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51:34

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四)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写有“P”字的透明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看到的是(    )</p><p>A. b    B. P    C. d    D. q</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一个放大的倒像,辨别的最好方法是将写有“p”纸条旋转180度看。据此解答。</p><p>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一个放大的倒像,将写有字母“p”的透明纸片移到低倍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同一品种长势相同的两盆观赏植物"虎刺梅".放到阳台上的花苞颜色鲜艳.而放到客厅里的颜色较淡.你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p><p>A. 风    B. 光照    C. 温度    D. 水分</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当环境中一个或同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p><p>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同一品种长势相同的两盆观赏植物“虎刺梅”,放在阳台上的花苞颜色鲜艳,放在客厅的花苞颜色较浅,主要是受光照影响形成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以下特征与“沙漠之舟”的骆驼不相符的是(    )</p><p>A.体温升高到46℃才会出汗       B. 骆驼具有储存脂肪的结构</p><p>C.足有厚弹性垫,适合沙漠行走    D.尿液很多</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在炎热的沙漠中非常干燥,水源罕见。骆驼,尿液非常少,而且一般不出汗,(当体温升高到46℃时才会出汗),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消耗,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科学家为证实自己所提的假设,常以什么为重要的支持依据</p><p>A. 观察    B. 实验    C. 推论    D. 考察</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实验是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我们的鼻腔吸进的空气和口腔吃进的食物.进入人体后都要经过的器官是(    )</p><p>A. 咽    B. 气管    C. 食管    D. 喉</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其中消化道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呼吸系统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咽是空气和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p><p>A、咽既是食物进入的通道,也是气体进入的通道,正确。<br />B、气管是呼吸的通道,不是食物进入的通道,错误。<br />C、食管是消化的通道,不是气体进入的通道,A错误。</p><p> D、喉是气体进入的通道,不是食物进入的通道,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海尔蒙特在他的“植物生长所需物质的来源“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是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现在我们知道他忽略了(  )的作用。</p><p>A. 光</p><p>B. 叶绿体</p><p>C. 空气</p><p>D. 温度</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比利时的海尔蒙特,做过一个有名的“柳树实验”:在盛有200磅干土的瓦罐中,栽上一棵5磅重的柳树苗,罩上瓦罐后只用水灌溉,5年后树和落叶总重169磅3盎斯,干土只少了2盎斯。当时他误认为柳树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而不知空气中二氧化碳所起的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市场上出售的食盐经常添加下列哪种成分(   )?</p><p>A. 铁    B. 碘    C. 钠    D. 钙</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碘的作用和大脖子病的成因。</p><p>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物质,体内长期缺碘就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甲状腺的发育,就会得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国家为了预防大脖子病,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所以国家在缺碘地区强制推广加碘食盐,这是为了预防大脖子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种生物能够在环境中生存取决于它(  )</p><p>A.数量是否众多        B.能否大量繁殖</p><p>C.能否适应环境        D.能否改变环境</p><p>&#xa0;</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分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应响,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方面来切入.</p><p>解: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如南橘北枳,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如沙漠植物:沙棘根很长可以吸收沙漠深处的水、仙人掌茎变为肉质储存大量水分、叶变为刺状减少水分的散失,与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相适应;在沙漠上植物大面积绿化成功时,沙漠就会变成绿洲,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同时表明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如蝗虫为适应陆生环境防止水分的蒸发体外有外骨骼,沙漠动物沙蜥为躲避高温酷暑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出外觅食;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p><p>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各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你认为观察同一组织哪一台显微镜下看到细胞最多( )</p><p>A. 50    B. 80    C. 100    D. 12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是倒立放大的像.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物像越大(不是体积变大是物象长和宽的增大),物像的数目越少。</p><p>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选项中50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所以能看到更多的细胞。</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营养物质中可以被消化道直接吸收的是(     )</p><p>A.蛋白质、淀粉、无机盐        B.水、无机盐、维生素</p><p>C.脂肪、维生素、蛋白质      D.水、无机盐、纤维素</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淀粉最终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最终消化成氨基酸,脂肪最终消化成脂肪酸和甘油。</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夜间在室内摆放很多花卉或其他植物会影响健康.其原因是(   )</p><p>A. 气温较高    B. 空气不流通</p><p>C. 温度过大    D. 植物、花卉与人争夺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p><p>花卉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使卧室内的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人的呼吸作用也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这样人、花争氧,使卧室内的氧气过少,二氧化碳过多,不利于人体健康。