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型:※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两组光学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一组是10×和10×,另一组是10×和25×,后者与前者相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细胞数量变多,图象变大 B. 细胞数量变多,图象变小</p><p>C. 细胞数量变少,图象变大 D. 细胞数量变少,图象变小</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前一组镜头组合的放大倍数小(100倍),后一组镜头组合的放大倍数大(250倍),因此后者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当由低倍物镜转化为高倍物镜时,细胞数量变少,图象变大,视野变暗。</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写有“p”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 )</p><p>A. p B. b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13/17/c4bc98b7/SYS201807131713254686664988_ST/SYS201807131713254686664988_ST.001.png" width="28" height="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将写有“p”字母的透明胶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光学显微镜对光,调节转换器时,选用对准通光孔的显微镜部件是( )</p><p>A. 低倍物镜 B. 高倍物镜</p><p>C. 低倍目镜 D. 高倍目镜</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光学显微镜上的转换器上是物镜,而且为了进入的光线较多,所以用光学显微镜对光,调节转换器时,选用对准通光孔的显微镜部件是低倍物镜。</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新根少,生长缓慢,茎、叶呈现紫红色斑点的现象,是由于缺乏了( )</p><p>A. 含氮的无机盐 B. 含铁的无机盐 C. 含钾的无机盐 D. 含磷的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植物生长需要的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其中氮、磷、钾是植物需求最多的无机盐。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可见,植物新根少,生长缓慢,茎、叶呈现紫红色斑点的现象,是由于缺乏了含磷的无机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庄家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里的“肥”主要是指植物生长需要( )</p><p>A.有机物 B.水 C.维生素 D.无机盐</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般来说,一种生物不会由于个体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灭绝,原因是生物具有( )</p><p>A. 生长现象 B. 繁殖现象 C. 遗传现象 D. 适应环境能力</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是生物的六大特征之一。一般说来,一种生物不会由于个体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体具有繁殖现象。</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测定人体的DNA序列,以破解人类遗传和生老病死之谜的伟大工程是( )</p><p>A. 细胞工程 B. 发酵工程</p><p>C. 人类基因组计划 D. 蛋白质工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测定人类染色体中的DNA分子中的全部基因,解读它们所包含的遗传信息。因此测定人体的DNA序列,以破解人类遗传和生老病死之谜的伟大工程是人类基因组计划。</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相对应的生命特征是( )</p><p>A. 繁殖 B. 排泄</p><p>C. 生长发育 D. 遗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遗传现象,可见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措施中,能够使光合作用加强的是( )</p><p>A.适当增加氧气的浓度 B.适当减少氧气的浓度</p><p>C.适当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D.适当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能增强光合作用。</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中甲是“验证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氧气”的实验装置;乙和丙是两个辅助装置.其中,能说明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照条件的装置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e174a8/SYS201712310150089619777793_ST/SYS201712310150089619777793_ST.001.png" width="297"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 B. 丙 C. 乙和丙 D. 乙或丙</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甲乙实验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绿色植物在光照条件下释放出氧气;甲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绿色植物,探究的是在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释放出氧气;乙丙有两个变量光照和绿色植物,不能构成对照试验。因此能说明植物产生氧气需要光照条件的装置是乙。</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中的能量来自( )</p><p>A. 亿万年前地壳中的特殊的岩石和液体</p><p>B. 亿万年前地壳中的特殊的液体和气体</p><p>C. 亿万年前动植物的遗体</p><p>D. 亿万年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太阳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几千万几亿年前的植物与动物的尸体埋藏于底下,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组成很多物质,这些物质再被混合,成为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煤和油气是动物和植物形成的,其中储存的能量都是亿万年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中的能量就是来自亿万年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太阳能。</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盐腌菜,菜发生的变化是( )</p><p>A. 细胞失水,菜变得硬挺 B. 细胞吸水,菜变得硬挺</p><p>C. 细胞失水,菜变得软缩 D. 细胞吸水,菜变得软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吸水。用盐腌菜时,由于菜细胞液的浓度小于盐水溶液的浓度,会导致菜细胞失水,从而导致细胞失水 菜软缩。</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仙人掌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强,这是由于( )</p><p>A. 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较大 B. 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较小</p><p>C. 叶片较大,失水较多 D. 茎能够贮存大量水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根据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植物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反之,植物细胞吸水。