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35:17

山东省嘉祥县大张楼镇第一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p><p>A. 红珊瑚    B. 黑猩猩    C. 扫地机器人    D. 鹅卵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红珊瑚、扫地机器人、鹅卵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黑猩猩具有能进行呼吸、能生长和繁殖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中,不包含生物现象的是(     )</p><p>A.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p><p>C.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诗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都包含生物现象,ABD不符合题意;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包含生物现象,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p><p>A. 大树底下好乘凉    B.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p><p>C. 仙人掌的肉质茎和刺状叶    D. 森林调节气候</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解答时可以从生物适应环境的表现方面来切入。</p><p>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A错误;蚂蚁在大堤内挖穴活动导致大堤的牢固性降低,洪水来临时容易溃堤。表明生物蚂蚁对环境大堤的影响,因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B错误;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叶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C正确;森林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增加了降水,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从而能调节气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重阳佳节,秋高气爽,正是人们去廖沟河赏菊的好时节。下列有关廖沟河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廖沟河里的水草和小鱼    B. 在廖沟河赏菊的老人和孩子</p><p>C. 廖沟河畔争奇斗艳的菊花    D. 廖沟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p><p>廖沟河里的水草和小鱼、在廖沟河赏菊的老人和孩子、廖沟河畔争奇斗艳的菊花都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都不属于生态系统,ABC错误;廖沟河即包括了廖沟河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不同”所描述的生物特征是(     )</p><p>A. 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B.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p><p>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现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由分析可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不同”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p><p>A. 猫    B. 菊花    C. 烟草花叶病毒    D. 蘑菇</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BC、猫、菊花、蘑菇都有细胞结构,ABD不正确;</p><p>C、烟草花叶病毒属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C正确.</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关于生物的特征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p><p>B. 小狗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p><p>C. 生物都能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营养</p><p>D.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植物的落叶能带走一部分废物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A正确;小狗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B正确;动物没有叶绿体,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获取营养,C错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具有遗传现象,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附中生物科技小组在南池公园调查生物种类时,你认为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p><p>A. 边观察边记录    B. 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种类</p><p>C. 看到自己喜欢的花就采摘    D. 边观察边品尝果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调查的一般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进行调查、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p><p>调查时沿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边调查边记录,注意记录不同的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的名称、数量以及生活环境的特点。不要伤害动植物和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不要品尝异果,不仅损伤植物,也有可能果实有毒,出现中毒事故,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济宁市发展生态农业,提倡秸秆还田,这样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p><p>A. 生产者    B. 水分    C. 分解者    D. 消费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能将秸秆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因此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分解者,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小明在调查完人民公园的生物种类后,把金鱼、蜻蜓、蚯蚓、七星瓢虫归为一类,将玉兰、樱花、银杏、芦苇归为一类。小明归类的依据是(      )</p><p>A. 生物的形态结构    B. 生物的用途    C. 生物的数量    D. 生物的生活环境</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实验生物、经济生物、野生生物、观赏生物.据此解答。</p><p>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首先把生物分成植物界和动物界以及其他生物三大类,金鱼、蜻蜓、蚯蚓、七星瓢虫属于动物,而玉兰、樱花、银杏、芦苇属于植物,可见,分裂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你认为草和豆之间的关系是(     )</p><p>A. 共生    B. 捕食    C. 合作    D. 竞争</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p><p>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草盛,即草多了,草吸收的水、无机盐就多;草还挤占豆苗的生存空间,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导致豆苗生长缓慢,因此才有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景象,故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大气圈和水圈中各处都有生物生存</p><p>B.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生存空间的总称</p><p>C. 生物圈仅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组成</p><p>D. 生物圈的厚度约为10千米</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据此分析解答。</p><p>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上部、深海等处不适合生物的生存,A错误;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B正确;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不只是由植物、动物及其中的微生物组成,C错误;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飞鹰学习小组就“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其实验记录如下表:</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1.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组别</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质</p></td><td style="width:53.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量</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水温</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蛙卵数</p></td><td style="width:86.7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孵出的蝌蚪数</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A组</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河水</p></td><td style="width:53.7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500毫升</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22 ℃</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个</p></td><td style="width:8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28只</p></td></tr><tr style="height:25.5pt"><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B组</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蒸馏水</p></td><td style="width:53.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500毫升</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10 ℃</p></td><td style="width:52.95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30个</p></td><td style="width:86.7pt; 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1.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1.5pt; padding:3pt 4.65pt; vertical-align:middle"><p>9只</p></td></tr></table><p>&#xa0;</p><p>该实验设计的不妥之处是(   )</p><p>A. 水分过多    B. 有两个变量    C. 水温太高    D. 