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海市第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夏季的雨后,在雨林的地表和腐朽的树干上,常常生出许多蘑菇,主要原因是( )</p><p>①阳光充足 ②温度适宜 ③有机物丰富 ④水分适宜</p><p>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丰富的有机物。因此在养殖食用蘑菇时,一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温度和潮湿;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所以,夏季的雨后,在树林的地表或腐朽的树干上常会生长出大量的蘑菇。<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生物生殖发育的描述中,错误的是</p><p>A. 真菌一般是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的</p><p>B. 嫁接和扦插能保持亲本植物的性状</p><p>C. 家蚕、蜜蜂、果蝇均为完全变态发育</p><p>D. 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受精,到达子宫后开始进行细胞分裂</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真菌大多数是孢子繁殖,A正确;嫁接和扦插属于无性生殖,后代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B正确;家蚕、蜜蜂、果蝇的发育经历了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C正确;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边进行细胞的分裂和分化,边向子宫移动,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p><p>B. 只要多加训练,动物一定能学会复杂的行为</p><p>C. 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越不容易适应环境</p><p>D. 蜜蜂的社会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学习行为建立之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学习行为就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而不是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A错误;多加训练,动物也一定能学会复杂的行为,B错误。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C错误;蜜蜂的社会行为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行为,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属于鸟类繁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是( )</p><p>①交配 ②筑巢 ③育雏 ④孵卵 ⑤产卵 ⑥求偶</p><p>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④⑤⑥ D. ①⑤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属于鸟类繁殖过程必不可少的行为是①交配、⑤产卵、⑥求偶。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p><p>①蜜蜂采蜜 ②鹦鹉学舌 ③母鸡孵小鸡 ④缉毒犬查毒</p><p>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蜜蜂采蜜、③母鸡孵小鸡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②鹦鹉学舌、④缉毒犬查毒都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青蛙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通过抱对进行体内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p><p>B. 发育过程经历了受精卵、幼蛙、成蛙三个阶段</p><p>C. 幼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成体只能生活在陆地</p><p>D. 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在繁殖季节,雄蛙的鸣叫是一种求偶行为,雌雄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和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青蛙是体外受精,A错误;在生殖季节,雄蛙和雌蛙经过抱对,分别把精子与卵细胞排放到水中,精子与卵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 主要用肺呼吸,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BC错误,D正确。<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地衣是真菌与藻类生活在一起形成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为藻类提供水和无机盐,这种现象叫做( )</p><p>A. 寄生 B. 共生 C. 腐生 D. 竞争</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地衣中的藻类含有叶绿体能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真菌提供有机物,真菌通过分解作用可以产生水、无机盐和二氧化碳,能为藻类提供水、无机盐,这种对双双彼此都有利的生活方式叫共生,因此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属于共生关系。<br />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常见食品与所用的保存方法配对正确的是( )</p><p>①腊肉﹣﹣高温灭菌法 </p><p>②水果﹣﹣冷藏法</p><p>③袋装茶叶﹣﹣真空包装法 </p><p>④罐头﹣﹣巴氏消毒法</p><p>⑤紫菜﹣﹣脱水法</p><p>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①腊肉是用晒制与烟熏法去除肉中的水分,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①错误;<br />②保存水果常采用冷藏的方法,因为低温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的目的,②正确;<br />③袋装茶叶原理是塑料袋、铝箔袋贮存法,以减少茶叶开封后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延缓品质劣变的产生,属于真空包装法,③正确。<br />④罐头是利用在密封前高温灭菌后封盖,封盖后外面的细菌、真菌不能进入来保存的,这种保存食品的方法称罐藏法,④错误;<br />⑤紫菜是利用人工方法脱水,减少紫菜内的水分,从而抑制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来延长保质期的,因此紫菜采用脱水法,⑤正确。<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蘑菇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 靠分裂繁殖后代 B. 由菌丝组成</p><p>C. 靠种子繁殖后代 D. 