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重点中学(支坪中学等八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二阶段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胚胎发育早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 )</p><p>A.卵黄 B.胎盘 C.输卵管 D.子宫</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因此人的胚胎发育早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鸭梨味甜、香脆,野生梨味酸,但适应性强。将鸭梨的枝条嫁接到野生梨的砧木上,成活后所结果实的果味是( )</p><p>A. 酸甜各半 B. 与野生梨一样酸</p><p>C. 与鸭梨一样香甜 D. 不酸也不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鸭梨的枝是接穗,因此成活后所结果实的果味应该和接穗的一样。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发育开始于 ( )</p><p>A.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时 B. 胎儿发育时</p><p>C. 受精卵进入子宫后 D. 受精卵开始分裂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殖细胞包括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有一个精子进入卵细胞,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已具备人的形态;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可见人类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句俗话说明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着( )</p><p>A.生殖现象 B.遗传现象 C.变异现象 D.进化现象</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的是亲子代间的具有相同的性状,是 生物的遗传现象,是通过生殖细胞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给下一代而实现的。因此“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说明自然界普遍存在遗传现象。</p><p>考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及胚胎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p><p> 输卵管 子宫 卵巢 阴道</p><p>A. B. C. D.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受精的过程是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此后受精卵不断运动和分裂,最终植入子宫内壁上,怀孕开始。怀孕后胚胎继续发育,其中的细胞开始分化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系统。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母体内大约经过40周,即280天,发育成熟后从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分娩,分娩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可见胚胎发育的初期在输卵管,当着床后到分娩前的一段时间是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胎儿)(母体怀孕第8周--第40周)发育的场所主要是子宫。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牛的体细胞中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是( )</p><p>A.30对、30对、60对 B.15对、30条、30对</p><p>C.30条、30条、30对 D.15条、15条、30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成单存在。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受精卵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牛的体细胞有30对染色体,那么牛的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中分别含染色体数是30条、30条、60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是( )</p><p>A. 染色体又叫基因 B. 染色体位于基因之中</p><p>C.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 D. 一对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称为基因,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可知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生产者的是( )</p><p>A. 银杏 B. 野草 C. 粮食作物 D. 蘑菇</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生产者指的是绿色 植物。它们能利用光能,通过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而蘑菇是营腐生生活的真菌,考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和粪便来生活的。所以,蘑菇属于分解者。</p><p>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一个豆荚中的种子粒,决定于</p><p>A. 花中雌蕊的数目</p><p>B. 雌蕊中心皮的数目</p><p>C. 子房中胚珠的数目</p><p>D. 胚囊中胚的数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传粉和受精完成以后,花萼凋落或存留,花冠、雄蕊都凋落,柱头和花柱凋落,只有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各部分的发育情况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1fc1eb53/SYS201904121024471037484009_DA/SYS201904121024471037484009_DA.001.png" width="249"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根据子房的发育情况可知: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来,植物体的一个果实中含有种子的多少取决于一个子房中胚珠的数目的多少.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p><p>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p><p>②细菌的分裂生殖</p><p>③试管婴儿</p><p>④克隆羊多利</p><p>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萝卜幼苗②细菌的分裂生殖 ④克隆羊多莉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而③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使卵子受精,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仍然是有性生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女性两侧输卵管被结扎后,生理上表现为( )</p><p>A.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 B.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改变</p><p>C. 不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改变 D. 产生卵细胞,第二性征不改变</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受精的过程是成熟女性的卵巢一般每个月排出一个卵细胞,当含有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地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众多的精子中 只有一个能进入卵细胞,与其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精子与卵细胞相遇是在输卵管。输卵管具有输送卵细胞的功能,也是受精作用的场所。结扎输卵管后卵细胞无法受精因此完全失去生育能力而达到避孕的目的。卵巢的功能没有受到影响,还能产生卵细胞但不能排出,还能分泌雌性激素,因此不会失去女性第二性征、月经正常。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基因和性状表现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p><p>A. 性状相同,基因不一定相同</p><p>B.基因相同,性状表现一般相同</p><p>C. 在相同的环境中,基因相同,性状一定相同</p><p>D. 在相同环境中,性状相同,基因一定相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p><p>A.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说明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人的双眼皮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两种基因型.故不符合题意;</p><p>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般相同,也有不同如同一品种的小麦,种植在肥沃的环境和贫瘠的环境中,产量不同.故符不合题意;</p><p>C.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故不符合题意;</p><p>D.在相同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亲兄弟都是双眼皮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故符合题意.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是一对相对性状,下列能够确定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杂交组合是( )</p><p>A. 高茎×高茎→全部为高茎 B. 高茎×矮茎→全部为高茎</p><p>C. 