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北国之桃,深州最佳”深州蜜桃是由下列什么结构发育而来( )</p><p>A. 胚珠 B. 子房 C. 受精卵 D. 珠被</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p><p>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039225806109_DA/SYS201905040934039225806109_DA.001.png" width="299"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从图中可知,植物在完成受精作用后,胚珠就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发育成果实。深州蜜桃是果实,因此深州蜜桃是由子房发育而来。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进行双受精的植物是( )</p><p>A. 肾蕨 B. 松树 C. 白菜 D. 海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种受精现象,据此作答。</p><p>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一种受精现象。花粉被传送到雌蕊柱头后,长出花粉管,伸达子房,进入胚珠内部,管的顶端破裂,放出两精子,其中之一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另一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前者形成胚,后者形成胚乳,这种受精的现象称双受精。松树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白菜的种子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二者均靠孢子繁殖。因此,具有双受精现象的是白菜。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枝原来开白花的碧桃嫁接到开红花的碧桃上,这新嫁接上的枝条将来开花的颜色是</p><p>A. 红花 B. 白色 C. 粉色 D. 红色和白色</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因为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所以嫁接结出的花或果实与接穗一致,所以是白色的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麦和家蚕个体发育的起点分别是( )</p><p>A. 受精卵、若虫 B. 精子、受精卵</p><p>C. 受精卵、受精卵 D. 卵细胞、受精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小麦、家蚕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p><p>小麦属于被子植物,属于有性生殖,依靠种子繁殖后代。种子的形成过程为: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而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胚根将来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那部分,胚芽发育在茎和叶,小麦的发育起点为受精卵。家蚕的个体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家蚕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所以小麦、家蚕个体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受精卵中能发育成小鸟的部分是( )</p><p>A. 卵白 B. 卵黄 C. 胚盘 D. 卵黄膜</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卵白保护卵细胞,并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A错误;<br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B错误;<br />胚盘中有细胞核,将来发育成小鸟。C正确;<br />卵黄膜能够保护卵细胞。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卵卵黄功能与菜豆种子中哪个结构的作用相似( )</p><p>A. 胚轴 B. 子叶 C. 种皮 D. 胚根</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菜豆种子包括种皮(有保护作用)和胚(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子叶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在鸟卵的结构中,卵细胞包括卵黄、卵黄膜、胚盘,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p><p>鸟的卵黄功能是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菜豆种子当满足萌发的条件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营养物质的作用此时将营养物质运输给胚根、胚芽和胚珠。所以,鸟的卵黄功能跟菜豆种子的结构中子叶相似。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对夫妇,父亲为双眼皮,母亲为单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已知双眼皮对单眼皮为显性)。后来母亲通过手术做成了双眼皮。若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孩子为双眼皮的几率为</p><p>A. 25% B. 50% C. 75% D. 10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p><p>假若用A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则双眼皮父亲的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AA或Aa,单眼皮母亲的基因组成是aa。单眼皮孩子的基因组成也是aa,并且他的这对基因由父母双方各提供一个,即父亲的基因组成只能是Aa;母亲虽然通过手术做成了双眼皮,但她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因此若该夫妇再生育一个孩子,孩子眼皮的性状表现如图所示:即所生子女中,单眼皮和双眼皮的概率都是50%。<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9/09/da8fc0e5/SYS201904290929056062748281_DA/SYS201904290929056062748281_DA.001.png" width="332" height="2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图示可以正确表示染色体、DNA、基因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5/10/7f096808/SYS201904151037337426576816_ST/SYS201904151037337426576816_ST.001.jpeg" width="541"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每条染色体上一般一只有一条DNA分子,基因是DNA分子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所以是染色体包含DNA,DNA包含基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美国学者米勒等人,模拟原始地球的大气成分,在密闭装置内连续火花放电合成了( )</p><p>A. 核酸 B. 氨基酸 C. 蛋白质 D. 葡萄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p><p>在研究生命的起源中,美国学者米勒模拟原始地球的条件设计了一个实验装置,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泵入一个密闭的装置内,通过火花放电,合成了氨基酸,证明了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是有可能的这一结论。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p><p>A. 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利的</p><p>B. 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p><p>C. 凡是变异都可遗传</p><p>D. 变异都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p><p>生物的变异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故A错误;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俗话说“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这正说明了变异的普遍性,故B正确;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故C错误;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不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比较是研究生物进化的最常用的方法。下图是物种A化石和物种B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情况示意图。下面的判断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8/09/14/10/90198fbc/SYS201809141057455872567236_ST/SYS201809141057455872567236_ST.001.png" width="130"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物种A是由物种B进化而来的</p><p>B. 