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38:58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备考: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曲线图可用来直观地表示生命体内的生理变化。以下对四幅曲线图的解释,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6/20/22/e76685f6/SYS201806202240529531166850_ST/SYS201806202240529531166850_ST.001.png" width="284"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甲表示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幼苗细胞干重的变化</p><p>B. 乙表示血液流经肺部时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p><p>C. 丙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p><p>D. 丁表示人在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有机物含量由于呼吸作用的消耗而减少,后由于长出叶片进行光合作用而增加;因此在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含量是先减少后增加,A正确;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不是增加,B错误;图丙中开始时没有光照,只进行呼吸作用;随后与横座标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接着上升过程表示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最后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C正确;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的面积缩小,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当肋间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回落向下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变小,同时膈肌舒张,膈的面积增大,膈顶部上升,使胸廓的上下径变小,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变小,肺也随之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小麦叶肉细胞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0/e22aad22/SYS201712310030229059357940_ST/SYS201712310030229059357940_ST.001.png" width="405" height="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②过程分别在光下与黑暗条件下进行</p><p>B. ②过程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p>C. 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需同时促进①②过程</p><p>D. ①②过程均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进行,图中②表示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条件是所有的活细胞,有光无光都能够进行,A错误;<br />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除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外,还为动物提供食物,属于生产者,①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决定了小麦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错误;<br />因为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因此生产上欲使小麦增产,应该促进光合作用①,减弱呼吸作用②,C错误;<br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做法不属于运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p><p>A. 选择阴雨天移栽植物    B. 对移栽后的植物进行遮阳</p><p>C. 移栽植物时尽量保护枝叶    D. 移栽植物时去除部分枝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p><p>蒸腾作用的意义是降低叶片的温度,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提高湿度,减轻干旱。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因此,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运用了蒸腾作用原理。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农业生产措施或环境现象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p><p>A. 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促进蔬菜的呼吸作用</p><p>B.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p><p>C.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相对比较平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p><p>D. 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可以提高光合作用、提高产量,不是促进呼吸主要,A错误;<br />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提高产量。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B正确;<br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相对比较平衡--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C正确;<br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加大了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植树造林不仅美化环境,还能促进生物圈中的水循环--蒸腾作用增加了大气湿度,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不包括(  )</p><p>A. 提高环境的温度    B. 维持大气碳﹣氧平衡</p><p>C. 提供食物和能量    D.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温度、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候,还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不会提高地球温度,A错误;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正确;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太阳光,合成的有机物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给整个生物界提供能量,C正确;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提高大气的湿度,增加降水,促进水循环,绿色植物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对维持生态系统中的碳-氧平衡、水循环起着重要的枢纽和核心作用.&#xa0;根据图回答下列小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2/09/cdd3d718/SYS201904220923571674461883_ST/SYS201904220923571674461883_ST.001.png" width="188" height="16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这个生理过程的原理,在大棚里种植蔬菜、水果时,为提高作物的产量,可向大棚中充入适量的(  )</p><p>A. 二氧化碳</p><p>B. 氮气</p><p>C. 一氧化碳</p><p>【2】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  )</p><p>A. 适时松土、施肥</p><p>B.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p><p>C. 向温室内定期释放适量的二氧化碳</p><p>D. 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白天20℃,夜晚25℃</p></div></div>
<div><p>【答案】</p><p>【1】A</p><p>【2】D</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p><p>【1】根据分析可知: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增加光照、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在大棚种植蔬菜时,可以向大棚中添加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故选A。</p><p>【2】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适时松土、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增产,故A不符合题意;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就大,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故B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故C不符合题意; 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因此菜农在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时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夜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了蔬菜的产,而温室内温度尽量保持白天30℃,夜晚25℃,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旺盛,不能提高作物产量,故D符合题意。故选D。</p><p>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与所依据生物学原理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p><p>A. 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p><p>B. 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p><p>C. 中耕松土——抑制呼吸作用</p><p>D. 移栽时去掉一部分枝叶——降低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向蔬菜大棚中施气肥--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故A正确; 幼苗带土移栽--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故B正确;中耕松土--促进植物的呼吸作用,而不是水和无机盐的吸收,故C错误;选择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带土移栽,对移栽植物进行遮荫、去掉部分枝叶,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利用移栽植物的成活,故D正确。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种类繁多的植物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两种基本物质,这两种物质是</p><p>A. 水、二氧化碳    B. 水、氧气    C. 葡萄糖、二氧化碳    D. 有机物、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而且也是动物和人所需要营养物质的最终来源,制造的氧气供生物的呼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一是利用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二是大豆在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7/10/94500ed8/SYS201901071007250302201512_ST/SYS201901071007250302201512_ST.001.png" width="255" height="2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7/10/94500ed8/SYS201901071007250302201512_ST/SYS201901071007250302201512_ST.002.png" width="238" height="22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利用图一所示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两组对照实验,这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步骤是:①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将装置放在光下照射6小时,摘下A、B、C三片叶,去掉C叶上的黑纸片,做好标记后将三片叶先脱色后漂洗,再滴加碘液;③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在步骤②中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是否合成某种物质,该物质的名称及在叶肉细胞中合成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根据图二分析,光照强度最适宜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µmol·m-2·s-1;光照强度过高光合作用反而下降的原因是大豆的____________________过强,叶片的部分______________</p><p>关闭,光合作用需要的某种原料供应不足。</p></div></div>
