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49:05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人痛恨老鼠,但从生物学角度分析,鼠也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鼠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p><p>B. 鼠对人类有害,必须把它消灭尽</p><p>C. 鼠在帮助植物传播种子和果实方面有一定的作用</p><p>D. 鼠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占据一环,过多或过少对生态平衡都会产生影响</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家鼠能传播疾病,对人类有害,但是如果彻底消灭干净,生物多样性将会减少;鼠的独特基因库将会消失.家鼠在食物链或食物网中占据一环,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过多过少对生态系统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家鼠在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对家鼠要控制数量,而不是把它消灭尽,使之绝种,B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实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实验区里草的叶子几乎都被虫吃光,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草反而生长良好。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区加网罩后</p><p>A. 干旱缺水引起虫害</p><p>B. 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p><p>C. 食物链被破坏</p><p>D. 食物网消失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据此答题.</p><p>解:在牧草留种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草地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造成牧草留种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麻雀会偷食稻谷,人们采取措施剿灭麻雀,这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p><p>A. 对生态系统没有不良影响</p><p>B. 生态系统必定会全面崩溃</p><p>C. 昆虫的数量将会急剧上升</p><p>D. 对其他生物的影响微乎其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常常处于生态平衡的状态,如果大肆的捕杀麻雀,会避免麻雀偷食稻谷,但麻雀除了吃稻谷外,还吃害虫,如果没有麻雀,那么害虫的数量就会增加,反而会造成稻谷的减产。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右图是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6b3d8fbf/SYS201904151039184850300387_ST/SYS201904151039184850300387_ST.001.jpeg" width="179"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B、水稻虫害严重</p><p>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        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青蛙被大量捕捉后,那么蝗虫会因为缺少天敌,数量增加,导致水稻减少,蛇会因为缺少食物而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农民在果树开花时发现果园中有许多昆虫,便施药杀虫,结果使果树产量较往年下降严重,这是因为昆虫有助于植物的(  )</p><p>A. 传粉    B. 光合作用    C. 受精    D. 呼吸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果树一般进行异花传粉,所开的花一般具有鲜艳的花冠,能分泌花蜜,并能散发出芳香的气味,吸引昆虫来采集花粉和花蜜,从而为其传粉。如果在开花期间,把果园内的昆虫杀死,就不能完成传粉,结果量就会大幅减少。</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原上,人们放牧的牛、马是否肥壮,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鹰的数量。原因是:鹰爱吃田鼠,田鼠爱吃蜜蜂窝中的幼虫和蜜,蜜蜂是三叶草传粉时必不可少的媒介,三叶草又是牛、马的主要食物。请仔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后回答下列问题。</p><p>(1)假若鹰数量较多时,____减少,____增多, ___生长旺盛,牛、马因食物充足而肥壮。 </p><p>(2)假若鹰被人类大量捕杀或因其他原因大量死亡时,____会大量增加,____会大量减少,____就长不好,牛、马会因食物不足而瘦弱。</p></div></div>
