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黑河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p><p>A. 遗传和变异 B.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p>C. 生活需要营养 D. 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被火烧之后,又能重新生长出来,说明了生物具有生长和繁殖的特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p><p>A. 根深叶茂 B. 大雁南飞 C. 大树底下好乘凉 D. 秋风扫落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会影响环境,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p><p>A、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A正确;</p><p>B、根深,可以从土壤深处吸收更多的水分和无机盐,满足树的生长需要,使树叶茂,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故B错误;</p><p>C、秋季大雁南飞,是受地球绕太阳公转影响形成的季节节律,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故C错误;</p><p>D、秋天植物叶衰老被秋风吹落是环境中的风对生物的影响,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蝉在炎热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影响蝉的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p><p>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水草→草鱼→乌龟→人”这一条食物链中,含能量最多的是</p><p>A. 水草 B. 草鱼 C. 乌鱼 D. 人</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能量的流动,解答时可以从物质能量流动的规律方面来切入。</p><p>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因为每一个营养级都会通过呼吸作用散失很多能量,所以,能量在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时,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并且是不循环的特点。</p><p>在食物链“水草→草鱼→乌龟→人”中,水草的营养级别最低,处在食物链的始端,体内含有的能量最多;人的营养级别最高,得到的能量最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p><p>B.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p><p>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是相互依荐的 </p><p>D.生态系统的破坏都可以通过自动调节能力得以恢复</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当外力的影响超出一定的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活在寒冷地区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脂肪的厚度达到60毫米,这是( )</p><p>A. 海豹对环境的适应 B. 海豹为捕获更多的食物</p><p>C. 海豹对环境的影响 D. 海豹为抵御敌害</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解答时可以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据此解答。</p><p>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海豹生活在寒冷的海域,它的皮下有着厚厚的脂肪,可以起到御寒的作用,这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素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p><p>A.农田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荒漠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人们种植的各种农作物是这一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员.A错误.</p><p>B、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B错误.</p><p>C、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C正确.</p><p>D、荒漠的生态条件极为严酷,夏季炎热干燥,降水极少,土壤贫瘠,荒漠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D错误.</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斌用目镜为10×,物镜为40×的显微镜观察认得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象放大倍数是( )</p><p>A. 50×</p><p>B. 40×</p><p>C. 10×</p><p>D. 40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倍,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倍,因此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从细胞知识看,使枫叶呈现红色的色素存在于哪种结构中</p><p>A. 细胞壁 B. 细胞质 C. 液泡 D. 叶绿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p><p>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p><p>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沸水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是因为细胞死亡后细胞内的物质流到了水里;但把菠菜浸在冷水里却做不出菜汤,是因为活细胞中的哪一结构阻止了物质的外流</p><p>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细胞结构中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材料和用具中,哪些是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应该用到的</p><p> (1)生理盐水(2)清水(3)稀碘液 (4)消毒牙签(5)刀片</p><p>A. (1)(3)(4) B. (2)(3)(4)</p><p>C. (1)(3)(5) D. (2)(3)(5)</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刮”“涂”“盖”“染”,交换具体步骤进行解答。</p><p>根据分析可知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p><p>“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p><p>“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p><p>“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牙签从口腔内侧壁处轻轻的刮几下,牙签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p><p>“涂”,把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均匀的涂抹几下;</p><p>“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p><p>“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p><p>从以上步骤中可以看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所应该用到的材料有:盖玻片、载玻片、生理盐水、消毒牙签、镊子、碘液、吸水纸等。</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实验课上,小柯在低倍镜下看清某种细胞结构后,将显微镜轻移到小妍面前给她看,而小妍看到的却是较暗的视野,她首先应操作的是( )</p><p>A. 目镜 B. 物镜转换嚣 C. 反光镜 D. 粗准焦螺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光圈和反光镜.当光线较强时,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光线较弱时,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p><p>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即应该调节光圈和反光镜.</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往材料上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p><p>A. 给细胞染色便于观察 B.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p><p>C. 使细胞吸水膨胀便于观察 D. 杀死并固定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据细胞的渗透作用原理,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与细胞液的浓度和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有关,当细胞内外液体有浓度差时,细胞就会吸水或失水,细胞液内外的液体浓度相等时,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失水,细胞外部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内部浓度时吸水,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是0.9%,滴加生理盐水(0.9%),此时细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态。</p><p>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由于0.9%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的组织细胞液的浓度一致,故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不至于细胞因吸水膨胀,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皱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海面150米以下的水层中,几乎找不到藻类植物,其主要的环境因素是( )</p><p>A. 光 B. 温度 C. 水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 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是红藻;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绿色植物如藻类生存。</p><p>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光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在两个花盆里种下豌豆,并设计如下实验。