</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   )</p><p>A. 含蛋白质、钙、磷多的食物    B. 甜食</p><p>C. 含脂肪成分多的食物    D. 谷类食物</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br />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建议应适当多吃一些含蛋白质、钙、磷多的丰富的食物。故A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体检时,测得肺活量的数据分别为3600mL、4000mL、3800mL,他的肺活量数值应是(  )</p><p>A. 3600mL</p><p>B. 3800mL</p><p>C. 3700mL</p><p>D. 4000mL</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测量肺活量时,一般吹气三次,统计三次肺活量的数据,取最大值定为肺活量的值,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   )</p><p>A. 狮子    B. 马    C. 猪    D. 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营养对象的不同把动物分为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p><p>以植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为植食性动物,以其它动物为取食对象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是以动物和植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杂食性动物一般是生存能力较强的动物。动物的食性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选项中狮子是肉食性动物,马和兔是植食性动物,猪是杂食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描述正确的(  )</p><p>A. 野兔←狐←青草</p><p>B. 青草←野兔←狐</p><p>C. 狐→野兔→青草</p><p>D. 青草→野兔→狐</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野兔←狐←青草,此项箭头应该是野兔→狐,箭头方向反了,A错误;</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被吃与吃这种关系的,“青草←野兔←狐”的箭头方向标反了,B错误;</p><p>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狐是消费者,“狐→野兔→青草”的箭头方向标反了,C错误;</p><p>“青草→野兔→狐”,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青草与消费者野兔、狐它们之间的关系,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生物中,不可能在沙漠中生存的是(  )</p><p>A.骆驼      B.蜥蜴      C.亚洲象      D.仙人掌</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如骆驼背上的驼峰是骆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驼峰能储存水分,是生物对沙漠缺水的适应;蜥蜴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角质磷,能够防止水分散失;仙人掌的叶变为刺,能够防止水分散失;而亚洲象栖于亚洲南部热带雨林、季雨林及林间的沟谷、山坡、稀树草原、竹林及宽阔地带,常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沟谷、河边、竹林、阔叶混交林中游荡,亚洲象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掉约300公斤的新鲜饲料,所以象经常集群搬家,以获得食物来源.亚洲象喜欢人烟稀少、温暖湿润的森林、沼泽地区,不适应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故选C。</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请你判断下列4份午餐食谱中最合理的是  (    )</p><p>A. 米饭、鱼、鸡、猪肉    B. 米饭、鱼、猪肉、青菜、苹果</p><p>C. 鱼、鸡、猪肉    D. 鱼、青菜、萝卜、苹果、桃</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p><p>A.鱼、鸡、猪肉主要提供蛋白质,米饭主要提供淀粉,此食谱无蔬果类,不能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此食谱营养不全面,错误。</p><p>B. 米饭主要提供淀粉,鱼、猪肉主要提供蛋白质,青菜、苹果提供维生素,此食谱营养全面,正确。</p><p>C. 鱼、鸡、猪肉主要提供蛋白质,无淀粉和维生素,此食谱营养不全面,错误。    </p><p>D. 鱼、青菜、萝卜、苹果、桃,无淀粉,此食谱营养不全面,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分别在什么部位开始被消化(     )</p><p>A. 口腔、口腔、胃    B. 口腔、胃、胃    C. 口腔、胃、小肠    D. 胃、胃、胃</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所以,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起始部位依次是口腔、胃、小肠,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果你早上吃了一个馒头,那么经过消化后的最终产物中多数都是(    )</p><p>A. 葡萄糖    B. 脂肪酸    C. 甘油    D. 氨基酸</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的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不需经过消化即可被吸收;而淀粉、脂肪、蛋白质等大分子的、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则必需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p><p>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馒头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的消化起始于口腔,口腔分泌的唾液中含有能够初步消化淀粉的酶;进入小肠后,小肠里的肠液和胰液中含有能够消化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里,淀粉被彻底消化为人体能够吸收利用的葡萄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森林具有的生态效益(  )</p><p>A. 蓄保水土    B. 稳定水循环氧循环</p><p>C. 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    D. 增加旅游收入</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森林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固沙、维持碳-氧平衡、为野生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环境等的作用。</p><p>A、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p><p>B、每一棵树都是一个氧气发生器和二氧化碳吸收器;森林能涵养水源,在水的自然循环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森林稳定了稳定水循环氧循环,正确。</p><p>C、森林是全球百分之五十到九十的陆生生物的家园,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正确。</p><p>D、森林可增加旅游收入不是森林具有的生态效益,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原料是(  )</p><p>A.二氧化碳和水       B.二氧化碳</p><p>C.氧气和水           D.氧气和有机物</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p><p>解: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12/30/22/d7f3c2be/SYS201712302237173483934120_DA/SYS201712302237173483934120_DA.001.png" width="53" height="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气.