩青虾.<br />A.①④⑦⑧⑩<br />B.②③⑤⑥⑨<br />C.②④⑦⑧⑩<br />D.①③⑤⑥⑩</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①蝗虫、④螳螂、⑦蜘蛛、⑧蜈蚣、⑩青虾等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属于节肢动物,②蚯蚓、⑨水蛭属于环节动物,③乌贼属于软体动物,⑤海葵属于腔肠动物,⑥蜂鸟属于鸟类。</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蝗虫外骨骼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r />A.有保护和支持作用<br />B.在生长发育中终身保存<br />C.能防止体内水分散失<br />D.在生长发育中有蜕皮现象</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CD、外骨骼具有保护作用、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在生长发育中有蜕皮现象,ACD正确,不符合题意;</p><p>B、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有蜕皮现象,因此外骨骼在生长和发育中不能终身保存,B错误,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节肢动物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和生理特点是( )<br />①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 ②身体侧扁,呈梭形 ③体表有黏液④身体分为头、躯干、尾3部分 ⑤具有鳍 ⑥具有鳃和鳔 ⑦具有侧线.<br />A.①②④⑤<br />B.①②③④⑤<br />C.①②③④⑤⑥⑦<br />D.①②③⑤⑥⑦</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鱼类生活在水中,具有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p><p>①身体的颜色上深下浅为鱼的保护色,①正确。</p><p>②从外形上看,鲫鱼的身体呈梭形,有利于减少水的阻力,②正确。</p><p>③身体表面覆盖鳞片,保护身体;鳞片表面有一层粘液,游泳时减小水的阻力,③正确。</p><p>④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尾部三部分,与水中生活关系不大,④错误。</p><p>⑤鱼的身体长有胸鳍、背鳍、腹鳍和尾鳍是鱼在水中的运动器官。鱼各种鳍的作用为:背鳍: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平衡. 尾鳍:决定运动方向,产生前进动力。臀鳍:协调其它各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⑤正确。</p><p>⑥鱼用鳃呼吸;体内有鳔,主要作用是调节身体的比重,鳔在鳍的协同下,可以使鱼停留在不同的水层里,⑥正确。</p><p>⑦身体两侧有一行侧线,侧线和神经相连,主要是测定方向和感知水流的作用,⑦正确。</p><p>综上所述属于①②③⑤⑥⑦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不可能分布于草原或荒漠地区的动物是( )<br />A.爬行类<br />B.两栖类<br />C.鸟类<br />D.昆虫类</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草原或荒漠地区的气候干燥,不适应两栖动物的生活。</p><p>所以不可能分布于草原或荒漠地区的动物是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昆虫类可以生活在较为干燥的环境。</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两栖动物,需要了解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青蛙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br />A.鰓;肺和皮肤<br />B.肺;皮肤和肺<br />C.鰓;皮肤<br />D.鰓;气管</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山上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青蛙是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用鳃呼吸,成体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裸露、湿润辅助呼吸,在冬眠时主要用皮肤呼吸。</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两栖动物的相关知识,掌握两栖动物门: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陆地生活用肺兼用 皮肤呼吸.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有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鸟类最发达的肌肉是什么?适应什么习性?( )<br />A.大腿肌肉、奔跑<br />B.颈肌、取食<br />C.两翼肌肉、飞行<br />D.胸肌、飞行</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鸟类的胸骨上有高耸的突起部分叫做龙骨突,龙骨突的两侧有发达的肌肉--胸肌,胸肌发达收缩有力,飞行时能产生强大的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利用鸟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牙齿有了分化.在取食过程中,能切断、撕裂和磨碎食物的牙齿分别是( )<br />A.犬齿、门齿、臼齿<br />B.门齿、臼齿、犬齿<br />C.臼齿、犬齿、门齿<br />D.门齿、犬齿、臼齿</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例如狼属于肉食性哺乳动物,其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犬齿,其中门齿用于切断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臼齿用于磨碎食物。</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具有“学习”能力,这有利于( )<br />A.找到食物<br />B.逃避敌害<br />C.找到配偶<br />D.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成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适应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能力越强。</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br />A.