物种A比物种B更复杂、更高等</p><p>C. 物种A形成的时间比物种B要晚</p><p>D. 与物种A相比,物种B生活的年代距今时间更长</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高等,越复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个现象说明了橘子的表现型( )</p><p>A. 只和基因型有关</p><p>B. 既不会遗传也不会变异</p><p>C. 只和环境条件有关</p><p>D. 是基因型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p><p>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但是不能控制生物的全部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橘的味道属于一种性状,是由生物体内的基因决定的。另外橘喜欢生长在温度较高的南方如淮南,若在温度较低的北方种植橘的品质不好,主要是因为北方温度较低。温度低影响了柑橘的品质,表明生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因此,“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个现象说明了橘子的表现型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的金鱼品种是世界上最多的,产生这么多金鱼品种是由于( )</p><p>A. 自然选择的结果</p><p>B. 金鱼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p><p>C. 生存斗争的结果</p><p>D. 人们不断的选择,繁育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自然选择是指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原始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选择的性状通过遗传积累加强,最后形成不同的新品种。</p><p>人工选择的方向是人们的需求和喜好。金鱼起源于我国,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作为世界上最有文化内涵的观赏鱼,它在国人心中很早就奠定了其国鱼之尊贵身份。所以是人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于金鱼体态臃肿,行动缓慢,难以逃避天敌的捕杀以及捕到足够的食物,在自然界中难免被淘汰。故选D。</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p><p>A. 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p><p>C. 生物能影响环境 D. 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通过自身的生命活动,不断地从环境中获取营养物质,同时又将新陈代谢的产物(氧、二氧化碳、水等)排放到环境中去,因此,生物的生命活动对无机环境也有影响,例如,森林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影响降雨量,“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是大树的存在使环境温度降低了,体现的是生物影响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很长很长的堤坝,因为小小蚁虫的啃噬,最后也会被摧毁的,体现的也是生物影响环境,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生物圈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p><p>A. 生物圈是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p><p>B. 生物圈是由水圈和土壤岩石圈的表面组成</p><p>C.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p><p>D. 温室效应能对生物圈造成严重影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A正确;<br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B错误;<br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营养物质、一定生存空间,C正确;<br />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对生物圈造成严重危害,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南极科考队员不仅要把塑料凳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 )</p><p>A. 缺少必要的生活设施 B. 缺少生产者</p><p>C. 缺少消费者 D. 缺少分解者</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p><p>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故选D。</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家庭的遗传图谱,假设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为显性,控制单眼皮的基因(a)为隐性,请据图回答:</p><p>(1)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性状.</p><p>(2)若2号是单眼皮,5号是双眼皮,5号的基因组成是______;若6号是单眼皮,5号和6号生下一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______.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______.</p><p>(3)1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______,染色体是指遗传物质的载体,由DNA分子和______构成.</p><p>(4)7号和9号是表兄妹,从优生角度分析,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后代患______的机会大大增加.</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056430332089_ST/SYS201905040934056430332089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3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相对 Aa 50% 50% XY 蛋白质 遗传病 </p><p>【解析】</p><p>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双眼皮与单眼皮。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近亲结婚的遗传学理论依据是近亲携带同种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大,其婚配生育子女出现这种遗传病的机会就会增加。</p><p>(1)人类双眼皮与单眼皮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2)若2号是单眼皮基因组成是aa,因此2号遗传给5号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5号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若6号是单眼皮(aa),5号和6号的遗传图解如图1:</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056430332089_DA/SYS201905040934056430332089_DA.001.png" width="236" height="15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从图1看出,5号和6号生下一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50%。</p><p>人的性别遗传图解如图2:</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056430332089_DA/SYS201905040934056430332089_DA.002.png" width="296" height="17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r />从图2看出,生男生女的几率相等各是50%,5号和6号生一个孩子是女孩的可能性是50%。</p><p>(3)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因此,1号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染色体是指遗传物质的载体,由DNA分子和蛋白质构成,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基因,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p><p>(4)7号和9号是表兄妹,从优生角度分析,他们不能结为夫妻的原因是: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区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后将所放养的桦尺蛾尽量回收,计算其数目,结果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4/09/bbdecc1c/SYS201905040934059123940543_ST/SYS201905040934059123940543_ST.001.png" width="540" height="8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______.</p><p>(2)桦尺蛾的体色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______.</p><p>(3)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所处环境来说是一种______;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______.</p><p>(4)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______的结果.</p><p>(5)桦尺蛾的个体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我们把这种发育过程叫做______发育.</p><p>(6)如果严厉禁止污染,使工厂排烟量大大减少,请你预测,桦尺蛾的类型将产生怎样的变化?______.</p><p>(7)以喷洒药剂毒杀桦尺蛾幼虫,也会伤及其他昆虫和相关鸟类,这不利于保护______.</p><p>(8)未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的捕获率分别是______、______(请保留一位小数).</p></div></div>
