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县第三协作区七年级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项行为或现象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 )</p><p>A. 燕子育雏 B. 子女与父母不同</p><p>C. 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D. 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燕子育雏说明生物能够繁殖,A不符合题意;子女与父母不同说明生物都能遗传变异,B不符合题意;种子萌发长成幼苗说明生物能够生长,C不符合题意;小羊发现狼后迅速逃离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与“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基本特征相同,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事例是</p><p>A. 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 B.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p><p>C. 大树底下好阴凉 D. 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ABD、青草地的蛙是绿色的、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是生物适应环境,A错误;</p><p>C、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故“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诗句反映了在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p><p>A.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p><p>B.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p><p>C.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p><p>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错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正确;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C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组生物中,能共同生活在同一生态系统中的是( )</p><p>A. 猕猴和海豹 B. 鲨鱼和海带 C. 袋鼠和东北虎 D. 熊猫和仙人掌</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物总是与环境相适应的。猕猴主要在树上营攀援生活,适合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海豹生活在海洋里,A不符合题意;<br />鲨鱼和海带都属于海洋生物,适合生活在海洋生态系统中,B符合题意;<br />袋鼠善于奔跑,适合生活在辽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东北虎适合生活在森林生态系统中,C不符合题意;<br />熊猫生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仙人掌生活在荒漠生态系统中,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8f0fb879/SYS201905040933333669379575_ST/SYS201905040933333669379575_ST.001.png" width="260" height="14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兔和鼠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 B. 鹰和蛇既是竞争关系也是捕食关系</p><p>C. 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了生态系统 D.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p><p>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食物链上的每一个环节叫做一个营养级,所以兔和鼠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A错误;鹰捕食蛇,又和蛇都以鼠为食,所以鹰和蛇既是竞争关系也是捕食关系,B正确;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了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C错误;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太阳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固定下来,源源不断的输入生态系统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做法对生态平衡有利的是( )</p><p>A. 随意引进动植物 B. 为保护人畜安全大规模捕杀狼</p><p>C. 过度使用农药 D. 用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p><p>随意引进动植物会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特别是侵占了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造成本地物种死亡和濒危,A对生态平衡不利;对狼进行大规模的捕杀,狼被捕杀后,野兔的数量将会增多,草的数量因野兔的数量增多而减少,最终草原遭到破坏,B对生态平衡不利;过度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会杀死其他食害虫的益鸟、益兽,使食害虫的益鸟、益兽大大减少,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C对生态平衡不利;用生物防治控制病虫害可以直接取代部分农药的使用,降低农药污染,D有利于生态平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现实中有许多实例能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实例中能体现生物影响 环境的是</p><p>A. 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 B.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p><p>C. 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 D. 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北方多种树木入冬会自动落叶,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寒冷的环境,A不符合题意;<br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是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B不符合题意;<br />部分宠物犬进入盛夏脱毛,是生物适应环境,C不符合题意;<br />城市绿化改变了空气质量,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p><p>A. 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 B. 母鸡带领小鸡吃米</p><p>C. 葵花朵朵向太阳 D. 婴儿听优美的音乐</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母鸡带领小鸡吃米体现了生物繁殖现象;青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婴儿听优美的音乐体现了婴儿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而阿尔法狗机器人下棋,是受人的操纵的,不属于生命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池塘中的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小鱼→大鱼,如果该池塘被农药DDT污染后,此食物链中生物体内积累的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 )</p><p>A. 大鱼、藻类 B. 小鱼、水蚤 C. 水蚤、小鱼 D. 小鱼、藻类</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有毒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中,营养级最高的生物是鱼鹰,营养级最低的生物是藻类.所以一个湖泊被DDT污染,在湖泊中有一条食物链:藻类→水蚤→鱼→鱼鹰,则体内DDT含量最多和最少的生物分别是鱼和藻类,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p><p>A. 阳光→草→牛→虎 B. 鼠→蛇→鹰</p><p>C. 鹰→蛇→青蛙→昆虫 D. 草→兔→鹰</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p><p>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由题目可知,草→兔→鹰,符合食物链的书写要求。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统某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害物质的相对含量,分析合理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8f0fb879/SYS201905040933338844335442_ST/SYS201905040933338844335442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9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乙表示生产者 B. 丙处于第二营养级</p><p>C. 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 D. 四种生物可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甲→丁</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铜等重金属和某些杀虫剂,可以增加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使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p><p>由此得出图中的食物链:丁→甲→丙→乙。</p><p>表示生产者的是丁,A错误;甲处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若甲的数量突然增多,甲以丁为食,则一段时间内丁会减少,C正确;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甲→丙→乙,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分解者,那么</p><p>A. 