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章节检测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它影响植物的生长,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影响人类饮用。那么酸雨的形成与下列哪种有害气体有关?</p><p>A. 二氧化碳 B. 二氧化硫 C. 一氧化碳 D. 氮气</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因此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有“空中死神”之称的污染是(    )</p><p>A. 酸雨 B. 臭氧层破坏</p><p>C. 大气污染 D. 噪声污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p><p>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的。酸雨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硝酸等。酸雨降落到河流湖泊,酸化的水源就会威胁人们的健康,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酸雨降落到陆地上,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体吸收和利用。因此,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对生物有极大危害。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近年来,酸雨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下列气体和酸雨有关的是( )</p><p>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水蒸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会腐蚀建筑、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p><p>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含有二氧化硫等的气体,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亚硫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设计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应符合的原则是( )</p><p>A. 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能量和物质资源 B. 使产出和输入达到平衡</p><p>C. 尽量减少生物种类 D. 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应充分利用自然界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生态农业应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出要大于输入,B错误;生态农业中应增加生物多样性,使生物之间相互牵制,达到一种动态乎衡,不能减少生物种类,C错误;提高沼气池的转化效率是生态农业的措施或注意点,而不是原则,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下列做法无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p><p>A. 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 B. 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p><p>C. 积极植树种草,增大绿化面积 D. 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是利用二氧化碳,二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开发风能、太阳能源等新型能源,可减少煤炭的使用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A不符合题意倡导节能减排,少开车多步行,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不符合题意;植树种草,扩大绿化面积,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可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C不符合题意;及时清理垃圾,维护环境卫生,有利于改善环境,减少传染病的发生.如果将垃圾焚烧,会直接生成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如果将垃圾掩埋,腐生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垃圾中的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二氧化碳也会排放到大气中.因此,该做法不能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D符合题意。</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温度等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定时给甲盆喷洒清水,给乙盆喷洒与清水等量的模拟酸雨,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生长情况。该实验的变量是( )</p><p>A.酸雨 B.温度</p><p>C.光照 D.空气浓度</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分析:将甲、乙两盆大小和生长状况完全相同的植物,置于光照、温度等相同环境下培养,每天定时给甲盆喷洒清水,给乙盆喷洒与清水等量的模拟酸雨,一段时间后观察二者的生长情况。因此甲乙唯一不同的量是酸雨,所以该实验的变量为酸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p><p>A. 人类的活动一定会破坏生态环境 B. 人类的活动一定会改善环境</p><p>C. 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 D. 人类的活动不必关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p><p> </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生态环境破坏,则是指人类不适当地开发利用环境,致使环境效能受到破坏或降低,从而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事实。它通常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森林资源的破坏、草原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破坏、物种资源的破坏等。因此,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保护环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项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p><p>①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②农田秸秆焚烧处理③少开空调、少吹风扇④电脑始终处于开机状态⑤少看电视,多户外运动⑥购物时自带环保袋,减少使用塑料袋⑦用餐时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p><p>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⑦ C①②③⑤⑦ D①②③⑥</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解决一些环境问题的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p><p>A. 退耕还林、退田还湖</p><p>B. 利用秸秆生产沼气,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p><p>C. 制造高效杀虫剂和农药</p><p>D. 建设太阳能电站,减少燃煤发电</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试题实施退耕还林、退田还湖,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属于科学方法,A正确;</p><p>利用秸秆生产沼气,即减少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又解决农村燃料短缺问题,B正确;</p><p>长期使用高效杀虫剂和农药不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容易使害虫形成强的抗药性,C错误;</p><p>燃煤发电会放出大量的浓烟污染环境,建设核电站,就可解决燃煤发电产生废气的问题,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为了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正在逐渐兴起.