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南长实验、侨谊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判断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钟乳石会慢慢长大,所以钟乳石是生物。(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⑧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p><p>解:钟乳石是指碳酸盐岩地区洞穴内在漫长地质历史中和特定地质条件下、石笋、石柱等不同形态碳酸钙沉淀物的总称,钟乳石虽然能够慢慢的长大,但是一个钟乳石不能变为两个或多个也就是没有繁殖现象.因此钟乳石不属于生物.</p><p>故答案为:×.</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生物圈Ⅱ号”实验,说明了人类目前还无法建立起一个适合人类长期生存的人工环境,生物圈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 (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生物圈Ⅱ号计划设计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生态与环境研究,帮助人类了解地球是如何运作,并研究在仿真地球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人类是否适合生存的问题.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大雨后,蚯蚓爬到地面上是由于土壤中缺乏空气 。</p><p>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能对外界环境作出反应,而植物不能。(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试题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动物能,植物也能对外界刺激能做出反应如含羞草的叶受到刺激会合拢,植物的叶具有向光性,根的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分析解答。</p><p>绿色植物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需要,而且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能量来源,地球上70%氧气来自植物光合作用,故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镜头被污染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用纸巾擦。(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清洁镜身时应有纱布;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说明植物对环境的影响。(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也能影响环境。</p><p>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改变环境,树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大树底下好乘凉”主要说明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故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动物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p><p>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基础,一切生物学知识都来源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实验,故说法正确。</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和稗草等。(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p><p>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都是非生物因素,稗草是生物因素,因此,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等,但不包括稗草。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便于看清楚物像,应紧闭右眼,同时用左眼对准目镜观察。(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便于边观察边作图。</p><p>一般人习惯右手书写,所以观察时左眼观察,右眼便于记录作图。如果用左眼观察,右眼闭起就不能同时记录作图,即使你不记录作图,这样观察也有助于培养习惯,为以后记录作图时打好基础,因此用显微镜观察时正确的方法是:用左眼观察,同时右眼睁开,故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的是( )</p><p>A. 树和草 B. 鸟和蝴蝶 C. 土壤和水 D. 细菌和病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B、D都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C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p><p>A. 羊吃草 B. 蝌蚪长成青蛙 C. 水变成水蒸气 D. 猫妈妈生了两只小猫</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有遗传变异的特性。</p><p>牛吃草属于取食行为,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蝌蚪长成青蛙属于属于生长行为,说明生物能生长;猫妈妈生了两只小猫说明生物能繁殖,都属于生命现象,而水变成水蒸气属于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片森林 B. 一片森林中全部的红松</p><p>C. 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类 D. 一片稻田中所有的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p><p>一片森林,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A正确;一片森林中的全部红松”,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B错误;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类”,只有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C错误;一片稻田中中所有生物,只构成生物群落,没有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p><p>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水分</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落叶化作“春泥”靠的是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雨露滋润禾苗壮”和“种瓜得瓜”分别说明生物具有( )</p><p>A. 生长和遗传现象 B. 生长和变异现象</p><p>C. 呼吸和繁殖现象 D. 营养和变异现象</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种瓜得瓜”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说明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雨露滋润禾苗壮”说明了植物生长需要水而生长的现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以下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的是( )</p><p>A. 牛喝水 B. 牛吃草 C. 牛和羊 D. 蚊子吸血</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着多种关系:①捕食关系、②共生关系、③寄生关系、④合作关系、⑤竞争关系。</p><p>牛、草、羊、蚊子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水、血属于非生物,牛吃草属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生态瓶,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p><p>A. 小鱼 B. 水草 C. 螺蛳 D. 水</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等)。</p><p>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而小鱼、螺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水是非生物部分,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是( )</p><p>A. 生物圈 B. 生物圈Ⅱ号 C. 生态系统 D. 陆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生物圈既包括了生物圈这个环境,又包括了生物圈里面所有的生物,它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人类和其它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生存的共同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态系统中最复杂的、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p><p>A. 草原生态系统 B. 农田生态系统 C. 森林生态系统 D. 沙漠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越稳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少,自动调节能力越差。</p><p>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在所有的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最强,能够长期处在比较稳定的状态,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竹节虫具有与竹子相似的色彩与形态,这有利于</p><p>A.自己快速生长</p><p>B.躲避其它生物的捕食</p><p>C.繁殖后代</p><p>D.与其它生物进行合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叫做保护色.具有保护色的动物不容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这对它躲避敌害或捕猎动物都是有利的。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它不可能在( )</p><p>A. 反光镜上 B. 目镜上 C. 物镜上 D. 装片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中视野中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判断方法如下:先移动装片,污物动则在装片上;不动再转换目镜,污物动在目镜上,不动就在物镜上,据此解答。</p><p>显微镜视野中出现异物时,只有可能出现在目镜、物镜和玻片上,不可能在反光镜上,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显微镜的目镜为5倍,物镜为10倍,那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p><p>A.5 B.15 C.50 D.200</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显微镜放大的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面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p><p>A. 