蛙卵数量太少</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p><p>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水质对蛙卵孵化的影响”,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水质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从表中可以看出,该实验变量除了水质外,还有水温,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p><p>A. 森林生态系统    B. 海洋生态系统    C. 草原生态系统    D. 生物圈</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的惟一家园。</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步骤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p><p>①得出结论②实施计划③作出假设④表达和交流⑤提出问题⑥制定计划</p><p>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⑤③⑥②①④</p><p>C. ③⑥①②⑤④    D. ②①④③⑥⑤</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探究实验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等基本步骤。</p><p>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是关键的一步,通过认真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有利于探究实验的进行。作出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回答。然后再设计实验,包括准备实验材料用具、设计实验步骤等;确定好实验步骤后就要实施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论进行表达交流,可见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由草、野兔、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在一段时期内野兔的数量变化可用下列哪一曲线图来表示(    )</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d180af74/SYS201712310123147055397782_ST/SYS201712310123147055397782_ST.001.png" width="77" height="9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d180af74/SYS201712310123147055397782_ST/SYS201712310123147055397782_ST.002.png" width="77" height="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d180af74/SYS201712310123147055397782_ST/SYS201712310123147055397782_ST.003.png" width="80" height="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d180af74/SYS201712310123147055397782_ST/SYS201712310123147055397782_ST.004.png" width="77" height="8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在食物链“植物→野兔→狼”中,若是把野兔的天敌狼杀绝,野兔先增多,植物(野兔的食物)随着野兔的增多而减少,以野兔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野兔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野兔的数量随着植物(野兔的食物)的减少或以野兔为食动物的增多而减少,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生态系统的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所以,其自我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即野兔群的变化:先迅速上升,后急剧下降,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骆驼刺生活在沙漠里,它长在地下部分的根要比地上部分长十几倍。这体现了(       )</p><p>A. 生物影响环境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依赖环境    D. 环境改变生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据此答题。</p><p>环境对生物有影响,如生长在荒漠中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说明生物能够适应干旱少水的环境,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宋代诗人苏轼在诗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中描写影响鸭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xa0;&#xa0;)</p><p>A. 光&#xa0;&#xa0;&#xa0;&#xa0;    B. 温度    C. 水&#xa0;&#xa0;&#xa0;&#xa0;&#xa0;    D. 空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温度影响生物的分布、生长和发育,春天来了,温度升高,江水变暖,鸭子开始下水游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鸭子的影响。</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个池塘被农药污染,在池塘中有一条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大鱼,则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p><p>A. 大鱼    B. 小鱼    C. 小虾    D. 水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p><p>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流动并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越多。在食物链水草→小虾→小鱼→大鱼中大鱼的营养级最高,是体内农药含量最多的生物,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的生态系统是( )</p><p>A. 海洋生态系统    B. 淡水生态系统</p><p>C. 农田生态系统    D. 湿地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p><p>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p><p>A.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8eaec587/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001.png" width="103"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B.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8eaec587/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002.png" width="97"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C.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8eaec587/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003.png" width="100"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D.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8eaec587/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SYS201712310126297225663347_ST.004.png" width="96" height="11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草、兔、鹰构成的食物链是:草→兔→鹰。由于能量沿着食物传递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而在此食物链中草中的能量最多,其次是兔,能量最少的是鹰,因而这些生物的数量从多到少依次是:草、兔、鹰。</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p><p>A. 杨家河公园的生物    B. 大运河    C. 微山岛    D. 莲花湖湿地</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解答。</p><p>大运河、微山岛、莲花湖湿地既包括了京杭运河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而杨家河公园的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符合题意。</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主要是因为南极(    )</p><p>A.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 缺少生产者</p><p>C. 缺少消费者    D. 分解者很少</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p><p>B.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p><p>C. 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p><p>D. 食物链和食物网构成了生态系统</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p><p>生态系统不仅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还有非生物部分组成,A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正确;腐生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错误;多条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食物网,但不能构成了生态系统,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某草场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关系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解描述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227994941382_ST/SYS201905180909227994941382_ST.001.png" width="163"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该生态系统中,草是生产者,牛、细菌、真菌是分解者</p><p>B. 该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只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p><p>C. 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所有的牛</p><p>D. 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2)生态系统具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过度放牧往往会破坏生态平衡,甚至造成生态灾难,是使土地沙化。</p><p>该生态系统中,草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是生产者;牛以植物为食物,属于消费者;细菌、真菌能够分解有机物,属于分解者,A错误;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部分的除了有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还有温度、阳光、氧气等,B错误;该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牛、草,C错误;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草场上放养的牲畜太多,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使土地沙化,草场就难以恢复原样,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p><p>A. 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p><p>B. 