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届九年级中招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朵朵葵花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p><p>A. 生物能进行呼吸 B.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p><p>C.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葵花朵朵向太阳”是向日葵对太阳光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体现了植物具有向光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p><p>B.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p><p>C.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不发生变化</p><p>D. 经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分裂使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p><p>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数目增多,A正确;受精卵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只有一部分才具有分裂能力,B错误;细胞分裂时,先染色体进行自我复制,复制后的染色体和原有的染色体形态是一样的,C正确;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先进行自我复制,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的细胞中,所以新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相同,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①一⑤是几种生物示意虱各图并未按实际的比例绘制),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095920262179_ST/SYS201904270923095920262179_ST.001.png" width="549" height="1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③④ B. ③⑤ C. ①② D. ④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我们要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如根据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的不同可以把生物分为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和无细胞结构的病毒。</p><p>图中①水绵属于多细胞藻类植物;②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③衣藻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④病毒无细胞结构;⑤草履虫的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属于单细胞生物。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实验步骤示意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097792886359_ST/SYS201904270923097792886359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是指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p><p>B. ②是指将去掉遮光纸的叶片放人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p><p>C. ③中叶片颜色变化是:遮光部分变蓝,见光部分不变蓝</p><p>D. 该实验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图中①是暗处理,目的是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A正确;②是酒精脱色,具体操作是将去掉遮光纸的叶片放人盛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B正确;③是观察颜色,叶片的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叶片的遮盖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没有光合作用,没有淀粉产生,C错误;实验结论: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呼吸时,吸入的全是氧气,呼出的全是二氧化碳</p><p>B. 用口呼吸比用鼻呼吸卫生</p><p>C. 吸气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p><p>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人体呼吸时,从外界吸入空气,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氧减含量少了,A错误;</p><p>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B错误;</p><p>当人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处于收缩状态,C错误;</p><p>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健康成人的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变化是( )</p><p>A. 尿素等减少 B. 二氧化碳减少</p><p>C. 血细胞减少 D. 葡萄糖增多</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过程。</p><p>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不重吸收尿素,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输尿管随排出。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成分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废物如尿素减少,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对动物的行为作了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美国红雀给金鱼喂食是学习行为</p><p>B. 蜜蜂营群体生活是社会行为</p><p>C. 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射墨汁是防御行为</p><p>D.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遗传物质所决定的</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本能,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美国红雀给金鱼喂食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A错误;蜜蜂营群体生活的行为,内部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因此属于社群行为,B正确;乌贼遇到敌害时喷射墨汁有利于保护自己,是防御行为,C正确;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部分食肉动物的分类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100994306312_ST/SYS201904270923100994306312_ST.001.png" width="224" height="16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虎与豹的亲缘关系比虎与狼的亲缘关系远</p><p>B. 猫和虎所处的分类等级是“种”</p><p>C. 图中表示的最大的分类等级是“属”</p><p>D. 猫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猫属动物之间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p><p>虎和豹属于豹属,虎和狼属于食肉目,属比目小,所以虎与豹的亲缘关系比虎与狼的亲缘关系近,A错误;猫属于猫科、猫属,猫种,虎属于猫科、豹属,虎种,猫和虎所处的分类等级是“种”,B正确;图中的分类单位有:目、科、属、种,最大的分类单位是“目”,C错误;科比属大,因此猫科动物之间的共同特征比猫属少,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DNA就是基因</p><p>B. 染色体由DNA和基因组成</p><p>C.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遗传信息)的DNA片段</p><p>D. 人的一个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目相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解:A、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DNA不是基因.故A错误.</p><p>B、染色体是细胞核内的容易被碱性颜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B错误.</p><p>C、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因此,基因是有遗传效应(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故C正确.