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32:20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生物圈    C. 海洋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p><p>A.能快速运动&#xa0; B.是由细胞构成的</p><p>C.能进行光合作用 &#xa0;D.能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B、C三项不合题意,D生长发育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另外蚯蚓的钻穴等活动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和肥沃,这说明了( )</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p><p>B.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p><p>C. 生物能影响环境</p><p>D. 生物存在遗传现象</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蚯蚓身体呈长圆柱形,可以减少钻土的阻力,体表有粘液,也能减少钻土时的阻力还能维持呼吸,蚯蚓的刚毛有助于它在洞穴中运动,表明蚯蚓适应在黑暗的土壤里生活,蚯蚓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面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的是</p><p>A. 一块农田    B. 一片小麦    C. 一群大雁    D. 一堆蘑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消费者、生产者、分解者及非生物因素组成。只有生物不是生态系统,只有环境条件也不是生态系统。一块农田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属于生态系统。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    )</p><p>A. 大气圈的上部    B. 大气圈的底部</p><p>C. 整个水圈    D. 岩石圈的上层</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上部氧气极少,温度变化极大,紫外线强烈,缺水、低气压等不适合生物生存,因此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以下150米以内,150米以外的深海处也有少量的生物生存,所以整个水圈几乎都有生物存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你是怎样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  )</p><p>A.毫无关系                    B.相互影响、毫无作用</p><p>C.相互作用、毫无影响          D.相互作用、相互影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影响环境,也能改变环境.</p><p>解: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旗形树冠是环境中经常刮单向风形成的,高山植物垂直分层分布是环境温度的影响,这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沙棘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蚯蚓能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表明生物还能影响环境.所以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海珠湖    B. 白云山    C. 木棉花    D. 珠江口</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海珠湖”、“白云山”、“珠江口”,都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ABD不符合题意;<br />“木棉花”,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植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湖北神农架地区生长着一种“神农野菊”,它的花能散发出阵阵芳香,但如果将其移植到其他地方,则会失去香味,这一现象说明( )</p><p>A. 生物能影响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p><p>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神农架生长着一种野菊花,它能散发出阵阵芳香,而把它移植到其他地方,就会失去香味。体现了环境能够影响生物。这是因为其他地方与神农架的水分、土壤、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它不包括(&#xa0;&#xa0;&#xa0; )</p><p>A. 大气圈下层    B. 整个水圈    C. 岩石圈的下层    D. 岩石圈上层</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p><p>A. 草原生态系统    B. 生物圈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海洋生态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每五年对森林资源进行一次清查,应当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p><p>A. 调查    B. 观察    C. 逐一记录    D. 问卷</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调查法是生物上常用的方法,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p><p>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全面调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全面调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br />我国每五年对森林资源进行一次清查,采用的科学方法应该是全面调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都属于生物的是(  )</p><p>A. 机器人和蘑菇    B. 珊瑚和珊瑚虫</p><p>C. 钟乳石和熊猫    D. 含羞草和生石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机器人、珊瑚、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蘑菇、珊瑚虫、熊猫、含羞草和生石花都具有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食物链的是( )</p><p>A. 草→昆虫→青蛙→蛇→鹰    B. 昆虫→蛇→鹰</p><p>C. 阳光→草→兔→狼    D. 草→兔→狼→细菌</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A正确;昆虫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不正确;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包括非生物部分,C不正确;细菌是分解者.而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D不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物体没有生命的是( )</p><p>A. 鱼    B. 病毒</p><p>C. 蘑菇    D. 电动狗</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电动狗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属于生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相关问题</p><p>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草本植物,里面有许多鸟类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昆虫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7f096808/SYS201904151037553811832234_ST/SYS201904151037553811832234_ST.001.png" width="219" height="1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根据短文画出食物网如下,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共有________条,请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p><p>(2)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________,假设绿色植物上有农药,则在绿色植物→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有机物最多的是________.    </p><p>(3)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________.    </p><p>(4)若某种原因导致鼠灾发生(即鼠增加),短期内,该生态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会随之增加,而随着上述两种动物数量的增加和绿色植物数量的减少,鼠的数量也会随之________,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p></div></div>
<div><p>【答案】4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生产者鹰绿色植物细菌和真菌狐鹰减少自动调节</p><p>【解析】</p><p>(1)食物链的数法是:从生产者开始,沿着箭头走到最高消费者(也就是说再往后没有箭头了为止),逐条的计数,看有多少种走法(注意最高消费者不一定是一个)。从图中可以看出该题中的食物链有:绿色植物→吃草籽的鸟→鹰;绿色植物→鼠→狐;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共4条。 最长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p><p>(2)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一些有害的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生物链越长,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在这种生物的体内积累的就越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因此其体内DDT的含量会最高。根据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规律,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营养级越高,储能越少,个体数量越少。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对生物的个体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这就决定了大多数食物链一般只有3-4个营养级,一般地说输入到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中,只有10%-20%的能量能流入下一营养级,有机物最多的是绿色植物。 </p><p>(3)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该生态系统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p><p>(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动物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维持生态平衡。由图中的食物链可知:该生态系统若鼠类大发生,短时期内,狐、鹰和蛇的数量会随之增加,而草的减少。