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芝华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形形色色,其主要的运动方式是( )</p><p>A. 游泳 B. 爬行 C. 行走 D. 飞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水生动物主要的运动方式是游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无论对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钙的作用都是重要的。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p><p>A. 小肠 B. 骨 C. 皮肤 D. 肌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骨中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其中有机物是蛋白质,无机物是钙盐,所以说,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医生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 )的保护。</p><p>A.骨髓 B.骨松质 C.骨密质 D.骨膜</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膜内层形成层具有造骨细胞的功能,对骨的生长(长长,长粗)和增生(断裂愈合)有重要作用。医生在给骨折病人做手术时,为了断骨尽快愈合,需要特别注意保护的结构是对骨的生长(长长,长粗)和增生(断裂愈合)有重要作用的骨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块骨属于( )</p><p>A.一个细胞 B.一种组织 C.一个器官 D.一个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组织是指由一些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的结构;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能够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组成的结构叫做系统。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一块骨中有骨膜,属于结缔组织,内有神经和血管,也就有了神经组织与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等,可见一块骨是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故本题选项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p><p>A. 跳跃</p><p>B. 行走</p><p>C. 爬行</p><p>D. 游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青蛙的发育过程是: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蝌蚪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运动方式是游泳;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运动方式为跳跃、游泳或是爬行.</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p><p>A. 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 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p><p>C. 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 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的运动不是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A错误;动物的运动有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还有繁衍种族,B错误;动物通过运动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不只是为了冬眠和过冬,C错误;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骨( )</p><p>A.无机物不到2/3</p><p>B.无机物超过2/3</p><p>C.红骨髓减少</p><p>D.骨密质减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老年人的骨的成分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2/3,这样的骨硬、脆,易发生骨折,所以,老年人跌倒后容易发生骨折,这是因为老年人骨有机物不到1/3。</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质地致密坚硬的骨质大部分位于 ( )</p><p>A.长骨的两端 B.长骨骨干中央</p><p>C.长骨骨干的周围 D.短骨和扁骨中</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的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前者呈海绵状,分布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两端。后者质地坚硬致密,主要分布于骨干,抗压力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 )</p><p>A. 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 C. 攻击行为 D. 节律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日节律)、月节律、季节节律等。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p><p>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如昼夜节律(日节律)、月节律、季节节律等。蝶类白天活动,蛾类夜间活动的行为属于昼夜节律(日节律)行为。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p><p>A. 环境因素 B. 后天“学习”所得</p><p>C. 遗传物质 D. 亲代训练</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p><p>B. 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p><p>C. 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p><p>D. 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刚出生的婴儿会吃奶等都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行为并不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而有的则是通过自身的学习而获得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p><p>A. 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p><p>B. 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p><p>C. 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p><p>D. 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动物的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不仅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随着动物不断地遇到新问题,它们的行为也会随之产生变化,A正确;<br />动物行为的意义是: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有利于寻找食物和配偶、逃避敌害等,即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个体生存,B正确;<br />根据获得途径的不同,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因素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C错误;<br />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的共同协调作用的结果,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尺蠖静止不动时,形态象一段树枝,这属于( )</p><p>A. 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p><p>C. 攻击行为 D. 节律行为</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尺蠖不动时像一段树枝,有利于保护自己,防御敌害,因此属于防御行为,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白居易的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它描绘的是母燕的</p><p>A.