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单元测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脱臼是指( )</p><p>A.关节面从关节囊中脱出 B.关节面从关节腔内脱出</p><p>C.构成关节面的两骨骨折 D.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出</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p><p>A. 动力作用 B. 杠杆作用</p><p>C. 调节作用 D. 支点作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关节是指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p><p>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属于动物的信息交流方式的有 ( )</p><p>A. 蜜蜂舞蹈动作 B. 孔雀开屏</p><p>C. 乌贼受威胁释放墨汁 D. 人类的表情</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蜜蜂的舞蹈动作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位置和方向,孔雀开屏,是通过动作向雌鸟示爱求偶,人类的表情是通过面部的动作进行信息交流,因此都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乌贼受威胁释放墨汁是为了掩护自己逃跑,不是同种动物群体内的信息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蚯蚓走迷宫 B. 鹦鹉学说话</p><p>C. 大山雀偷喝牛奶 D. 菜青虫取食白菜叶</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菜青虫取食白菜叶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蚯蚓走迷宫、鹦鹉学说话、大山雀偷喝牛奶,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性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屈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 )</p><p>A.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p><p>C. 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 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本题考查骨、关节和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骨骼肌、骨、关节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在做屈肘动作时,肱二头肌收缩状态,肱三头肌舒张状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躯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是(    )</p><p>A. 肌肉收缩,牵动关节与骨活动 B. 肌肉收缩,推开骨而产生运动</p><p>C. 肌肉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D. 肌肉收缩,牵动关节绕骨活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都是由骨、骨连结、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因此,躯体产生运动的原因是肌肉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p></div>
题型: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是关节模式图,对关节起润滑作用的关节液存在于图中(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1/01/f4e174a8/SYS201712310150508667234564_ST/SYS201712310150508667234564_ST.001.png" width="118" height="15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由关节模式图可知: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均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p><p>A. 蜜蜂筑巢、公鸡报晓</p><p>B. 小狗做算术、萤火虫发光</p><p>C. 蚯蚓钻迷宫、猫捉老鼠</p><p>D. 孔雀开屏、黑猩猩钓取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蜜蜂筑巢、公鸡报晓、萤火虫发光、孔雀开屏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小狗做算术、蚯蚓钻迷宫、猫捉老鼠、黑猩猩钓取食物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各项中,与繁殖行为有关的是</p><p>A.“孔雀开屏”和“蜻蜓点水”</p><p>B.野兔时时竖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p><p>C.小河中的鲫鱼成群觅食</p><p>D.两只狗为争夺肉骨头而打架</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繁殖行为是与动物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鸟类生殖发育的过程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孔雀开屏是求偶,蜻蜓点水是产卵,都属于繁殖行为。</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脊椎动物身上,尤其在四肢,有许多可以使运动更加灵活的结构是( )</p><p>A. 肌肉 B. 骨骼 C. 关节 D. 皮肤</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察的关节的作用,首先明确的是关节和骨、骨连接的关系.</p><p>解: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是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关节在运动中起着支点的作用,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腔内还有滑液,关节囊里面和外面都有坚韧的韧带,所以,关节既牢固又灵活.</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探究蚂蚁的行为”活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p><p>A. 小钟想知道蚂蚁是适应在潮湿的土壤还是干燥的土壤中生活,可采用实验法</p><p>B. 在活动中不要干扰蚂蚁的正常生活</p><p>C. 在该探究活动中只采用了实验法</p><p>D. 尽可能观察和记录蚂蚁的各种活动</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小钟想知道蚂蚁是适应在潮湿的土壤还是干燥的土壤中生活,可采用实验法,A正确;</p><p>在活动中不要干扰蚂蚁的正常生活,B正确;</p><p>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应该多钟方法综合运用,C错误;</p><p>尽可能观察和记录蚂蚁的各种活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常常到池边给金鱼喂食,原因是(      )</p><p>A. 想诱捕金鱼 B. 捕到的昆虫太多,自己吃不完</p><p>C. 喜欢金鱼,讨厌其它动物 D. 哺育后代的本能未消失</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据此答题。</p><p>红雀的喂食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属于先天性行为。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给养鱼池边浮出水面求食的金鱼喂食。这是其哺育后代的本能没有消失的表现,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通过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研究发现不同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不同。下列人体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的是</p><p>A. 骨骼肌细胞 B. 小肠上皮细胞 C. 角质层细胞 D. 脂肪细胞</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不同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不同,线粒体常常集中在代谢旺盛的部位,在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多,如人的心脏时刻在跳动,心肌时刻在收缩和舒张,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心肌细胞中含大量的线粒体,腹肌其次,角质层细胞和脂肪细胞含线粒体很少,A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p></div></div>
