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生物七年级上人教版1.2 了解生物圈同步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分布的影响( )</p><p>A. 空气 B. 阳光 C. 温度 D. 水</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p><p>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 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p><p>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环境影响生物 D. 环境适应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青山”中植被丰富,能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有桃花迷人眼,夏有连叶荷田田”,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主要是受了()的影响,所以在异地引进作物品种之前应充分考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p><p>A. 温度、水分 B. 水分、日照 C. 光照、温度 D. 温度、土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不同的花儿在不同季节绽放,这种差别主要是光照、温度不同造成的,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若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图中曲线能正确表示较长时间内兔群数量变化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21/09/0aebe8ee/SYS201904210925053251708278_ST/SYS201904210925053251708278_ST.001.jpeg" width="507" height="9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page; -aw-rel-vpos:page;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兔会因为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数量剧增,但草的数量有限,很快,兔又因为食物不够死亡,数量又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体现了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A. 水 B. 阳光 C. 温度 D. 土壤</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生物开始萌发。因此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分。</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仙人掌适宜生活在干旱的沙漠中,影响它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p><p>A. 水分 B. 温度 C. 土壤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中的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在温暖潮湿的环境,由于仙人掌的叶片退化成刺,空气湿度又大,仙人掌的蒸腾作用较弱,影响了水的吸收和水分无机盐的运输,从而导致生长不良.</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养花时,我们要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把花放在阳光下,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与上述顺序相对应的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依次是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温度 ⑤一定生存空间 ⑥水</p><p>A. ⑤⑥③②①④ B. ⑥①②③④⑤</p><p>C. ④③②①⑥⑤ D. ①③②④⑥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p>给花浇水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⑥水、施肥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①营养物质(无机盐)、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内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②空气;把花放在阳光下,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③阳光;天冷了还要及时把它们转移到室内,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④适宜的温度;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表明花的生长需要⑤一定生存空间。</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生物能够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p><p>A.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p><p>B.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p><p>C. “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p><p>D.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能减少水分的蒸发,适应干旱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符合题意;<br />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肥力,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B不符合题意;<br />“三北”防护林能防风固沙,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C不符合题意;<br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茂密,气候湿润多雨,属于生物能影响环境,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现象反映出消费者与生产者间的关系( )</p><p>A.羊吃草 B.羊饮水 C.蛇吃鼠 D.狐吃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是分解者.据此可以解答本题.</p><p>解: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属于生产者,动物属于消费者.而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表示食物链.题干中草属于植物,是生产者;羊、蛇、鼠、狐、兔等为动物属于消费者,而水属于非生物部分.选项A羊吃草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有吃与被吃的关系;选项B反映消费者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选项C、D只反映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大田作物的栽培过程中,适当地密植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但种植过密反而会减产,对此现象的合理解释是</p><p>A.害虫大量繁殖 B.杂草生长旺盛</p><p>C.作物种内斗争加剧 D.作物成熟期延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通过调节植物单位面积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使个体发育健壮,群体生长协调,达到高产的目的。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的第一步通常是</p><p>A.作出假设 B.制定方案 C.提出问题 D.得出结论</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所以,科学探究过程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正确的是</p><p>A. 草→兔→狼 B. 草←兔←狼 C. 阳光→草→兔→狼 D. 兔→草→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由于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而形成的链条。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终点是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A.草→兔→狼 正确 B.草←兔←狼箭头反了。 C.阳光→草→兔→狼起点不对。 D.兔→草→狼起点应是生产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一个温带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根据图作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0/09/43699324/SYS201905100914232867365936_ST/SYS201905100914232867365936_ST.001.png" width="313"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此食物网中至少有(_______)条食物链。</p><p>(2)此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p><p>(3)此食物网中食虫鸟与食草昆虫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食虫鸟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此食物网中最复杂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5猫头鹰 绿色植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绿色植物→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p><p>【解析】</p><p>(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又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r />(2)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而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p><p>(1)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食物链的长短主要看营养级的多少,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图中的食物链:①绿色植物→兔→猫头鹰,②绿色植物→鼠→猫头鹰,③绿色植物→吃草籽鸟→猫头鹰,④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⑤绿色植物→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⑥绿色植物→食草昆虫→蟾蜍→猫头鹰。一共5条食物链。<br />(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越高,其数量越少,因此个体数量最少的是猫头鹰,数量最多的是绿色植物。<br />(3)生物与生物之间有三种关系,即:捕食、合作和竞争。食虫鸟以食草昆虫为食物,所以它们属于捕食关系,不同的食虫鸟之间都以昆虫为食,它们属于竞争关系。<br />(4)食物链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就越复杂,因此最复杂的一条食物链是绿色植物→食草昆虫→蟾蜍→蛇→猫头鹰。</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童由小学升入一中后,对校园环境感到好奇,对校园生物也很感兴趣,课后空余时间站在校园小草地护栏旁观察,发现了几种熟悉的生物,狗尾巴草、蝗虫、螳螂、蚂蚁,还有说不出名字的小鸟偶尔停落在草地上,嘴里叼起虫子迅速起身飞走。</p><p>(1)看到螳螂,小童想起一句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请问螳螂、蝉、黄雀三者之间能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p><p>(2)螳螂是不是只吃蝉呢?带着这个问题,小童第二天继续观察,他发现螳螂正在啃食蝗虫,没过多久,从天而降的食虫鸟掠过草顶,掳走了正张牙舞爪的螳螂,小童感到十分惋惜。请你据此帮小童写出完整的食物链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3)小童观察到的以上生物其实还不能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因为缺少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p><p>(4)学校每年都会定期喷洒杀虫剂,如果这种有毒杀虫剂在生物体内难易分解、无法排出,蝗虫、螳螂、食虫鸟三者体内______________的杀虫剂含量最高。</p></div></div>
<div><p>【答案】不能草→蝗虫→螳螂→食虫鸟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食虫鸟</p><p>【解析】</p><p>(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生产者开头,箭头指向消费者,不能有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br />(2)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p><p>(3)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p><p>(1)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结构。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蝉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起点必须是生产者,因此螳螂、蝉、黄雀三者之间能不能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br />(2)此题体现的生物捕食关系是,螳螂正在啃食蝗虫,蝗虫吃草,食虫鸟捕食螳螂,因此根据(1)的分析可知:正确的食物链是:草→蝗虫→螳螂→食虫鸟。<br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图中草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因此,除以上生物外,还缺少了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br />(4)由分析可以知道: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排出和分解,随着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积累。在食物链“草→蝗虫→螳螂→食虫鸟”中,食虫鸟属于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