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8:07:05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3章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定的气体是(  )</p><p>A. 二氧化碳    B. 氢气    C. 氧气    D. 氮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澄清的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起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而使溶液变浑浊,因此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鉴定二氧化碳气体,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通过呼吸运动,实现了(    )。</p><p>A.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p><p>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p><p>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p><p>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次肺活量测试中,小方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是3800ml、4000ml、4100ml。那么她的肺活量应记录为</p><p>A. 3800ml    B. 4000ml    C. 4100ml    D. 3967ml</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为了减少误差,测肺活量时一般测三次,取最大值,因为肺活量是肺的最大通气量,因此,小方测了三次肺活量的结果分别是3800ml、4000ml、4100ml,故她的肺活量是4100ml,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完成呼吸动作的主要呼吸肌是(  )</p><p>A. 肋骨间肌肉和膈肌    B. 背部肌肉</p><p>C. 腹部肌肉    D. 胸部肌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可见呼吸动作的主要呼吸肌是肋间肌和膈肌,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肺泡内的氧能够进入血液的原因是(   )</p><p>A. 肺泡内的氧浓度大于二氧化碳的浓度</p><p>B. 血液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肺泡内二氧化碳的浓度</p><p>C. 肺泡内的氧浓度大于血液氧浓度</p><p>D. 血液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大于肺泡内的氧浓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气体总是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由于肺泡内的氧气的浓度大于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所以氧气将从外界进入血液;血液中的氧气的浓度大于组织细胞内氧气的浓度,所以氧气将从血液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生命活动,释放能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  )</p><p>A. 红骨髓    B. 肺动脉</p><p>C. 肺泡外的毛细血管    D. 组织细胞间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在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氧气浓度最高的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因此人体内红细胞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的场所是肺泡外的毛细血管,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这些二氧化碳产生于</p><p>A. 肺泡    B. 组织细胞    C. 血液    D. 鼻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人体吸进的氧气最终到达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产生于组织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与吸入的气体相比,人呼出的气体中氧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其根本原因是(  )</p><p>A. 肺的通气</p><p>B.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p><p>C. 组织细胞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p><p>D.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吸入的氧要提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此过程可以用表达式表示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这个过程是在细胞中的线粒体内完成的,所以这个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经过一系列的途径被运输到肺,由人体呼出,导致呼出的气体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被消耗,可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李明外出游玩,遇到被求上岸时呼吸停止,有微弱心跳的溺水儿童.李明回忆学过的急救知识,想尽快对其实施求治.在他回忆的以下做法中,不恰当的是(  )</p><p>A. 使溺水儿童仰卧,头后仰,衣领解开</p><p>B. 清除口鼻内的污物体、异物</p><p>C. 一手托住后脑,一手托起下颌,口对口吹气</p><p>D. 每分钟吹气16-18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救溺水儿童时,身体要仰卧,头后仰,衣领解开,A正确;做人工呼吸时,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必须先清除干净口鼻内的污物体、异物,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B正确;救护者应跪在病人的一侧,用手帕或是纱布盖在病人的口鼻上,用一只手托起病人的下颌,另一只手捏紧病人的鼻孔,然后深吸一口气,对着病人的口部用力吹入,C错误;人工呼吸的频率应和人体自然呼吸的频率相同,每分钟吹气16-18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停止,必须立即实施心脏复苏。心脏复苏技术的顺序应该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930c033/SYS201712310034229758347320_ST/SYS201712310034229758347320_ST.001.png" width="446" height="10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③④②    B. ③①④②    C. ②③①④    D. ③②①④</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心扉复苏的步骤:(1)判断意识;(2)如无反应,立即呼救;(3)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4)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异物;(5)判断有无呼吸;(6)如无呼吸,立即口对口吹气2次;(7)保持头后仰,另一手检查颈动脉有无搏动;(8)如有脉搏,可仅做口对口人工呼吸;(9)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10)每按压30次,口对口吹气2次,然后重新定位,再按压30次,如此反复进行;(11)心肺复苏开始1分钟,或者连续操作四个循环后,检查一次呼吸和脉搏、瞳孔变化,以后每进行4~5分钟检查一次,每次不超过5秒钟;(12)如用担架搬运病人或者是在救护车上进行心肺复苏,应不间断地进行,必须间断时,时间不超过5~10秒,所以题目中的正确顺序是:①③④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根据如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16/10/e04e1caf/SYS201810161006562664576189_ST/SYS201810161006562664576189_ST.001.png" width="112"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_____(吸气还是呼气).</p><p>(2)图中A表示_____,图中C表示的是_____.E表示的是_____.</p><p>(3)用手上推E,小气球_____,表示_____.</p><p>(4)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_____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p></div></div>
<div><p>【答案】  吸气  气管  肺  膈  缩小  呼气  前后、左右</p><p>【解析】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br />2、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p><p>(1)图示中,箭头表示用手向下拉推橡皮模,代表膈肌收缩,模拟的是吸气过程。<br />(2)图中A、B表示气体进出肺的通道,A是气管,B是支气管;C小气球代表肺,D代表胸廓,E代表膈肌。<br />(3)用手上推E,表示膈肌舒张,膈的顶部上升,胸廓缩小,装置内气压上升,小气球随之回缩,造成气球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从气球排出,表示呼气过程。<br />(4)此模型只模拟了膈肌的运动而引起的胸廓的上下径的变化,不能模拟肋间肌运动而导致的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刚为了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差别,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16/10/57f35038/SYS201901161006259618504400_ST/SYS201901161006259618504400_ST.001.png" width="120" height="12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提出问题: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p><p>假设假设:吸入气体中含二氧化碳比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多.</p><p>(1)提出假设:人体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大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p><p>实验原理: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p>(2)设计实验方案:</p><p>将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都通过澄清石灰水.两个锥形瓶中都装有饱和澄清石灰水溶液,关闭阀门a,打开阀门b,缓慢吸气;关闭阀门b,打开阀门a,缓慢呼气.</p><p>(3)实验现象:锥形瓶________(填A或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p><p>(4)得出结论: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A  人体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少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p><p>【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验证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常用澄清石灰水,据此解答。</p><p>(3)根据图示中两个装置图分析可以看出:当吸气时,打开阀门b,关闭阀门a,空气经B瓶吸入人体内,由于大气压强,外界的气体经B瓶的导管进入B瓶内的石灰水中,外界空气二氧化碳含量低,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当呼气时,关闭阀门b,打开阀门a,呼出的气体经瓶A排出,呼出的气体进入A瓶的澄清石灰水中,由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所以A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4)分析、比较A与B中实验现象的差异,可以看出该实验的结论:人体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少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七级生物下册第3章 第2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同步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