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p><p>C.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p><p>D. DDT挥发性极强</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p><p>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因为这些有害物质具有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分解的特点,会在生物体内积累而不易排出,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危害最大的是这一食物链的最高级消费者。物质循环是周而复始的,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说明DDT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已加入全球性的物质循环当中,可见,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农田生态系统,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p><p>A. 以农作物为主体</p><p>B. 是人工的生态系统</p><p>C. 人是生产者</p><p>D. 动植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差</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较差,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较差,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是绿色植物,人和动物是消费者,C错误。</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华学校校园绿化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一些工人给苗木浇水、治虫、施肥。有些树木只需要治虫、施肥,在水的方面要求并不高。到了天气特别热的时候,还要给一些新移栽的苗木搭上一个凉棚,而对松、杉、柏之类的树,一般不需要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到了冬天,有些苗木还要搬到暖棚里去,否则会过不了冬。</p><p>就以上内容回答:</p><p>(1)花草树木的生活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适宜的________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条件。</p><p>(2)我们有时发现树苗上有小毛毛虫,小毛毛虫往往被鸟类吃了,生物间由于_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顺序叫做____________。</p><p>(3)校园的一块地里原来种了很多小树苗。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里面杂草丛生,长势甚至超过了小树苗。杂草是影响小树生活的__________因素,杂草和小树苗之间是____________关系。</p></div></div>
<div><p>【答案】营养物质    水    阳光    空气    温度    吃与被吃    食物链    生物    竞争    </p><p>【解析】</p><p>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杂草是影响小树生活的生物因素,据此解答。</p><p>(1)生物圈中大多数的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一样的,它们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p><p>(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3)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杂草是影响小树生活的生物因素,杂草和小树苗之间是竞争关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关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233809222992_ST/SYS201905180909233809222992_ST.001.png" width="267" height="16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的是________部分和________________。</p><p>(2)从总体上看,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该图中共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p><p>(4)鹰和蛇既有____________关系,又有_____________关系。</p><p>(5)若有毒物质进入该生态系统,那么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__。</p><p>(6)在该生态系统中,狐、兔、蛇、鹰等动物属于____________,和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7)如果鹰的数量大量减少,那么蛇的数量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非生物    分解者    草    太阳能    5    草→鼠→蛇→鹰    捕食    竞争    鹰    消费者    草、狐、蛇、鹰    先增多后减少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p><p>(1)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和水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草。缺少的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p><p>(2)物质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并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低数量越多,营养级越高,数量越少。所以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第一营养级草,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p><p>(3)图中的食物链有:①草→兔→鹰、②草→兔→狐、③草→鼠→狐、④草→鼠→鹰、⑤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为:草→鼠→蛇→鹰。</p><p>(4)生物与生物之间有三种关系,即:捕食、合作和竞争,鹰和蛇之间具有捕食关系,同时鹰和蛇共同争夺鼠,所以也属于竞争关系。</p><p>(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食物网中,鹰的营养级别最高,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p><p>(6)在该生态系统中,狐、兔、蛇、鹰等动物属于消费者,和鼠有直接关系的生物是草、狐、蛇、鹰。</p><p>(7)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蛇会因为失去天敌的控制,短时间内蛇的数量会增多,再逐渐减少。</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班分八个小组进行了科学探究实验,以下是第一组设计的实验装置,请分析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236362577296_ST/SYS201905180909236362577296_ST.001.png" width="167" height="12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236362577296_ST/SYS201905180909236362577296_ST.002.png" width="204"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他们提出的问题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制订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不透光纸板,在盘内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环境,这样设计是为了形成__________。</p><p>(4)实施计划:在两侧中央放入数量________的鼠妇,静置2分钟。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统计10次。计算八个小组数据的_____,这样做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_____。</p><p>(5)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p><p>(6)该探究中用多只鼠妇做实验,而不是用一只。这样做的理由是避免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阴暗    明亮    对照    相同    平均值    误差    光照    盖上不透光纸板的那一组    这样可以减少误差,避免偶然性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设计原则: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p><p>(1)根据鼠妇的生活环境,提出的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p><p>(2)假设是对提出问题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假设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p><p>(3)制订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玻璃板,另一侧盖上不透光纸板,在盘内就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这样设计是为了形成对照。</p><p>(4)实施计划:在两侧中央放入数量相同的鼠妇,静置2分钟。每隔一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统计10次。计算八个小组数据的平均值,这样做是为了减少误差。</p><p>(5)由此可见,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对照组是盖上不透光纸板的一组。</p><p>(6)该探究实验要用10只而不是1只鼠妇,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可靠。</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______________,它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非生物部分    </p><p>【解析】</p><p>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p><p>在一定的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利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p><p>(1)大汗淋漓,落叶纷飞,体现的生物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青草池塘处处蛙”,蛙体色一般为草绿色,这说明生物可以__________环境。</p><p>(3)小白兔生下的一窝小兔,有白色和黑色的,这说明生物有________________特征。</p><p>(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________(填“强”或“弱”)。</p><p>(5)大熊猫从小到大并生下了熊猫宝宝,说明了生物能_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适应    遗传和变异    弱    能生长和繁殖    </p><p>【解析】</p><p>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p><p>(1)大汗淋漓,落叶纷飞,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p><p>(2)青蛙一般生活在有水的环境中,它的体色一般为绿色或土黄色,为保护色,这说明生物可以适应环境。</p><p>(3)小白兔生下的一窝小兔,有白色和黑色的,这说明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p><p>(4)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生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所以自我调节能力弱。</p><p>(5)大熊猫从小到大并生下了熊猫宝宝,说明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嘉祥县大张楼镇第一中学七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