蚯蚓走迷宫<br />B.鹦鹉学说话<br />C.大山雀偷喝牛奶<br />D.菜青虫取食白菜叶</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BC、蚯蚓走迷宫、鹦鹉学说话、大山雀偷喝牛奶,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ABC不符合题意;</p><p>D、菜青虫取食白菜叶,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蜜蜂采蜜,失去幼仔的母鸡抚育小猫;(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蜜蜂营群体生活,蜂群中的雄蜂、雌蜂、工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这说明蜜蜂具有( )<br />A.社会行为<br />B.学习行为<br />C.领域行为<br />D.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蜜蜂营群体生活,蜂群中的雄蜂、雌蜂、工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体现了蜜蜂有明确的分工,因此这说明蜜蜂具有社会行为。</p><p>所以答案是:A</p><p><br />【考点精析】利用社会行为的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行为中,对保持生态平衡有益的是( )<br />A.在草原上大量养殖牛羊<br />B.用大量农药喷杀草场害虫<br />C.引进狐狸以避免草原兔子泛滥<br />D.退耕还林还草</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在草原上大量养殖牛羊,草少了,牛羊就被饿死,生态平衡被破坏,A不符合题意;</p><p>B、用大量农药喷杀草场害虫,生态环境遭到破坏,B不符合题意;</p><p>C、引进狐狸以避免草原兔子泛滥,在食物链:草→兔子→狐狸中,如果狐的数量大量减少,则兔会由于失去狐的制约而大量繁殖,导致数量大量增加,兔直接以草为食,因此短时间内草会减少,兔会因为没草而慢慢减少,兔减少了草就会慢慢在增多,C不符合题意;</p><p>D、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栖息地等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偷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幅度已经很大且地域扩张也很厉害,导致环境变化太大,很多物种的生活地域越来越小,且不能适应环境改造所带来的新的环境,以至于死绝,而一种生物的死绝会造成原来的生物链的断裂,一方面导至更多的生物种生存受到威胁,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鉴于此,西部大开发的同时,要强调退耕还林还草,其目的主要就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p><p>所以答案是:D</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骨骼肌有受刺激而   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绕   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p></div></div>
<div><p>【答案】收缩;骨;关节<br />【解析】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跨过关节分别固定在两块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br />所以答案是:收缩;骨;关节</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掌握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已知的动物种类大约有150多万种,根据它们的体内有没有由脊椎骨组成,可以分为   动物和   动物.</p></div></div>
<div><p>【答案】脊椎;无脊椎<br />【解析】动物的种类多种多样,目前已知的大约有150多万种,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无脊椎动物的体内没有脊柱。<br />所以答案是:脊椎;无脊椎<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分类的依据与方法的相关知识,掌握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划分为种和属等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鱼所以能够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点是至关重要的:一是能    , 二是能在水中    .</p></div></div>
<div><p>【答案】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呼吸<br />【解析】鱼在水中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而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相互协调来维持鱼体的平衡,从而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鱼的呼吸器官是鳃,靠吸收水中的溶解氧来完成呼吸。<br />所以答案是: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呼吸<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鱼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社会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    , 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p></div></div>
<div><p>【答案】明确分工;等级制度<br />【解析】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有的还形成等级。如白蚁的群体有蚁后、雄蚁、工蚁,蚁后负责产卵、雄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负责喂养蚁后、建筑蚁穴、采集食物、清理蚁穴、搬运蚁后产的卵,甚至移动蚁后等,需要彼此配合、密切合作才能维持群体的正常生存;黑猩猩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有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br />所以答案是:明确分工;等级制度</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社会行为的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等级.</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动物群体中的个体之间需要及时交流信息,动物通过动作、声音和   传递信息.</p></div></div>
