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2:03:39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检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这是(     )</p><p>A.生物进行呼吸</p><p>B.生物的发育</p><p>C.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p><p>D.生物的生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显微镜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下降镜筒时要一边注视物镜一边旋转准焦螺</p><p>B. 光线暗时可以选择使用凹面镜和大的光圈</p><p>C. 大幅度上升和下降镜筒时要用双手旋转粗准焦螺旋</p><p>D. 旋转换物镜时可以用手指扳动物镜镜头旋转</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下降镜筒时要一边注视物镜一边旋转准焦螺旋,防止物镜压坏标本,A正确;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B正确;上升和下降镜筒时要用双手同时旋转粗准焦螺旋,不能单手单边旋转,C正确;转换物镜时要转动转换器,不可以用手指扳动物镜镜头旋转,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生物圈    C. 草原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所以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   )</p><p>A. 成熟区    B. 伸长区    C. 分生区    D. 根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根毛的存在增加了根的吸收面积.根毛能分泌多种物质,如有机酸等,使土壤中难于溶解的盐类溶解,成为容易被植物吸收的养分.成熟区及其上部,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今年母亲节,为了给妈妈一个惊喜,小泽为妈妈准备了一份午餐:米饭、红烧鱼、红焖肉。你认为还应该加上哪种食物,使之营养更均衡</p><p>A. 排骨汤    B. 牛奶    C. 小米粥    D. 素炒芹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意,米饭主要成分为糖类,红烧鱼、红焖肉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br />排骨汤富含蛋白质和油脂,A错误;牛奶富含蛋白质,B错误;小米粥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C错误;素炒芹菜富含维生素,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公园里绿树成荫,被人们称为天然的“氧吧”,你认为在公园 “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p><p>A.凌晨         B.早晨            C.傍晚         D.深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而呼吸作用恰恰相反,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能在光下进行。傍晚时刻,植物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释放了大量的氧气,因此,此时是到泉州森林公园的天然“氧吧”“吸氧”的最佳时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呼吸作用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还有一部分</p><p>A. 贮存在ATP中    B. 贮存在淀粉</p><p>C. 贮存在蛋白质中    D. 贮存在脂肪中</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呼吸作用反应式表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释放出来,另一部分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一种ATP的物质中.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在细胞中,它与ADP的相互转化实现贮能和放能,从而保证细胞各项生命活动的能量供应.生成ATP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植物体内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生成ATP;另一条是所有活细胞都能通过细胞呼吸作用生成ATP。</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该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数量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400d3969/SYS201904111027279990830764_ST/SYS201904111027279990830764_ST.001.png" width="169" height="17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3条           &#xa0;B.4条&#xa0;&#xa0;&#xa0;&#xa0;C.5条  &#xa0;&#xa0;&#xa0;D.6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往往彼此交错连接,这样就形成了食物网.计算食物网中食物链的条数,先从生产者开始算有几个分支,再分别算出每个分支有几条,最后求出每个分支上的条数的和.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由生产者开始,由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此食物网有5条食物链即:①草→鹿→狼;②草→野兔→狼;③草→野兔→鹰;④草→野兔→蛇→鹰.⑤草→属→蛇→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蜘蛛→蟾蜍→蛇→猫头鹰.</p><p>&#xa0;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新疆吐鲁番地区昼夜温差大,葡萄特别甜。这是因为(    )</p><p>A. 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强</p><p>B. 白天光合作用强,晚上呼吸作用弱</p><p>C. 白天光合作用弱,晚上呼吸作用强</p><p>D. 白天光合作用弱,晚上呼吸作用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而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受环境温度的影响.</p><p>解:白天温度高,光合作用旺盛,积累的有机物多,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减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昼夜温差大可以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新疆的昼夜温差大,哈密瓜特别甜,就是因为白天光合作用旺盛、夜晚呼吸作用微弱.</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它是动物生来就会的</p><p>B. 它是动物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p><p>C. 它的形成不依赖个体生活的经验</p><p>D. 它对于动物适应环境没有什么意义</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鸟类孵卵,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它是动物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存的基础,对动物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防止一些血液传染病的传播,我国政府规定,停止进口一切外国血液制品,这是为了</p><p>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p><p>C. 保护易感人群    D. 消灭病原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艾滋病属于血液传染病,主要通过输入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而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移植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器官或组织等方式传播。所以我国已决定停止进口外国未经检验的血液制品,防止艾滋病的传入,这项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你能想象一棵苹果树上长出三种不同口味的苹果吗?