<div><p>【答案】骨;骨连结;骨骼肌</p><p>【解析】</p><p>试题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的,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运动是以骨为杠杆,以关节为支点,以骨骼肌为动力而形成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的。在________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________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骨骼肌 骨连结 神经 运动 </p><p>【解析】</p><p>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组成,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p><p>人和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连结包括能活动的、不活动的、半活动的连结,能活动的骨连结叫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其他系统的配合下,起着运动、支持和保护作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果仅仅依靠________行为生活,动物将很难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动物的__________行为可以使动物对环境的改变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p><p> </p></div></div>
<div><p>【答案】 先天性 后天学习</p><p>【解析】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成长过程中,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建立后天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动物具有这种行为能够对环境的变化作出有利于生存的反应,有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繁衍。</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人体的运动系统由________、骨连结、________三部分组成。</p></div></div>
<div><p>【答案】骨;骨骼肌</p><p>【解析】</p><p>试题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p><p>考点: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长骨的表面覆盖着骨膜,骨膜内有 和 .,其中 为骨组织提供营养物质。</p></div></div>
<div><p>【答案】血管、神经;血管。</p><p>【解析】</p><p>试题骨是由骨膜、骨质、骨髓三部分组成的。骨可以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骨膜是一层结缔组织膜,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流动着血液,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成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骨质包括骨松质和骨密质,骨松质呈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两端。骨密质质地坚硬致密,主要分布于骨干,抗压力强;因此在骨干部分,骨质致密,称为骨密质,它使骨变得坚硬。</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关节结构图,思考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ddfb4a98/SYS201905230916190610848577_ST/SYS201905230916190610848577_ST.001.png" width="108" height="13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使关节牢固的结构有________ 和其外的________ 。</p><p>(2)使关节灵活的因素有关节面上的________ 和________ 中由________ 分泌的滑液</p><p>(3)脱臼指的是________ 从________ 里滑脱出来。</p></div></div>
<div><p>【答案】4关节囊 韧带 2关节软骨 5 关节腔 4关节囊内壁 1 关节头 3关节窝 </p><p>【解析】</p><p>图中1关节头,2关节软骨,3关节窝,4关节囊,5关节腔。</p><p>(1)关节是由关节面、4关节囊和5关节腔三部分组成。4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外面的韧带把相邻的两骨连接起来,使关节更加牢固。</p><p>(2)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2关节软骨,4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5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p><p>(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里滑脱出来。</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 ,学习行为也越 ,而且学习行为在动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比 ,对动物的生存就越 。</p></div></div>
<div><p>【答案】复杂 复杂 越大 有利</p><p>【解析】</p><p>试题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和得,与遗传因素有关,动物的等级越高,其学习能力就越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越高等,其生存的环境就越复杂,其学习行为在动物的全部行为活动中所占的比例会越大。</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不同白冠雀群的鸣声虽然基调相同,但又有各自的“方言”.如果把某个白冠雀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白冠雀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时,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B鸟群,但是如果把白冠雀幼雏(b)移到黄莺鸟群中生活,它却学不会黄莺的鸣声.请回答:</p><p>(1)白冠雀幼雏a的鸣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_____行为在起作用.</p><p>(2)白冠雀幼雏b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b与黄莺体内的_____不同.</p><p>(3)同种动物中不同个体的学习能力是_____的.</p><p>(4)上述实验说明,_____行为是在_____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动物学习行为的出现是在_____因素的基础上.</p></div></div>
<div><p>【答案】(1)学习 (2)遗传物质 (3)不同 (4)学习 先天性 遗传</p><p>【解析】</p><p>试题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白冠雀群(A)的幼雏(a)移到另一白冠雀群(B)中去,待长成成鸟时,a的鸣声就不同于A鸟群而接近B鸟群,表明幼雏(a)学习模仿了白冠雀群(B)的鸣叫,因此白冠雀幼雏a的鸣声,具有B鸟群的“方言”特点,这是学习行为在起作用。</p><p>(2)不同鸟类的鸣叫不同,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是先天性行为,因此白冠雀幼雏b学不会黄莺的鸣声,是因为b与黄莺体内的遗传物质不同。</p><p>(3)上述实验说明,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也就是说动物学习行为的出现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p><p>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到这里。”这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词反映的是燕子的迁徙行为。</p><p>㈡小白鼠活动的区域一般只限于隐蔽处,一旦进入空旷的地方就会设法寻找隐身处,表现出特殊的“寻墙行为”。将小白鼠放入迷宫中,小白鼠经过多次“走错路”,终于找到出口。用大量小白鼠研究后发现:有的小白鼠可以很快找到出口,而有的小白鼠却要经过多次失败后才能找到出口。 </p><p>(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来说,燕子的迁徙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小白鼠的“寻墙行为”属于_____________行为. </p><p>(2)实验表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这是由_______决定的。</p><p>(3)训练小白鼠走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 </p><p>(4)燕子和小白鼠这两种动物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p><p> </p></div></div>