你认为下列与消费有关的行为中,不符合绿色消费要求的是( )</p><p>A. 将使用后的废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p><p>B. 多使用一次性制品,如一次性饭盒、纸杯等</p><p>C. 在郊游时,应自备凉开水,少购买包装饮料</p><p>D. 把还能书写的纸张收集起来,以便能继续使用</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对生物圈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环境保护的行列,如不随手扔垃圾、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少用含磷洗化用品、骑自行车等。</p><p>将使用后的废旧电池集中起来,统一处理,可以保护环境,符合绿色环保措施,故A正确;使用一次性制品会造成大量的塑料垃圾,不利于环保,故B错误;少购买包装饮料可以减少塑料垃圾,符合绿色环保措施,故C正确;造纸时的污染很大,所以节约用纸,正反面使用可以节约大部分纸张,符合绿色环保措施,故D正确。故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哪项措施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p><p>A. 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 将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p><p>C. 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D. 建立自然保护区</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对环境的破坏、污染、或保护方面来切入。</p><p>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就会导致对雨水的分流等造成破坏,A错误;将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会使环境进一步恶化,B错误;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会使蔬菜有农药残留,并增强昆虫的抗药性,C错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最有效的措施,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们曾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组织大规模猎捕狼的活动,结果造成野兔数量激增、草场退化的恶果,这是因为( )</p><p>A. 牧草光合作用减弱,生长不良</p><p>B. 草原上放牧的羊数量过多</p><p>C. 野兔繁殖速度慢</p><p>D. 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使野兔猛增</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p><p>如果狼被大量捕杀,破坏了原有的食物链,野兔因失去天敌,大量繁殖,数量增加,和牛羊争食牧草,毁坏了草原和庄稼,加速了草场的退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我市水、生物和矿产等资源丰富,下列有关我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水资源充沛,不需要实施节水措施,可放开使用</p><p>B.石灰石资源丰富,但应适量开发,防止环境污染的加剧</p><p>C.野生动物种类较多,且肉质鲜美,有利于特色餐饮业的发展</p><p>D.森林储备量大,可大量砍伐用于生产一次性筷子,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A、节约用水是我们的一直在提倡的,不实施节水措施是不正确的;</p><p>C、野生动物多为国家保护动物,而且很多已经濒临灭绝,需要我们保护,不提倡食用;</p><p>D、大量砍伐将减少森林储备量,对生态平衡是不利的。</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环境污染是批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大量___________排入环境,使环境恶化。环境污染不仅有碍工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也严重威胁到___________及生物圈的稳定。</p><p> </p></div></div>
<div><p>【答案】有害物质;人类自身的生存</p><p>【解析】</p><p>试题分析:环境污染是由人类的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产生的大量有害物质排入环境造成的;因此人类要有意识地保护自然资源并使其得到合理的利用,防止自然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防止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化学污染;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因此,环境污染会使环境质量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废电池的危害已被多数人所认识,人们现在已经开始选择使用环保电池(即无汞电池).但某实验小组对环保电池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下面是该小组的探究活动计划,请你帮他们完善.</p><p>实验材料:黄豆种子、环保电池、培养皿、卫生纸、纱布、清水等</p><p>探究计划:</p><p>(1)将电池破碎后浸泡在________ 中,备用.</p><p>(2)取两个________ 的培养皿,底部铺垫卫生纸,再在上面覆盖一层纱布,并分别贴上标有“A”“B”的标签.</p><p>(3)选取 ________ (填“2粒”或“20粒”)黄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置在上述A、B两个培养皿中.</p><p>(4)向A培养皿中每天定时喷洒环保电池浸出液;而B培养皿作为对照,每天应定时喷洒________ .</p><p>(5)每天记录观察结果.</p></div></div>
<div><p>【答案】清水 相同 20粒 清水 </p><p>【解析】</p><p>在探究环保电池是否对生物产生危害时,对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变量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p><p>在探究实验中,制定并实施计划是实验成功的关键,根据对照实验的特点以及“探究环保电池是否对生物产生危害”的实验,因此实验的变量是环保电池浸出液,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A与B对照,实验变量是环保电池浸出液,A是实验组,B是对照组。因此:<br />(1)将电池破碎后浸泡在清水中,备用。<br />(2)取两个相同的培养皿,底部铺垫卫生纸,再在上面覆盖一层纱布,并分别贴上标有“A”“B”的标签.<br />(3)选取大小、形状、质地都相同的黄豆种子20粒,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置在上述A、B两个培养皿中。<br />(4)向A培养皿中每天定时喷洒环保电池浸出液;而B培养皿作为对照,每天应定时喷洒清水,进行对照实验。<br />(5)每天记录观察结果。</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科学研究表明,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组成和序列反映这些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差异越小,表明情缘关系越近,差异越大,表明亲缘关系越远.下表中列举了几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人的差异(%),请分析作答.</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生物名称</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黑猩猩</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猕猴</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狗</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响尾蛇</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果蝇</p></td><td style="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向日葵</p></td><td style="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螺旋菌</p></td></tr><tr style="height:16.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氨基酸</p><p>差异</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0</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1</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14</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27</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38</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45</p></td></tr></table><p> </p><p>上表中的几种生物,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________ ,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远的是________ .</p></div></div>
