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课时练习: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p><p>A. 大山雀偷喝牛奶 B. 蚯蚓走迷宮</p><p>C. 黑猩猩钓取白蚁 D. 蜘蛛结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大山雀偷喝牛奶、蚯蚓走迷宫、黑猩猩钓取白蚁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的学习行为;蜘蛛结网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学习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以先天性行为为基础的行为</p><p>B. 动物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p><p>C. 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形成的行为</p><p>D. 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喜鹊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所以B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只需一次尝试就能吃到食物</p><p>B. 无论经过多少次尝试与错误都不能吃到食物</p><p>C. 动物越高等,学会某种行为进行尝试与错误的次数就越少</p><p>D. 直接吃到食物,不用经过尝试与错误</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据此答题。</p><p>小鼠走迷宫取食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属于学习行为,要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可吃到食物,ABD错误;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少。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弱,学会某种行为中和错”的次数就越多,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搜救犬发现废墟下有人时,会重嗅、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属于( )</p><p>A. 学习行为 B. 先天性行为</p><p>C. 取食行为 D. 防御行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地震后用搜救犬进行搜救时,若发现废墟下有人,搜救犬会重嗅、扒地、摇尾巴,然后连声吠叫,这种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家鸽、蚯蚓、青蛙、鲫鱼和草履虫是同学们已经了解和熟悉的动物,它们都有学习行为,按照其学习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排序,正确的是( )</p><p>A. 草履虫﹣蚯蚓﹣青蛙﹣鲫鱼﹣家鸽</p><p>B. 草履虫﹣蚯蚓﹣鲫鱼﹣青蛙﹣家鸽</p><p>C. 草履虫﹣青蛙﹣蚯蚓﹣鲫鱼﹣家鸽</p><p>D. 草履虫﹣鲫鱼﹣青蛙﹣蚯蚓﹣家鸽</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学习行为与生物的神经系统有关。草履虫为单细胞动物,更无神经系统,学习行为很简单;蚯蚓虽然有神经系统但不发达,且无脊椎;鲫鱼是最低等的脊椎动物学习行为不强;青蛙较鲫鱼高等但比家鸽低等,其学习行为也居中。所以学习行为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度:草履虫→蚯蚓→鲫鱼→青蛙→家鸽。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p><p>A. 鼠妇怕光、大雁南飞、孔雀开屏</p><p>B. 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p><p>C. 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p><p>D. 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鼠妇怕光、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正确;鹦鹉学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猫捉老鼠、尺蠖拟态属于先天性行为,B错误;蜘蛛结网、公鸡报晓属于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属于学习行为,C错误;狗辨主客、黄牛耕地、老马识途都属于学习行为,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实验小组利用不同种类的动物进行“探究动物绕道取食”的实验得到如下结果:</p><p>下列对表中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168115409711_ST/SYS201904201033168115409711_ST.001.png" width="271"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动物的绕道取食是一种学习行为</p><p>B. 乙的学习能力最强</p><p>C. 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p><p>D. 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可能是:乙→甲→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不同的动物,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p><p>动物的绕道取食是由生活经验获得的,是一种学习行为,A正确;丙学会绕道取食所经历的尝试与错误的次数最少,所以丙的学习能力最强,B错误;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受遗传物质控制,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因此,动物的行为与遗传物质有关,C正确;动物越高等,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所以三种动物从低等到高等的顺序可能是:乙→甲→丙,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的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p><p>A. 要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 B. 实验用的叶片和滤纸应当一样大</p><p>C. 实验用的滤纸颜色要比菜叶鲜艳 D. 两组实验要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菜青虫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先天性行为,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的学习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因此实验用的菜青虫最好是由虫卵孵化来的,叶片和滤纸一样大小、颜色一致,形状相同,目的是保证只有一个变量,叶片的性质不同,其它皆相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 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p>B. 学习行为与遗传因素有关,能够遗传给后代</p><p>C. 蚯蚓走迷宫和黑猩猩钓取白蚁都是学习行为,且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p><p>D.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A正确;学习行为也受遗传物质的影响,不能遗传,B错误;蚯蚓走迷宫和黑猩猩钓取白蚁都是学习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习行为越复杂,C正确;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都使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有利于生物的生存,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设计了如下三个迷宫,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0/10/43c50ea2/SYS201904201033170508955406_ST/SYS201904201033170508955406_ST.001.png" width="435"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实验过程:</p><p>实验一:将A鼠放在甲迷宫的入口观察,发现它通过迷宫用时1分钟,然后将B鼠同样放在甲迷宫的入口,发现它通过迷宫时间为1分20秒。</p><p>实验二:在甲迷宫出口处放入炒香的花生,在________的迷宫出口处不放炒香的花生,然后将A鼠先放在甲迷宫的入口处,记录其通过迷宫的时间为T1;再把该小鼠放在没有食物出口的迷宫的入口处,记录其通过的时间为T2。</p><p>实验三:如果将实验一中的小鼠分别用鸡和蚯蚓替代,发现鸡、蚯蚓分别用时2分钟和15分钟。</p><p>(2)实验</p><p>实验一:小鼠是用________的方法通过走迷宫的;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的生物探究方法是_______,小鼠通过相同的迷宫用时不同,说明___________。</p><p>实验二:该实验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则说明假设是正确的。</p><p>实验三:该实验说明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乙 尝试与错误 观察法和实验法 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 食物(花生米)能促进小鼠学习 甲中小鼠学得快些 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并且生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p><p>【解析】</p><p>动物行为根据获得的途径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的学习和经验中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能力越强。</p><p>(1)图甲的出口有一些炒香的花生米,在乙的迷宫出口处不放炒香的花生,然后将A鼠先放在甲迷宫的入口处,记录其通过迷宫的时间为T1;再把该小鼠放在没有食物出口的迷宫的入口处,记录其通过的时间为T2。</p><p>(2)实验一: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老鼠是用反复尝试的方法,经过不断的失败,再尝试最终学会通过迷宫的。以上研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主要运用了生物探究方法中的观察法和实验法。将A鼠放在甲迷宫的入口观察,发现它通过迷宫用时1分钟,然后将B鼠同样放在甲迷宫的入口,发现它通过迷宫时间为1分20秒,说明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不同。</p><p>实验二:作出假设:食物(花生米)能促进小鼠学习。多次重复实验后,如果甲中小鼠学得快些,这说明食物(花生米)能促进小鼠学习。</p><p>实验三:小鼠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短,蚯蚓学会通过迷宫的时间最长,说明不同动物学习能力不同,并且生物越低等,学习能力越弱。</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