矮茎×矮茎→全部为矮茎 D. 矮茎×高茎→高茎和矮茎各一半</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在杂合状态下能在表型中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通常用一个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是支配隐性性状的基因,在纯合状态时能在表型上显示出来,但在杂合状态时就不能显示出来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高茎豌豆与高茎豌豆杂交,后代全都是高茎的,这不能确定高茎性状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故A不符合题;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都表现为高茎,矮茎性状没有出现,说明高茎是显性性状,矮茎是隐性性状,故B符合题意;矮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部是矮茎的,据此不能确定矮茎是显性性状还是隐性性状,故C不符合题意。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中既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据此不能确定哪个性状是显性的,哪个性状是隐性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某男的下列亲戚中,哪一位允许与其结婚()</p><p>A. 他舅舅的女儿 B. 他姨妈的女儿</p><p>C. 他姑妈的女儿 D. 他姐夫的妹妹</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某男与他舅舅的女儿、他姨妈的女儿、他姑妈的女儿都是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而与他姐夫的妹妹不是近亲,可以结婚。故选D。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p>B.仙人掌的根系发达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p>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p><p>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家鸽卵的卵细胞包括( )</p><p>A. 一个鸽卵</p><p>B. 卵黄膜、卵黄、胚盘</p><p>C. 卵黄膜、卵白、卵黄、胚盘</p><p>D. 卵壳膜、卵黄膜、卵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鸟卵由外及里的结构为:卵壳起保护作用;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抱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家鸽(鸟)卵中卵黄、卵黄膜和胚盘合称卵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昆虫的发育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 </p><p>①蟋蟀 ②家蚕 ③蝼蛄 ④蜜蜂</p><p>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②家蚕、④蜜蜂的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①蟋蟀、③蝼蛄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所以不完全变态发育。</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p><p>A. 黑猩猩 B. 猴子 C. 森林古猿 D. 以上都不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距今6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少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你黑猩猩、猩猩、6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少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可靠的证据是( )</p><p>A. 地层 B. 化石 C. 火山喷发 D. 岩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顺序,是人们研究生物进化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现和地层的形成,有着平行的关系,也就是说,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没有高等的生物,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常说“作茧自缚”,说的是蚕发育过程的哪个时期( )</p><p>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蚕的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过程,为完全变态发育,“作茧自缚”是指春蚕化为不食不动的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的变异中,可遗传的是( )</p><p> A、长在阴暗处的植物叶色变黄 B、玉米地里常出现个别白花苗</p><p> C、举重运动员粗壮的手臂 D、肥水充足处的大豆植株高大</p><p> </p></div></div>
<div><p>【答案】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进行有性生殖时,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桥梁”是( )</p><p>A. 性状 B. 体细胞 C. 染色体 D. 生殖细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由精子和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生殖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桥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可能性大的原因是( )</p><p>A. 相同的基因越多 B. 生活环境中越相同</p><p>C. 生活习性越相同 D. 显性基因越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近亲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如近亲结婚时所生的子女中,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比非近亲结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产的机率比一般群体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许多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显著。所以,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可能性大的原因是近亲结婚,后代患遗传病可能性大的原因是相同的基因越多。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遗传病的一组是( )</p><p>A. 呆小症、乙肝 B. 色盲、血友病</p><p>C. 苯丙酮尿症、艾滋病 D. 夜盲症、21三体综合征</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呆小症是属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乙肝、艾滋病属于传染病,夜盲症属于维生素A缺乏引起的。色盲、血友病、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属于遗传病。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蔬菜大棚中昆虫与蔬菜、杂草与蔬菜之间的关系依次是</p><p>A.种内斗争、共生 B.竞争、捕食</p><p>C.捕食、竞争 D.捕食、种内斗争</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蔬菜大棚中昆虫与蔬菜之间是为了获得食物属于种间捕食关系.杂草与蔬菜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无机盐以及生长空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种现象的生态因素()</p><p>A. 水分 B. 光照 C. 土壤 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与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无关的是:</p><p>A. 生存斗争 B. 用进废退 C. 适者生存 D. 过度繁殖</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地球上的全部生物</p><p>B. 地球上的一切适合生物生存的环境</p><p>C. 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p><p>D. 地球上生物生存的地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圈既包括了生物圈这个环境,又包括了生物圈里面所有的生物,它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类与自然资源的关系是( )</p><p>A. 人类可以驾驭自然资源</p><p>B. 人类可以主宰自然资源</p><p>C. 人类可以任意开发利用自然资源</p><p>D. 人类要认识、利用并保护、关爱自然资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的自然资源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人均不足,即使是可再生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必须节约、保护,否则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目前人类活动,已经达到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对于人类已经征服自然,可以任意妄为; 自然资源取不尽,用不完的等观念均是错误的;人类要认识、利用并保护、关爱自然资源。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一个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p><p>A.太阳能 B.足够的有机物 C.氧气 D.