<div><p>【答案】黑猩猩 螺旋菌 </p><p>【解析】</p><p>比较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亲缘关系越近,生物之间的相似性越大,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小。</p><p>细胞色素C是一种由104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越相似或相同。通过上表数据的比较可知:人类与黑猩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小是0,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近;人类与螺旋菌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差异数最大是45,因此二者的亲缘关系最远。</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生物圈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和岩石圈的      。</p><p> </p></div></div>
<div><p>【答案】大气圈 水圈  表面 </p><p>【解析】</p><p>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2003年7月,一个巨大的雷击使某林区发生森林大火.大火蔓延了数个月时间,总共210平方公里森林和居民区变成了灰烬.一个存在了几百年的森林系统被破坏了.大火过后很长时间,地面上只能生长出星星点点的杂草,却再也不能恢复成茂密的森林了.试根据以上材料回答:</p><p>(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p><p>(2)你认为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有哪些方面?</p></div></div>
<div><p>【答案】 由于自然灾害,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导致森林再也不能恢复原样 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破坏,此外,引种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p><p>【解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受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有一定的限度;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p><p>(1)通过材料说明:由于自然灾害,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导致森林再也不能恢复原样。<br />(2)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如:水灾、旱灾、地震、台风、山崩、海啸等。人为因素:主要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的破坏,此外,引种不合理也会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人为因素是造成生态平衡失调的主要原因。</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上周末小宇同学参观了生态农业示范区,回来后兴致勃勃地画了一幅生态农业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4/09/43e1751b/SYS201904140911146297293396_ST/SYS201904140911146297293396_ST.001.png" width="229" height="13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该生态农业中的生产者是________,消费者有________(写一个),猪与玉米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p><p>(2)食物链是生物之间通过________的关系形成的________联系,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p><p>(3)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沼气池能产生生活能源是因为沼气池中有一种微生物______,能分解有机物产生沼气,它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者,在生态系统的________循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p></div></div>
<div><p>【答案】玉米 猪 捕食 吃与被吃 营养 玉米→猪→人 太阳 甲烷杆菌 分解 物质 </p><p>【解析】</p><p>(1)生产者是指绿色植物,图中生产者是玉米,消费者是猪或人。猪与玉米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br />(2)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所构成的链状结构就是食物链,如玉米→猪→人。<br />(3)图中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源头是太阳能。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甲烷杆菌)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沼气燃烧后生成的CO2通入大棚内,可以增加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从而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走在大街上每隔几十米就会看到公共垃圾箱(见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4/18/10/670a2bd3/SYS201904181033121410353056_ST/SYS201904181033121410353056_ST.001.png" width="192" height="14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从垃圾箱上的标志可以判断甲中应装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乙中装入的是________垃圾。</p><p>(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识越来越强,请将以下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废报纸、易拉罐、剩饭菜、苹果皮装入甲中的是________,装入乙中的是________。</p><p>(3)用过的废旧电池不可以随意乱扔,因为它属于________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p><p>(4)我国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________、填埋和堆肥等方法。</p></div></div>
<div><p>【答案】(7分)除(2)4分,其它每空1分</p><p>(1)可回收</p><p>(2)剩饭菜 苹果皮 废报纸 易拉罐</p><p>(3)危险有害 (4)焚烧</p><p>【解析】</p><p>试题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还包括烟头、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留物等废弃后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物品。</p><p>(1)甲中应装入的是不可回收垃圾,乙垃圾箱所带的标志是可回收垃圾。</p><p>(2)剩饭菜、苹果皮属于生活垃圾,不能回收利用,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应放入甲垃圾箱中;废报纸、易拉罐可回收利用,应放入乙垃圾箱内。</p><p>(3)废电池内含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造成土壤污染,属于危险有害垃圾,应该装入乙中。</p><p>(4)我国目前采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法、填埋法和堆肥等方法。</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