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7 00:27:16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花生和小麦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    )</p><p>A. 种皮和胚乳    B. 胚和胚乳    C. 子叶和胚乳    D. 种皮和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花生和小麦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p><p>花生属于双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胚和种皮;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不过花生种子的子叶2片,肥厚,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小麦种子的子叶1片,营养物质贮存在胚乳里。所以花生和小麦种子都具有的结构是种皮和胚,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颗粒完整饱满的种子分成甲、乙两组,在25℃左右时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湿润的土壤中,这两组种子的发芽状况是(   )</p><p>A. 甲组先发芽    B. 乙组先发芽    C. 同时发芽    D. 都不发芽</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将甲、乙两组种子在自身条件满足的基础上,在约25℃的条件下分别播种,甲组种在肥沃、湿润的土壤中,乙组种在贫瘠、干旱的土壤中,由于种子的萌发与土壤中的水分有关而与土壤的肥沃程度无关,应该同时萌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使树木少生分枝,长得又快又高的方法是(   )</p><p>A. 摘除顶芽,保留侧芽    B. 摘除侧芽,保留顶芽</p><p>C. 顶芽、侧芽均摘除    D. 顶芽、侧芽均保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植物的芽,根据生长部位不同分两种:顶芽和侧芽,及时去除侧芽和侧枝,可以维护顶端优势,使树木长得又高又快。</p><p>摘除顶芽,保留侧芽,会使树木不再长高,侧芽发育成侧树,A不合题意;摘除侧芽,保留顶芽,可以维护顶端优势,使树木长得又高又快,B符合题意;顶芽和侧芽都摘除,树木不能再生长,C不合题意;顶芽侧芽均保留,不利于维护顶端优势,下面的一些侧芽会逐渐发育成侧枝,消耗营养,故长高受到影响,D不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   )</p><p>A. 细胞伸长,液泡增大    B. 细胞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p><p>C. 细胞大,排列疏松,细胞质浓厚    D. 细胞排列紧密整齐,细胞较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p><p>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细胞体积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观察豌豆幼苗的根,发现根尖部分有很多白色的“毛”,这就是根毛,根毛的存在对植物的意义是(   )</p><p>A.增加根的牢固性                  B.保护根尖</p><p>C.增加吸收面积                    D.加快营养的运输</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植物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根。根适于吸水的特点是根尖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大大增加了根与土壤中水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吸水。而且根尖成熟区及其上根内部一部分细胞分化形成导管,能输导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植物吸水和无机盐主要靠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19/6c09ec79/SYS201904141943243102123918_ST/SYS201904141943243102123918_ST.001.jpeg" width="97" height="10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实验的变量是水分的多少</p><p>B. 实验应该在黑暗处进行</p><p>C. 土壤浸出液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无机盐</p><p>D. 实验说明植物生长一定需要氮、磷、钾</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A、这个实验的变量是土壤中的无机盐,而不是水分的多少,故A错误。</p><p>B、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只能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因此为了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实验要在光照条件下进行。故B错误。</p><p>C、土壤中含有无机盐,因此,土壤浸出液可以为植物提供无机盐。选项C正确。</p><p>D、本实验中无法确定土壤浸出液的成分,因此,不能说明植物生长一定需要氮、磷、钾。</p><p>考点定位: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关于无土栽培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土壤过滤后澄清的液体中的营养就足够植物生长需要</p><p>B.如果营养液配置好氮、磷、钾的比例,植物就能很好地生长、发育</p><p>C.不同植物需要不同成分的营养液</p><p>D.植物发育的不同时期需要的营养液相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无土栽培指的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所以植物可以采取无土栽培的方式进行,不同植物所需要的无机盐种类和量都不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有位同学在夏季晴朗的一天,分别于清晨、正午、傍晚三个时间从同一棵绿色植物上摘取一片绿叶,将它们进行脱色、漂洗、碘液染色,其中染色最深的是( )</p><p>A. 清晨的叶    B. 傍晚的叶    C. 正午的叶    D. 都一样</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晚上植物主要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不制造有机物;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所以,清晨的叶内的淀粉最少,染色时颜色最浅,故不符合题意;光合作用进行的条件之一就是光能,在光照具备条件下傍晚的样品已经进行了一天的光合作用,积累了有机物(淀粉)或是淀粉最多,所以染色时会最深,故符合题意;中午的叶只进行了半天的光合作用,制造了一部分淀粉,染色时颜色不会太深,故不符合题意;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天不同的时间,植物制造的淀粉不同,染色时颜色也会不同,故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做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图所示,②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34320168746_ST/SYS201905180909434320168746_ST.001.png" width="150" height="9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栅栏组织    B. 海绵组织</p><p>C. 表皮    D. 叶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p><p>观图可知:①是上表皮、②是栅栏组织、③是叶脉、④是是下表皮,可见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种生活现象中,不能表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是</p><p>A. 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暖和得多</p><p>B. 地窖内的蔬菜因腐烂而散发出霉味</p><p>C. 萌发种子释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p><p>D. 