能制造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蘑菇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故A错误;蘑菇菌属于多细胞真菌,由大量的菌丝构成的,每个细胞结构为: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和液泡等,故B正确;蘑菇能产生大量的孢子,靠孢子来繁殖新个体,故C错误;蘑菇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异养,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故D错误。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特征不能说明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p><p>A. 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p><p>B. 用肺呼吸,肺气体交换能力强</p><p>C. 有四肢,可以在陆地上运动</p><p>D. 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能防止水分散失,适宜陆地生活,故A不符合题意;爬行动物用肺呼吸,肺可呼吸空气中的氧,且肺发达,气体交换能力,适宜陆地生活,故B不符合题意;有四肢可以在陆地上运动,不是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的原因,故C符合题意;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环境的限制,因此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有关“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种是最大的分类单位 B. 一个物种就是一个生物</p><p>C. 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D. 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种是最小的分类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等级。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故A不符合题意;一种生物属于一个物种,但是一个物种包括多种生物个体,故B不符合题意;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不是最远,故C符合题意;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对动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 鲨鱼﹣﹣﹣用肺呼吸 B. 海龟﹣﹣﹣用鳍游泳</p><p>C. 家鸽﹣﹣﹣体表覆羽 D. 蝙蝠﹣﹣﹣有喙无齿</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鳍游泳,用鳃呼吸,故A错误;海龟属于爬行动物,用四肢游泳,故B错误;家鸽体表被覆羽毛,有喙无齿,用肺呼吸,前肢变成翼,有气囊与肺相通辅助呼吸,属于鸟类,故C正确;蝙蝠属于哺乳动动物,有牙齿,故D错误。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农民把地瓜的一段枝条插在土壤中以繁殖新个体,这种方式属于</p><p>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组织培养</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农民把地瓜的一段枝条植在土壤中以繁殖新个体,这种繁殖的方式属于扦插,扦插所得植株不会变异,保持遗传基因的稳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是</p><p>A. 蝗虫 B. 家蚕 C. 青蛙 D. 家鸽</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A正确;家蚕的发育过程都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因此都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错误;青蛙的幼体为蝌蚪,形态结构与青蛙有显著的区别,而且其生活习性和内部结构也与青蛙有很大不同,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特指昆虫,家鸽是鸟类,因此家鸽的发育过程即不是完全变态发育和也不是不完全变态发育,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品或调料在制作过程中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是( )</p><p>①米酒 ②葡萄干 ③酸奶 ④酱油 ⑤豆豉 ⑥米饭</p><p>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⑥ C. ①②⑤⑥ D. ①③④⑤</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发酵技术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称为发酵技术。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①酿制米酒要用到酵母菌,运用了发酵技术;③酸奶要用到乳酸菌,运用了发酵技术;④酱油要用到霉菌,运用了发酵技术;⑤豆豉要用到霉菌,运用了发酵技术;②葡萄干、⑥米饭等都不是发酵食品,没有运用发酵技术;因此运用了发酵技术的有①③④⑤。故选D。 </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病毒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结构简单 B.细胞微小 C.独立生活 D.对人有害</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病毒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因此病毒结构简单,正确;</p><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很小,而不是细胞微小,错误;</p><p>病毒不能独立生物,而不是独立生活,错误;</p><p>有的病毒对人有害,有的病毒对人有益,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观察蚯蚓的实验中,保持蚯蚓体表湿润,主要是为了保证它能正常</p><p>A.运动 B.呼吸 C.摄食 D.排泄</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观察蚯蚓的实验过程中,随时用沾水的棉球轻擦蚯蚓的身体,保持蚯蚓体表湿润,这有利于蚯蚓进行正常的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被子植物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p><p>A. 根、茎、叶</p><p>B. 花、果实、种子</p><p>C. 茎、叶、果实</p><p>D. 茎、叶、种子</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特征,都可作为分类的依据。但主要以花、果实和种子作为主要依据。因为生殖器官比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p>A. 河蚌的贝壳,可以保护柔软的身体 B. 鲤鱼的鳃,利于在水中呼吸</p><p>C. 蜥蜴体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散失 D. 蜜蜂的外骨骼,适于飞行生活</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河蚌属于软体动物,有贝壳,贝壳具有保护柔软身体的作用,A正确;鲫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鳃丝又多又细,扩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利于在水中呼吸,B正确;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生生活,C正确;蜜蜂的外骨骼,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保护内部器官,适于陆地生活,但是与飞行生活无关,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南沙群岛是我国传统渔场.