因此光合作用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含叶绿体的细胞.</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特定的地域中.不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p><p>A. 一条小溪    B. 一所学校    C. 一片草坪    D. 一间粮仓</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分析答题。</p><p>一条小溪、一所学校、一片草坪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是一个生态系统。<br />而一间粮仓只有非生物部分,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  )</p><p>A. 化学能    B. 光合作用    C. 太阳能    D. 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br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br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在生态系统中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海洋深处没有绿色植物的生存,是因为那儿缺少(   )</p><p>A.阳光       B.温度       C.动物        D.空气</p><p>&#xa0;</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有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红光也有蓝紫光,有利于绿藻利用,所以是绿藻;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能利用起来用作光合作用的只剩蓝光;再往下,蓝紫光也被吸收一部分,最深处没有光,因此没有绿色植物生存,只有一些硫化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p><p>A. 二氧化碳和水    B. 光    C. 叶绿体    D. 有机物和氧气</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p><p>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为:</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4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xa0;</p></td><td colspan="5" style="width:293.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rowspan="2" style="width:4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场所</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料</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条件</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物</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能量</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合作用</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叶绿体</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水</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储存能量</p></td><td rowspan="2"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相互对立<br />相互依存</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呼吸作用</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所有的活细胞</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无光皆可</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水</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75pt 5.03pt 3.38pt 5.4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释放能量</p></td></tr></table><p>&#xa0;</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描述中与植物无土栽培的优点无关的一项是(  )</p><p>A. 能节省土地</p><p>B. 更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p><p>C. 要用支架固定植物</p><p>D. 防止污染、害虫等危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无土栽培可以更合理的满足植物对各类无机盐的需要,具有产量高节省土地、不受季节限制、节约水肥、清洁无污染、更好满足植物生长需要等优点。故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进行森林浴不是由于森林(  )</p><p>A. 植物种类繁多    B. 负氧离子含量比室内高得多</p><p>C. 能吸收二氧化碳    D. 空气清洁、湿润.氧气充裕</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p><p>森林浴就是沐浴森林里的新鲜空气。森林中的空气清洁、湿润,氧气充裕.某些树木散发出的挥发性物质,具有刺激大脑皮层、消除神经紧张等诸多妙处。有的树木,如松、柏、柠檬和桉树等,还可以分泌能杀死细菌的物质。此外,有人还提出,对人体健康有益的负氧离子,在森林中的含量要比室内高得多。上午,阳光充沛,森林含氧量高,尘埃少,是进行森林浴的好时机。因此森林浴的时间不能在傍晚,因为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减弱,释放的氧气减少,而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会使空气变得污浊,氧气不充足的、污浊的空气容易引发呼吸道疾病,还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因此,C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消化过程是指 (    )</p><p>A.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的过程       </p><p>B.牙齿咀嚼,胃肠蠕动的过程</p><p>C.将大分子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能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p><p>D.消化腺分泌消化液的过程</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消化指的是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转变成分子比较小、简单的、易溶于水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过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根尖的成熟区最明显的特征是(     )</p><p>A. 根部变粗    B. 有大量根毛    C. 被根冠包围    D. 颜色变深</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成熟区也叫根毛区;在伸长区的上部,细胞停止伸长,并且开始分化,表皮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根毛,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可见,根尖的成熟区最明显的特征是有大量根毛,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    )</p><p>A. 铁、锌、钙    B. 锰、钼、铜</p><p>C. 氮、磷、钙    D. 氮、磷、钾</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氮肥能促使植物的茎叶旺盛生长,磷肥能使植物多开花多结果,钾肥则有利有机物向植物储存器官内转运。</p><p>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无机盐必须溶解在水中植物才能吸收利用。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氮是构成蛋白质的主要成分,对茎叶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有重要作用,是与产量最密切的营养元素。