运用生物技术就可以做到,这种技术是(  )</p><p>A. 嫁接    B. 扦插    C. 异花传粉    D. 组织培养</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 产生影响。因此要想让一株苹果植株上可以长出三种不同口味的苹果,就可以用这三种不同口味的苹果树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苹果植株上即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甲与乙是同班同学,由于甲得了流感,乙被甲传染也得了流感。那么乙在得流感前后的身份分别属于</p><p>A. 传染源、传播途径</p><p>B. 传播途径、易感人群</p><p>C. 易感人群、传播途径</p><p>D. 易感人群、传染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甲得了流感而使乙也得了流感,乙在患病前对该病缺乏免疫力,所以属于易感者;患传染病的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属于传染源。后来乙患病后成为患者,能够散播病原体,所以成为传染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DNA分子、基因和染色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p><p>A. 一个DNA分子就是一条染色体</p><p>B. 一个DNA分子上只有一个基因</p><p>C. 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p><p>D. 一个细胞中只有一个DNA分子</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每种生物的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数目都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AN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吴的爸爸有耳垂(Dd)、妈妈无耳垂(dd),小吴也是无耳垂,控制小吴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p><p>A. dd    B. DD    C. Dd或dd    D. Dd</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体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小明的爸爸有耳垂(Dd)、妈妈无耳垂(dd),小吴也是无耳垂,因此控制小明无耳垂的基因组成是d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人类正常精子染色体组成的是(  )</p><p>A. 22条常染色体+YY    B. 22条常染色体+X或Y</p><p>C. 21条常染色体+XY    D. 21条常染色体+XX</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22+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22条常色体+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生一种含22条常色体+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22条常色体+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44条常色体+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因此,人的正常成熟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是22条常色体+X或22条常染色体+Y。</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一盆经黑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的一个叶片,用两个圆形黑纸片从叶片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图),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滴加碘液。依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和你的实验经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400d3969/SYS201904111027289909313548_ST/SYS201904111027289909313548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18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现象记录:</p><p>A.白边(甲)现象:________变蓝 (填“未”或“是”) </p><p>B.遮光部分(乙)现象:未变蓝</p><p>C.未遮光部分(丙)现象:_________变蓝。(填“未”或“是”)</p><p>(2)实验中,甲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__内进行的。</p><p>(3)实验中,乙处和丙处的对比说明了______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p><p>(4)填空植物光合作用的公式:光能________ + 水—叶绿体———→有机物+氧气 (储存能量)</p></div></div>
<div><p>【答案】  未  是  叶绿体  光  二氧化碳</p><p>【解析】试题分析: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遮盖后,光照射→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液→冲洗观察叶色现象。</p><p>(1)由表可知:白边(无叶绿体)部分,遇碘不变蓝,说明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产生淀粉;叶片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p><p>(2)由表可知:甲与丙对照,变量是叶绿体,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p><p>(3)由表可知:乙与丙对照,变量是光,说明光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p><p>(4)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机物(淀粉)和氧气;条件:光能;场所:叶绿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形态结构、生活习性互不相同的几种动物,请分析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1/10/400d3969/SYS201904111027291580762061_ST/SYS201904111027291580762061_ST.001.png" width="400"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以“发育方式”为分类依据,将图中动物分成两组,C、D归为一组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p><p>(2)D的发育属于___________发育。</p><p>(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呼吸;青蛙的生殖特点是_____;因此,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p><p>(4)生殖、发育过程必须在外界水环境中完成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  发育方式都为变态发育  完全变态  鳃  体外受精  BC</p><p>【解析】(1)C青蛙的发育是:卵→蝌蚪→青蛙;D蝴蝶的发育过程是:卵→幼虫→蛹→成虫。它们的共同发育特征是变态发育,可以归为一类。<br />(2)D为蝴蝶,其发育经过的时期有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r />(3)青蛙的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青蛙的生殖特点是体外(水中)受精、卵生。所以青蛙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br />(4)鸟类的生殖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且卵外有坚硬的外壳,发育特点是有早成雏和晚成雏两种.<br />(5)A家鸽是卵生,B鱼类,水中产卵生殖,C青蛙水中产卵,水中受精,D蝴蝶也是卵生。因此生殖发育过程必须在外界水环境中完成的是B和C。</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八级下学期第三次月检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