</p><p>D、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因此体细胞中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数目不相等.故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生病了需要看病、吃药。下列用药方式合理的是( )</p><p>A. 无病先吃药,预防疾病</p><p>B. 有病多吃抗生素,快速有效</p><p>C. 多吃保健品,强身健体</p><p>D. 有病先确诊,对症下药</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p><p>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服用,A错误;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B错误。吃保健品也要适度,不能盲目多吃,C错误;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针对性的起到治疗作用。所以有病先确诊,对症下药,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实例中,不属于生存斗争的是( )</p><p>A. 同一片森林里临近的树木会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养料</p><p>B. 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p><p>C. 食性相同的动物相互争夺食物</p><p>D. 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效的,这必然导致生物在生活过程中为生存而斗争,不仅同种生物之间有生存斗争,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也有生存斗争。</p><p>同一片森林里临近的树木会相互争夺阳光、水分和养料;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食性相同的动物相互争夺食物,都属于生存斗争,A、B、C不符合题意;在自然界,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属于过度繁殖,不属于生存斗争,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保证实验获得可靠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下列实验材料的选用不恰当的是( )</p><p>A. 用仙人掌来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p><p>B. 用长出根毛的小麦幼苗来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p><p>C. 用玉米种子研究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p><p>D. 用萌发的大豆种子研究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的,仙人掌为了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其叶已经退化成叶刺,失去了进行蒸腾作用的能力。</p><p>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状,叶的表面积较小,蒸腾作用很弱,短时间内不易观察,因此验证植物叶的蒸腾作用不能用仙人掌,A错误;用长出根毛的小麦幼苗来观察根毛和根尖的结构,B正确;玉米的子叶一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属于单子叶植物,用玉米种子研究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C正确;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用萌发的大豆种子研究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106920594885_ST/SYS201904270923106920594885_ST.001.png" width="173"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进行“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时,测量一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需测量三次后求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p><p>(2)细胞的边界是______________,它将细胞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分隔开来,并能控制物质的进出。</p><p>(3)当你咀嚼馒头时会觉得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的______________能够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当我们谈论杨梅时也会有唾液分泌,这种神经调节的方式属于______________反射,它是人类特有的神经调节方式。</p><p>(4)如图为人体三种血管的模式图(各图并未按实际比例绘制),其中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把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是______________。([]中填序号,“ ”上填名称)</p></div></div>
<div><p>【答案】减小误差细胞膜唾液淀粉酶条件②毛细血管③动脉血管</p><p>【解析】</p><p>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观图可知:①是静脉血管、②是毛细血管、③是动脉血管。</p><p>(1)在进行“测定反应速度”实验时,测量一个人在某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需测量三次后求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误差。<br />(2)细胞膜非常薄,在光学显微镜下不容易看清楚,细胞膜能把细胞内部与细胞外部的环境分隔开,使细胞内部保持相对稳定,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对进出细胞的物质有选择性。一般地说,对细胞有益的物质可以进入,有害的物质则不能进入,同时还能排出细胞内产生的废物。<br />(3)人体的口腔与唾液腺相连,唾液腺可以分泌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唾液中有淀粉酶,馒头中主要含淀粉,淀粉无甜味,但是它能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有甜味,所以当你咀嚼馒头时会觉得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当我们谈论杨梅时也会有唾液分泌,这种神经调节的方式属于条件反射,它是人类特有的神经调节方式。<br />(4)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③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动脉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①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所以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②毛细血管;把血液送出心脏的血管是③动脉。</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回答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问题:</p><p>(1)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传播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__。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他的体内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_______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p><p>(2)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其病原体简称HIV.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______________和血液传播。青少年要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患者,不应歧视艾滋病病人。</p></div></div>
<div><p>【答案】结核杆菌空气、飞沫抗体性传播</p><p>【解析】</p><p>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p><p>(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刚出生的婴儿,通过接种卡介苗可以预防结核病。结核病是一种传染病,该病的病原体是结核杆菌,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接种过卡介苗的人,他的体内会产生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br />(2)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其病原体简称HIV。艾滋病传播途径主要有母婴传播、性传播和血液传播。青少年要积极宣传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关爱艾滋病患者,不应歧视艾滋病病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109592563505_ST/SYS201904270923109592563505_ST.001.png" width="139" height="1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请写出下列结构的名称:A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p><p>(2)与放大物像有关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填字母)。</p></div></div>
