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綦江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学月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晓丽准备周末捕捉水螅以备生物课上使用,请问,她寻找的环境是( )</p><p>A. 清澈激流的大河 B. 有丰富绿藻的海水</p><p>C. 被污染的废水 D. 清澈而水草丰富的小河</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小河或池塘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br />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鱼鳃的结构和呼吸,说法不正确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0de9fa02/SYS201905260906590260806185_ST/SYS201905260906590260806185_ST.001.png" width="123"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如图中②是鳃盖,①是鳃丝,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p><p>B. 水中的氧气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是:水→口→血液→鳃</p><p>C. 若鱼的鳃丝鲜红,说明鱼比较新鲜</p><p>D. 流出鱼鳃的水和流入鱼鳃的水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p><p>A、如图可知②是鳃盖,①是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所以A正确;</p><p>B、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由此可见:水中氧气进入鱼体内的途径是水→口→鳃→血液。所以B 错误;</p><p>C、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而鳃丝里面含有大量的毛细血管,内流大量的血液,血液中氧的含量较高为动脉血,所以活鱼鳃丝是鲜红色的。C正确;</p><p>D、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是由许多的鳃丝组成的,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口和鳃盖后缘不停的交替张合这时它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呼吸,因此流出鳃的水与流入鳃的水相比二氧化碳增多,氧气减少。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鱿鱼、鲸鱼、海马、娃娃鱼、鳄鱼、甲鱼、带鱼,这几种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有( )</p><p>A. 1种 B. 2种 C. 3种 D. 4种</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鱼类的特征有: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p><p>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因此属于软体动物;鲸鱼,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海马、带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因此属于鱼类;娃娃鱼,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因此属于两栖动物;鳄鱼、甲鱼体表有甲,用肺呼吸,陆上产卵,因此属于爬行动物。因此这些动物中真正属于鱼类的有2种。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鸟的身体内有发达的气囊,气囊的作用是 ( )</p><p>A. 进行气体交换 B. 辅助呼吸 C. 气体进出的通道 D. A和B</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鸟类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气囊本身并没有气体交换的作用,气囊的功能是贮存空气,使吸入的空气两次通过肺,保证肺充分地进行气体交换,协助肺完成双重呼吸,为飞行提供充足的氧气,同时气囊有减轻身体比重和散发热量、调节体温等作用,气囊还可以减轻器官间的摩擦,可见B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蛇的体表覆盖着角质鳞片,这有利于( )</p><p>A. 减少体内水分蒸发 B. 自由运动</p><p>C. 适应水中生活 D. 辅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陆地气候相对干燥,所以陆生动物一般都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除了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都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p><p>陆地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做出反应。</p><p>蛇等爬行动物的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有利于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是( )</p><p>A.软体动物 B.环节动物 C.节肢动物 D.哺乳动物</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p><p>A. 蟾蜍、乌龟 B. 青蛙、大鲵</p><p>C. 青蛙、水蛇 D. 蜥蜴、蝾螈</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蜥蜴、鳄鱼和水蛇为爬行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蜥蜴呼吸的特点</p><p>A. 完全用肺呼吸 B. 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p><p>C. 体表呼吸 D. 用鳃呼吸</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试题分析:蜥蜴属于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用肺呼吸,肺的结构更加完善,完全用肺呼吸就可满足整个身体对氧气的需要。</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哺乳动物的特性中,与其后代成活率高有直接关系的是( )</p><p>A. 大脑发达 B. 心脏四腔 C. 胎生哺乳 D. 用膈协助呼吸</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胚胎在母体子宫里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为胎生,胎生是在体内发育,刚出生的幼体只能靠母体乳腺分泌的乳汁生活为哺乳,大大的提高了幼体成活率,而大脑发达、心脏四腔和用肺呼吸与哺乳动物后代的成活率高没有直接关系,C正确。</p></div>
题型: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蚯蚓和蝗虫的共同特征是( )</p><p>A. 体表有外骨骼 B. 身体分节 C. 具有刚毛 D. 体内有脊椎</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蝗虫和蚯蚓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节,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蝗虫比蚯蚓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是因为( )</p><p>①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扩大了活动范围</p><p>②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p><p>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p><p>④用气门呼吸,能适应干旱的环境</p><p>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①胸部有三对足,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扩大了活动范,①正确;</p><p>②有外骨骼,可防止体内水分散失,②正确;</p><p>③蝗虫生长发育过程中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生长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这与适应陆地生活的特点无关,③错误;</p><p>④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④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动物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p><p>A. 