贮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攻击行为 D.防御行为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诗句中描述的是哺育行为,是与繁殖相关的行为,叫做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蚂蚁搬家、鸟类筑巢、蜘蛛织网、蜜蜂采蜜,这些复杂行为的解释是</p><p>A. 聪明 B. 本能 C. 学习 D. 奇怪</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如蚂蚁搬家、鸟类筑巢、蜘蛛织网、蜜蜂采蜜等就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属于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p><p>A. 防御行为 B. 繁殖行为 C. 社群行为 D. 节律行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防御行为是指不同动物之间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节律行为是指生物随着地球、太阳、月亮的周期性变化,逐渐形成的周期性、有节律的行为就是节律行为。</p><p>社会行为是指同一种群的动物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各种行为,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首领负责指挥、协调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其他成员必须服从首领优先享有食物配偶;其它雄狒狒负责采集食物,保卫狒狒群体,因此属于社会行为。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攻击行为的是( )</p><p>A.一只蛇追击一只青蛙</p><p>B.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p><p>C.猫捉老鼠</p><p>D.两狗争食</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一只蛇追击一只青蛙属于捕食行为;A不符合题意;螃蟹举起螯反击天敌的进攻属于防御行为,B不符合题意;猫捉老鼠属于捕食行为;C不符合题意;两狗争食是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属于攻击行为,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提一桶水上楼,这时手臂上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p><p>A. 收缩,舒张 B. 收缩,收缩</p><p>C. 舒张,收缩 D. 舒张,舒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每完成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发生收缩或舒张,牵拉所附着的骨骼,使之围绕关节活动,而产生运动.</p><p>解: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当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因此感觉比较累.</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根据下列动物的运动记录表,可能得出的结论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df4da42d/SYS201904250922030606898581_ST/SYS201904250922030606898581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4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在土壤下面没有动物运动</p><p>B. 爬行动物的运动不需要能量</p><p>C.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运动器官无关</p><p>D.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蚯蚓的运动就是依靠纵、环肌的交互舒缩及体表的刚毛的配合在土壤下而完成的.</p><p>B.通过观察上表,任何动物的运动都需要能量.</p><p>C.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如:章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燕子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用翼在空中飞行.</p><p>D.动物的生活环境不同,其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也不同,这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有利于寻找食物和配偶、逃避敌害等,即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个体生存.通过观察动物的运动记录表,选项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蚯蚓走迷宫 B. 鹦鹉学说话</p><p>C. 大山雀偷喝牛奶 D. 菜青虫取食白菜叶</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菜青虫取食白菜叶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蚯蚓走迷宫、鹦鹉学说话、大山雀偷喝牛奶,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对骨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骨膜是由骨松质、骨密质和骨髓组成的</p><p>B. 骨膜是一层位于骨表面的坚韧的结缔组织膜</p><p>C.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p><p>D. 骨膜内血管中的血液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df4da42d/SYS201904250922034070641459_DA/SYS201904250922034070641459_DA.001.png" width="526" height="1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的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丰富的神经和血管,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 _____________是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____________ 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___________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p></div></div>
<div><p>【答案】爬行、行走、跳跃、奔跑 飞行滑翔鼓翼飞行</p><p>【解析】</p><p>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是游泳,陆地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爬行、行走、跳跃、奔跑,空中动物的运动方式是飞行。动物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有飞行、游泳、爬行、行走、奔跑等,动物的运动器官和运动方式与环境相适应。鸟类飞行时基本是鼓翼、滑翔和翱翔三种方式交替使用,鸟类翼的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种类常以某一两种方式为主.一般小型鸟类以鼓翼和滑翔为主,大型鸟类多具有较好的翱翔能力。</p><p>动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有蠕动、跳跃、飞行、游泳、爬行、奔跑等。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滑翔是从高处向前下方的飘行,可以是在鼓翼获得足够的高度和推力后进行,滑翔可以借助气流飞行,滑翔是飞行的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因此,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是适应陆地环境的运动方式,飞行是适应更广阔空间生活的运动方式;滑翔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鼓翼飞行是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老年人的骨中________大于2/3,骨的弹性________,容易________,所以我们要特别关爱老年人,防止他们跌倒骨折。而我们青少年骨的弹性_____,硬度________,所以我们要注意_________ 的姿势。</p></div></div>