<div><p>【答案】粗准焦螺旋转换器载物台CE</p><p>【解析】</p><p>观图可知:A是粗准焦螺旋、B是细准焦螺旋、C是目镜、D是转换器、E是物镜、F是载物台。</p><p>(1)图中A是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D是转换器,可以转动,改变物镜的放大倍数;F是载物台,固定在镜臂的下端,是放置玻片标本的;<br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所以与放大物像有关的结构是C目镜和E物镜。</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将下列动物与其形态特征用线段连接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110493337763_ST/SYS201904270923110493337763_ST.001.png" width="431"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110493337763_DA/SYS201904270923110493337763_DA.001.png" width="428"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熟记常见动物家兔、蝗虫、鲫鱼、家鸽、蜥蜴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然后细心解答。</p><p>家兔属于哺乳动物,牙齿分为门齿、臼齿。盲肠发达;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体表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适于陆地生活;鲫鱼属于鱼类,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鳃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家鸽属于鸟类,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呼吸;蜥蜴属于扁形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用肺呼吸。</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块稻田里,稻纵卷叶螟和东亚飞蝗是危害水稻的害虫,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请回答下列问题:</p><p>(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这块稻田里水稻是______________,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是______________。水稻、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部分。</p><p>(2)如果该稻田遭受某种有毒物质污染,这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生物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_。请据题意写出该稻田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分解者生物青蛙<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111614610610_DA/SYS201904270923111614610610_DA.001.png" width="175" height="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所以水稻是生产者;土壤中的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水稻、各种动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br />(2)稻田中存在食物链:水稻→卷叶螟→青蛙,水稻→东亚飞蝗→青蛙。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青蛙营养级别最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该稻田的食物网是<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111614610610_DA/SYS201904270923111614610610_DA.002.png" width="175" height="4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一项调查显示,小红的母亲有耳垂、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父亲有耳垂、大拇指不能向背侧弯曲;小红无耳垂、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1)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______________。</p><p>(2)在遗传学上,大拇指能向背侧弯曲和不能向背侧弯曲称______________。</p><p>(3)通过上述实例判断,无耳垂属于______________(显性/隐性)性状。</p><p>(4)假设控制有耳垂的基因为A,控制无耳垂的基因为a。小红父亲的相关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若小红父母再生一个孩子,生出有耳垂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变异相对性状隐性Aa3/8(37.5%)</p><p>【解析】</p><p>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1)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父母有耳垂,小红无耳垂,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叫变异。<br />(2)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大拇指向背侧弯曲和不能向背侧弯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相对性状。<br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所以有耳垂为显性性状,无耳垂为隐性性状。<br />(4)若决定有耳垂的基因为A,决定无耳垂的基因为a,由题干信息可知,小红的父母有耳垂,生小红无耳垂的基因是aa,小红父母控制耳垂有无的基因组成都是Aa,如图所示:<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112845883458_DA/SYS201904270923112845883458_DA.001.png" width="422" height="22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由遗传图解可知,小红父母生育一个孩子其有耳垂的可能性是75%,无耳垂的可能性是25%。<br />含X的精子和含Y的精子,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是随机的,一个母亲如果生一个孩子,生男生女的机会各占50%。因此小红的父母亲再生一个孩子,出生有耳垂男孩的可能性是:3/4×50%═3/8(37.5%)</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阅读以下材料:</p><p>18世纪,人们借助显微镜发现许多液体中都有微小的生物存在,他们称这些生物为微生物。有些人猜想生物可以自然产生,因为他们观察到微生物好像能够由液体和无生命物质产生。但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指出,经过杀菌消毒后密封的液体里并没有微生物自然产生,因此,微生物并不是自然产生的。</p><p>为了验证他的假说,斯帕兰扎尼利用液体培养基进行了以下实验。液体培养基是一种含营养成分的液体,适合微生物生长。实验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7/09/f5001480/SYS201904270923114747607638_ST/SYS201904270923114747607638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2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1)甲、乙烧瓶中的液体培养基在开始实验时,都要进行高温煮沸,理由是______________。</p><p>(2)甲、乙烧瓶在冷却静置时处理方式不同在于: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p><p>(3)根据斯帕兰扎尼的假说,你认为______________(甲/乙)烧瓶中可能有微生物出现,这些微生物来自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杀灭原来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在冷却并静置时瓶口被密封瓶口是敞开的乙空气</p><p>【解析】</p><p>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本题考查食品腐败的原因。斯帕兰扎尼的实验所检验的假说是微生物可以由死物产生,加热培养基的目的是杀死微生物,实验结果没有微生物出现,说明微生物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由原来已经存在的微生物产生的,探究实验要设置对照试验,只有通过对比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结论才具有说服力。<br />(1)甲、乙烧瓶中的液体培养基在开始实验时,都要进行高温煮沸,理由是杀灭原来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br />(2)甲、乙烧瓶在冷却静置时处理方式不同在于:甲烧瓶在冷却并静置时瓶口被密封,乙烧瓶的瓶口是敞开的。<br />(3)根据斯帕兰扎尼的假说,应该是乙烧瓶中有微生物出现。如果有微生物培养基会变得混浊,变质变味。变质的原因可能是空气中的微生物进入培养基中,在培养基内大量繁殖。</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