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35:31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水螅具有的特征是(   )</p><p>A. 身体呈辐射对称    B. 体表有剌细胞    C. 身体呈左右对称    D. 有口无肛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左右对称属于扁形动物的特征。所以身体呈左右对称不属于水螅具有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蚯蚓的体壁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   )</p><p>A. 完成呼吸    B. 进行运动    C. 吸收营养    D. 保持水分</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因此实验过程中,要保持蚯蚓的体壁是湿润的,这有利于蚯蚓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摸一摸蝗虫的体表,感觉有点硬,这是外骨骼。下列有关外骨骼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生长和发育    B. 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需要更换外骨骼</p><p>C. 外骨骼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D. 外骨骼能支撑身体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外骨骼骨化后不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在生长过程中有蜕去外骨骼,以使身体长大的现象,也称蜕皮现象,A正确,B错误;昆虫的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适于陆地的生活,C正确;昆虫的身体外有外骨骼,可以保护、支撑身体内部柔软器官,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全是软体动物的一组是(   )</p><p>A. 河蚌、蚯蚓、蜗牛    B. 石鳖、河蚌、乌贼</p><p>C. 乌贼,水螅、蛔虫    D. 河蚌、蚯蚓.扇贝</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河蚌和蜗牛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A错误;石鳖、河蚌、乌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B正确;乌贼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水螅结构简单,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蛔虫结构简单,属于线形动物,C错误;河蚌和扇贝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是软体动物;蚯蚓的身体由许多相似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蜻蜓是常见的昆虫,某同学观察后做了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p><p>A. 蜻蜓的呼吸器官在腹部</p><p>B. 蜻蜓有三对足,两对翅</p><p>C. 蜻蜓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p><p>D. 蜻蜓不是节肢动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蜻蜓属于昆虫,体内无脊椎骨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和单眼,其中触角具有触觉和嗅觉的作用,呼吸器官在腹部,昆虫的体表有外骨骼,具有保护、支持和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的作用,具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运动能力较强。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类的是(  )</p><p>A. 海马    B. 鱿鱼    C. 章鱼    D. 鲸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A正确;鱿鱼和章鱼,它们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属于软体动物,B、C错误;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为哺乳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的是</p><p>A. 用鳍游泳    B. 身体呈流线型</p><p>C. 用鳃呼吸    D. 身体背部有脊柱</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鱼适于在水中生活的特点:①鱼的体形成梭形,体表有粘滑的感觉,可以减少水的阻力;②体表有鳞片具有保护作用;③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④用鳍游泳等;⑤鱼体内有侧线可以感知水流,测定方向为鱼的感觉器官。而鱼的背部有脊柱与水中生活不相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两栖动物是指</p><p>A. 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p><p>B. 有时在水中生活,有时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p><p>C. 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p><p>D. 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上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在水中生活,成体在陆地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p><p>A. 麻雀和猪    B. 白兔和蛇    C. 鸡和蚯蚓    D. 猫和青蛙</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麻雀和猪属于恒温动物,A正确;白兔属于恒温动物,蛇属于变温动物,B错误;鸡属于恒温动物,蚯蚓属于变温动物,C错误;猫属于恒温动物,青蛙属于变温动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投篮动作中,篮球投出时肚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p><p>A. 收缩、收缩    B. 收缩、舒张    C. 舒张、收缩    D. 舒张、舒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投篮动作中,篮球投出时属于伸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p><p>A. 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腹肌</p><p>B.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p><p>C. 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p><p>D. 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A错误;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B正确;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它需要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C错误;不是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如蚯蚓的体内无骨骼,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鸟喂鱼”这种行为所具有的特点是(    )</p><p>①由生活经验获得②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决定③动物生来就有④由动物生活环境因素决定</p><p>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小鸟喂鱼”这种动物行为是③动物生来就有的,②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p><p>A. 学习行为    B. 社会行为    C. 捕食行为    D. 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配偶;其它雄狒狒负责采集食物,保卫狒狒群体,因此属于社会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肉眼直接观察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形态不同    B. 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苗落大</p><p>C. 不同的霉菌菌落有不同的颜色    D. 一个菌落就是一个细菌或真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p><p>真菌落特征:菌落较大,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菌丝细长,菌落疏松,呈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起,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形态不同,真菌菌落一般比细菌菌落大,不同的霉菌菌落有不同的颜色。而一个菌落是细菌或真菌的集合体。</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广州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疾病。下列对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登革病毒是一种动物病毒</p><p>B. 病毒有简单的细胞结构</p><p>C. 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p><p>D.