<div><p>【答案】无机物(盐)、、小(弱)骨折(碎)大(强)小(低)坐立行</p><p>【解析】</p><p>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df4da42d/SYS201904250922037853882927_DA/SYS201904250922037853882927_DA.001.png" width="554"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为老年人骨的成分中无机物大于2/3,骨的弹性小表现为比较脆,所以容易骨折;而青少年骨的成分中有机物大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表现为柔韧性比较柔韧,所以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以防止变性。</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行为;前者是一种 _______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后者必须借助于个体的 生活经验和经历,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大致可将其主要类型分为取食行为、__________、领域行为、___________、繁殖行为、节律行为、__________等七种行为。科学家是用 __________(方法)来研究涡虫的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后天学习本能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社群行为实验法</p><p>【解析】</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即必须借助个体的生活经验和经历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把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实验法和观察法。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因此,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前者是一种本能行为,是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后者必须借助于个体的 生活经验和经历,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和特点,大致可将其主要类型分为取食行为、攻击行为、领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七种行为。科学家是用实验法(方法)来研究涡虫的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下图是屈肘和伸肘动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5/09/df4da42d/SYS201904250922042197400062_ST/SYS201904250922042197400062_ST.001.png" width="333"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当举重运动员抓起杠铃时,他的上臂的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 )_______ ,处于舒张状态的是( )_______ ;当他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处于收缩状态的是( )_________ ,处于舒张状态的是( )_________ 。</p><p>(2)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 到比较轻松,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______状态。</p><p>(3)运动时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关节结构称为 _______________ ,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 ___________从 ___________中脱落出来的脱臼现象。</p><p>(4)人体有 ________块骨,有 600多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包括 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躯体运动是以__________为杠杆、______________为支点、_______________为动力而形成,骨骼肌的收缩要受_____________ 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肌细胞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①肱二头肌②肱三头肌②肱三头肌①肱二头肌舒张舒张关节软骨关节头关节窝206 肌腹肌腱骨关节骨骼肌收缩神经系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p><p>【解析】</p><p>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例如,屈肘动作和伸肘动作的产生,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p><p>(1)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双臂自然下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感觉比较轻松;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因此,当举重运动员抓起杠铃时,他的上臂的肌肉中,处于收缩状态的是【①】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的是【②】肱三头肌;当他将杠铃成功举过头顶稳定的那一刻,处于收缩状态的是【②】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的是【①】肱二头肌。</p><p>(2)通过(1)分析可知,当你双手自然下垂时,感觉 到比较轻松,是因为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p><p>(3)关节面的表面覆盖着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关节囊及囊内外的韧带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润滑关节软骨,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因此,运动时减少两骨之间摩擦的关节结构称为关节软骨,运动时若不小心用力过猛,常会造成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落出来的脱臼现象。</p><p>(4)骨骼肌由肌腹和肌腱两部分组成,骨骼肌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属?于结缔组织),分别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中间较粗的部分叫肌腹,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外面包有结缔组织膜,里面有许多血管和神经。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引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人体有206块骨,有 600多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包括肌腹和肌腱两部分,躯体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而形成,骨骼肌的收缩要受神经系统的协调和控制,运动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实验人员想了解新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6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①、②、③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了,使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④、⑤、⑥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p><p>实验人员给小鸭①、②、③展示了一个气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①、②、③模仿母鸭的行为并随时跟随在气球左右。请选择:</p><p>⑴.小鸭①、②、③的行为发展过程可以用下列哪个术语描述 (_______)</p><p>A.先天行为 B.条件反射 C.本能 D.学习行为</p><p>⑵.小鸭④、⑤、⑥最好被称为 (______)</p><p>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 实验组 D.一个变量</p><p>⑶.如果不是把小鸭①、②、③放在气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小鸭①、②、③ (______)</p><p>A.它们可能吓唬其他鸭子 </p><p>B.它们将失去繁殖能力</p><p>C.它们会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p><p>D.它们会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p><p> </p></div></div>
<div><p>【答案】 D B D</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