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济南版八年级下册 6.2.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同步测试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南极是一个极度冰冻的地方,在科学家眼里,那儿可能蕴涵着无价的科学宝藏。而在勇敢的旅游者眼里,这块冰封的陆地恰好是一个游览胜地。目前,在是否可以到南极旅游的问题上,科学家和旅游者的对抗越来越激烈。科学家之所以强烈反对旅游者去南极旅游,主要原因是 (    )</p><p>A. 南极生态系统成分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易被破坏</p><p>B. 南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复杂,人类的介入会使原有的食物网遭到破坏</p><p>C. 南极的光照强烈,上空存在臭氧空洞,这会给旅游者带来很大的伤害</p><p>D. 旅游者的活动会使南极的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南极是一个极度冰冻的地方,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弱,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易被破坏,所以科学家强烈反对旅游者去南极旅游,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山不容二虎”这句谚语,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是( )</p><p>A. 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p><p>B. 虎是营养级很高的生物,可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p><p>C. 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p><p>D. 虎的个体大,生活的空间也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每一个营养级大约减少20%,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80%.虎食量大,以大中型食草动物为食(主要是鹿类),也会捕食其他的食肉动物,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如食物链:草→鹿→虎。因此,虎是营养级别很高的生物,可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量也就少,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维持生存,才有了“一山不容二虎”的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中,贮存能量最多的成分是( )。</p><p>A. 生产者</p><p>B. 初级消费者</p><p>C. 次级消费者</p><p>D. 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塔基是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能量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p><p>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消耗有机物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因此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必需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维持生活,所以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个体数量最少的动物应该是 ( )</p><p>A. 食草昆虫 B. 青蛙 C. 蛇 D. 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在“草→食草昆虫→青蛙→蛇→鹰”食物链中,猫头鹰位于食物链的最末端,由于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而猫头鹰体内的能量最少,其数量也最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植食动物在生物圈中充当什么角色( )</p><p>A. 分解者 B. 生产者 C. 消费者 D. 自养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生态系统中物质(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甲、乙、丙的含义都正确的一项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112861441568_ST/SYS201904081031112861441568_ST.001.png" width="144"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 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p><p>C. 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 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由图可知,甲表示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从环境中得到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到大气中,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乙表示消费者,以生产者为食,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其尸体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丙表示分解者,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到大气当中,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指的是各种生物 B. 每一个生态系统都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p><p>C. 生态系统可以缺少分解者 D. 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是独立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不仅指各种生物,还包括非生物部分,A错误;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B正确;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可以没有消费者,但是不能没有分解者,C错误;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鱼内脏埋入土中,过一段时间翻开土壤发现鱼内脏不见了,下来解释合理的是(    )</p><p>A. 被土壤吸收了 B. 被环境中的分解者分解了</p><p>C. 被植物直接吸收了 D. 通过内脏自身的呼吸作用消耗掉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腐生的细菌和真菌把鱼的内脏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了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被蔬菜吸收,成为制造蔬菜体内的有机物原料,</p><p>解:土壤中有营腐生生活的真菌和细菌,它们把鱼的内脏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后,被植物吸收,可见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p><p>B.沼泽是典型的淡水生态系统</p><p>C.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p><p>D.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A错误;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B错误;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是植物,属于生产者,C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过度放牧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117826310035_ST/SYS201904081031117826310035_ST.001.png" width="310"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p><p>(2)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 </p><p>(3)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________以及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p></div></div>
<div><p>【答案】 太阳能(或太阳) 绿色植物 消费者</p><p>【解析】(1)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p>(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p><p>(3)在生态系统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紧密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平衡示意图,请完成下列概念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118947582883_ST/SYS201904081031118947582883_ST.001.png" width="390"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5________  6________  7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燃烧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分解作用 植物 动物</p><p>【解析】试题分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3)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图中1为化石燃料的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2为植物的光合作用,3为植物的呼吸作用,4为动物的呼吸作用,5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6为植物,7为动物,二者形成食物链。</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8/10/7e2a4b95/SYS201904081031120278855730_ST/SYS201904081031120278855730_ST.001.png" width="176" height="2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是________,细菌和真菌作为________,在自然界中起到分解动植物遗体,参与物质循环的重要作用. </p><p>(2)属于非生物部分的是________. </p><p>(3)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使土地沙化,导致生态系统失去________,草原就难以恢复原样了.</p></div></div>
<div><p>【答案】 草 牛 分解者 阳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 平衡</p><p>【解析】试题分析:(1)、(2)、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由上可知,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草,消费者是牛,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非生物部分是阳光、二氧化碳、水、无机盐.(3)、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原植被,使土地沙化,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下面物质循环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536153ba/SYS201806202241548698402200_ST/SYS201806202241548698402200_ST.001.png" width="282"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兔、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______把它们分解为______和______。</p><p>(2)在阳光下,和又被植物利用进行______作用,制造出的______进一步又被动物利用。</p><p>(3)动物通过呼吸作用,都能将体内的一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说明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之一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细菌和真菌 二氧化碳 水和无机盐 光合 有机物 动物能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p><p>【解析】(1)如图所示,在自然界中,C腐生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A二氧化碳、B水和无机盐,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br />(2)在光下,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一部分有机物被植物体自身利用,一部分为动物等其它生物提供食物;<br />(3)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而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