根毛细胞也是如此。仙人掌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强,这是因为根毛细胞内溶液的浓度较大。</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菜农卖菜时,不时往青菜上洒水的目的是( )</p><p>A. 增加青菜重量</p><p>B. 有利于青菜的水分散失</p><p>C. 使青菜保持清洁</p><p>D. 给青菜补充水分,使其保持新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当植物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失水;反之,植物细胞吸水。菜农不时的往青菜上洒水,青菜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小于青菜细胞液的浓度,此时青菜细胞就会吸收周围的水分,给青菜补充水分,使其保持新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通常,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根毛细胞内溶液浓度比土壤溶液的浓度( )</p><p>A.大 B.小 C.相等 D.不能确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说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故选A。</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蚯蚓生活的环境是( )</p><p>A. 土壤中 B. 湿润的土壤中 C. 干燥的土壤中 D. 水中</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的土壤中,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生存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水、阳光、空气、土壤等是环境中的全部因素</p><p>B. 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可以直接影响该生物生存的因素</p><p>C. 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中同种或其他种类的生物构成的因素</p><p>D. 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因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所以环境是指生物生存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因素。</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特征是( )</p><p>A. 鸟的羽毛颜色艳丽 B. 鸟会鸣叫</p><p>C. 鸟有育雏行为 D. 鸟有发达的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羽毛颜色艳丽、会鸣叫、有育雏行为等与飞行无关,都不是鸟类适应空中飞行生活的特征,ABC错误;鸟类有发达的翼,适于飞行,D正确。</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骆驼特征的叙述中,与“沙漠之舟”称号不相符的是( )</p><p>A. 体温高达46℃,才会出汗</p><p>B. 体内具有储存脂肪的结构</p><p>C. 足有厚弹性垫,适于沙漠行走</p><p>D. 排尿功能发达</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当它的体温升到46℃是才会出汗,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的荒漠环境相适应的,骆驼具有储存脂肪的结构,足有厚弹性垫,适合沙漠行走,有“沙漠之舟”称号。排尿功能发达不是骆驼具有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p><p>A.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上层、岩石圈的下层</p><p>B.大气圈的中下层、水圈、岩石圈的表层</p><p>C.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岩石圈的上层</p><p>D.大气圈的中下层、水圈上层、岩石圈的表层</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水圈几乎到处都有生物,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环境恶化给生物生存带来影响的是( )</p><p>A. 环境恶化导致草原沙漠化 B. 污染的空气危害人的健康</p><p>C. 大量松毛虫危害松叶林 D. 太湖水域发生水华现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环境恶化导致草原沙漠化,空气被污染危害人的健康,太湖水域发生水华现象,均属于环境恶化带来的影响。而大量松毛虫危害松叶林,不属于环境恶化给生物生存带来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科学发展观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p><p>A. 生物圈的资源在枯竭,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激增</p><p>B.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可改善生态环境</p><p>C.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p><p>D.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生物种类繁多,可以大量开采和捕猎</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口数量急剧膨胀,人类消耗的各种资料会越来越多,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发展产生的影响也会越大,为了保证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A错误;<br />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B错误;<br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C错误;<br />我国地大物博,物种繁多,生物资源丰富,但人口数量居多,人均占有量很低,因此要加强保护,做到合理利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影响水稻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p><p>A. 阳光 B. 稻飞虱 C. 水分 D. 泥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阳光、水分、泥土都属于非生物因素;稻飞虱是生物属于生物因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诗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所描写的影响橘柚、梧桐生长状态的非生物因素是( )</p><p>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诗句“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的字面意思是秋天到了,使梧桐变得枯黄凋落,说明了温度对植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p><p>A. 春江水暖鸭先知 B. 葵花朵朵向太阳</p><p>C. 大树底下好乘凉 D. 春风又绿江南岸</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葵花朵朵向太阳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大树底下遮荫温度较低,同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空气新鲜,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公园里绿树成荫,被人们称为天然的“氧吧”,你认为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p><p>A. 凌晨 B. 上午 C. 下午 D. 深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清晨时氧气的浓度较低。而在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释放出氧气,也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在下午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为在公园“吸氧”的最佳时间。