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勤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家蚕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 )<br />A.幼虫→卵→蛹→成虫<br />B.卵→蛹→成虫<br />C.卵→幼虫→蛹→成虫<br />D.卵→蛹→幼虫→成虫</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蚕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其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雌雄蚕蛾交配后,雌蛾产下受精卵,孵化成幼虫,取食桑叶,蜕皮吐丝结茧成蛹(不食不动),最后用羽化变成成虫。</p><p>所以答案是:C</p><p>【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昆虫的发育,需要了解完全变态: 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 幼虫与成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叫变态发育. 卵→幼虫→蛹→成虫;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br />①卵细胞与精子在水中完成受精;<br />②生殖和发育都在陆地进行;<br />③从幼体到成体的发育是变态发育。<br />A.①②<br />B.①③<br />C.②③<br />D.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每当春夏之交,雌蛙和雄蛙抱对,将精子和卵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几时期,为变态发育。</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两栖动物的生殖和两栖动物的发育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两栖生物生殖的特点:卵生,体外受精;变态发育:卵→蝌蚪→幼蛙→成蛙.</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是( )<br />A.<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0/9969f87d/SYS201802240037217596141552_ST/SYS201802240037217596141552_ST.001.png" width="134" height="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B.<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0/9969f87d/SYS201802240037217596141552_ST/SYS201802240037217596141552_ST.002.png" width="136" height="5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C.<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0/9969f87d/SYS201802240037217596141552_ST/SYS201802240037217596141552_ST.003.png" width="143" height="6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D.<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0/9969f87d/SYS201802240037217596141552_ST/SYS201802240037217596141552_ST.004.png" width="144" height="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因此,染色体、基因、DNA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染色体>DNA>基因。</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利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因为近亲结婚所生子女( )<br />A.不会患遗传病<br />B.患遗传病可能性较大<br />C.一定会患遗传病<br />D.患遗传病可能性较小</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机率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病,其危害十分显著。因此禁止近亲结婚可以减少后代得遗传病的可能性。</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掌握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亲代的性状能在子代出现,亲代传给子代的是( )<br />A.性状<br />B.基因<br />C.相对性状<br />D.血型</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基因与性状遗传的相关知识,掌握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br />A.父亲的年龄<br />B.父亲的性染色体<br />C.母亲的性染色体<br />D.母亲与父亲的血型</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X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X,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与含Y染色体的精子相融合,那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就是XY,由它发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可见,生男生女主要决定于父亲的哪一种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掌握人类染色体的传递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全为遗传病的是( )<br />A.白化病、色盲、痢疾<br />B.血友病、沙眼、艾滋病.<br />C.血友病、白化病、色盲<br />D.肺炎、色盲、先天性愚型</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如色盲、先天性愚型病、先天性聋哑、血友病、白化病等。</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掌握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叫做遗传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色盲、先天性愚型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br />A.不利变异<br />B.有利变异<br />C.退化<br />D.由于用药引起的</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变异是指生物的亲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有利变异是对生物的生存有利的,是适应环境的变异;不利变异是对生物的生存不利的,不适应环境的变异,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有利于适应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因此属于有利变异。</p><p>所以答案是:B</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 )<br />A.节肢动物<br />B.爬行类<br />C.鱼类<br />D.两栖类</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所以在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p><p>所以答案是:C</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鱼的主要特征,掌握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因组成都是Aα的一对双眼皮夫妇,他们连续生了三个孩子都是双眼皮,假如他们再生第四个孩子,孩子的眼皮( )<br />A.一定是双眼皮<br />B.一定是单眼皮<br />C.是单眼皮的可能性大<br />D.是双眼皮的可能性大</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基因组成都为Aa的一对双眼皮夫妇,控制双眼皮与单眼皮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如图:通过遗传图解可以得出后代子女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是25%,双眼皮的可能性是75%.</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0/9969f87d/SYS201802240037233831194530_DA/SYS201802240037233831194530_DA.001.png" width="354" height="177" alt="_x0000991ea075-3c4e-437c-b035-124eb1434053_i1034"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所以答案是:D</p><p><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p>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移植到人体内的器官不易成活,从现代免疫学概念上看,移植器官的细胞相当于( )<br />A.正常组织<br />B.抗体<br />C.病原体<br />D.抗原</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移植到人体内植入器官的组织细胞相当于抗原,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识别出非己成分,从而产生排斥反应,产生相应的抗体,来杀死或抑制异体器官的组织细胞的成活。因此从现代免疫学概念上看,移植器官的细胞相当于抗原。</p><p>所以答案是:D</p><p>【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患急性炎症时,会出现白细胞数目增多,这种现象从免疫角度看,属于( )<br />A.特异性免疫<br />B.