进入贮存水果的仓库,发现点燃的蜡烛燃烧不旺</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贮存大量蔬菜的地窖比空地窖暖和得多,说明植物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选项A不符题意;地窖内的蔬菜因腐烂而散发出霉味,说明在适宜的条件下,生长了大量的微生物,不能说明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选项B符合题意;萌发种子释放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说明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所致,选项C不符题意;进入贮存水果的仓库,发现点燃的蜡烛燃烧不旺,说明呼吸作用吸收了库内的氧气,蜡烛燃烧氧气不足,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稻秧苗生命活动非常旺盛,它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p><p>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果实生长    D. 蒸腾作用</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根吸收来的水绝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蒸发到大气当中去了,少部分被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据此作答。</p><p>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故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和动物不断吸收氧放出二氧化碳,但大气中这两种气体却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p><p>A. 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     B.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p><p>C. 白天释放氧,晚上吸收二氧化碳    D. 白天吸收二氧化碳,晚上释放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绿色植物能够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称为光合作用。</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正确操作顺序排序是(    )</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39895955839_ST/SYS201905180909439895955839_ST.001.png" width="271"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②⑦③⑥⑤④①</p><p>B. ③②⑤①⑥④⑦</p><p>C. ②③④⑤①⑦⑥</p><p>D. ②④⑦③⑤⑥①</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遮光(形成对照实验)→脱色(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图示中正确实验步骤是:②→⑦→③→⑥→⑤→④→⑤→①。</p><p>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是: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把一片叶的部分从正面和背面遮盖住,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3至4小时,剪下遮光的叶片,去掉黑纸,将叶片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再放入大烧杯内隔水加热,叶片逐渐由绿色色变成黄白色色,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这是为了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蓝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光,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为:②→⑦→③→⑥→⑤→④→①。</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骨的基本结构包括(    )</p><p>A. 骨质、骨髓、骨髓腔    B. 骨质、红骨髓、黄骨髓</p><p>C. 骨膜、骨质、骨髓    D. 骨膜、骨松质、骨密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蹄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骨髓有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具有造血功能,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运动时,牵拉骨绕关节运动的是(   )</p><p>A. 骨骼肌    B. 神经    C. 血管    D. 韧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p><p>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可见运动时,牵拉骨绕关节运动的是骨骼肌,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和共青团中央提出“阳光体育”﹣﹣“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目的就是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生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p><p>A. 运动能使肌肉收缩,协调能力增强</p><p>B. 运动能使呼吸得到锻炼,促进肺活量增长</p><p>C. 运动能增强心脏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p><p>D. 饭后运动能使消化系统得到充分锻炼,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A、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骨骼肌的血液供应,从而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A正确.</p><p>B、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就能加强呼吸肌的收缩力量,扩大胸廓的活动范围,增多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量.其结果是肺活量增大,呼吸功能加强.B正确</p><p>C、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C正确</p><p>D、饭后立即剧烈运动,会使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大,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导致胃、肠蠕动减弱,消化腺的分泌功能降低,分泌的消化液减少,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D错误.</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例子中,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p><p>A. 变色龙变色,与环境色保持一致    B. 孔雀开屏,吸引异性</p><p>C. 狮子悄悄靠近斑马群,斑马凝神谛听    D. 牛吃草后,在肠内将草消化并吸收的养分</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行为是生物进行的从外部可察觉到的有适应意义的活动,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他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行为。</p><p>变色龙变色,与环境色保持一致属于防御行为,A不符合题意;孔雀开屏,吸引异性属于繁殖行为,B不符合题意;狮子悄悄靠近斑马群,斑马凝神谛听属于动物行为,C不符合题意;牛吃的草,在体内被消化和吸收,转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一种生理活动,不属于动物行为,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的攻击行为有利于(     )</p><p>A. 天敌的生存    B. 种族延续    C. 个体发育    D. 