这里的珊瑚礁里生活着许多品种的珊瑚虫,这种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 )</p><p>A. 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B. 基因(遗传)的多样性</p><p>C.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种类(物种)的多样性</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p><p>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自然界中生物的生殖、发育有多种形式。请判断</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3/29/10/cc63c11f/SYS201903291003575237908255_ST/SYS201903291003575237908255_ST.001.png" width="267" height="13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要经过①过程_____</p><p>(2)对家蚕而言,蛹这个时期出现在②的过程中_____</p><p>(3)对鸟类而言,细胞C就是一枚鸟卵_____</p><p>(4)酵母菌的出芽生殖可以用④过程表示_____</p></div></div>
<div><p>【答案】 对 错 错 对</p><p>【解析】(1)植物通过种子繁殖后代,都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因此都属于①有性生殖,故正确。 </p><p>(2)家蚕的发育一般要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完全变态发育。蚕的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所以由幼虫发育为成虫要经历一个不吃不动的阶段叫蛹,这个时期出现在③的过程,故错误。 </p><p>(3)整个鸟卵不是一个卵细胞,其最基本的细胞部分是指卵黄、胚盘、卵黄膜,其中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所以卵壳、卵壳膜、卵黄膜有保护作用,三者细胞就是一枚鸟卵,故错误。 </p><p>(4)由母体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酵母菌的出芽生殖都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属于④无性生殖,故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蜜桃有肉甜多汁的美誉,下图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繁殖蜜桃的方法。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2/09/01a321b4/SYS201905220910238572114913_ST/SYS201905220910238572114913_ST.001.png" width="180" height="12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1指的是______,2指的是______。这种繁殖方法叫______。</p><p>(2)进行如图的操作时,应当使1和2的______紧密结合,以保证1成活。</p><p>(3)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繁殖果树的优点是(_____)。</p><p>A.缩短植物成熟时间 B.增强植物生活力</p><p>C.使后代保持亲本性状 D.有利于大量繁殖新个体 </p><p>(4)若1为开红花的蜜桃,2为开白花的蜜桃,接穗枝条上花朵的颜色应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接穗 砧木 嫁接 形成层 C 红花 </p><p>【解析】</p><p>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成活的关键是让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p><p>(1)嫁接是直接把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芽,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接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完整的植物体。嫁接有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接上去的枝或芽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因此,其中图1是接穗,2是砧木,这种繁殖方法叫嫁接,属于无性生殖。<br />(2)嫁接时应当使1接穗与2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这是嫁接成活的关键。</p><p>(3)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开红花的蜜桃是接穗,因此嫁接后的枝条结出的果实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红花的蜜桃特征,即开红花。</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是黏虫发育过程不同时期的形态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2/09/01a321b4/SYS201905220910240333243474_ST/SYS201905220910240333243474_ST.001.png" width="504" height="9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图中可知,黏虫的发育过程和方式是(______)</p><p>A.①→②→③→④,变态发育 B.③→④→②→①,不完全变态发育</p><p>C.③→②→④→①,完全变态发育 D.①→③→②→④,没有变态的发育</p><p>(2)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差异的时期是和。</p><p>(3)黏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多经历了[ ]______期。</p><p>(4)黏虫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针对黏虫的生活史,如果要进行防治,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C ② ① ④蛹 幼虫 </p><p>【解析】</p><p>(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蚊子、苍蝇、家蚕、菜粉蝶等。<br />(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如蟋蟀、螳螂、蝼蛄、蝗虫等。<br />(3)①成虫、②幼虫、③卵、④蛹。</p><p>(1)从图中可知,黏虫的发育经过③卵、②幼虫、④蛹和①成虫等四个时期,因此黏虫的发育过程和方式是③→②→④→①,完全变态发育,故选C。<br />(2)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有显著差异的时期是[①]成虫和[②]幼虫。<br />(3)蝗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因此“黏虫的发育过程与蝗虫相比”,多经历了蛹期。