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22:05

湖北省随州市七年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各类营养物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后才能吸收的是(  )</p><p>①蛋白质    ②无机盐    ③淀粉   ④脂肪    ⑤维生素   ⑥水</p><p>A. ①②③⑥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⑤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①蛋白质、②无机盐、③淀粉、④脂肪、⑤维生素、⑥水。其中,⑤维生素、⑥水和②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①蛋白质、③糖类、④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气管能保持敞开的原因是(  )</p><p>A.有“C”型的软骨支架      B.肌肉较松弛</p><p>C.气管壁较硬                 D.周围有肌肉牵拉</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道都有骨或C形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气管和支气管的管壁中都排列着一些半环状的软骨。软骨环具有支架作用,且有弹性,使气管腔 保持开放状态而管壁不致坍陷,从而保证气流畅通无阻。半环状软骨的缺口部分是柔软的膜,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构成,位置在气管和支气管的背面。</p><p>考点: 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在溺水时,受阻碍的生理活动是(  )</p><p>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p><p>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如果人体吸入了CO,大量的一氧化碳取代氧气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在肺泡处的毛细血管结合,因为它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比与氧气结合的能力大200多倍,这样血红蛋白就与一氧化碳结合,从而失去了与氧气结合的机会,人体就会出现一氧化碳中毒即煤气中毒。所以煤气中毒时,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过程受阻,造成组织细胞缺氧,甚至危及生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小肠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 小肠绒毛中有许多毛细血管</p><p>C. 小肠和胃相连    D. 小肠长5~6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与其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和胃相连与其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气体进入人体的通道顺序是(  )</p><p>A.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p><p>B.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p><p>C. 鼻、咽、口腔、喉、气管、支气管</p><p>D.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合格的胶囊主要成分是淀粉,不经咀嚼直接吞服,这主要是保护哪个器官免受药物的刺激(   )</p><p>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食物中含有的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 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可见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人们利用这个特性,把对胃有刺激作用的药物放在由淀粉制 成的胶囊里直接吞服,这样就可以避免药物对胃的刺激。</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题文)图所示为女性生殖器官,并表示受精、受精卵发育和埋入子宫内膜的过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0/10/794d9735/SYS201904101031042261803267_ST/SYS201904101031042261803267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xa0;   ] 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p><p>(2)男性性器官产生的i和g在[&#xa0;  ]____相遇受精完成;受精卵f分裂后形成的胚泡慢慢移动到子宫中。&#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xa0;</p><p>(3)h表示的是________。(A、受精卵 B、卵细胞 C、胚胎&#xa0;D、精子)</p><p>(4)胚胎发育成胎儿后,最后通过________从母体中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p></div></div>
<div><p>【答案】    c卵巢     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b;输卵管    C    胎盘和脐带</p><p>【解析】由女性生殖系统及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可知:a表示子宫,b表示输卵管,c表示卵巢,d表示子宫内膜,e表示阴道,g表示卵细胞,f表示受精卵,h表示胚泡。</p><p>(1)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br />(2)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br />(3)h表示胚泡。<br />(4)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其中①表示的是气管,②表示的是肺,③表示的是膈肌.</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04/10/3acbabaf/SYS201903041003514633952960_ST/SYS201903041003514633952960_ST.001.png" width="168" height="16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B表示是_______过程(填吸气或呼气),此时肋骨间肌肉和膈肌_____,胸廓的容积_____.</p><p>(2)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的身材,但是会直接影响图_____(填A或B)所示生理过程的进行,经常这样会引起体质下降。</p></div></div>
<div><p>【答案】  吸气  收缩  扩大  B</p><p>【解析】图中①表示的是气管,②表示的是肺,③表示膈肌。<br />(1)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A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图中B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增大,肺扩张,表示吸气。<br />(2)因为肋间肌和膈肌收缩时,胸廓体积增大,进行吸气,由于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影响了胸廓的扩张,故会影响B吸气过程。</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完成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04/10/3acbabaf/SYS201903041003516344501475_ST/SYS201903041003516344501475_ST.001.png" width="505"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______。</p><p>(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 号试管进行实验,观察到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不变蓝色,此时的淀粉已转变成了麦芽糖,那么A 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观察到3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变蓝、不变蓝)</p><p>(3)如果选用1、4、5 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会影响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吗?</p><p>(4)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唾液  不搅拌  变蓝  温度  实验时间不足(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搅拌不充分或馒头碎屑偏多)</p><p>【解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从表格中看出1、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量是唾液,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如果该兴趣小组选用1、2号试管进行实验,其实验变量是:唾液。<br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因此应选用1、3 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A处的处理方法是:不搅拌;试管3中适量馒头块、不搅拌,唾液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观察到3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br />(3)1、4、5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温度会影响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吗?<br />(4)1号试管中有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液不变蓝。因此如果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则可能的原因是实验时间不足(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搅拌不充分或馒头碎屑偏多)。</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北省随州市七级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