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56:54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清华园学校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动,一滴糖水会招来许多蚂蚁,这些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p><p>A. 生长    B. 应激性    C. 繁殖    D. 新陈代谢</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做应激性。应激性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 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一滴汤水会招来许多的蚂蚁,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具有应激性。</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句俗语反映的生物的生命现象是</p><p>A. 生物能繁殖后代    B. 生物具有遗传现象</p><p>C. 生物能由小长大    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说明了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是生物的遗传现象。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生物的是</p><p>①仙人掌&#xa0;&#xa0;&#xa0;&#xa0;②钟乳石&#xa0;&#xa0;③蘑菇&#xa0;&#xa0;④恐龙&#xa0;&#xa0;⑤珊瑚&#xa0;&#xa0;⑥机器人.</p><p>A. ①③④    B. ②⑤⑥</p><p>C. ①②③④⑤⑥    D. 都是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①仙人掌、③蘑菇、④恐龙、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②钟乳石、⑤珊瑚、⑥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它的主要因素是:</p><p>A.阳光    B.温度     C.水       D.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鲸、水草、荷花等归为一类,而将松、牛、麻雀等归为一类.他们的分类标准是( )</p><p>A.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B. 按照生物的用途</p><p>C.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D. 按照生物的经济价值</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由题中的叙述可知,鲫鱼、鲤鱼、荷花等生物都生活在水中,而杨树、山羊、麻雀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可见它们的分类依据是生物的生活环境的不同。可见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p><p>A.“草盛豆苗稀”      B.“春来江水绿如蓝”</p><p>C.“雨露滋润禾苗壮”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因素草对生物豆苗的影响,草与豆苗,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A正确;“春来江水绿如蓝”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B错误;“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C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p><p>A. 生物适应环境</p><p>B. 生物在适应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p><p>C. 生物对环境无影响</p><p>D. 生物的分布受环境制约</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包涵三个方面:环境影响生物,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p><p>判断属于生物与环境的哪种关系的方法是根据影响结果而定。生物适应环境:一般是生物具有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特征或生活方式,如鸟有翅膀,鱼有鳍,青蛙冬眠等。环境影响生物:指由于环境改变是生物受到影响,如南方植物种到北方后,水果味道发生改变。生物影响环境:指由于生物的生活使得环境发生变化,如种树可以产生阴凉环境。在沙漠地区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个事例体现出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直接说明了( )</p><p>A.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B. 人为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C.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仓充鼠雀喜,草尽兔狐悲.”,雀吃粮食属于捕食关系,兔吃草,没有草,兔子会饿死,狐也会因食物缺乏而死亡,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捕食关系,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谚语或成语与对应的生物学解释不相吻合的是</p><p>A.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生物的遗传现象</p><p>B.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生物间的捕食关系</p><p>C.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对环境的影响</p><p>D. 大树底下好乘凉——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属于变异,A错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大鱼、小鱼分别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是捕食关系,B正确;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了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周围环境温度,增加了空气湿度等作用,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们将一种叫“水葫芦”的植物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甚至威胁到其他生物的生存。这说明(    )</p><p>A. 生物能适应环境</p><p>B. 生物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p><p>C.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p><p>D. 生物不能适应环境,也不能对环境产生影响</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水葫芦”引种到昆明滇池后,这种植物很快在滇池中蔓延,表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水葫芦后,水葫芦适应滇池的环境,又没有天敌控制,加上缺少消费者,因此大量繁殖疯长,挤占了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灾害.其水面被水葫芦无情地侵占,湖中68种原生鱼种已有38种面临灭绝;16种高等植物到20世纪90年代只剩下3种,这属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威胁了生物的多样性。表明生物又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稻幼苗在土壤浸出液中比在蒸馏水中生长得好,说明植物生长需要</p><p>A. 水分    B. 阳光    C. 空气    D. 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土壤浸出液中含有各种无机盐以及营养物质,蒸馏水中不含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据此分析解答。</p><p>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没有无机盐就会影响植物的生活,土壤浸出液中培养的幼苗生长良好,而蒸馏水中的幼苗生长不好,此实验说明土壤浸出液中含多种无机盐,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功的绕地球飞行20小时。你认为“神舟五号”的太空舱中,应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 )</p><p>A. 空气    B. 食物 、水    C. 空气、食物、水    D. 鲜花</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神舟五号”的太空舱中,应携带维持生命所需的物质只有空气是不够的,人体每时每刻也需要营养物质和水,故A错误;只有食物和水,也是不够的,因为人每时每刻需要呼吸,故B错误;人体每时每刻需要呼吸,需要能量的供应,这就需要携带空气、食物和水,故C选项正确;人在太空游,只有鲜花是不行的,故D选项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自然界中有很多的真、细菌能够和动植物共生,下列是“共生”现象的是</p><p>A. 冬虫夏草    B. 地衣</p><p>C. 发霉的橘子    D. 