在第一穗果迅速膨大前,植株对氮素的吸收量逐渐增加,以后在整个生育期中,特别是结果盛期,吸收量达到最高峰。磷肥能够促进番茄花芽分化,提早开花结果,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和改善果实品质。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钾能促进植株茎秆健壮,改善果实品质,增强植株抗寒能力,提高果实的糖分和维生素C的含量,和氮、磷的情况一样,缺钾症状首先出现于老叶。钾素供应不足时,碳水化合物代谢受到干扰,光合作用受抑制,而呼吸作用加强。因此,缺钾时植株抗逆能力减弱,易受病害侵袭,果实品质下降,着色不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盆栽天竺葵在实验前2-3天置于暗处.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   )</p><p>A. 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    B. 让叶片积累淀粉</p><p>C. 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D. 便于对照</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将盆栽天竺葵在实验前2-3天置于暗处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让叶片中原有的淀粉消耗或运走,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的干扰。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痰形成于</p><p>A. 口腔    B. 喉    C. 鼻腔    D. 气管</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呼吸道能对进入肺的气体做一定的处理,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能黏附灰尘细菌真菌等异物,黏液中还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可 见痰的形成场所是气管。</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某同学体检时,测得肺活量的数据分别为3600mL、4000mL、3800mL,他的肺活量数值应是(  )</p><p>A. 3600mL</p><p>B. 3800mL</p><p>C. 3700mL</p><p>D. 4000mL</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测量肺活量时,一般吹气三次,统计三次肺活量的数据,取最大值定为肺活量的值,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动物中.属于杂食性动物的是(   )</p><p>A. 狮子    B. 马    C. 猪    D. 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营养对象的不同把动物分为肉食性动物、植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p><p>以植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为植食性动物,以其它动物为取食对象的动物是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是以动物和植物为营养来源的动物,杂食性动物一般是生存能力较强的动物。动物的食性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选项中狮子是肉食性动物,马和兔是植食性动物,猪是杂食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在下列鸟中。有“森林医生”美称的是(  )</p><p>A. 啄木鸟</p><p>B. 大山雀</p><p>C. 猫头鹰</p><p>D. 灰喜鹊</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啄木鸟的别称是“森林医生”,它是常见的留鸟。它们觅食天牛、吉丁虫、透翅蛾、蠢虫等有害虫,每天能吃掉大约1500条,保护树木的生长。</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小红同学进行的一次探究活动:(A)小红发现池中有小白点在浮动,仔细看很久; (B)心想“这是生物吗?” (C)于是取一滴池水,做成玻片标本,用显微镜观察; (D)原来是草履虫。以上活动中哪一个属于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哪一个属于实验计划__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B    C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其中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则是探究成功的关键,所以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发现和提出问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的实验。</p></div></div>
<div><p>【答案】相同</p><p>【解析】</p><p>此题考查对对照实验的理解。</p><p>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很多民谚都肯定生姜的保健功效,比如“家备小姜,小病不慌”,“夏季常吃姜,益瘦保健康”,“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等,的确生姜具有利胆、健胃、止吐、避腥臭、消水肿的作用。然而,近来媒体报道生姜中含有黄樟素。某班生物学习小组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于是,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两组老鼠,A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B组喂正常食物;一年后,同学们发现两组老鼠都没有患癌症。</p><p>(1)上文应该属于科学探究方法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p><p>(2)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___________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p><p>(3)____组采用的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设置对照组。</p><p>(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①观察;②调查;③收集和分析资料;④实验;以上方法中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 ___(多选)</p></div></div>
<div><p>【答案】做出假设    错误    B    ①②③④    </p><p>【解析】</p><p>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p><p>(1)上文应该属于科学探究方法中的作出假设步骤。</p><p>(2)当实验得出的结论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是错误的。</p><p>(3)对照组就是正常情况下,步骤B采用的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设置对照组。</p><p>(4)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其中常见的有:观察法、调查法、收集和分析资料法、实验。以上方法中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是①观察;②调查;③收集和分析资料;④实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p><p>(1)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p>(3) 实验现象:经过一些列实验发现,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种子几乎不萌发实验结论:(在横线上选填“促进”和“抑制”)说明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 ________________种子的萌发。</p></div></div>