<div><p>【答案】  光、二氧化碳  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A叶片变蓝、B叶片不变蓝、C叶片见光部分变蓝,不见光部分不变蓝  淀粉、叶绿体  100—150  蒸腾作用  气孔</p><p>【解析】(1)利用图一所示装置可以同时进行两组对照实验,这两组对照实验的变量分别是光、二氧化碳。实验步骤是:①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将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②将装置放在光下照射6小时,摘下A、B、C三片叶,去掉C叶上的黑纸片,做好标记后将三片叶先脱色后漂洗,再滴加碘液;③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A叶片变蓝、B叶片不变蓝、C叶片见光部分变蓝,不见光部分不变蓝。在步骤②中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是否合成某种物质,该物质的名称及在叶肉细胞中合成的场所分别是淀粉、叶绿体。</p><p>(2)根据图二分析,光照强度最适宜的范围是100—150µmol·m-2·s-1;光照强度过高光合作用反而下降的原因是大豆的蒸腾作用过强,叶片的部分气孔关闭,光合作用需要的某种原料供应不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关于植物的生理活动及相关实验的图解。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02/10/94d3aac7/SYS201902021006479872478840_ST/SYS201902021006479872478840_ST.001.png" width="343" height="26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中植物在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__________(填字母),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    ]_________________散失到环境中。</p><p>(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   ]_______________的效率。</p><p>(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_________(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________(填“等于”“大于”或“小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p><p>(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由此得出结论: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请写出光合作用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ABC  B蒸腾作用  A光合作用  N  大于  ②①④③  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氧化碳+水 →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能量</p><p>【解析】图一中,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表示光合作用;B释放水蒸气,表示蒸腾作用;C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表示呼吸作用;图二中,M光照强度是0,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二氧化碳是吸收量是负值;N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M点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比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多。图三中,①遮光并光照、②暗处理、③显影观察、④酒精脱色。</p><p>(1)图一中植物在白天进行的生理活动有: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br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功能,因此提高了图一中光合作用的效率。<br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N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比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br />(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②暗处理、①遮光并光照、摘下叶片、④酒精脱色、漂洗加碘、①显影观察,因此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②①④③。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后叶片被黑纸片遮盖的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还是棕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后变蓝色。所以“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②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p><p>(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其表达式为:<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2/02/10/94d3aac7/SYS201902021006479872478840_DA/SYS201902021006479872478840_DA.001.png" width="234" height="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甲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07/10/3578ed65/SYS201904071031124084642927_ST/SYS201904071031124084642927_ST.001.png" width="357"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生理活动是________。(填字母)    </p><p>(2)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它与图甲中的__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相对应,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________。    </p><p>(3)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________生理活动。(字母)    </p><p>(4)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通常采用________方法(答一种即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p><p>(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的相对平衡。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我们该做些什么?请提出你的建议。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氧气  A、B  Ⅰ  C  叶绿体  B  间作套种、合理密植  碳-氧  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大力植树造林;③发展新型的环保能源</p><p>【解析】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1)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氧气,在光照充足时,植物体光合作用旺盛,掩盖了呼吸作用,因此,图甲中植物叶片吸收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只能白天进行,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br />(2)光合作用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图乙中曲线I只有在6~18点的白天进行,因此I曲线表示光合作用;II曲线表示呼吸作用,与图甲C中的生理活动相对应。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有光,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里面。<br />(3)移栽植物的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B蒸腾作用生理活动。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同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r />(4)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获取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在农业生产上,要保证农作物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条件。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增加光照强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等。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br />(5)空气中含氧丰富才清新,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就要想办法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或让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光合作用当做原料利用,多植树造林可以让大量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更多的氧气,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我们的传统能源一般是燃煤、沼气等,它们燃烧的最终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水蒸气,含硫的煤燃烧后还有二氧化硫放出,这样大大增加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二氧化硫等污染空气,使空气变的污浊,而风能、太阳能则无此弊端,它们属于一种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故为使我们生活的环境空气永远清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②大力植树造林③发展新型的环保能源等。</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学第二学期初二备考: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