棉花枯萎病</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p><p>冬虫夏草简称虫草,它是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寄生在幼虫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A不符合题意;<br />地衣中的真菌与藻类是一种共生关系,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可以供给藻类水和无机盐。是共生关系,B符合题意;<br />橘子皮上有营养物质和水分等,适合微生物的生长,时间久了,使其数量大增,形成菌落,使橘子发霉,属于腐生,C不符合题意;<br />有的真菌寄生在玉米、小麦、棉花等植物的体内,使之患小麦叶锈病、玉米黑粉病、棉花枯萎病,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存竞争的是</p><p>A. 大豆从根瘤菌中获取氮素,根瘤菌从大豆中获取养料</p><p>B. 同一片森林里的树木争夺阳光、水份和营养物质</p><p>C. 食性相同的动物争夺食物</p><p>D. 狼与鹿的捕食与反捕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br />(2)细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二者都要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种现象叫共生。</p><p>大豆从根瘤菌中获取氮素,根瘤菌从大豆中获取养料,属于共生关系,而不是生存竞争,A符合题意;<br />“同一片森林里的树木争夺阳光、水份和营养物质”、“食性相同的动物争夺食物”、“狼与鹿的捕食与反捕食”,都属于生存竞争,B、C、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探究光照对水稻生存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照组应该是( )</p><p>A. 所有变量都相同</p><p>B. 只存在阳光这一变量的差异</p><p>C. 除阳光外其他变量都不相同</p><p>D. 应选择不同土壤中的水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 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在探究光照对水稻生存的影响的实验中,光照是实验变量,设计对照组应该是只存在阳光这一变量的差异。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某种原因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调节能力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p><p>A. 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p><p>B.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p><p>C. 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p><p>D. 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br />草原生态系统缺乏高大的植物,动植物种类虽然比森林生态系统少,但依然是非常丰富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br />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弱。</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为(     )</p><p>A.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层    B.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层</p><p>C. 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D.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使用下列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的是(  )</p><p>A.目镜15×、物镜40×    B.目镜10×、物镜40×</p><p>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5×、物镜10×</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视野中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和宽度,而不是物像的体积.</p><p>(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p><p>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40═600(倍);</p><p>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p><p>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p><p>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p><p>  四位同学使用的显微镜镜头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小的是100倍,所以C(目镜10×物镜10×)位同学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外界光线较弱,我们应当选用( )</p><p>A. 大光圈平面镜</p><p>B. 小光圈凹面镜</p><p>C. 大光圈凹面镜</p><p>D. 小光圈平面镜</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要想使视野变强,要用大光圈,便于更多的光线进入;反光镜有凹面镜和平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科学研究和社会调查中,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正确的五点取样法是(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81868324264_ST/SYS201905110913581868324264_ST.001.png" width="82"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81868324264_ST/SYS201905110913581868324264_ST.002.png" width="87" height="8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81868324264_ST/SYS201905110913581868324264_ST.003.png" width="86"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81868324264_ST/SYS201905110913581868324264_ST.004.png" width="86" height="8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此题考查的是五点取样法.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p><p>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于一个种群分布较均匀具良好的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因此,选项A、B、D均不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2011年,染色馒头、毒豆芽等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了解豆芽存在的问题,4月份,农业部对部分省市销售的豆芽选取样本进行了检测。这种方法是</p><p>A.抽样检测  B.比较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p></div></div>
<div><p>【答案】A</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析下列资料,回答问题:</p><p>“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一带,就有无限趣味.”</p><p>(1)在百草园中影响蝉生存的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p><p>(2)下列哪项不是蝉、云雀的基本特征(________)</p><p>A.自己制造有机物    B.呼吸</p><p>C.生长和繁殖    D.排出废物</p><p>(3)黄蜂的体色与菜花的颜色相似,这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p><p>A.环境影响生物    B.生物适应环境</p><p>C.生物影响环境    D.二者没有关系</p><p>(4)在“树<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84380678568_ST/SYS201905110913584380678568_ST.001.png" width="16" height="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蝉<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84380678568_ST/SYS201905110913584380678568_ST.001.png" width="16" height="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云雀”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________,云雀和蝉之间是________关系.