</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12h,再将此叶片的一部分用锡箔遮光后,进行曝光.光照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结果发现叶片的曝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图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13/17/c4bc98b7/SYS201807131713286825946610_ST/SYS201807131713286825946610_ST.001.png" width="200"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光合作用既需要阳光又需要水</p><p>B. 光合作用需要水并能产生淀粉</p><p>C. 光合作用不需要水也能产生淀粉</p><p>D. 光合作用需要阳光并能产生淀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实验前经过暗处理的植物叶片内已经没有淀粉。锡箔覆盖的部位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还是黄白色;没有锡箔覆盖的部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色。所以,该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根据“探究阳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p><p>(1)实验的正确顺序是__.(填序号)</p><p>①叶片上滴加碘液 </p><p>②将叶片的一部分进行遮光处理 </p><p>③用清水漂洗 </p><p>④观察颜色反应 </p><p>⑤用酒精脱色 </p><p>⑥暗处理24h</p><p>(2)用酒精脱色,是为了使叶片中的__溶解到酒精中,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叶片的__色对淀粉的显色反应有干扰.</p><p>(3)实验中,在叶片上滴加碘酒的目的是__.</p><p>(4)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的叶片能够进行__,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p></div></div>
<div><p>【答案】 ⑥②⑤③①④ 叶绿素 绿 检验是否有淀粉生成 光合作用 淀粉</p><p>【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1)根据分析可知,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后滴加碘液→漂洗后观察叶色。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⑥②⑤③①④。<br />(2)酒精脱色: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脱色时,酒精要隔水加热是因为酒精的燃点低,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 <br />(3)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br />(4)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叶片见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因此该实验说明绿色植物的叶片在光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恩吉尔曼水绵光合作用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13/17/c4bc98b7/SYS201807131713289166723839_ST/SYS201807131713289166723839_ST.001.png" width="208"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恩吉尔曼选用__作为光合作用的实验材料.</p><p>(2)他把载有实验材料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__(选填“黑暗”或“光照”)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实验材料.</p><p>(3)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__被光照到的部位周围.</p><p>(4)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__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p><p>(5)这个实验能证明植物光合作用中释放氧气的结构是__.</p></div></div>
<div><p>【答案】 水绵 黑暗 叶绿体 叶绿体 叶绿体</p><p>【解析】依据恩吉尔曼实验,实验设计的巧妙之处:一是选用水绵作为实验材料;二是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并且没有空气的环境中,从而确保实验能够正常地进行;三是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并且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四是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的对比实验。</p><p>(1)水绵不仅具备细而长的带状叶绿体,而且叶绿体螺旋状地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1880年德国恩吉尔曼选用水绵做实验材料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得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在叶绿体。<br />(2)、(3)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照到的部位附近。<br />(4)、(5)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证明了植物光合作用的放氧结构是叶绿体并且是由光照引起的。得出结论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7/13/17/c4bc98b7/SYS201807131713290488450991_ST/SYS201807131713290488450991_ST.001.png" width="346" height="23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消费者是__,分解者是__.</p><p>(2)图中的水生动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上述填空均用图中序号表示),图中②和③的作用是__.</p><p>(3)要维持该池塘生态系统,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需处于一个__的状态.</p></div></div>
<div><p>【答案】 水草、浮萍、水绵(浮游植物) 鱼、虾 腐生的细菌和真菌 ① 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 相对稳定</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它们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其中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观图可知:①是太阳、②是水草、③是浮游植物、④是鱼、⑤是虾、⑥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p><p>(1)水草、浮萍和水绵(浮游植物)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鱼、虾等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微生物是分解者。<br />(2)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图中的水生动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图中②和③属于绿色植物,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有机物。<br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所以要维持该池塘生态系统,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需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