物镜 B. 反光镜 C. 细准焦螺旋 D. 遮光器</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镜和物镜起放大作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科学观察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 科学观察都不需要工具</p><p>B. 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p><p>C. 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p><p>D. 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为什么</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A错误;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B正确;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计划、有耐心,C正确;观察时要积极思考,还需要同别人交流看法,并进行讨论,多问为什么,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探究通常要经历6个基本步骤:①实施计划;②通过仔细观察提出问题;③制定计划;④作出假设;⑤表达交流;⑥得出结论。比较科学的排列顺序是( )</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③①②④⑥⑤</p><p>C. ②④③①⑥⑤ D. ②③④①⑥⑤</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科学探究具有比较严格的基本步骤,科学探究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p><p>解: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是关键的一步,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有利于探究实验的进行.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回答.然后再设计实验,包括准备实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等;确定好实验步骤后就要实施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论进行表达交流.A、B、D三项不符合题意,C项符合题意.</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寻找教室里的纸蝴蝶活动中,你认为哪一种蝴蝶最容易被找到</p><p>A.漂亮的蝴蝶</p><p>B.颜色与周围环境不一致的蝴蝶</p><p>C.大蝴蝶</p><p>D.颜色与周围环境一致的蝴蝶</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在寻找教室里的纸蝴蝶活动中,颜色与周围环境不一致的蝴蝶,首先被找到,这是不适者被淘汰,而颜色与周围环境一致的蝴蝶,不易被找到,这是适者生存。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于水稻田里的水稻来说,下列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p><p>A. 水稻田里的土壤</p><p>B. 水稻田里的水</p><p>C. 水稻田里的杂草</p><p>D. 照到水稻上的阳光</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水稻田间的杂草属于影响水稻生活的生物因素;水稻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阳光、水、空气(二氧化碳),阳光、水、空气属于非生物因素,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要了解我校的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最佳的研究手段是</p><p>A.文献检索 B.实地调查</p><p>C.上网搜索 D.设计问卷</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 实地调查是应用客观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对某种社会现象,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搜集大量资料以统计分析,从而探讨社会现象。要了解我校的校园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最佳的研究手段是实地调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中的能量最终来自</p><p>A.亿万年前地壳中特殊的岩石和液体</p><p>B.亿万年前地壳中特殊的液体和气体</p><p>C.亿万年前动植物的遗体</p><p>D.亿万年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太阳能</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 煤和油气是动物和植物形成的,其中储存的能量都是亿万年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中的能量就是来自亿万年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积蓄的太阳能。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草盛豆苗稀,说的是这两种生物之间( )关系</p><p>A. 合作 B. 竞争 C. 捕食 D. 寄生</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对生物的影响。草和豆苗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因此属于竞争关系。<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英国科学家范·海尔蒙特栽培柳树的实验证明绿色植物生长需要</p><p>A.土壤 B.水分 C.氧气 D.无机盐</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英国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公园里绿树成荫,被人们称为“天然氧吧”,你认为天气晴好时,在公园里锻炼身体,“吸氧的最佳时间是( )</p><p>A. 凌晨2点 B. 清晨6点 C. 下午15点 D. 晚上22点</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9344965d/SYS201905140909041789868357_DA/SYS201905140909041789868357_DA.001.png" width="47"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p><p>由分析知道:在夜间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不断消耗氧气,所以清晨时氧气的浓度较低,而在白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断释放出氧气,也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但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所以在傍晚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高,为在公园“吸氧”的最佳时间,可见C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叶的结构中,含叶绿体最丰富的是( )</p><p>A. 上表皮细胞 B. 构成叶脉的细胞</p><p>C. 叶肉细胞 D. 下表皮细胞</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为叶片表面的一层初生保护组织,分为上、下表皮,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外壁有一层角质层,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水分散失,通常不含叶绿体;叶脉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具有运输功能;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材料不适于作为“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材料的是( )</p><p>A. 金边吊兰 B. 银边天竺葵</p><p>C. 青 菜 D. 马铃薯的地下茎</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此题验证的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的叶绿体中。因而设计对照实验时,变量应该是有无叶绿体,其他条件都相同。金边吊兰或银边天竺葵边缘不含叶绿体的绿叶,中间部分有叶绿体,边缘部分没有叶绿体,这就形成了对照,变量是有无叶绿体;青菜内含有叶绿体;而选项D马铃薯的地下茎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项D符合条件。</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现代温室生产蔬菜的过程中,常常增施的“气肥”是( ),以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p><p>A. 二氧化碳 B. 氧气 C. 一氧化碳 D. 二氧化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向温室中添加二氧化碳,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蔬菜产量。所以向大棚内施加的气肥是二氧化碳。</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充分发挥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农作物时要</p><p>A. 种稀一些,以便能最充分地接收阳光</p><p>B. 越密越好,以便100%地利用阳光</p><p>C. 能种多密就多密,根据各人的习惯决定</p><p>D. 合理密植,尽量充分利用阳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为了充分发挥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农作物时要提高单位面积的光能的利用率,可以通过合理密植,或者套种等方式尽量充分利用阳光。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不符合的是</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7.4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选项</p></td><td style="width:106.2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操作</p></td><td style="width:175.2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目的</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7.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A</p></td><td style="width:10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p></td><td style="width:17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调节光线强弱</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7.