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新年伊始,我国二胎政策正式实施,某记者为了解中小学生对家中即将多个“二宝”的看法,走访了多所学校.该过程中记者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p><p>A. 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资料分析法 D. 调查法</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果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p><p>解:观察法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基本方法,是对实验对象用肉眼或一些辅助仪器进行的观测;</p><p>实验法指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实验对象进行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p><p>资料收集法是针对某一问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问题答案的方法;</p><p>调查法是为了获得某一方面的数据或信息而采取的实地考察的方法;</p><p>某记者为了解中小学生对家中即将多个“二宝”的看法,走访了多所学校.该过程中记者主要采用的方法应属于调查法.</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13/10/58b9c657/SYS201810131008213705663830_ST/SYS201810131008213705663830_ST.001.png" width="73"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p><p>B. 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p><p>C. 鹰和蛇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p><p>D. 该图中,鹰的生命活动所需物质最终来源于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此草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A正确;<br />植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草和鼠共有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B错误;<br />鹰捕食蛇,鹰和蛇之间属于捕食关系,同时鹰和蛇都以鼠为食物,鹰和蛇之间又属于竞争关系,c正确;<br />该生态系统能量和有机物都来源于草的光合作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一遗传现象是由( )决定的.</p><p>A. 细胞膜 B. 液泡 C. 细胞核 D. 线粒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p><p>解: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部分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DNA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遗传片段.“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流程图中不正确的是( )</p><p>A. 使用显微镜“对光”三转: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p><p>B. 细胞分裂过程:细胞质分裂→细胞核分裂→新细胞形成</p><p>C. 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p><p>D. 种子的萌发过程:吸收水分→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使用显微镜“对光”三转: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A正确;<br />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首先是细胞核一个分裂成两个,细胞质再分成两份,每份含一个细胞核,最后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即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新细胞形成,B错误;<br />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步骤: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吸,C正确;<br />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增强,将储存在子叶内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到胚的胚轴、胚根和胚芽,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探究根的生长时,如图对根尖等距离划细线,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细线间距离最大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13/10/58b9c657/SYS201810131008219681952403_ST/SYS201810131008219681952403_ST.001.png" width="115"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13/10/58b9c657/SYS201810131008219681952403_DA/SYS201810131008219681952403_DA.001.png" width="193" height="3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图中①是成熟区,②是伸长区,③是分生区,④是根冠.根冠和成熟去的细胞基本上已经不分裂了,而分生区的细胞主要负的是分裂,只会使细胞的数目增加,伸长区的细胞长长,让根部变大!因此所画线段间距变化所示:成熟区、分生区、根冠出的间距基本不变,而伸长区的间距明显增长.</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结构中,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的,而人体细胞中没有的是( )</p><p>A. 细胞壁和线粒体</p><p>B. 叶绿体和液泡</p><p>C. 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p><p>D. 细胞壁和液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细胞中不含有细胞壁,含有线粒体A错误;人体细胞中不含有叶绿体和液泡,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也不含有叶绿体;B错误;人体细胞中不含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也不含有叶绿体;C错误;人体细胞中不含有细胞壁和液泡,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具有,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这与它体内的( )有关.</p><p>A.表膜 B.收集管 C.伸缩泡 D.食物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草履虫是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最常见的是尾草履虫,体长只有180﹣280微米,因为它身体形状从平面角度看上去像一只倒放的草鞋底而叫做草履虫.</p><p>解: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13/10/58b9c657/SYS201810131008223534870946_DA/SYS201810131008223534870946_DA.001.png" width="400" height="2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它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成食物泡,供其慢慢消化吸收.据估计,一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吞食43000个细菌,它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细胞内不同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下列结构与功能连接不正确的是( )</p><p>A. 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p><p>B. 细胞核﹣保护和支持细胞</p><p>C. 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p><p>D. 叶绿体﹣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解答.</p><p>解: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具有流动性,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可见B不正确,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关于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p><p>B. 苔藓、蕨类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陆地环境</p><p>C. 苔藓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常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p><p>D. 