<br />(4)“黏虫是一种主要以小麦、玉米、高粱、水稻等粮食作物和牧草的杂食性、迁移性、间歇暴发性害虫。针对黏虫的生活史,如果要进行防治”,消灭它的最佳时期是幼虫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与生殖有关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2/09/01a321b4/SYS201905220910242175949110_ST/SYS201905220910242175949110_ST.001.png" width="384" height="11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甲的结构中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的是[ ]______,该结构是由______发育而来。</p><p>(2)在乙图中,[ ] _____落在温暖、湿润的地方会发育成一个新个体。</p><p>(3)在丙图中,将来发育成新个体的结构是[ ]______,在其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______(填序号)。</p><p>(4)以上图示反映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______(填序号)。</p></div></div>
<div><p>【答案】5胚 受精卵 A 7 胚盘 ⑥④ 甲、丙 </p><p>【解析】</p><p>图甲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示意图,1胚,2胚芽,3胚根,4子叶,5胚,6种皮,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图乙A菌丝,B是顶端的孢子囊呈扫帚状,因此是青霉;图丙是鸟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①卵壳,②气室,③系带,④卵白,⑤卵黄膜,⑥卵黄,⑦胚盘。</p><p>(1)在一个完整种子中,种皮具有保护作用,胚是种子的重要部分,包括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子叶具有储存或转运营养物质的作用。由此看出种子中的胚将来发育成新的植物体,所以5胚是新植株幼体。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br />(2)青霉的直立菌丝的顶端有扫帚状的结构,其上生有成串的孢子,成熟的孢子呈青绿色,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够发育成新个体。<br />(3)⑦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将来发育成胚胎。其发育成新个体的内在条件是必须受精,在其发育过程中,④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为胚胎发育提供一个水环境;⑥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br />(4)有性生殖指的是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无性生殖指的是不需要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甲种子、丙鸟类产卵的生殖方式中要形成受精卵.应为有性生殖。</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2/09/01a321b4/SYS201905220910244437726340_ST/SYS201905220910244437726340_ST.001.png" width="554" height="10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麻雀会飞,蝙蝠也会飞,但蝙蝠却属于属于哺乳动物,因为蝙蝠繁殖和哺育后代的方式具有______的特征。</p><p>(2)上述动物中,进行变态发育的是______;体温恒定的是______ (用字母表示)</p><p>(3)“飞鸽传书”,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属于______。</p><p>(4)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是______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__。</p></div></div>
<div><p>【答案】胎生、哺乳 BC FE 学习行为 基因 建立自然保护区 </p><p>【解析】</p><p>图中A蚯蚓是环节动物,B蝗虫是节肢动物,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D蜥蜴是爬行动物,E家鸽是鸟类,F家兔是哺乳动物 ,G鲫鱼属于鱼类。</p><p>(1)麻雀会飞,属于鸟类,卵生,蝙蝠也会飞,但蝙蝠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p><p>(2)B蝗虫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在形态结构上有较大的差别,所以为变态发育。</p><p>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体温恒定,上述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E家鸽、F家兔。</p><p>(3)动物的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为生来就具有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飞鸽传书”经过后天的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所以为学习行为。</p><p>(4)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因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又叫就地保护。</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图表示是四种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2/09/01a321b4/SYS201905220910246709356311_ST/SYS201905220910246709356311_ST.001.png" width="544" height="12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上图中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p><p>(2)从结构上看,戊与前四种生物相比,不同之处是戊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______构成</p><p>(3)上图中的______(填序号)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用于酿酒。</p><p>(4)若以生殖方式为分类标准,图中乙、丙、丁可划分为一类,因为它们可以通过产生类似于图丁中代码______所示结构来繁殖后代。</p><p>(5)新鲜的桔子“长绿毛”主要是由图乙引起的。若想使桔子等水果保存较长的时间不腐烂,比较好的方法是______。</p><p>(6)以上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主要是:①作为_____参与物质循环;②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③与动植物共生。</p><p>(7)图中的乙能产生______,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p></div></div>