<div><p>【答案】气味<br />【解析】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如乌鸦受到惊吓时飞起来“哇哇”乱叫,是为了告诉同伴引起注意,有利于保护群体的安全,属于用声音交流信息;羊一边啃草一边嗅着地上同伴的粪便,是通过同伴的气味来寻找同伴,防止离开羊群;鹿撅起尾巴,露出反面显眼的白色,是通过动作引起同伴的警觉,防御敌害。<br />所以答案是:气味</p><p><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群体内的不同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来传递信息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家兔和狼的牙齿图解,回答有关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69457805512_ST/SYS201802240213269457805512_ST.001.png" width="306" height="13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写出图中各指示线所指部位的名称并回答:<br />   的作用是   ;<br />   的作用是    , <br />   的作用是   。<br />(2)图   是家兔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家兔的牙齿有   和    , 没有    , 这与   生活相适应。   图是狼的牙齿,判断的理由是:   尖锐锋利,适于    , 这与肉食性生活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br />(1)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犬齿,撕裂食物<br />(2)B,臼齿,门齿,犬齿,草食性,A,犬齿,撕裂食物<br />【解析】(1)1是门齿,长在上下颌的中央部分,形状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2是臼齿,长在上下颌的两侧,有宽阔的咀嚼面,适于磨碎食物;3是犬齿,尖锐锋利,适于撕裂肉食。<br />(2)兔为食草性动物,牙齿有臼齿和门齿的分化,无犬齿;门齿开头像凿子,适于切断食物;臼齿的咀嚼面宽阔,适于磨碎食物,所以图B是家兔的牙齿;图A中有犬齿,犬齿尖锐锋利是肉食性动物的特点,适于撕裂食物,是食肉动物狼的牙齿。<br />所以答案是:(1)门齿;切断食物;臼齿;磨碎食物;犬齿;撕裂食物;(2)B;臼齿;门齿;犬齿;草食性;A;犬齿;撕裂食物</p><p><br />【考点精析】利用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为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模式图,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72203984150_ST/SYS201802240213272203984150_ST.001.png" width="161"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   B   C   D   E   <br />(2)   从   里滑脱出来,即脱臼,脱臼的部位往往出现红肿、疼痛,并且失去   功能,应及时请医生医治.<br />(3)E中有少量    , 增强了关节的灵活性<br />(4)在你的身体上都有哪些关节,试着说出两个:   、    .<br />(5)进行体育运动时,容易受伤的关节是    , 因此,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应该先    .</p></div></div>
<div><p>【答案】<br />(1)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br />(2)关节头,关节窝,活动<br />(3)滑液<br />(4)肩关节,腕关节<br />(5)腕关节,做好热身运动<br />【解析】(1)图中A关节头,B关节窝,C关节软骨,D关节囊,E关节腔。<br />(2)A关节头从B关节窝中滑脱出来,叫做脱臼。“脱臼部位往往出现肿胀、痛疼,甚至失去活动能力”。<br />(3)E关节腔,内部有滑液,可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br />(4)人体有关节的部位很多,主要分布在四肢上,如上肢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和指关节等,下肢的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br />(5)进行体育运动时,腕关节容易受伤,因此,应先做好热身运动。<br />所以答案是:(1)关节头;关节窝;关节软骨;关节囊;关节腔;(2)关节头;关节窝;活动;(3)滑液;(4)肩关节;腕关节;(5)腕关节;做好热身运动</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运动系统的组成的相关知识,掌握运动系统包括1、骨:骨膜、骨质、骨髓2、骨连接(关节):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3、骨骼肌.</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74320937045_ST/SYS201802240213274320937045_ST.001.png" width="287"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A表示   动作,图B表示   动作.<br />(2)①表示    , 在A中处于   状态,而同时②   则处于   状态,在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和    .</p></div></div>