控制种群数量</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从动物行为的功能、意义、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和社会(群)行为,此题可根据攻击行为的概念来解答。</p><p>攻击行为:指间种个体之间由于争夺食物、配偶、巢区或领域而发生的相互攻击行为,双方身体很少受到伤害。攻击行为有利于动物物种优势种群的形成和与其他种群的共存、斗争,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关于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 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    B. 大多数动物都能学会一些新的行为</p><p>C. 学习行为是后天性行为    D. 动物的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由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后天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得来的行为。</p><p>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所有的动物都具有先天性行为,A正确;大多数动物都能学会一些新的行为,如鹦鹉学舌和大象吹口琴是在后天的学习中获得的行为,B正确;学习行为是后天性行为,C正确;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后天性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D错误。</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菠菜的叶是由种子的哪一结构发育而来的?(   )</p><p>A. 种皮    B. 胚芽    C. 子叶    D. 胚轴</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先吸收水分,体积膨大,种皮胀破,A不正确;胚芽发育成茎和叶,因此菠菜的叶是由种子的胚芽发育而来,B正确;子叶提供胚萌发的营养物质和能量,C不正确;胚轴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D不正确。<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p><p>A. 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p><p>B. 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p><p>C. 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p><p>D. 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夜间降低温度,是为了抑制呼吸作用,减小有机物的分解,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要想使白菜增产,应多施(   )</p><p>A. 含氮的化肥    B. 含磷的化肥    C. 、含钾的化肥    D. 含锌的化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求量较大是氮、磷、钾的无机盐。</p><p>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和运输。白菜等生产是以叶为主,所以要想提高产量,需要多施含氮的化肥,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调节呼吸、光合、蒸腾作用的结构是气孔,控制气孔开闭的细胞是(   )</p><p>A. 叶的表皮细胞    B. 叶表皮上的保卫细胞</p><p>C. 含叶绿体的细胞    D. 叶肉细胞</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开闭。</p><p>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B正确。</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命在于运动”,人体在运动时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   )</p><p>A. 神经系统    B. 运动系统    C. 消化系统    D. 呼吸系统</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因此在运动时起调节作用的系统主要是神经系统。<br />故选A。</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判断</p><p>(1)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成熟的种子也不一定会萌发。(____)</p><p>(2)根生长具有的特性是向水性、向光性和向肥性。(_______)</p><p>(3)土壤能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____)</p><p>(4)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夜间进行。(_______)</p><p>(5)八哥经过调教能“唱歌”,该行为与体内遗传物质无关。(______)</p><p>(6)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植物的呼吸作用。(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    错    错    错    错    对    </p><p>【解析】</p><p>(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3)光合作用只有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呼吸作用在有光无光的条件下都能进行;(4)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p><p>(1)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内部条件是具有完整的胚,以及供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当种子具备了内部和外部条件后,也不一定会萌发,因为种子还可能处在休眠期,处于休眠期的种子是不会萌发的。所以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成熟的种子也不一定能萌发,故题干说法正确。</p><p>(2)根在土壤中的分布具有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由于重力作用使根近地的一面生长素浓度高,高浓度生长素对植物根有抑制生长的作用,所以向近地的一面弯曲生长,表现为向下生长即向地性;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根吸收的,因此根还表现为哪水多向哪长的特点,即根的向水性,根向土壤肥力多的地方生长是向肥性,而根不具有向光性,故题干说法错误。</p><p>(3)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溶液,而土壤颗粒对植物主要起固着作用.无土栽培就是不用土壤,而是依据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的多少,将无机盐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用营养液来培养植物,故题干说法错误。</p><p>(4)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光合作用在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在白天、夜间都能进行,故题干说法错误。</p><p>(5)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八哥经过调教能“唱歌”属于学习行为,因此该行为与体内遗传物质有关,故题干说法错误。</p><p>(6)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题干说法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春暖花开,一棵棵幼苗都迫不及待地钻出了地面,尽情地伸展,沐浴着阳光。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52686751694_ST/SYS201905180909452686751694_ST.001.png" width="86"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新植物的幼体是_________,它是由图中②③④⑤组成。</p><p>(2)玉米种子具有_________片子叶,所以玉米属于______植物。