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B</p></td><td style="width:10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转动转换器</p></td><td style="width:17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调换不同倍数的目镜</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7.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C</p></td><td style="width:106.2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转动粗准焦螺旋</p></td><td style="width:17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镜筒明显上下移动</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width:57.4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D</p></td><td style="width:106.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调换目镜</p></td><td style="width:175.2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增加或降低物象放大倍数</p></td></tr></table><p> </p><p>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反光镜和光圈调节视野亮度,凹面镜和大光圈使视野亮度增大,平面镜和小光圈使视野亮度减小;物镜位于转换器上,通过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物镜;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的范围小,可以使物象更清晰;显微镜观察的物象是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与物象移动的方向相反。</p><p>调节视野中光线强弱可以通过调节遮光器上的光圈和反光镜进行调节,A正确;</p><p>转换器上有物镜,可能是通过转换器换用不同物镜,B错误;</p><p>调节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明显上升或下降,C正确;</p><p>目镜装在在镜筒上,起放大作用,调换可以增加和降低物像的放大倍数,D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示意图,目镜的放大倍数是10×,两个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9344965d/SYS201905140909044051498328_ST/SYS201905140909044051498328_ST.001.png" width="181"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某同学在观察装片前首先进行对光, 转动_______使图中的对准通光孔。然后调整光圈,并转动 [ ]______________,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若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可转动图中的[ ]__________使物像更清晰。</p><p>(2)观察时,利用目镜10×,物镜40×,此时物像放大倍为______倍。如果视野中的物象偏在右下方,应将装片向_______移动才能将视野中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p><p>(3)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__。</p><p>(4)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尽可能地多,目镜与物镜的组合应为_______________。(选A或B)</p><p>A.5×和10× B. 10×和20×</p></div></div>
<div><p>【答案】转换器 ④ ⑤反光镜 ⑦细准焦螺旋 400 右下方 d A </p><p>【解析】</p><p>特征①目镜、②镜筒、③高倍物镜、④低倍物镜、⑤反光镜、⑥粗准焦螺旋、⑦细准焦螺旋,⑧转换器,据此解答。</p><p>(1)转动转换器,使④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然后调整光圈,并转动⑤反光镜,使光线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为止。若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可转动图中的⑦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p><p>(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观察时,利用目镜10×,物镜40×,此时物像放大倍为400倍。若将视野中的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由于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像,实际偏左上方,因此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p><p>(3)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p”旋转180度后得到的是“d”。 </p><p>(4)一般情况下,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物镜正好相反。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尽可能地多,目镜与物镜的组合应为5×和10×,故选A。</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完成下列列概念图</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9344965d/SYS201905140909046293275557_ST/SYS201905140909046293275557_ST.001.png" width="378" height="17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① _______ ② _______ ③ _______ ④ ________</p><p>(2)光合作用实质:物质转化:将无机物转化成___________。能量转化:将_____能转化为化学能。</p><p>(3)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_________;植物体内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是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二氧化碳 氧气 光 叶绿体 (物质转化)有机物 (能量转化)光 导管 筛管 </p><p>【解析】</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1)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表达式为: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9344965d/SYS201905140909046293275557_DA/SYS201905140909046293275557_DA.001.png" width="47" height="4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故①是二氧化碳,②是氧气,③是光,④是叶绿体。</p><p>(2)光合作用实质:物质转化: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能量转化: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p><p>(3)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通道是导管,植物体内运输有机养料的通道是筛管。</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发现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4/09/9344965d/SYS201905140909048074404118_ST/SYS201905140909048074404118_ST.001.png" width="329"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是设置________实验。这样设置后,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p><p>(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遮好纸片的植物放在______下几个小时。</p><p>(4)剪下“一半遮光一半光照”处理的那张叶片,用酒精脱去叶片中的_________。</p><p>(5)脱色后的叶片放入________中漂洗,取出,放入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__________,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选填“淀粉”或“无机盐”)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________(填变蓝紫色或不变蓝紫色),没有遮光的部分______(填变蓝紫色或不变蓝紫色)。</p><p>(6)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外界条件是______;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消耗原有的淀粉 对照 有无光照 阳光 叶绿素 清水 碘酒(碘液) 淀粉 不变蓝紫色 变蓝紫色 光 淀粉 </p><p>【解析】</p><p>(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为了验证绿色植物在光下能制造淀粉,必须先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才能验证叶片内的淀粉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制造的。</p><p>(2)部分遮光: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有无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p><p>(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遮好纸片的植物放在阳光下几个小时。</p><p>(4)剪下“一半遮光一半光照”处理的那张叶片,用酒精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p><p>(5)脱色后的叶片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放入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碘液遇淀粉变蓝色,因此,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淀粉,这时可以看到,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紫色,没有遮光的部分变蓝紫色。</p><p>(6)这个实验说明:绿叶制造有机物的外界条件是光;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