<div><p>【答案】 先天性行为 学习行为 遗传物质(遗传因素) 实验法(观察实验法) 小白鼠</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p><p>(1)燕子的迁徙行为和小白鼠的“寻墙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它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2)通过小白鼠走迷宫的实验可知,小白鼠的学习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3)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训练小白鼠走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4)同种动物的学习能力不同,是与遗传因素有关的;不同的动物在学习某种行为时,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小白鼠比燕子高等,因此小白鼠学习能力较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br />材料一:蚯蚓和小白鼠都是昼伏夜出的动物,它们都能经过训练形成一种新的行为. 某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结果表明.蚯蚓大约经过200次尝试,才能学会直接爬向食物.</p><p>材料二: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疯狂撞进了主人不在家的一户农舍,对院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而大声啼哭起来,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窗进屋…闻讯赶回家的主人,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遁进了山林.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食人烟,只会嚎叫,追随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p><p>根据材料一回答: </p><p>(1)从行为的发生(获得途径)看,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的行为属于________. </p><p>(2)蚯蚓和小白鼠相比,学习能力较强的是________. </p><p>(3)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 </p><p>(4)根据材料二回答: 失去幼仔的母狼哺育人类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是________行为,这一行为是由________决定的. </p><p>(5)“狼孩”“赤身裸体”“不食人烟”“嚎叫”“用四肢爬行”“撕咬生肉”的表现是正常人的行为在________因素的基础上,通过________因素作用,由________而获得的行为.</p></div></div>
<div><p>【答案】先天性行为(或本能行为) 小白鼠 实验法 先天性行为(或本能行为) 遗传物质 遗传 环境 生活经验和学习 </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p><p>(1)根据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动物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蚯蚓和小白鼠昼伏夜出是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p><p>(2)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动物越低等,学习能力就越弱,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多,蚯蚓与小白鼠相比低等多,所以学习能力较强的是小白鼠。</p><p>(3)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兴趣小组训练蚯蚓和小白鼠走“T”形迷宫,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p><p>(4)失去幼仔的母狼哺育人类婴儿长大的行为,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 </p><p>(5)“狼孩”“赤身裸体”“不食人烟”“嚎叫”“用四肢爬行”“撕咬生肉”的表现是正常人的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据关节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1/09/95fcd71d/SYS201905110914391096604427_ST/SYS201905110914391096604427_ST.001.png" width="77" height="11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标号①和④的表面覆盖着一层[]_____,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_____。</p><p>(3)图中[]_____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p><p>(4)运动的产生是在_____的支配下,骨骼肌受到刺激而收缩,牵动骨围绕_____的活动。</p></div></div>
<div><p>【答案】⑤关节软骨 ②关节囊 ③关节腔 神经系统 关节 </p><p>【解析】</p><p>试题(1)标号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的表面覆盖着一层[⑤]关节软骨,能减少运动时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2)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②]关节囊。</p><p>(3)图中[③]关节腔内有少量滑液,对关节起润滑作用。</p><p>(4)骨骼肌受到刺激有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阅读以下描述步骤过程,回答下面的问题.</p><p>①星期天,小明从街上买了两袋橘子,高兴的提着回家.</p><p>②干完活,他做了下屈肘.</p><p>③然后,愉快的伸了个懒腰.</p><p>请回答: </p><p>(1)在步骤①中,张明手臂的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 </p><p>(2)在步骤②中,张明手臂的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 </p><p>(3)在步骤③中,张明手臂的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状态,肱三头肌处舒张状态. </p><p>(4)①②③步骤都受________系统来进行调节和控制.</p></div></div>
<div><p>【答案】收缩 收缩 收缩 舒张 舒张 神经 </p><p>【解析】</p><p>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1)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与骨相连的肌肉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的,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在步骤①中,张明手臂的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收缩状态,因此,感觉比较累。</p><p>(2)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在步骤②中,张明手臂的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p><p>(3)双手自然下垂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二头肌舒张。在步骤③中,张明手臂的肱二头肌处于舒张状态,肱三头肌处舒张状态,因此,感觉比较轻松。</p><p>(4)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①②③步骤都受神经系统来进行调节和控制。</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往往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请回答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问题. </p><p>(1)动物行为产生的原因.决定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孔雀开屏行为的内在因素是________;蚯蚓走迷宫的实验中,蚯蚓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后,能够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成年黑猩猩会利用经验来解决问题,当香蕉被挂在高处够不到时,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这两种行为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 . </p><p>(2)动物运动产生的原因.</p><p>①运动系统的组成:人的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p><p>②运动的原理.如图的模型中,3相当于人体运动系统中的________,图中4,5的形态说明运动总是需要两组骨骼肌的________才能完成.</p><p>③运动的协调.运动所需要的能量有赖于消化、呼吸、循环等多个系统的配合,其中起调节作用的主要是________系统.</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3/09/ddfb4a98/SYS201905230916197126638489_ST/SYS201905230916197126638489_ST.001.png" width="209" height="10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3)有些群居动物的行为更为高等,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等,这些个体之间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进行________ , 从而保证群体能够更好的生存.</p></div></div>
<div><p>【答案】遗传因素(基因) 在遗传因素的作用下,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 关节 协作(相互配合) 神经 信息传递 </p><p>【解析】</p><p>(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2)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3)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如蜜蜂采蜜、蜘蛛结网、孔雀开屏。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如蚯蚓走迷宫,黑猩猩就会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p><p>(2)图中1、2相当于骨,4、5相当于骨骼肌,3相当于关节。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p><p>(3)营社群行为的动物个体之间通过动作、声音和气味等进行信息交流,从而保证群体能够更好的生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