<div><p>【答案】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遗传物质 丙 a 冰箱冷藏 分解者 青霉素 </p><p>【解析】</p><p>图中的甲是细菌,乙是青霉,丙是酵母菌,丁是蘑菇,戊是病毒。</p><p>(1)甲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乙、丙、丁都是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甲无成形的细胞核。</p><p>(2)从结构上看,戊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p><p>(3)丙酵母菌能进行发酵,在无氧的条件下,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p><p>(4)若以生殖方式为分类标准,图中乙、丙、丁可划分为一类,均属于真菌,因为它们可以通过产生类似于图丁中代码a孢子所示结构来繁殖后代。</p><p>(5)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新鲜的桔子腐烂变质主要是由图中的B青霉引起的。比较好的方法是用保鲜膜密封后放入冰箱,因为冰箱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p><p>(6)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遗物,把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无机盐,返回无机环境,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二是寄生在动植物的体内,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三是与动植物共生,二者互惠互利,共同生活。</p><p>(7)图乙青霉发酵能产生青霉素,是一种抗生素,可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颂扬万物的诗句,如</p><p>A.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p><p>B.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p><p>C.古道西风瘦马;</p><p>D.两只黄鹂鸣翠柳;</p><p>E.春蚕到死丝方尽;</p><p>F.海阔凭鱼跃</p><p>请根据生物学知识和文学的联系,回答下列问题:</p><p>(1)下图为部分动植物分类图,写出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2/09/01a321b4/SYS201905220910249071133540_ST/SYS201905220910249071133540_ST.001.png" width="530" height="14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p><p>(2)E诗句中的生物发育类型为:______。</p><p>(3)C诗句中动物的牙齿分为门齿和______,这与它的食性有关。</p><p>(4)D诗句中动物的前肢特化为______,以适应飞行。</p></div></div>
<div><p>【答案】B C E 完全变态发育 臼齿 翼 </p><p>【解析】</p><p>红豆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松的种子是裸露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马属于哺乳动物,胎生哺乳,体表被毛覆盖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门齿、臼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黄鹂属于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特化成翼,双重呼吸;蚕属于昆虫,昆虫的发育分为两种: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蚕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减少水的阻力,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体温不恒定。</p><p>(1)①有种子,种子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应该是裸子植物,B中的青松属于裸子植物;②体内没有脊柱,所给出的动物中只有E蚕属于无脊椎动物;③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特征,只有C马是哺乳动物。故图中①②③对应生物的诗句代号:BEC。<br />(2)蚕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其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r />(3)马的牙齿分化成了门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可以把植食性纤维磨碎,与他的植食性相适应的。<br />(4)黄鹂的前肢特化成翼(翅膀),扇动可以产生动力,利于飞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p><p>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7%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0.3% 、0.6%、0.9%。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6/10/f10d2626/SYS201904161038427565872915_ST/SYS201904161038427565872915_ST.001.png" width="473" height="26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_____。</p><p>(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_____。</p><p>(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______________, 并在第__________天均达到最大值。</p><p>(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p><p>(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内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 乳酸杆菌(乳酸菌) 设置对照 控制无关变量 先上升后下降 3 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亚硝酸盐的产生;三组食醋浓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制作泡甶菜时可适当加醋</p><p>【解析】(1)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主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br />(2)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设置对照;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br />(3)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并在第3天均达到最大值。<br />(4)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食能抑制泡白菜亚硝酸盐的产生;三组食浓度中,0.6%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br />(5)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制作泡白菜时可适当加醋。</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