在该实验中,你认为应该改正之处是( )</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9.5pt"><td style="width:2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花盆<br /> </p></td><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阳光<br /> </p></td><td style="width:27.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温度<br /> </p></td><td style="width:34.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分<br /> </p></td></tr><tr style="height:39pt"><td style="width:2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A<br /> </p></td><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向阳处<br /> </p></td><td style="width:27.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20 ℃<br /> </p></td><td style="width:34.2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充足<br /> </p></td></tr><tr style="height:39pt"><td style="width:25.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vertical-align:middle"><p>B<br /> </p></td><td style="width:39.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暗室里<br /> </p></td><td style="width:27.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 ℃<br /> </p></td><td style="width:34.2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充足<br /> </p></td></tr></table><p> </p><p>A.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暗室里 </p><p>B.两个花盆都应该放在向阳处</p><p>C.两个花盆浇的水不应该同样充足</p><p>D.两个花盆应放在同一温度环境中</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为了研究光对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所以设计对照实验的单一变量是光照的有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减少害虫对于农业产量的影响,使农作物高产,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________在人体中富集。 ( )</p><p>A. 水 B. 空气和土壤 C. 食物链 D. 皮肤接触</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解: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有害物质沿食物链流动逐级积累,营养级越高生物(越靠近食物链的末端),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因此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中富集.</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原上,一只老鼠发现老鹰的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的钻进了附近的巢穴内。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p><p>A. 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B. 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p><p>C. 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 D. 能生长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p>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植物的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说明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一项不是动植物共有的特征</p><p>A. 能繁殖 B. 具有细胞结构</p><p>C. 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D. 能自由运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植物共有的特征,可结合生物的七大特征来分析。</p><p>生物具有七大基本特征:①除病毒以外,生物一般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③生物能够生长发育;④生物能繁殖后代;⑤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⑥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生物一般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对此最恰当的解释是</p><p>A. 生物依赖环境</p><p>B. 生物适应环境</p><p>C. 生物改变环境</p><p>D. 生物影响环境</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 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的,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即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鱼必须生活在水里,离开水一段时间就会死亡,说明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条件。</p><p>考点: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淡水生态系统</p><p>C. 农田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p><p>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p><p>A.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缺少生产者</p><p>C. 没有消费者 D. 分解者很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 .(判断对错)</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的特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p><p>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字母“P”,旋转180度是“d”.</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的环境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因素,非生物因素如:温度、光、空气、水等,而阳光、空气、水、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等,这些都属于环境,故题干的叙述是错误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既受环境影响,也能影响环境。(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沙漠上植物稀少;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如鲫鱼生活在池塘中,与水生环境相适应,但是当天气特别干旱,池塘干枯时,鲫鱼会死亡,表明生物只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只有竞争关系。( )</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由于相互争夺食物、配偶、巢穴等,因此会发生竞争关系;但是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也有合作关系如蜜蜂、蚂蚁、狒狒、猕猴等。因此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既有竞争关系又有合作互助关系。</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使用显微镜包括取镜、安放、对光、观察等过程,观察时两只眼都要睁开,其中一只眼(一般是左眼)观察目镜,另一只眼(一般是右眼)看着画图;这样可以比较真实地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画出来。</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 ()</p></div></div>
<div><p>【答案】错误</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为消费者,细菌、真菌则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分解者。</p><p>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以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体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储存光能,因此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依赖绿色植物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维持生活,所以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但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例如蚯蚓为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这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因此“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而不是遗传现象。</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遭到破坏。(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试题分析: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即生态平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破坏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类,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此题说法正确。</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把相应的数字序号填在字母后的括号内</p><p>A鲸在水中活动一段时间以后要浮到水面上来 1阳光 </p><p>B海洋深处,找不到水生植物 2水</p><p>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温度</p><p>D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茎膨大 4空气</p><p>E柑橘适合在南方生长,不适宜在北方生长 </p><p>F蛾在夜晚出来活动,白天休息 </p><p>回答: A —() B—() C—() D—() E—() F—()</p></div></div>