<div><p>【答案】  田鼠   蜜蜂  三叶草  田鼠  蜜蜂  三叶草</p><p>【解析】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结子要靠蜜蜂传粉;田鼠吃蜜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鹰爱吃田鼠,根据食物链的概念可以写出三叶草→牛、马;三叶草→蜜蜂→田鼠→鹰两条食物链。<br />(1)在食物链:三叶草→蜜蜂→田鼠→鹰中如果鹰的数量较多时,田鼠就会减少,蜜蜂就会增多,这样蜜蜂为三叶草传粉,三叶草生长旺盛,就会出现牛肥马壮的景象。<br />(2)在食物链:三叶草→蜜蜂→田鼠→鹰中如果鹰少了,田鼠就会大量繁殖,导致蜜蜂的数量急剧减少(它的幼虫都被吃了,巢都被毁了)这样蜜蜂就没有办法传粉,最后就会导致三叶草的数量减少了,最后牛马因食物不足而瘦弱。</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下左图中的工作人员正在往受美国白蛾危害的树木上喷洒农药。自从美国白蛾侵入我国以来,人们一直试图大量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了一种叫做周氏啮小蜂的寄生小蜂(如下右图),此蜂产卵于白蛾幼虫体内,利用幼虫体内的营养发育长大,使白蛾幼虫死亡,经过连续数年的放养,白蛾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8/10/de989056/SYS201904181032101311920524_ST/SYS201904181032101311920524_ST.001.png" width="206" height="7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大量使用农药,不但造成了___ ,还通过____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p><p>(2)白蛾在生态系统组成中属于____。 </p><p>(3)白蛾数量急剧增加的直接原因是____。 </p><p>(4)利用生物(周氏啮小蜂)防治病虫害(白蛾)的方法叫做____。</p></div></div>
<div><p>【答案】  环境污染  食物链  消费者  缺少天敌  生物防治</p><p>【解析】(1)由于长期使用农药,美国白蛾中某些具有抗药性的个体会大量繁殖,这不但起不到防治的作用,反而人们大量使用农药,造成了环境污染,并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类的健康。<br />(2)白蛾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br />(3)美国白蛾入侵我国,没有天敌控制,因此大量繁殖,数量急剧增加。<br />(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成本低,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步骤和分析。</p><p>(1)实验设计。</p><p>①取四个___ 、____相同的生态瓶(最小为1 000 mL),编号为A、B、C、D。 </p><p>②向C、D两瓶中加入____的河泥(约1 cm厚),向四个瓶中加入等量的____ (约占瓶子容积的4/5)。 </p><p>③向B、C、D瓶中放入 ___的水藻。 </p><p>④再向四个瓶中放入____、形状____相近的小鱼各两条,并将四个瓶密封。 </p><p>⑤把A、B、C三瓶置于阳光下,把D瓶放入____环境中。 </p><p>⑥观察记录小鱼的存活情况。</p><p>(2)分析及预测。</p><p>①本实验中共有____组对照实验,分别是________。 </p><p>②A、B两瓶对比探究了____的作用,B、C两瓶对比探究了 ___的作用,C、D两瓶对比探究了___ 的作用。 </p><p>③请你预测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___ ,原因是__ ; 存活时间最短的是____,原因是__。</p></div></div>
<div><p>【答案】  形状  大小  等量  河水(池塘水)  等量  大小  生活状况  黑暗  三  A与B、B与C、C与D  水藻   河泥   阳光  C瓶   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水藻的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了食物和氧气,小鱼的呼吸作用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D瓶  在黑暗条件下,水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与小鱼争夺氧气,使小鱼窒息死亡</p><p>【解析】生态因素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和土壤等,为生物提供能量、营养和生存空间。生物成分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识图、分析题意,比较四生态瓶可知,该题探究的是非生物因素,因此四个生态瓶的性状、大小、河水等非变量都要相同,以及四个瓶中放入的鱼的大小和生活状况都一样;比较A、B、C、D可知,A瓶没有水藻和河泥,但有光,B瓶有水藻和光,但没有河泥,C瓶有水藻、河泥和光,D瓶有水藻、河泥,但无光。因此瓶A与B,瓶B与C,瓶C与D形成三组对照实验,并且这三组实验的实验变量分别为水藻、河泥、光。据此可解此题。</p><p>(1)①取四个性状、大小相同的生态瓶,编号为A、B、C、D。 </p><p>②向C、D两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泥(约1 cm厚),向四个瓶中加入等量的河水(约占瓶子容积的4/5)。 </p><p>③向B、C、D瓶中放入等量的水藻。 </p><p>④再向四个瓶中放入大小、形状、生活状况相近的小鱼各两条,并将四个瓶密封。 </p><p>⑤把A、B、C三瓶置于阳光下,把D瓶放入黑暗环境中。 </p><p>⑥观察记录小鱼的存活情况。</p><p>(2)①本实验中共有三组对照实验,分别是瓶A与B,瓶B与C,瓶C与D。 </p><p>②A、B两瓶对比探究了水藻的作用,B、C两瓶对比探究了河泥的作用,C、D两瓶对比探究了阳光的作用。 </p><p>③由于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水藻的光合作用为小鱼提供了食物和氧气,小鱼的呼吸作用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和无机盐,它们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因此,预测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瓶C;由于在黑暗条件下,水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与小鱼争夺氧气,使小鱼窒息死亡,因此,存活时间最短的是D瓶。</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湖南省桑植县贺龙中学人教版八级上册生物同步练习:5.3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