苔藓靠孢子繁殖后代,蕨类植物靠种子繁殖后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据此解答.</p><p>解: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A正确;</p><p>B、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适于生活在阴湿处,B正确;</p><p>C、苔藓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敏感,常作为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C正确.</p><p>D、藻类、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产生种子,都靠孢子繁殖后代,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 发育成的: ( )</p><p>A. 种子 B. 芽</p><p>C. 叶 D. 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解:古诗中万条枝条及绿叶,也就是植物的茎和叶.植物的茎和叶都是由什么发育而来的呢?我们知道植物由种子发育而来,种子里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那部分.在长出的茎和叶上也有许多芽,能发育成茎和叶的芽是枝(叶)芽.故茎和叶都是由芽发育而来的.</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的主要区别是( )</p><p>A.有无果皮包被 B.胚的大小 C.胚乳来源不同 D.胚乳有无</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绿色植物的分类一般要考虑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被子植物分类的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着,把植物分成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种子无果皮包被着,裸露,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能形成果实,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花中最重要的结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a32ce7f8/SYS201712310002006342963227_ST/SYS201712310002006342963227_ST.001.png" width="254"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②③ B.①⑤ C.④⑤ D.①⑥</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⑥花柄连接茎和花;⑤花托上面着生花的各部分;④花萼和①花冠在花开放以前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开放后,花冠能够招引昆虫来传粉;②雄蕊有花丝和花药组成,花丝支持花药,花药中有花粉;③雌蕊由柱头、花柱和子房几部分,柱头接受花粉,一朵花的花粉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同一朵花的柱头上的方式,叫自花传粉,再经过受精后,雌蕊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可见②雄蕊和③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p><p>A. 根毛、导管、气孔 B. 气孔、根毛、导管</p><p>C. 根毛、气孔、导管 D. 表皮、叶脉、气孔</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生理盐水的作用是( )</p><p>A. 保持细胞形态 B. 为细胞提供营养</p><p>C. 方便细胞染色 D. 避免细胞死亡</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的注意事项,先滴的是0.9%生理盐水,细胞吸水的原理:细胞的浓度大于周围溶液的浓度时吸水.反之失水.</p><p>解: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因吸水而膨胀,或失水而皱缩.所以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0.9%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保持细胞形态.</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 )</p><p>A. 凉水 B. 热水 C. 酒精 D. 洗衣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酒精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p><p>解:绿色汁液主要是叶绿素,酒精能溶解叶绿素,因此踏青归来,许多同学的白衣服上沾染了植物的绿色汁液,欲去除绿渍,最好选用酒精.</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仅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的是( )</p><p>A.桃树 B.小麦 C.猫 D.苹果树</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该题中,桃树、小麦和苹果树为植物,含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两种能量转换器,猫为动物,只含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地里的蚯蚓——能屈能伸”. “长颈鹿的脖子、丹顶鹤的腿——各有所长”、 “春蚕结茧——一丝不苟 “ 、 “蚂蚁搬家——大家动口”、 “瓮中捉鳖——十拿九稳”等,老师将这些动物分成了两大类,其归类的依据最可能的是( )</p><p>A. 生活环境的不同 B. 体内有无脊柱</p><p>C. 运动方式的不同 D. 呼吸方式的不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体内有无脊柱,我们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如题中的蚯蚓、蚕、蚂蚁的体内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无脊椎动物;长颈鹿、鳖的体内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属于脊椎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年来,我市加大资金投入,狠抓绿化建设,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临沂”建设。采取这些措施的重要目的是( )</p><p>A. 开发旅游</p><p>B. 发展畜牧业</p><p>C. 增加木材(或草)产量</p><p>D. 改善生态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p><p>解:“绿色发展”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生态环境;因为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绿色发展”可以增加植被的面积,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p><p>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被子植物是我们生活过程中常见的植物类群,请认真分析以下各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13/10/58b9c657/SYS201810131008237216272273_ST/SYS201810131008237216272273_ST.001.png" width="540"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所示玉米种子的结构,观察时在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染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_____,它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胚是种子中幼小的生命体它包括_____(填图中代号)。</p><p>(2)图二是为了研究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设计的三个装置。本实验共有_____组对照实验,所探究的实验变量是_____,其中对照组是_____号装置;除此题研究的条件外,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还有_____;在做此实验时应该选粒大饱满的种子,为什么?_____</p><p>(3)从图三到图四植物的生长必须经过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是_____,图四中的①是由图三中的[]_____发育而来的。</p></div></div>