动物的所有行为都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p><p>B. 先天性行为是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衍</p><p>C. 学习行为可以让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p><p>D. 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只有动物的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A错误;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都有重要作用,B正确;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同生活环境有密切关系如鸟类的迁徙行为C正确;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p><p>A. 蜻蜓点水 B. 孔雀开屏 C. 鹦鹉学舌 D. 金鸡报晓</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蜻蜓点水”是产卵,“孔雀开屏”是求偶,“金鸡报晓”是节律行为,都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r />“鹦鹉学舌”,是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所以,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鹦鹉学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大多数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其最擅长的运动方式是( )</p><p>A. 奔跑 B. 蠕动 C. 爬行 D. 行走</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在不同的季节或年份,降雨量很不均匀,因此,种群和群落看的结构也常常发生剧烈变化,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丛。</p><p>高大乔木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水,由于降雨减少,乔木非常少见,那里的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草原上啮齿目动物特别多,它们几乎都过着地下穴居的生活。因此,在草原上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善于挖洞或奔跑的特征。</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这一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p><p>A. 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p><p>B. 小鼠在迷宫中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是一种学习行为</p><p>C. “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就越强</p><p>D. 用不同小鼠做实验,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一样</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实验前应将实验用的小鼠进行饥饿处理,有利于保证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正常进行,A正确;<br />小鼠在迷宫中经过几次“尝试与错误”后获取食物,这是由学习和生活经验形成的一种学习行为,B正确;<br />这种学习行为不仅与遗传因素有关,高等的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学习能力越强,C正确;<br />用不同小鼠分别做实验,一般来说是不相同的,因为不同的小鼠学习能力不同,同时实验过程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它们“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一样,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蚂蚁是用哪种“语言”进行交流的( )</p><p>A. 舞蹈 B. 声音 C. 气味 D. 动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蚂蚁是群居生活,个体间用气味来进行信息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 可以利用细菌来净化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p><p>B. 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抗生素,生病时应尽早服用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p><p>C. “发酵现象”实验中气球会膨胀,是因为酵母菌发酵产生二氧化碳</p><p>D. 在制作米酒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以防止其他细菌和真菌的污染</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意义,如利用甲烷菌可以治沼气,净化污水。</p><p>A、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被细菌利用,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灯,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A正确;</p><p>B、利用青霉菌发酵可以生产青霉素,青霉素是抗生素,青霉属于真菌。抗生素能够治疗细菌引起的疾病,对其他不起作用,要注意用药安全。B错误;</p><p>C、发酵过程中,水中加入了葡萄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瓶口用气球套住。在实验中,加入的酵母菌会分解水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因此会出现气泡,所以气球会膨胀起来。所以C正确。</p><p> D、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的条件下,酵母菌会把葡萄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在米酒制作的过程中,要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空气进入,也防止其它细菌和真菌的污染。故D正确。</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酸奶是一种有益的酸性乳品,泡菜也是特色小吃,这是人们利用了哪种菌的发酵作用( )</p><p>A. 大肠杆菌 B. 酵母菌 C. 霉菌 D. 乳酸菌</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作用。</p><p>酸奶是以鲜牛奶为原料,加入乳酸菌发酵而成,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酸甜风味,其营养成分与鲜奶大致相同,是一种高营养食品。泡菜也是美味的小吃,制泡菜也用到乳酸菌,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出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降低菜的品质。可见D符合题意。</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细菌繁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细菌繁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遗传物质不同</p><p>B. 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的繁殖有关</p><p>C. 细菌靠分裂进行繁殖,环境适宜时繁殖速度很快</p><p>D. 细菌可以在恶劣环境中形成芽孢,进行繁殖</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细菌生殖产生的新细菌,与原细菌所含的遗传物质是相同的,A错误;<br />荚膜有保护细菌的作用,与细菌生殖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br />细菌靠分裂进行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因此环境适宜时生殖速度很快,C正确;<br />细菌适应性很强,但是细菌只进行分裂生殖,而不是可以在恶劣环境下形成芽孢进行繁殖,D错误。<br />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引发人体感染足癣的罪魁祸首是( )</p><p>A. 细菌 B. 真菌 C. 病毒 D. 缺乏营养</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使生物患病。