<div><p>【答案】A (4) B (1) C (3) D (2) E (3) F (1) </p><p>【解析】</p><p>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p>A、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动物、植物等所有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鲸在水中活动一段时间以后要浮到水面上来,这主要的是由于鲸在水中缺少生存的基本条件氧气。</p><p>B、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等植物利用,所以浮游植物较多;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紫光,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是褐藻;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只适合需要光较少的红藻生长;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因此海洋深处水生植物少,体现了阳光对生物的影响。</p><p>C、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含叶绿体,藻类植物的生活需要适宜的温度,春天,温度适宜,适合藻类植物的生长,会使藻类植物大量繁殖,而使得水呈现出绿色。</p><p>D、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茎膨大可以储存大量的水分,体现了水分对生物的影响。</p><p>E、柑橘是热带水果,南方温度高,柑橘适合生长在南方,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p><p>F、蛾是厌光动物,喜欢在夜间活动,蛾在夜晚出来活动,体现了阳光对生物的影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需要_______ ,能_________ ,能_________ ,能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性,除_________外,都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填生物的特征)</p></div></div>
<div><p>【答案】营养 呼吸 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长和繁殖 遗传和变异 病毒 细胞 </p><p>【解析】</p><p>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组成的。有生命特征的有机体叫做生物。</p><p>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⑧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的范围包括的_____________底部、_____________的大部和_____________的表面。</p></div></div>
<div><p>【答案】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p><p>【解析】</p><p>试题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的家园,所以此题答案为C。</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她是我们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p></div></div>
<div><p>【答案】生物圈</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生物圈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考查,思考答题。</p><p>生物圈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图填写结构</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fcde8483/SYS201905110915184391655946_ST/SYS201905110915184391655946_ST.001.png" width="290" height="2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p><p>(1)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的结构是[ 9 ]________、 [ ]________和[ ]________</p><p>(2)吃西瓜时,带甜味的物质存在于[ 11 ]________中。</p><p>(3)在观察西瓜果肉细胞的实验时,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________,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的结构________</p><p>(4)在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盖玻片先接触水滴,再将盖玻片缓缓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9叶绿体 11液泡 1细胞壁 液泡 3细胞核 细胞膜 防止气泡产生 </p><p>【解析】</p><p>图中1是细胞壁,3是细胞核,8是线粒体,9是叶绿体,11是液泡,12是细胞质,13是细胞膜,据此分析解答。</p><p>(1)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和不同点:</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fcde8483/SYS201905110915184391655946_DA/SYS201905110915184391655946_DA.001.png" width="385" height="3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p><p>(2)11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p><p>(3)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染成深色;细胞膜是一层极薄的膜,透光度很强,在显微镜下观察不清楚。</p><p>(4)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边先接触盖玻片的水滴,再将其缓缓放下,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气泡产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根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fcde8483/SYS201905110915186993687326_ST/SYS201905110915186993687326_ST.001.png" width="312"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系统中,草属于_________,兔、狐等属于____________,</p><p>(2)还有肉眼看不到的细菌、真菌等属于________________,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__,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 草 鹰 </p><p>【解析】</p><p>(1)食物链是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的吃与被吃的关系,中间用箭头表示,箭头的方向指向吃的一方。</p><p>(2)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其营养级别越高,数量就越少,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满足自身的需要是生产者,而动物大多直接或间接的以生产者为食是消费者。</p><p>(3)草属于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鹰的营养级别最高其数量最少。</p><p>(1)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图中草属于生产者,所有的动物属于消费者。</p><p>(2)草等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是生产者;兔、狐等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是消费者;细菌、真菌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又被生产者利用,是分解者,根据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可知,图中除此之外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包括图中没有表示出来的是非生物部分.</p><p>(3)草属于生产者,因为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最低数量最多,所以数量最多的生物是草,鹰的营养级别最高其数量最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做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p><p>(1)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根据生活经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实验中一般用_________只鼠妇做实验。</p><p>(4)为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应该设置_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合理即可) 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10 对照 光 </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并通过解答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1)提出问题:尝试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或学习中发现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一定是问句“?”)</p><p>(2)作出假设: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作出的假设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p><p>(3)不能用1只鼠妇,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小误差,当然,采用更多的鼠妇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p><p>(4)该实验的题目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变量是有无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就是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