水分</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动物要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有分析可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正好供动物和自身呼吸利用,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的过程,可见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光,因此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中,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光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p><p>A. 迁地保护 B. 建立自然保护区</p><p>C. 消灭要保护生物的天敌 D. 科学研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故选B。</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__________,完成受精作用,这样的受精方式叫做__________。青蛙的幼体在水中生活,用_______呼吸,成体水陆两栖,主要用__________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活习性都有很大差别,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 受精卵 体外受精 鳃 肺 变态发育</p><p>【解析】青蛙的发育过程为: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许多受精卵在一起形成卵块,受精卵孵化出小蝌蚪,用鳃呼吸,小蝌蚪先长后肢,再长前肢,最后尾巴逐渐消失,变成小幼蛙,幼蛙逐渐长成成蛙。即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青蛙的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异很大,这样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这种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干旱的陆地,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因此,青蛙的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作用,这样的受精方式叫做体外受精。青蛙的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主要用肺呼吸。青蛙的幼体和成体无论是形态结构还是生活习性都有很大差别,所以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体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叫做_____________。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性状 相对性状</p><p>【解析】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生理特性称为性状,如耳垂、皮肤的色泽、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这些属于形态结构特征;人的血型、植物见光后叶绿体产生叶绿素,这些属于生理特性。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如人的A型血和O型血是人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因此,遗传学家把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称为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p><p>【解析】地球上的各种生物,都是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在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地球形成的最初是没有生命的,经历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的过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染色体主要由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人的染色体有两类,一类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________,另一类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叫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DNA 蛋白质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p><p>【解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载体是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人的染色体有两类: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是与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性染色体是与性别有关的染色体。人类体细胞中有22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因此,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人的染色体有两类,一类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叫常染色体,另一类与决定性别有关的染色体叫性染色体。</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________多样性和________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 基因 生态系统</p><p>【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生活环境的多样性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代生物技术除了包括以______为核心的基因工程、以______为核心的细胞工程、还有______、______和蛋白质工程。</p></div></div>
<div><p>【答案】 转基因技术 克隆技术 酶工程 发酵工程</p><p>【解析】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的新品种,能够降低农药、肥料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是转基因技术,而不是克隆技术。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以克隆技术为核心的细胞工程外,还有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因此,现代生物技术除了包括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基因工程、以克隆技术为核心的细胞工程、还有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生物圈 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动植物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能够长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综上分析可知,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物圈中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海洋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森林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类进化发展大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智人阶段。</p></div></div>
<div><p>【答案】 南方古猿 能人 直立人</p><p>【解析】人类的进化通常分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其中南方古猿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但不能制造工具;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石器);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是人类进化最关键的一个阶段;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图中,图1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67de875/SYS201712310021088692520619_ST/SYS201712310021088692520619_ST.001.png" width="441"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 。</p><p>(2)在植物传粉和受精过程中,花粉萌发长出的花粉管穿过雌蕊的 、 (选填图1中序号),到达子房,花粉管里的精子释放出来,完成受精作用。</p><p>(3)桃的果实中,我们食用的部分[①]是图1中 (选填图1中的标号)发育而来的。</p><p>(4)某种桃的果实个大、味甜,农民为了繁殖大量的桃树又不改变桃的品质,常用的方法是 。</p><p> </p></div></div>