<div><p>【答案】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    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抑制    </p><p>【解析】</p><p>本实验要探究的是盐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因此,实验中要针对盐度这个问题来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实验方案时,还要注意除盐度这个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p><p>(1)科学探究中问题的提出要针对要探究的因素而提出,该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是: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br />(2)假设要围绕提出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p><p>(3)经过一些列实验发现,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种子几乎不萌发实验结论:说明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叶片表皮的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所以保卫细胞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试题分析: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因此“叶片表皮的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目镜          (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本题考查显微镜使用过程粗准焦螺旋的使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一定要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p><p>在用显微镜观察过程中,当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降时我们要注视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观察、调查、实验、测量都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方法                (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实验、调查、测量和资料分析,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还需要正确地表达、需要与人交流和合作。</p><p>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br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br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br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br />(4)在测量过程中,测量的数值和被测量物体真实值之间一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差异我们称之为误差,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可以避免,而误差永远不能被消除,但能够无限的被减小,减小误差的方法一般有: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办法、利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等。</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藻类→小虾→鱼→人”这条食物链中,生产者是小虾            (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p><p>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p><p>藻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所以藻类是生产者,小虾是消费者。</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一条食物链通常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______</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构成食物链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故题干说法错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内的肺泡数目大约为7亿个                                  (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在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的树枝状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67a0e4e6/SYS201905290842280795548287_DA/SYS201905290842280795548287_DA.001.png" width="304" height="17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肺泡数目极多总数约有7亿个,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的胸廓是由脊柱、肋骨和胸骨共同构成的                      (_____)</p></div></div>
<div><p>【答案】对</p><p>【解析】</p><p>胸廓是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支架,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1个胸骨连结而成,据此回答。</p><p>人体的胸廓是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支架,由12个胸椎、12对肋骨和1个胸骨连结而成.胸廓具有一定的弹性和活动性,以缓冲外力,起着支持、保护胸腹腔脏器的作用。</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早餐、中餐和晚餐摄取的热量比例最好为2:4:4。(     )</p><p>&#xa0;</p></div></div>
<div><p>【答案】×</p><p>【解析】</p><p>试题分析: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早、中、晚餐的能量摄入分别占30%、40%、30%。因此,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p></div>

    题型:判断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小猫在睡觉的时候不需要消耗能量</p><p>&#xa0;</p></div></div>
<div><p>【答案】错</p><p>【解析】生物时时刻刻都需要消耗能量,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小猫在睡觉的时候心跳、呼吸、维持体温以及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等都需要消耗能量。</p></div>

    题型:连线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找出下列物质与光合作用的对应关系,用线连起来。</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67a0e4e6/SYS201905290842284538466831_ST/SYS201905290842284538466831_ST.001.png" width="332" height="18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div></div>
<div><p>【答案】<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5/29/08/67a0e4e6/SYS201905290842284538466831_DA/SYS201905290842284538466831_DA.001.png" width="347" height="20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解析】</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p><p>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用式子表示:二氧化碳+水→(光能,叶绿体)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其中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水;条件:光能;场所:叶绿体;产物:有机物、氧气。</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七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四)生物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