<div><p>【答案】<br />(1)屈肘,伸肘<br />(2)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舒张,收缩<br />【解析】(1)图中A是屈肘动作,B是伸肘动作。<br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A屈肘时,①肱二头肌收缩,②肱三头肌舒张,B伸肘时,②肱三头肌收缩,①肱二头肌舒张。<br />所以答案是:(1)屈肘;伸肘;(2)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舒张;收缩</p><p><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骨、关节和肌肉的配合,需要了解运动时,肌肉的收缩、舒张牵引着骨绕着关节运动,因此,在运动中,骨是杠杆,关节是支点,骨骼肌产生运动的动力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p>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鸟体内的气囊分布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2/61ff2e3a/SYS201802240213277782871244_ST/SYS201802240213277782871244_ST.001.png" width="203"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填出图中各部分名称:①   ②   ③   <br />(2)家鸽飞行中,两翼举起,气体在各标号中通过的顺序依次是    . 经过标号   所示处进行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br />(1)气管,气囊,肺<br />(2)①→③→②,③<br />【解析】(1)图中①是气管,②是气囊,③是肺。<br />(2)家鸽的呼吸与两翼的升降有关,当两翼举起时,家鸽完成了吸气,气体的流经途径是①→③→②;当两翼下垂时,家鸽完成呼气,气体流经途径与吸气正相反。这样,每呼吸一次,空气两次经过肺,在肺里完成两次气体交换,家鸽的这种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br />所以答案是:(1)气管;气囊;肺;(2)①→③→②;③</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鸟的主要特征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鸟类有喙无齿,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骨中空,内充空气,心脏分四腔,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体温恒定,生殖为卵生.</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下面动物与相对应的类别配对。<br />①蚯蚓    A.鸟类   a.身体由体节构成<br />②蝗虫    B.环节动物    b.体表被覆羽毛<br />③家鸽    C.节肢动物    c.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br />④鲸    D.鱼类    d.体表有外骨骼<br />⑤海马    E.哺乳动物   e.胎生,哺乳</p></div></div>
<div><p>【答案】B;a;C;d;A;b;E;e;D;c<br />【解析】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是环节动物。蝗虫身体有头、胸、腹三部分,足和触角都分节,体外有外骨骼.是节肢动物。家鸽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骨中空,有气囊辅助呼吸等特点,是鸟类。鲸生活在水中,心脏分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属于鱼类。<br />所以答案是:B;a;C;d;A;b;E;e;D;c</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环节动物:身体由环状体节构成(如沙蚕、水蛭、蚯蚓等);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p><p> </p></div>
题型:实验探究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研究动物的行为两个探究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此作答:<br />(1)探究“桑蚕的取食行为”.<br />提出问题:蚕总是吃桑叶,这是先天性行为吗?<br />①作出假设   <br />②制订计划:请你选择获得蚕的方式,你的选择是   <br />A.向别人要来已经生长数天的大蚕;<br />B.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孵化出小蚕后进行实验.<br />③设计实验:请你选择出作为该实验的材料   <br />A.桑叶和白菜叶 B.菠菜叶和油菜叶<br />(2)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br />①该生物小组选择小鼠或仓鼠进行这个实验的原因是    。<br />②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动物越高等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    , 说明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r />(1)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B,A<br />(2)这类小动物经过训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新的行为,少<br />【解析】(1)①作出假设: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探究问题可以假设: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p><p>②实验用的蚕的来源:②去市场购买即将孵化的卵。等待使用刚孵化的小蚕进行实验。理由是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检验蚕的这一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学习行为,使实验更具有可信度。</p><p>③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家蚕的食物种类,所以选择两种植物的叶子一种是桑的叶子,另一种是非桑叶植物。<br />(2)①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弱,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多。选择小鼠或仓鼠进行这个实验是因为:这类小动物比较高等,学习能力较强,经过训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新的行为。</p><p>②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一样的,动物越高等 “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说明学习行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br />所以答案是:(1)蚕吃桑叶这一行为,是先天性行为;B;A;(2)这类小动物经过训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一种新的行为;少</p><p><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p> </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