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1:24:02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年级上学期第二中学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全部属于生物的是(    )</p><p>A. 金鱼、月季、机器狗、海带    B. 长颈鹿、电脑病毒、海豚</p><p>C. 仙人掌、钟乳石、香菇、小草    D. 细菌、丹顶鹤、松树、鲨鱼</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p><p>生物的基本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A中的机器狗,C中钟乳石,B中的电脑病毒,不属于生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盼望着,盼望着,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p><p>A. 需要营养    B. 能生长    C. 能呼吸    D. 能排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小草从土里钻出的过程指的是小草的生长,生长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p><p>A. 是否耗能    B. 能否运动</p><p>C. 能否说话    D. 能否生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A、汽车奔跑需要耗能,但是汽车不属于生物,所以耗能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故A不符合题意;B、能运动不是生物的特征,如植物不能移动位置,故B不符合题意;C、能否说话不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故C不符合题意;D、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物的特征,所以能否生殖是判断是否是生物的标准,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共同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p><p>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p>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能利用宿主活细胞内现成代谢系统合成自身的核酸和蛋白质成分;以核酸和蛋白质等元件的装配实现其大量繁殖,因此属于生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p><p>A. 仙人掌叶呈刺状    B. 蜜蜂为桃花传粉</p><p>C. 蚯蚓能改良土壤    D. 森林能净化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A正确;蜜蜂为桃花传粉,说明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蚯蚓的活动使土壤变得疏松,是生物蚯蚓对环境的影响,C错误;森林能净化空气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物排出体内废物的是   (      )</p><p>A. 动物呼出二氧化碳    B. 杨树深秋落叶</p><p>C. 动物排出汗液    D. 人体分泌唾液</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生物的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动物呼出二氧化碳、 杨树深秋落叶、动物排出汗液属于排出体内废物,人体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参与淀粉的消化,不属于排出体内废物。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宋代诗人苏轼在《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p><p>A. 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p><p>A. 生物依赖环境</p><p>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生物改变环境</p><p>D. 生物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 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p><p>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影响小麦的因素有   (     )</p><p>A. 非生物因素和杂草    B. 植物、动物和细菌</p><p>C. 人类、阳光和空气等    D.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因此,影响小麦生存的环境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以及除这只小麦外的其他小麦、其他生物。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主要体现了(  )</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    B. 环境能影响生物</p><p>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环境能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植物的蒸腾作用不但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而且能让周围的气温降低,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p><p>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这是因为水的气化热高,在蒸腾过程中可以散失掉大量的辐射热,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大树蒸腾作用旺盛,使气温降低,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故选C。</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了动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p><p>A. 竞争    B. 合作    C. 寄生    D. 捕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生物圈    C. 海洋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个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p><p>C. 森林生态系统    D. 城市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动物种类很多,大都能在水中游动,辽阔的海平面能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海洋中的植物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A不符合题意;<br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B不符合题意;<br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符合题意;<br />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据海平面150米以下的水域中,几乎没有植物,这主要是因为(    )</p><p>A. 水压力大    B. 光照    C. 水分    D. 盐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环境不仅是指生活的地点,还包括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阳光分布较多。生长了大量的浮游植物,因此适合以浮游植物为食的动物的生存,故生物大部分生活在距海平面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因为150米以下的水域缺少阳光,几乎没有植物,因此生物较少。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食物链中开始的生物通常是(      )</p><p>A. 食草的    B. 食肉的</p><p>C. 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D. 进行光合作用的</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可以表示为绿色植物→草食生物→肉食生物→…,因此食物链的起点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所以食物链(捕食)开始的生物通常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能称作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群羊    B. 一座山    C. 一片棉花田    D. 一片森林</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的。