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登革热病毒寄生在动物的体内,属于动物病毒.A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B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C正确;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它生物体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是(  )</p><p>A. 列文·虎克    B. 巴斯德    C. 弗菜明    D. 科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对应有误的是(  )</p><p>A. 醋酸菌﹣制作泡菜    B. 乳酸菌﹣制作酸奶</p><p>C. 青霉﹣青霉素    D. 甲烷菌﹣生产沼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泡菜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醋酸菌发酵产生醋酸,A错误;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发酵后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风味,B正确;用青霉菌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C正确;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炎热的夏天,食物很容易变馊,引起食物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p><p>A. 夏天空气潮湿,化学物质的污染严重</p><p>B. 夏季阳光太强,食物容易分解</p><p>C. 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大量繁殖</p><p>D. 炎热的夏天,食物的水分蒸发过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机物,生长和大量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微生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营养物质等,夏天温度较高,食物中的细菌、真菌繁殖加快,食物中细菌真菌数量大量增加繁殖,进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小鼠走迷宫属于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这种行为会消失。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表是真菌与藻类共生在一起而形成的。(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地衣是由真菌和藻类两种生物在一起共生形成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方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当两者分开时,真菌得不到有机物无法生存,而藻类也因得不到足够的水、无机盐生长不良,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看图填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55d209e8/SYS201808081129599910230744_ST/SYS201808081129599910230744_ST.001.png" width="363" height="13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____,在不良环境中,这类生物会形成____。</p><p>(2)细菌和真菌中有些是寄生生活的,会导致动植物和人患病。下列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有____________。</p><p>①扁桃体炎②手癣③小麦叶锈病④棉花枯萎病⑤猩红热⑥禽流感⑦手足口病⑧丹毒</p><p>(3)柑橘长霉,最终会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p><p>(4)柑橘腐败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生活中你知道那些食品保存的方法,请举出例子。(至少两个)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A  芽孢  ①⑤⑧  参与物质循环  真空包装法、冷藏法、烟熏法等</p><p>【解析】图A中有未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细菌;图B有液泡,是酵母菌;图C属于青霉。</p><p>(1)图中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在不良的环境下,这类生物的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br />(2)①扁桃体炎的致病菌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br />②手癣属于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br />③、④有的真菌寄生在玉米、小麦、棉花等植物的体内,使之患小麦叶锈病、玉米黑粉病、棉花枯萎病。<br />⑤人的猩红热是由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的疾病。<br />⑥禽流感是由于禽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r />⑦手足口病是由于病毒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r />⑧丹毒虽以“毒”命名,却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真皮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链球菌。</p><p>所以由细菌引起的疾病有①⑤⑧。<br />(3)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br />(4)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法、冷藏法、烟熏法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7440公项。以暖温带天然落叶阔叶林、侧柏林生态乐统、野生动植物种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属于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截止到2013年,保护区内己查明高等植轴151科497属1004种,脊椎动物26目56科221种,无脊椎动物昆虫11目83科482种,此外还有大型真菌19科32属40种.</p><p>山上动物种类繁多,如蚯蚓、蝗虫、蜘蛛、鲫鱼、野兔、蛇、麻雀、蜗牛等,还有雉鸡、狐狸、梅花鹿、金雕等珍希劝物。</p><p>(1)请将资料中出现的动物分成两大类:_______________  分类依据是____。</p><p>(2)文中出现的分类单位:科、属、种、目·共同特征最多的是____。</p><p>(3)资料很好的体现了</p><p>A.生物种类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一类:蚯蚓、蝗虫、蜘蛛、蜗牛另一类:鲫鱼、野兔、蛇、麻雀、雉鸡、狐狸、梅花鹿、金雕  有无脊柱  种  A  建立自然保护区</p><p>【解析】(1)动物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其中蚯蚓、蝗虫、蜘蛛、蜗牛属于无脊椎动物;鲫鱼、野兔、蛇、麻雀、雉鸡、狐狸、梅花鹿、金雕属于脊椎动物。<br />(2)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种是最小的单位,一种生物就是一个物种,同种的生物共同特征最多。<br />(3)辽宁白狼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151科497属1004种,脊椎动物26目56科221种,无脊椎动物昆虫11目83科482种,此外还有大型真菌19科32属40种。说明生物种类很多,这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r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8/08/11/9bf91814/SYS201808081130003494296546_ST/SYS201808081130003494296546_ST.001.png" width="52" height="13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_____.</p><p>(2)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是_____.</p><p>(3)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如图所示).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_____.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换成的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不利于酵母菌的生活    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    二氧化碳    实验过程中缺少对照组</p><p>【解析】(1)酵母菌是有活性的,需要适宜的温度,如果水温过高会使其活性降低或死亡。因此,要用温开水,而小芳换成了热水,使面团温度过高,影响酵母菌的活性。<br />(2)(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做假设是可以肯定假设,也可以否定假设,如本题可假设: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br />(4)此实验是发酵现象的实验,瓶中的酵母菌发酵把葡萄糖分解,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有泡冒出,气球胀大。</p><p>(5)此实验属于探究实验,应该设置对照组。</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辽宁省葫芦岛市建昌县八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