<div><p>【答案】 1胚乳 组织 2、3、4、5 2 水和温度 2 充足的空气 胚完整且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丰富 传粉和受精 6胚珠</p><p>【解析】观图可知:图一中1是胚乳、2是子叶,3是胚芽、4胚轴、5是胚根。</p><p>(1)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其储存的营养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因此在图一所示的玉米种子的剖面上滴一滴染液,变成蓝色的部分是1胚乳。胚乳属于营养组织。种子的胚由3胚芽、4胚轴、5胚根、2子叶四部分组成,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br />(2)图二中2号是不施加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满足种子萌发的条件,应为对照组。图二中1和2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水;3和2可形成对照,唯一变量是温度。除此题研究的条件外,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还有充足的空气;在做此实验时应该选粒大饱满的种子,原因是种子萌发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br />(3)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从图三→图四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果实中的①种子由6胚珠发育而成。</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学习了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后,小明便用从超市购买的新鲜菠菜为材料,做了以下探究活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13/10/58b9c657/SYS201810131008240019993634_ST/SYS201810131008240019993634_ST.001.png" width="550"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通过图1根尖的观察,小明发现其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其意义是 .</p><p>(2)图2中,甲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叶片表皮结构示意图,若要达到图乙所示观察结果,首先需将装片向 移动,直至A到达视野中央,再次需换用图3丙中的镜头 ,然后调节 进行观察.</p><p>(3)选取新鲜的叶片,制成临时切片,放置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如图3所示):</p><p>①具有输导作用的结构是[ ] ,1是叶片的表皮它属于 组织.</p><p>②叶片呈现绿色,是因为图中标号[ ](填序号)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p><p>③气体交换和水分散失的门户是[ ] ,它的张开和闭合是由 控制的.</p></div></div>
<div><p>【答案】(1)增大了根吸收水分的表面积,提高了吸收水分的效率;</p><p>(2)左下方;b;细准焦螺旋;</p><p>(3)3;叶脉;保护;2;4;气孔;保卫细胞</p><p>【解析】试题分析:(1)在轴向上,根尖的结构一般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加根的吸收面积.</p><p>(2)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目镜和物镜,显微镜下像的移动位置与物的移动位置正好相反,让像变清晰要调节细准焦螺旋.</p><p>(3)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其中叶肉是叶片的主要部分,叶脉具有输导作用.</p><p>观图3可知:1是表皮、2是叶肉、3是叶脉、4是气孔.据上分析解答.</p><p>解:(1)成熟区,也称根毛区.内部某些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逐渐消失,这些细胞上下连接,中间失去横壁,形成导管.导管具有运输作用. 表皮密生的茸毛即根毛,根毛细胞的体积大,细胞质少,液泡大有利于水的吸收.细胞向外突起形成根毛,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了吸收水分的效率,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p><p>(2)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使用显微镜观察切片时,物像位于视野左下方,要使像移至视野中央,像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玻片应向左下方移动.要想得到放大的像,应换上高倍物镜b,换上高倍物镜后像变模糊,所以此时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调出更清晰的物像.</p><p>(2)叶片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p><p>①表皮由一层排列紧密、无色透明的细胞构成,表皮细胞的外壁上有一层透明的、不易透水的角质层,主要起保护作用;叶脉里有导管和筛管,导管的作用是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的作用是运输有机物;因此叶脉具有输导的作用.</p><p>②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光合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产生氧气,所以叶肉是叶片的主要部分.</p><p>③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和水分散失的门户,它的张开和闭合是由 保卫细胞控制的.</p><p>(1)增大了根吸收水分的表面积,提高了吸收水分的效率;</p><p>(2)左下方;b;细准焦螺旋;</p><p>(3)3;叶脉;保护;2;4;气孔;保卫细胞.</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探究植物的生理作用,小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两个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13/10/58b9c657/SYS201810131008242151463664_ST/SYS201810131008242151463664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实验一:将设计好的两个装置放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进行观察,A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预期的实验结果:A中叶片的颜色_____,B中叶片的颜色_____。但令小悦奇怪的是A装置中叶片变蓝,原因是_____,实验现象表明实验失败,你认为如何改进实验操作步骤才能使实验达到预期效果?_____</p><p>(2)实验二:在设计时小悦在试管中滴加了适量的油滴,其作用是_____,一段时间后小悦发现装置_____的塑料袋内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的主要器官是_____。如果把C 装置改成黑色塑料袋,扎紧袋口。第二天打开,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_____。若将袋内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又有什么现象出现?_____说明_____,写出该作用的表达式_____。</p><p>(3)根据上述实验总结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请写出两点。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吸收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不变蓝 变蓝 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遇碘变蓝 实验前应该先将盆栽斑叶植物放黑暗处一昼夜 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 C 叶 熄灭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p><p>【解析】(1)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图中AB是一组对照试验,变量是二氧化碳。将A、B两个装置放在光下2小时,分别摘取一叶片,并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A装置中的叶片不变蓝,B装置中的叶片变蓝,证明绿色植物制造淀粉需要二氧化碳。奇怪的是A装置中叶片变蓝,原因是叶片中原有的淀粉遇碘变蓝。为了能使实验达到预期效果实验前应该先将盆栽斑叶植物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br />(2)在试管中滴加了适量的油滴,其作用是防止水分蒸发干扰实验。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D塑料袋内的枝条除去其全部叶片;C塑料袋内的枝叶保持完整,因此蒸腾作用最旺盛,故水珠最多的应是C塑料袋。该实验说明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因此剪去部分枝叶或傍晚移栽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强度,减少水分的散失。植物的叶片在不见光的情况下只进行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第二天打开塑料袋,迅速伸进一根燃着的火柴棒,结果火柴棒迅速熄灭,这是因为塑料袋内的氧气被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若将该袋内的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呼吸作用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br />(3)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结论可知: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之一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根据实验二的原理可知,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雨。</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