生物成分包括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只有生物,没有非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只有非生物,没有生物,也不能构成生态系统。一群羊只有动物,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属于生态系统;一座山、一片棉花田、一片森林属于生态系统,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小(&#xa0;&#xa0;&#xa0; )</p><p>A. 森林生态系统 &#xa0;&#xa0;    B. 湿地生态系统 &#xa0;&#xa0;    C. 农田生态系统 &#xa0;&#xa0;&#xa0;    D. 海洋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所以比较选项中四种生态系统,只有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最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是(   )</p><p>A.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p><p>B. 大气圈和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p><p>C.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p><p>D.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图为淡水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若浮游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DDT的污染,则大鱼体内将积累大量的农药DDT。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0/10/bed3f136/SYS201809101007358481870325_ST/SYS201809101007358481870325_ST.001.png" width="84"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p><p>B. 环境会对生物造成影响</p><p>C. 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p><p>D. 各生态系统之间互不影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由淡水生态系统中DDT在鱼体内的积累可以推断出,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选项A正确;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生存,如阳光、水等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分布等,另外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如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互助关系、捕食关系等,选项B、C正确;生物圈中有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各种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而不是互不影响的,如河流生态系统中的水可以流入森林、农田等,选项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草原生态系统中,能正确表示草、羊、狼三种生物数量多少的图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0de2e8b/SYS201712310142222277616677_ST/SYS201712310142222277616677_ST.001.png" width="43"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0de2e8b/SYS201712310142222277616677_ST/SYS201712310142222277616677_ST.002.png" width="95"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0de2e8b/SYS201712310142222277616677_ST/SYS201712310142222277616677_ST.003.png" width="94" height="1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c0de2e8b/SYS201712310142222277616677_ST/SYS201712310142222277616677_ST.004.png" width="92" height="10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食物链草→羊→狼,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故能量金字塔中草的数量最多,其次是羊的数量,狼的数量最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p><p>A. 阳光→草→兔→狐    B. 蝗虫→青蛙→蛇→鹰</p><p>C. 小麦→田鼠→蛇→鹰    D. 草←羊←狼←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阳光→草→兔→狐,非生物因素不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故A错误; 蝗虫→青蛙→蛇→鹰,缺少生产者,不是食物链,故B错误;小麦→田鼠→蛇→鹰,起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消费者,符合食物链的结构,故C正确;草←羊←狼←人,箭头返了,应指向消费者,不符合食物链的结构,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闻名于世。某市纱厂厂长为节省运输成本,试图引种新疆棉至本地栽培,可种植后的棉花与本地棉相差无几,这种现象说明(  )</p><p>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影响环境</p><p>C. 生物适应环境    D. 环境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动物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也有许多适应性特征。</p><p>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产生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适者生存,生物必需适应环境,生物的性状主要由基因控制,但也受到环境的影响。新疆棉引种到本地未达到某纱厂厂长期待结果是因为受本地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新疆棉以纤维长、质地柔软闻名于世。某市纱厂厂长为节省运输成本,试图引种新疆棉至本地栽培,可种植后的棉花与本地棉相差无几,这种现象说明环境影响生物。故选A。</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不进行呼吸,动物进行呼吸。(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试题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就可以过度地利用它。(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由所学知识可以知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很难恢复.例如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沙漠化,生态平衡就很难恢复了.</p><p>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答:生态系统中生态平衡与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平衡能力也是受生物的影响,一旦超过这种限度,平衡很难恢复,所以我们不可以过度的利用它.</p><p>故答案为;×</p><p>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受生物的影响,是有限度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的实验,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员,请补全下列实验方案。</p><p>(1)提出问题:水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p><p>(2)作出假设:_____。</p><p>(3)设计实验:</p><p>①取甲、乙两个培养皿,在两个培养皿内各铺一层吸水纸。</p><p>②将20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放置于甲培养皿中,再将_____放置于乙培养皿中。</p><p>③设置对照实验,甲培养皿_____,乙培养皿_____,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从下列A.B.中选择)</p><p>A不加水        B.加适量水</p><p>从中找出本实验的单一变量_____。为了确保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应采用_____实验。