属于消费者的有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    A    B    树    捕食    蝉、云雀    </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的特征、生物之间的关系,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的含义,生物的特征等概念来切入,</p><p>(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因此在百草园中影响蝉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br />(2)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不是蝉、云雀的基本特征的是A、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蝉、云雀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br />(3)黄蜂的体色与菜花的颜色相似.说明生物适应环境,只有适应环境者才能生存。<br />(4)在“树→蝉→云雀”这条食物链中,树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扮演生产者;云雀吃蝉,云雀和蝉之间是捕食关系;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消费者,属于消费者的有蝉、云雀。</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22/10/ee1aed93/SYS201901221004503475693242_ST/SYS201901221004503475693242_ST.001.png" width="234" height="14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___ .</p><p>(2)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__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p><p>(3)图中的生态系统中共___条食物链.</p><p>(4)蛇的用途很多,如果人们大量的捕捉蛇,该生态系统在短期内___的数量会增加.</p><p>(5)生态系统中的___是沿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div></div>
<div><p>【答案】  草  吃与被吃  5  鼠  物质和能量</p><p>【解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1)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br />(2)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br />(3)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图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5条食物链。<br />(4)蛇吃鼠,因此如果人们大量的捕捉蛇,该生态系统在短期内鼠的数量会增加。<br />(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 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小明不禁感到奇怪: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于是捉了<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86972709948_ST/SYS201905110913586972709948_ST.001.png" width="21" height="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只鼠妇做了以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推测是否正确.</p><p>小明的实验:</p><p>①用硬纸板制成一个长方形的纸盒(上方没有盖),将纸盒分成长度相等的两部分,一部分用黑纸包好形成一个黑暗的环境,另一部分不进行处理.</p><p>②将捉来的10只鼠妇放入纸盒中央,<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86972709948_ST/SYS201905110913586972709948_ST.001.png" width="21" height="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分钟后观察鼠妇的动向.</p><p>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p><p>(1)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p><p>(2)当小明用实验法来解决这一问题时,首先提出的假设是________.</p><p>(3)小明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进行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p><p>(4)10分钟后发现鼠妇全部移向黑暗的一端.据此,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p><p>(5)上述实验中小明为什么不用<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dbfae852/SYS201905110913586972709948_ST/SYS201905110913586972709948_ST.002.png" width="11" height="1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只鼠妇?________.</p><p>(6)实验结束后,小明不知道应怎样处理鼠妇,请你给他一个建议: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    鼠妇怕光    进行对照    鼠妇怕光    只放1只鼠妇可能会因出现偶然性而使实验发生误差    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p><p>【解析】</p><p>(1)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研究生命科学常用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有说服力,实验中一定要设置对照组。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遵循单一变量的原则。<br />(2)该实验是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的影响,所以要设计黑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而其他条件都必须完全相同,鼠妇的数量不能用的太少,否则结果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误差大。</p><p>(1)通过阅读题干可知:小明在室外玩耍时,发现鼠妇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花盆底下或石块下,因此小明看到了鼠妇的生活现象后提出的问题是:鼠妇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呢?<br />(2)假设也可以从反面假设,如鼠妇不怕光。关键是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后经过长期观察,小明推测:鼠妇怕光,因此,他作出的假设是鼠妇怕光。<br />(3)他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设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的对照组,因为小明作出的假设是鼠妇怕光,所以要设置以光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br />(4)10分钟后出现的情况,已经与小明的假设相吻合,既移向黑暗一端的鼠妇多(或鼠妇全部移向黑暗的一端),因此小明能得出的结论是:鼠妇怕光。<br />(5)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br />(6)要养成爱护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给他一个建议: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认识显微镜</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07/09/e5e2489a/SYS201905070912006030600884_ST/SYS201905070912006030600884_ST.001.png" width="204" height="20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显微镜是实验室里的重要实验仪器,你能认识它的结构吗,试试看!A ________&#xa0;&#xa0;B ________&#xa0;&#xa0;C ________&#xa0;&#xa0;D ________&#xa0;&#xa0;E ________&#xa0;&#xa0;F ________&#xa0;&#xa0;    </p></div></div>
<div><p>【答案】目镜 物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反光镜载物台</p><p>【解析】</p><p>如图是显微镜的基本结构:A目镜、B物镜、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E 反光镜。</p><p>A目镜,在镜筒的上端观察时靠近眼睛;</p><p>B物镜,安装在镜筒的下端,观察时靠近玻片标本;</p><p>C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大;</p><p>D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小;</p><p>E反光镜,在镜臂的最下端,可以左右前后转动,是反射光线用的;</p><p>F载物台,显微镜载物台是放置玻片标本的,两侧有压片夹,其下有遮光器。</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郑州市登封清华园学校七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