</p><p>由分析可知,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等皮肤病。可见B符合题意。</p><p>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酵母菌、霉菌的无性生殖方式分别为</p><p>A.分裂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 B.出芽生殖、分裂生殖、孢子生殖</p><p>C.分裂生殖、出芽生殖、营养生殖 D.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孢子生殖</p><p> </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细菌进行简单的分裂生殖,一个细菌横向分裂成两个细菌,这种生殖方式叫裂殖,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可见细菌的生殖速度是相当快的。酵母菌是出芽生殖,即芽殖是酵母菌最常见的繁殖方式.在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下,酵母生长迅速,这时,可以看到所有细胞上都长有芽体,而且在芽体上还可形成新的芽体,所以经常可以见到呈簇状的细胞团。从母细胞上长出一个芽,逐渐长到成熟大小后与母体分离。在营养状况不好时,一些可进行有性生殖的酵母会形成孢子(一般是四个),在条件适合时再萌发。</p><p>霉菌主要依靠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孢子在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够长成新的个体,这样的繁殖方式叫做孢子生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食物放在冰箱中能较长时间保存的原因是</p><p>A.冰箱中无空气 B.冰箱中无微生物</p><p>C.低温杀死了食品中的微生物 D.低温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p><p> </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冰箱中温度低,能抑制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使其繁殖速度慢,数量少。</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依靠分解动物尸体、粪便和植物的枯枝落叶等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属于( )</p><p>A.异养、腐生 B.自养、腐生 C.自养、寄生 D.异养、寄生</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腐生性微生物能分解枯枝落叶,动物尸体和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被生产者利用故称为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当今社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常采取的保存方法有( )</p><p>①高温 ②低温 ③干燥 ④湿润 ⑤暴露空气中 </p><p>⑥隔绝空气 ⑦腌制 ⑧添加食品防腐剂.</p><p>A. ①③⑥⑦⑧ B. ①④⑤⑥⑦ C. ②④⑥⑦⑧ D. ②③⑥⑦⑧</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各种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因此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食品保存方法有②低温、③干燥、⑥隔绝空气、⑦腌制、⑧添加食品防腐剂.而①高温、④湿润、⑤暴露空气中细菌真菌的繁殖会加快,加速食品变质.</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通常包括以下步骤,请选择正确的排列顺序( )</p><p>①配制培养基 ②将接种后的培养基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培养 ③接种 ④高温灭菌.</p><p>A. ①④③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③④ D. ①③②④</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通常包括以下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培养。</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请在[ ]中填数字, 上填名称。</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17/09/163ce615/SYS201905170907066000225549_ST/SYS201905170907066000225549_ST.001.png" width="315"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在图乙中,[⑨]关节腔内有__________,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关节囊把两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p><p>(2)在图甲中,数字[③]是_______肌,在图丙中,它所处的状态是_____(选填“收缩”或“舒张”)。</p><p>(3)人体有很多关节,请写出人体上肢一个关节的名称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滑液 ⑧关节囊 肱二头 收缩 肘关节 </p><p>【解析】</p><p>图中①腱,②肌腹,③肱二头肌,④肱骨,⑤肘关节,⑥关节头,⑦关节窝;⑧关节囊,⑨关节腔,⑩关键软骨,⑪肱三头肌;图甲表示屈肘动作的产生,图乙是关节示意图,图丙表示伸肘动作的产生。</p><p>(1)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⑧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p><p>(2)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交替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肘关节的屈伸。屈肘时,③肱二头肌收缩,⑪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⑪肱三头肌收缩,③肱二头肌舒张。所以在图甲屈肘动作中,数字[③]是肱二头肌,在图丙中,它所处的状态是收缩。</p><p>(3)关节是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骨连接。人体上肢关节有肘关节、腕关节等。</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菌结构图,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6/09/ceee7d53/SYS201905260907003542608921_ST/SYS201905260907003542608921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12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中的A是________,其作用是运动.</p><p>(2)细菌的结构中“E”是_____,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__________.</p><p>(3)有些细菌有_____,细菌没有______,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它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因此营养方式为异养.</p></div></div>
<div><p>【答案】鞭毛 DNA集中的区域 原核生物 荚膜 叶绿体 </p><p>【解析】</p><p>从图中可知A是鞭毛,B是细胞膜, C是细胞壁,D是荚膜,E是 DNA集中的区域,F是细胞质。</p><p>(1)图中的A是鞭毛,其作用是运动.</p><p>(2)细菌的结构中“E”是DNA集中的区域。</p><p>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DNA集中的区域)、;特殊结构有鞭毛和荚膜;</p><p>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p><p>动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p><p>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一个DNA集中的区域。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p><p>(3)图中的D是荚膜,与植物细胞相比,该细菌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它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因此它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因此营养方式为异养。</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