</p><p>(3)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营养主要来自[    ]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胚    1    单子叶    ①胚乳    </p><p>【解析】</p><p>图中的①是胚乳,②是子叶,③是胚芽,④是胚轴,⑤是胚根。</p><p>(1)②子叶、③胚芽、④胚轴、⑤胚根构成种子的胚,胚是新植物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p><p>(2)玉米种子的子叶是一片,所以属于单子叶植物。</p><p>(3)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①胚乳中,玉米种子萌发所需营养主要来自①胚乳。</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生物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实验联系密切,尝试取同种植物颗粒饱满并已度过休眠阶段的种子40粒均分为四份,分别在①-④号瓶的条件下培养(如图)。一周之后只有③号和④号瓶的种子萌发成幼苗。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53808801771_ST/SYS201905180909453808801771_ST.001.png" width="253" height="10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53808801771_ST/SYS201905180909453808801771_ST.002.png" width="173"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每个烧杯均放有7粒干燥的绿豆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____________。</p><p>(2)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子的萌发和___________条件无关。本实验能否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_________</p><p>(3)根据实验结果,在概念图中补充与萌发有关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_____。</p><p>(4)即使环境条件适宜,被虫咬坏胚的种子也不能发芽,实验所用的种子应具有___的活的胚.</p></div></div>
<div><p>【答案】减少偶然性    光照    不能    适量的水分    完整    </p><p>【解析】</p><p>(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种子不在休眠期以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1粒种子会有偶然性,误差较大,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一般性。所用种子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可靠性。因此,每个烧杯均放有7粒干燥的绿豆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其目的是: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p><p>(2)实验结果表明:该种子的萌发和光照条件无关。本实验不能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p><p>(3)种子的萌发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因此,在概念图中补充与萌发有关的外界条件是适量的水分。</p><p>(4)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即使环境条件适宜,被虫咬坏胚的种子也不能发芽,实验所用的种子应具有完整的活的胚。</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同学在研究“溶液的浓度对植物吸水的影响”时,利用新鲜的萝卜、浓盐水、清水等实验材料,按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请根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56040431742_ST/SYS201905180909456040431742_ST.001.png" width="175"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观察比较萝卜条①→③的变化,可以推测A烧杯中盛放的是______,萝卜块的质量变_____(选填“大”或“小”)</p><p>(2)观察比较萝卜②→④的变化,萝卜的质量增加,这是因为萝卜细胞浓度______B烧杯中溶液的浓度,萝卜细胞发生了_________(选填“失水”或“吸水”)的过程。</p><p>(3)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浓盐水    小    大于    吸水    溶液的浓度    </p><p>【解析】</p><p>(1)植物吸水还是失水主要取决于细胞液的浓度和周围水溶液浓度的大小: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失水;(2)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p><p>(1)观察比较萝卜条①一③的变化,萝卜条失水了,说明A中的溶液的浓度大于萝卜内细胞液的浓度,可推测A中盛的是浓盐水,萝卜块的质量变小。</p><p>(2)观察萝卜条②一④的变化,萝卜条膨胀了,说明B烧杯中萝卜细胞液浓度大于烧杯中液体的浓度,萝卜细胞就发生了吸水的过程,因此B烧杯中盛的是清水。</p><p>(3)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溶液的浓度。</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为植物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57281158894_ST/SYS201905180909457281158894_ST.001.png" width="131"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⑴图中根之所以能够长长主要是因为_________区的细胞不断分裂,_________区细胞不断伸长的结果。</p><p>⑵图中的 a、b两种器官,既能进行呼吸作用,又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_________。</p><p>⑶图中表达式是代表________作用。  其中B是________ ;图中C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分生    伸长    b    呼吸    水    能量    </p><p>【解析】</p><p>(1)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2)绿色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p><p>(1)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生长,使细胞体积不断增大,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不断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生长体积增大的缘故。所以根的生长主要是依靠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p><p>(2)图中的 a是花,b是叶,叶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既能进行呼吸作用,又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是b叶。</p><p>(3)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呼吸作用,反应式表示如下: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图中表达式是代表呼吸作用,其中B是水;图中C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在探究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以下探究方案,请你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59553688864_ST/SYS201905180909459553688864_ST.001.png" width="454" height="9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如甲图,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过①号试管收集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①号试管内含较多的___________(气体)。</p><p>(2)如甲图,若将透明塑料袋换成黑色的,其目的是为了防止植物进行______作用。上述(1)(2)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是为了形成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p><p>(3)在实验过程中,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是叶片进行_________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这些水分是通过茎的木质部中的_________自下往上运输来的。</p><p>(4)如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了______作用,释放出______(气体)。</p></div></div>