一段时期后,鼠的数量又因为草的数量减少而减少,使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样,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又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茎、叶、果实为食物,然而鼠又是狐和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    </p><p>(1)让他是某同学根据短文画出的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中还有一条食物链未画出完整,请你用“→”补充画完整._____</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16eba04d/SYS201904280929062301181173_ST/SYS201904280929062301181173_ST.001.png" width="114"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2)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    </p><p>(3)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    </p><p>(4)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16eba04d/SYS201904280929062301181173_DA/SYS201904280929062301181173_DA.001.png" width="139" height="18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绿色植物鼠、昆虫、吃草籽的鸟、杂食性鸟、狐、鹰5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br />(2)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p><p>(1)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由题干可知杂食性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所以未画完整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br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因此消费者有鼠、昆虫、吃草籽的鸟、杂食性鸟、狐、鹰。<br />(3)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图可知,图中的食物网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绿色植物→吃草籽鸟→鹰;绿色植物→鼠→鹰;绿色植物→鼠→狐;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绿色植物→杂食性鸟→鹰。<br />(5)由(4)可知最长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昆虫→杂食性鸟→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在调查公园生物种类时遇到的问题,请帮助他们做出合理的解释:    </p><p>(1)公园的月季花有粉红、大红、玫瑰红、黄色等,这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xa0;特性,草地上的喜鹊看到人走进,迅速飞到树上,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特征.    </p><p>(2)池塘里金鱼的口和鳃盖一张一合,这是金鱼在吸入溶解在水中的________&#xa0;,排出________&#xa0;.小明说公园的各种植物与金鱼一样,也能进行呼吸,他的说法是否正确?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xa0;.    </p><p>(3)他们调查的生物有喜鹊、麻雀、金鱼、蚂蚁、啄木鸟、荷花、杨树、柳树、竹子、浮萍、月季、樱花、青蛙、蜘蛛等,如果按照生活环境将其分为两类,则与金鱼一组的生物有________&#xa0;.    </p><p>(4)调查时,如果发现不喜欢的动物,应该怎么做?答: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变异    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氧气    二氧化碳    正确,生物能够进行呼吸,属于生物的特征    浮萍、青蛙、荷花    如实记录    </p><p>【解析】</p><p>试题</p><p>(1)公园的月季花有粉红、大红、玫瑰红、黄色等,属于变异现象。地上的喜鹊看到人走进,迅速飞到树上,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2)池塘里金鱼的口和鳃盖一张一合,这是金鱼在呼吸,金鱼吸入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够进行呼吸,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小明说公园的各种植物与金鱼一样,也能进行呼吸的说法是正确。</p><p>(3)材料中的金鱼、浮萍、青蛙、荷花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p><p>(4)调查记录,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如实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3/11/29fdf3b3/SYS201904131133207344465129_ST/SYS201904131133207344465129_ST.001.png" width="162" height="1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________,兔、狐等属于________,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________,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________.    </p><p>(2)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食物网中狐和兔关系是________.    </p><p>(3)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链:________.    </p><p>(4)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5捕食关系草→鼠→蛇→鹰草</p><p>【解析】</p><p>(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生产者;兔、狐是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因此兔、狐等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主要靠分解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生活,因此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分解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还有非生物成分。<br />(2)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图中有5条食物链。狐吃兔,因此食物网中狐和兔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r />(3)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其中最长的一条食链:草→鼠→蛇→鹰。<br />(4)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相对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相对数量越少。在该食物网中,草是第一营养级,因此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题文)如图为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8/09/16eba04d/SYS201904280929066244422641_ST/SYS201904280929066244422641_ST.001.png" width="243"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食物网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试写出一条包含毛头鹰的最长食物链________.    </p><p>(2)图中除非生物部分没有表示出来以外,还有________也没有表示出来.    </p><p>(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而且是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p><p>(4)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着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p></div></div>
<div><p>【答案】4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分解者太阳能自动调节</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图中食物链有:草→鼠→猫头鹰、草→鼠→蛇→猫头鹰、草→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因此该食物网中有4条食物链,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一条包含毛头鹰的最长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br />(2)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图中除非生物部分没有表示出来以外,还有分解者也没有表示出来。<br />(3)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阳光的能量,因此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r />(4)一般情况下,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维持着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资料,回答问题:</p><p>食物链一词是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C.S.Eiton)于1927年首次提出的。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在生态系统中层层传导,通俗地讲,是各种生物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这种生物与那种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在生态学上被称为食物链。食物链是一种食物路径,食物链以生物种群为单位,联系着群落中的不同物种。食物链中的能量和营养素在不同生物间传递着,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表现为单向传导、逐级递减的特点。食物链很少包括六个以上的物种, 因为传递的能量每经过一阶段或食性层次就会减少一些,所谓“一山不能有二虎”便是这个道理。如果一种有毒物质被食物链的低级部分吸收,如被草吸收,虽然浓度很低,不影响草的生长,但兔子吃草后有毒物质很难排泄,当它经常吃草,有毒物质会逐渐在它体内积累,鹰吃大量的兔子,有毒物质会在鹰体内进一步积累。因此食物链有累积和放大的效应。美国国鸟白头鹰之所以面临灭绝,并不是被人捕杀,而是因为有害化学物质DDT逐步在其体内积累,导致生下的蛋皆是软壳,无法孵化。一个物种灭绝,就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其物种数量的变化,因此食物链对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p><p>(1)食物链通常由一种_____开始,位于食物链中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____动物,位于食物链中其它环节的动物大多为____动物。</p><p>(2)生态系统中的_____和____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p><p>(3)请你从食物链的角度就如何维持生态平衡提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至少两点)</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绿色植物  植食性动物(食草动物)  肉食性动物(食肉动物)  物质  能量  伸出我们的双手,每年种上一棵树;做一名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宣传者;提倡不食用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风尚;劝说、阻止伤害野生动物的人和事;</p><p>【解析】(1)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通常是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因此位于食物链第2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即初级消费者;(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物质、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从食物链的角度就如何维持生态平衡提几点合理化的建议:我们要伸出双手,每年种上一棵树;做一名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宣传者;提倡不食用野生动物,树立饮食新风尚;劝说、阻止伤害野生动物的人和事。</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生物七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单元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