<div><p>【答案】(1)器官</p><p>(2)①④</p><p>(3)⑤</p><p>(4)嫁接。</p><p>【解析】</p><p>试题分析:(1)从构成生物的结构层次上分析,图1花和图2果实都属于器官。</p><p>(2)植物开花后,成熟②的花药自动裂开,花粉从花药里散发出来,通过一定的方式,落到雌蕊的①柱头上,这个过程叫传粉,花粉落到①柱头上后,受柱头上粘液的刺激开始萌发,长出花粉管,穿过①柱头和④花柱,到达子房,花粉管释放出精子,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叫受精。</p><p>(3)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不断分化、分裂和生长.子房逐渐膨大,其中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367de875/SYS201712310021088692520619_DA/SYS201712310021088692520619_DA.001.png" width="447" height="2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4)绿色开花植物不仅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依靠种子繁殖后代,而且许多植物的营养器官也能直接产生新个体.嫁接是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可以把两种植物的优点结合到一起.桃、梨、苹果等很多果树都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为某同学精心绘制的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分析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1/10/cd105aff/SYS201810011007226230620240_ST/SYS201810011007226230620240_ST.001.png" width="440"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包含_______条食物链。请你写出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 </p><p>(2)要使该食物网成为一个生态系统,需加的成分是_______和_______。 </p><p>(3)鹰和蛇的关系有_______。 </p><p>(4)图中①和②,可以代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是_______。 </p><p>(5)若该草原为了杀灭害虫,喷洒了一种含有机汞的农药,则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有机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 </p><p>(6)若下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那么在这条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10/01/10/cd105aff/SYS201810011007226230620240_ST/SYS201810011007226230620240_ST.002.png" width="228" height="1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甲→乙→丙 B.甲→丙→乙 </p><p>C.乙→丙→甲 D.乙→甲→丙</p></div></div>
<div><p>【答案】 4 绿色植物→鼠→鹰 非生物部分分解者 捕食和竞争 ② 鹰 C</p><p>【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有富集现象。</p><p>(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每条食物链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绿色植物)箭头指向初级消费者(植食性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箭头指向次级消费者(食肉动物),该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分别是 绿色植物→食草昆虫→吃虫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鼠→蛇→鹰、绿色植物→兔子→蛇→鹰,其中最短的一条是:绿色植物→鼠→鹰;(2)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又可以划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故要使该食物网成为一个生态系统,需加的成分是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3)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存在着各种关系,它们互相依赖、相互制约,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如鹰捕食蛇,蛇捕食兔子和老鼠,此外,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如鹰和蛇都以鼠为食物,它们又属于竞争关系;(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与能量的过程,图中①和②,可以代表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是②;(5)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重金属等)在食物链中随着营养级别的增高有富集现象,营养级别越高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高,在该生态系统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所以所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6)在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越少,反之生物的数量就越多,图中乙的数量最多,营养级别最低,位于食物链的起始端,并次之,位于食物链的第二位,甲数量最少,位于最后,故选C。</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美国科学家米勒等人根据原始地球环境设计的一个模拟实验装置。将装置内抽成真空后,从A处向玻璃仪器内泵入气体,再将B中的水煮沸(130℃左右),使水蒸气驱动混合气体在玻璃管内流动,然后在D内火花放电8天8夜,经过冷却后,产物沉淀在C中。请据图分析以下几个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1fc1eb53/SYS201904121024513475760835_ST/SYS201904121024513475760835_ST.001.png" width="286"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A处泵入玻璃仪器内的气体是模拟________。</p><p>(2)D内两电极通电是模拟_________。</p><p>(3)B、C中的液体相当于_________。</p><p>(4)最后在烧瓶B处的产物是_________等有机小分子物质。</p><p>(5)这个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_________可以生成_________。</p><p>(6)现在的地球条件还能形成原始生命吗?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原始大气 闪电 原始海洋 氨基酸 无机小分子 有机小分子 不能 现在地球不具备形成原始生命的条件</p><p>【解析】在米勒的模拟实验中,一个盛有水溶液的烧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氨气、甲烷和水蒸汽等“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米勒先给烧瓶加热,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环,接着他通过两个电极放电产生电火花,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以激发密封装置中的不同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汽冷却形成液体,又流回底部的烧瓶,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经过一周持续不断的实验和循环之后,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其中含有包括5种氨基酸和不同有机酸在内的各种新的有机化合物。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p>(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模拟了原始大气的成分,与现在大气相比,没有氧气。</p><p>(2)D装置内电极的作用是火花放电,模拟闪电,为原始大气相互反应合成有机物提供能量。</p><p>(3)B模拟原始地球环境,C模拟原始生命诞生环境原始海洋,即B、C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 </p><p>(4)最后在烧瓶B处的产物是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p><p>(5)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因此,这个实验表明:在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小分子可以生成有机小分子。</p><p>(6)化学起源学说认为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的氧;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现在的地球已经不能在形成原始生命了,因为已经不具备当时的原始地球条件了。</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2/10/1fc1eb53/SYS201904121024515346955198_ST/SYS201904121024515346955198_ST.001.png" width="510"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的长短存在着_________。</p><p>(2)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_________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p><p>(3)从长颈鹿的进化过程看,颈长的变异是由于_________改变而引起的。</p><p>(4)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_________,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变异 有利变异 遗传物质 生存斗争 自然选择</p><p>【解析】(1)过度繁殖的结果是产生大量的个体,也就出现了生物个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即遗传和变异。由图可知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长存在着不同,这是变异现象,体现了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所以,图①说明古代长颈鹿祖先的个体之间颈的长短存在着变异。</p><p>(2)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即变异,对生物生存有利的变异为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不利的变异为不利变异。因此,图②说明地球环境变得干旱、缺乏青草时,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p><p>(3)既然长颈鹿颈长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殖后代,所以颈长个体的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p><p>(4)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斗争的结果是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