非特异性免疫<br />C.自然免疫<br />D.人工免疫</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人的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这种免疫只针对一种或几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白细胞属于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就做非特异性免疫。</p><p>所以答案是:B</p><p>【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免疫与计划免疫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br />A.由水生到陆生生物<br />B.由体型较小的生物到体型较大的生物<br />C.由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br />D.由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而由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总趋势。</p><p>所以答案是:B</p><p><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即可以解答此题.</p><p> </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传染病流行需要的三个环节是   、   、    .</p></div></div>
<div><p>【答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r />【解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br />所以答案是:传染病;传播途径;易感人群<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传染病及其预防,掌握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 染色体是由    和   组成的。</p></div></div>
<div><p>【答案】基因;DNA;蛋白质<br />【解析】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可以说: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基因。染色体是细胞核内容易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由蛋白质和DNA组成。<br />所以答案是:基因;DNA;蛋白质<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的载体——DNA;DNA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   。</p></div></div>
<div><p>【答案】化石<br />【解析】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因此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是化石证据。<br />所以答案是:化石<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化石证据的相关知识,掌握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规律: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以水生生物为主;越晚近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以陆生生物为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类性别决定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0/9969f87d/SYS201802240037240374454624_ST/SYS201802240037240374454624_ST.001.png" width="389" height="1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A表示   的体细胞,B表示   的体细胞(填“父亲”或“母亲”).<br />(2)生殖细胞1,2叫    , 生殖细胞3叫    , 其染色体数目均为   条,而4,5(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6条,这样就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br />(3)从此图解可以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    . 如果这对夫妻第一胎生了个女儿,请问他们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父亲,母亲<br />(2)精子,卵细胞,23<br />(3)均等的,50%<br />【解析】(1)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2/24/00/9969f87d/SYS201802240037240374454624_DA/SYS201802240037240374454624_DA.001.png" width="387"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 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44条+XY,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44条+XX,因此A表示父亲的体细胞,B表示母亲的体细胞(填“父亲”或“母亲”)。<br />(2)父亲产生的生殖细胞是精子,母亲产生的生殖细胞是卵细胞,因此生殖细胞1、2叫精子,生殖细胞3叫卵细胞,其染色体数目均为23条,而4,5(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均为46条,这样就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br />(3)从此图解可以看出,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各是50%。因此“如果这对夫妻第一胎生了个女儿”,他们第二胎生男孩的几率是50%。<br />所以答案是:(1)父亲;母亲;(2)精子;卵细胞;23;(3)均等的;50%<br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资料,回答相关问题:<br />资料一:2015年春季,手足口病卷土重来,该病是近几年临床上较多见的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而且易感人群不再局限为幼儿,已成年患者的不断出现,使得手足口病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br />资料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养狗、猫等宠物,这为狂犬病传播带来隐患.我市狂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狂犬病患者一旦发病几乎全部死亡.专<br />家提醒:如被宠物咬伤,应在24小时内注射狂犬病疫苗.<br />(1)从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来看,患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    , 幼儿园里的其他儿童属于    . 学校会劝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回家治疗,这在染病的防措施上属于    . 发生该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宿舍等进行消毒,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    .<br />(2)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   ;在不引起疾病的前提下,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    . 接种疫苗的人获得的免疫是   免疫.<br />(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狂犬病效果不显著,主要是因为引发此类传染病的病原体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传染源,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br />(2)抗原,抗体,特异性<br />(3)病毒<br />【解析】(1)传染源指的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此题中患有手足口病的儿童属于传染源。学校针对传染源采取的措施就属于控制传染源。发生该传染病后,学校立即对所有教室、宿舍等进行消毒,这是预防传染病流行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br />(2)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物质就是抗原。疫苗是用杀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造的,从免疫的角度来看,注入人体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抗原,注射到人体内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br />(3)抗生素是由真菌分泌的能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对病毒无效。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为肠道病毒,所以不能使用抗生素治疗。<br />所以答案是:(1)传染源;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2)抗原;抗体;特异性;(3)病毒<br />【考点精析】掌握传染病及其预防和免疫与计划免疫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传染病特点:传染性、流行性;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传染病人的隔离、扑杀染病的动物等);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水源、消毒餐具、加强个人卫生等);保护易感人群(预防接种、锻炼身体等);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