<div><p>【答案】氧气     光合    对照    光照强度    蒸腾    导管    呼吸    二氧化碳    </p><p>【解析】</p><p>此题是一个涉及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的探究实验的填空题。分析甲、乙实验装置可知:该同学设置的实验是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并产生二氧化碳。</p><p>(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在光下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的过程,图中将植物罩上透明塑料袋,放在光下3-4小时,意思是让里面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然后用①号试管收集里面的气体后取出试管,将一支带火星的木条伸进①号试管内,结果木条复燃了,我们知道氧气有帮助燃烧的特性,因此证明此气体是氧气。</p><p>(2)实验中,分别用透明和黑色两种塑料袋就使得这两个装置一个有光一个无光,光是变量,其他条件都一样,控制了变量的唯一,符合对照实验的原则。</p><p>(3)在植物体内有两种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在木质部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在韧皮部运送有机物,植物所需的水是根吸收来的然后通过根的导管茎的导管等依次向上运,1%的被植物体生长利用,99%的水都通过植物的叶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就是植物的蒸腾作用。</p><p>(4)乙图,将植物罩上塑料袋,放在暗处3-4小时,无光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植物在线粒体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就是能把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他将塑料袋中气体通入2号试管,结果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结论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放出的系二氧化碳。</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指出下列动物的表现各属于什么动物行为类型。(如节律行为)某些蛾类有“假死”的本领。当被打扰的时候保持不动,象一个死尸,捕食者就不会再攻击它,当危险解除,或者发现欺骗不凑效,“死尸”就会活过来。这是昆虫的_______行为。处在繁殖时期的两头公牛在格斗,这是_______行为。小猪用嘴顶撞母猪腹部,母猪就侧卧身体,任凭小猪吮吸乳汁,母猪的行为属于_______行为。蜂王、工蜂和雄蜂分工明确,相依为命,这是蜜蜂的__________行为。</p></div></div>
<div><p>【答案】防御     攻击    繁殖    社群    </p><p>【解析】</p><p>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所具有的适应性意义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等。</p><p>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因此,当被打扰的时候保持不动,象一个死尸,捕食者就不会再攻击它,当危险解除,或者发现欺骗不凑效,“死尸”就会活过来,这是昆虫的防御行为。攻击行为是指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处在繁殖时期的两头公牛在格斗,这是攻击行为。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小猪用嘴顶撞母猪腹部,母猪就侧卧身体,任凭小猪吮吸乳汁,母猪的行为属于繁殖行为。社群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蜂王、工蜂和雄蜂分工明确,相依为命,这是蜜蜂的社群行为。</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p><p>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8/09/650cb320/SYS201905180909462576691836_ST/SYS201905180909462576691836_ST.001.png" width="144"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_______内有少量滑液和[    ]______表面光滑,从而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2)关节很牢固是因为[   ]____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加之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依次一凹一凸相互吻合。</p></div></div>
<div><p>【答案】关节腔    ④关节软骨    ①关节囊    关节窝    关节头    </p><p>【解析】</p><p>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由关节的模式图可知:①是关节囊,②是关节腔,③是关节头,④关节软骨,⑤关节窝,据此分析解答。</p><p>(1)关节能灵活运动是因为②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和④关节软骨表面光滑,从而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一般由关节面、①关节囊和②关节腔三个部分构成。</p><p>(2)关节很牢固是因为①关节囊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其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起加固作用,③关节头和⑤关节窝的特殊结构,也增加了关节的牢固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p><p>资料一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 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p><p>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p><p>(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p><p>(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    ____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    学习    遗传物质    环境    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p><p>(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p><p>(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属于先天性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p>(2)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学习行为比先天性行为更能适应复杂的环境。</p><p>(3)材料中红雀喂鱼的行为中金鱼张口是偶然,而恰逢育雏鸟的红雀,让红雀误以为是自己的孩子属于先天性行为,而对于金鱼看见红雀飞来,金鱼游到岸边张口等待,是因为那次偶然的相逢,这是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学习行为,这种行为一般持续时间不长,随着红雀的育雏行为结束后,金鱼的这种行为也会消失了,所以学习行为需不断的强化。</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八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