<div><p>【答案】性状变异保护色适应性自然选择完全变态浅色桦尺蛾增多(深色桦尺蛾减少)生物种类的多样性47.1%4.7%</p><p>【解析】</p><p>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回收数多,说明深色桦尺娥在工业污染区更容易生存,而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回收树多,说明浅色桦尺娥在非工业区更容易生存;这说明生物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一致时即具有保护色的生物更容易生存。</p><p>(1)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桦尺蛾的体色就是一种性状。 </p><p>(2)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桦尺蛾的体色差异在遗传学上叫做变异。</p><p>(3)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一致,是一种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它们能够存活下去并繁殖后代;而浅色桦尺蛾则相反,它们容易被敌害吃掉而失去产生后代的机会。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在非工业区浅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桦尺蛾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p><p>(4)达尔文认为,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这就是说,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因此,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p><p>(5)昆虫的发育有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凡是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并且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很大差异的叫做完全变态发育。</p><p>(6)如果严格禁止污染物排放,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工业区的环境颜色会变浅,这样浅色桦尺娥的体色就会与环境颜色一致,从而不易被敌害发现而容易生存下去,因此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增多。</p><p>(7)防治农林害虫应提倡生物防治的方法,否则易伤及其他昆虫和以这些昆虫为食的鸟类,破坏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p><p>(8)根据表中的桦尺蛾的释放数和回收数可知,未污染区浅色桦尺蛾、深色桦尺蛾的捕获率分别是:47.1%、4.7%。</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一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以甲、乙、丙、丁为代号建立的能量金字塔.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 开始的.</p><p>(2)图一只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除此之外,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用包括 .该食物网由 条食物链组成.</p><p>(3)图一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则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p><p>(4)若图二表示草→鼠→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的四类生物按顺序建立的能量金字塔,则甲对应的生物是 .</p><p>(5)森林生态系统与图一所处的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 .</p><p>(6)此生态系统中,兔与昆虫、鼠的关系是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6c09ec79/SYS201904141943207350809920_ST/SYS201904141943207350809920_ST.001.png" width="315"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1)草 (2)分解者 (3)5 兔、狐狸、鼠 (4)蛇 丁</p><p>【解析】</p><p>试题</p><p>(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能量流动的起点是从生产者开始的。</p><p>(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此生态系统完整的生物部分还用包括分解者。</p><p>(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p><p>(4)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因此越往食物链的末端,能量越少。故能量金字塔中甲、乙、丙、丁别代表鹰、蛇、鼠、草,故甲对应的生物是鹰。</p><p>(5)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比图一所处的生态系统要多,营养结构复杂,因此,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p><p>(6)兔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地流感疫情蔓延,流感疫苗告急…,某科学家为检验新研制的流感疫苗的效能,进行了下面的动物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回答有关问题.</p><p>(1)实验步骤:</p><p>①分组:将品种相同、大小一样的健康小白鼠40只,平均分为A、B两组.</p><p>②处理:A组:不注射流感疫苗,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p><p>B组:______,20天后注射流感病毒.</p><p>(2)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______,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p><p>(3)回答问题:</p><p>①上述实验中,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误差,该实验还要进行______实验.为了测定该疫苗的最有效浓度,对实验的改进可采用增加______的方法.</p><p>再观察接种不同浓度疫苗小白鼠患病的情况.</p><p>②接种疫苗能引起生物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免疫的类型属于______免疫.</p><p>③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是预防传染病流行三个措施中的______.</p><p>④针对爆发性的流感,请为学校怎样预防流感提出你的建议(请答两点)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注射流感疫苗低多次重复或重复不同浓度特异保护易感人学校应严格打扫卫生、对环境进行消毒,教室多开窗通风,患流感的学生及时送往医院隔离治疗等</p><p>【解析】</p><p>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对同学们接种甲流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p><p>(1)本实验的变量是否接种流感疫苗,因此B组应注射流感疫苗。 </p><p>(2)流感疫苗注入小白鼠体内后会产生抗体,降低流感发病率。因此,结果预测:若B组比A组发病率低,则说明该流感疫苗具有免疫效能。</p><p>(3)①为减小实验误差,还应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测定疫苗最有效浓度可增加实验组,采用不同浓度的疫苗观察小白鼠的患病情况。</p><p>②通过注射流感疫苗产生的抗体是后天获得的,只能针对流感病毒起作用,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是后天形成的,具有选择性。</p><p>③对健康人接种流感疫苗,使其体内产生抗体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p><p>④为预防传染病流行,学校应严格打扫卫生、对环境进行消毒,教室多开窗通风,患流感的学生及时送往医院隔离治疗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