</p><p>④每日定时观察甲乙培养皿中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p><p>(4)实验现象:甲培养皿玉米种子萌发,乙培养皿玉米种子不萌发。</p><p>(5)实验结论:_____。</p><p>(6)表达和交流。</p><p>①为什么用20粒玉米种子而不用1粒玉米种子做实验?_____。</p><p>②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小组的平均值?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水分对玉米种子萌发有影响    20粒饱满的玉米种子    B加水适量    A不加水    水    对照    水对玉米种子萌发有影响,种子萌发需要水    1粒种子具有偶然性、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用20粒种子    减少实验误差    </p><p>【解析】</p><p>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1)提出问题:水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 </p><p>(2)作出假设:假设是根据生活实际或已有经验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探究提出的问题“水对玉米种子的萌发有影响吗?”可以假设为:水对玉米种子萌发有影响,或水对玉米种子萌发没有影响。</p><p>(3)设计实验:①取甲、乙两个培养皿,在两个培养皿内各铺一层吸水纸。 </p><p>②为了控制变量种子的数量应该相等,因此将20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放置于甲培养皿中,再将20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放置于乙培养皿中。</p><p>③甲培养皿玉米种子萌发,乙培养皿玉米种子不萌发,因此设置对照实时,甲培养皿B、加适量的水,乙培养皿A、不加水,在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培养一段时间。</p><p>甲乙唯一不同的量是水,因此本实验的单一变量水,为了确保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应采用对照实验。</p><p>④每日定时观察甲乙培养皿中玉米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p><p>(4)实验现象:甲培养皿玉米种子萌发,乙培养皿玉米种子不萌发。</p><p>(5)实验结论:甲培养皿有水,种子萌发;乙培养皿没有水,种子不萌发,因此可得到结论:水对玉米种子萌发有影响,种子萌发需要水。</p><p>(6)表达和交流。</p><p>①做实验要有充足的一定量的种子如30粒,不能用1粒种子作实验,1粒种子会有偶然性,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因此,放入的种子越多实验就越准确,所以为什么用3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作实验是因为1粒种子具有偶然性、为了减少数据的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用30粒种子。</p><p> ②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全班各小组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24ed1b17/SYS201905010929009414907663_ST/SYS201905010929009414907663_ST.001.png" width="186"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p><p>(2)图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p><p>(3)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该食物网中各类动物属于________,未列出的成分除非生物部分外,还有______________。</p><p>(4)如果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__________。</p><p>(5)该生态系统中,蜘蛛和食虫鸟之间存在__________关系。</p><p>(6)如果该生态系统中喷洒了含汞的农药,在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这条食物链中,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p><p>(7)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______________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能力。</p></div></div>
<div><p>【答案】光能    5    草→鼠→蛇    消费者    细菌和真菌(或分解者)    先增加后减少    捕食和竞争     蛇    保持相对稳定    自我调节    </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1))这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固定有有机物中。</p><p>(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图中的食物链有: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草→食草昆虫→食虫鸟,草→食草昆虫→青蛙→蛇,草→鼠→蛇,共五条食物链,图中最短的食物链是草→鼠→蛇。</p><p>(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因此,在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该食物网中各类动物属于消费者,未列出的成分除非生物部分外,还有细菌和真菌(分解者)。</p><p>(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因此,如果蛇被大量捕杀,那么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先增加后减少。</p><p>(5)该生态系统中,食虫鸟和蜘蛛相互争夺食物草,食虫鸟和蜘蛛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食虫鸟以蜘蛛为食,食虫鸟与蜘蛛之间存在捕食关系。该生态系统中,蜘蛛和食虫鸟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p><p>(6)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如果该生态系统中喷洒了含汞的农药,在草→食草昆虫→蜘蛛→食虫鸟这条食物链中,一段时间后,体内残留汞最多的生物是蛇,其营养最高。</p><p>(7)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是保持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示生态系统各成分间的相互关系,A.B.C代表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请分析回答: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1/09/24ed1b17/SYS201905010929011656537634_ST/SYS201905010929011656537634_ST.001.png" width="186"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________。</p><p>(2)图中A是______者,B是_____者,它们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和_____。C是______者。</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生产者消费者食物网分解者</p><p>【解析】</p><p>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的生物和他们生存的环境的总称。它环绕在地球的表面,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的生物和他们生存的环境的总称。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和太阳构成环境部分,若A、B、C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则该图所示的生态系统称为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p><p>(2)只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吸收二氧化碳,图中A能吸收二氧化碳,图中A是生产者,B吃A,B是消费者,它们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C能把A、B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无机盐,C是分解者,主要包括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供植物重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第二中学七级上学期第二中学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