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B. 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成山</p><p>C. 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 D. 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不会被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极地狐与大耳狐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导致它们耳朵差别的环境因素主要是</p><p>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北极狐耳朵要小,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保持体温,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而非洲沙漠的狐,耳朵较大可以增加热量的散失,降低体温.适应高温的环境。因此北极的极地狐和非洲沙漠的大耳狐,耳朵大小的不同主要非生物因素温度有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实验的变量是</p><p>A. 湿度 B. 温度 C. 光 D. 周围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所以本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光线的明亮和光线的阴暗两种环境(其它条件相同),目的是起对照作用以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根据图回答有关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8f0fb879/SYS201905040933342197445306_ST/SYS201905040933342197445306_ST.001.png" width="212" height="1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生产者是______,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物链,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为:________。</p><p>(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量维持在___________的状态,这就叫做生态平衡.如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狸,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_________________。</p><p>(3)图中所有动物可统称为_____________。含有毒物质最多的是________。</p><p>(4)若要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p><p>(5)在这个食物网中,兔子和老鼠是________关系,老鹰和蛇是_________关系.</p></div></div>
<div><p>【答案】草5草→鼠→蛇→鹰动态增加消费者鹰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竞争捕食和竞争</p><p>【解析】</p><p>(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p><p>(1)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图中的生产者是草。图中的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共5条,其中最长的是草→鼠→蛇→鹰。</p><p>(2)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如由于人类大量捕猎狐狸,狐狸以野兔和老鼠为食,所以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在一段时间内增加。</p><p>(3)消费者指所有的动物,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传递积累的,因此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越少,因此含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鹰。</p><p>(4)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p><p>(5)兔和老鼠都以草为食,因此兔和鼠是竞争关系;鹰捕食蛇,又和蛇都以鼠为食,所以鹰和蛇既是竞争关系也是捕食关系。</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图一表示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调查某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情况后绘制的食物网简图,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8f0fb879/SYS201905040933344549222535_ST/SYS201905040933344549222535_ST.001.png" width="297" height="11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图一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_____。</p><p>(2)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p><p>(3)若X代表该食物网中的某种生物,那么对于食物链:“植物→昆虫→蜘蛛→X→蛇→鹰”,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_____。</p><p>(4)含能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属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p><p>(5)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丁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p><p>(6)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首先会引起植物的数量增加,但不会无限制地增加下去,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p></div></div>
<div><p>【答案】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太阳能(单向流动)逐级递减食虫鸟植物生产者鹰植物自我调节</p><p>【解析】</p><p>(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图中的食物链有: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蛇→鹰、植物→昆虫→蜘蛛→青蛙→蛇→鹰、植物→昆虫→青蛙→蛇→鹰、植物→鼠→蛇→鹰、植物→鼠→鹰。</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成分。</p><p>(2)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p><p>(3)植物→昆虫→蜘蛛→食虫鸟→蛇→鹰、植物→昆虫→蜘蛛→青蛙→蛇→鹰这两条食物链的营养级数量是一样的,X既可以代表青蛙,也可以代表食虫鸟。</p><p>(4)生产者含有的有机物是最多的,也就是含有能量最多,这是因为随着食物链的向后进行,每经过一个营养级,都会由于呼吸作用消耗一大部分能量,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骨骼毛皮等难以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利用,所以营养级越高,含有的能量越少。所有的绿色植物是生产者。</p><p>(5)根据图二得出的食物链是:丁→丙→乙→甲,与其有相同数量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植物→鼠→蛇→鹰,因此甲对应的生物是鹰,丁对应的生物是植物。</p><p>(6)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18年2月13日,山东省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吹起了号角。从生产模式上讲,旧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的单向生产方式,而新动能是“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左图的“五环产业链无废弃物生产过程循环经济模式”便是一个范例,右图为该模式下的某生态基地部分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4b20aabf/SYS201904161040193475108635_ST/SYS201904161040193475108635_ST.001.png" width="553" height="2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基地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p><p>(2)写出该生态系统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p><p>(3)人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p><p>(4)农作物秸杆中含有丰富的________,可以作为培养菇等食用菌的培养基;利用杆、粪便等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作为________者参与了物质循环;同时合理调整</p><p>了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p></div></div>
<div><p>【答案】 大豆和玉米 大豆(或玉米)→鸡→人 光能(阳光) 有机物 分解者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p><p>【解析】(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因此,大豆、玉米是该生态基地构成的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p><p>(2)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因此,最长的食物链是:大豆(或玉米)→鸡→人 </p><p>(3)人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p><p>(4)农作物秸杆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培养菇等食用菌的培养基;利用杆、粪便等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是微生物,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物循环和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