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二道中学中考生物模拟试卷(四)
题型:选择题※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br />A.植物→真菌→田鼠→蛇<br />B.植物→田鼠→蛇→猫头鹰<br />C.阳光→草→野兔→狐狸<br />D.黄鼠狼→蛇→田鼠→植物</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解: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br />A、真菌属于分解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分解者,故不符合题意;<br />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植物与消费者田鼠、蛇、猫头鹰它们四者的关系,故符合题意;<br />C、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不符合题意;<br />D、黄鼠狼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把食物链都写反了.故不符合题意.<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食物链的相关知识,掌握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四四种不同生物的细胞结构图,关于它们结构的比较错误的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364002111780_ST/SYS201702111636364002111780_ST.001.png" width="146" height="6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四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br />B.与b不同,a、c、d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只有线粒体<br />C.该四种细胞生活都必须消耗有机物和氧<br />D.a、c、d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都来自于b类生物</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是细菌细胞,外面有鞭毛和荚膜,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的集中区;B是口腔上皮细胞,呈球形,只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细胞核、叶绿体等;D、是酵母菌细胞,正在进行出芽生殖;<br />因此<br />A、四种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A正确;<br />B、b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与其他细胞不同,B正确;<br />C、ac在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C错误;<br />D、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其它生物提供有机物来源,D正确;<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植物细胞的相关知识,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以及对细菌的理解,了解一个细菌也是一个细胞.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细菌生有鞭毛),却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步骤,你对该实验的理解是( )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364643190265_ST/SYS201702111636364643190265_ST.001.png" width="507" height="115"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①使叶片产生的氧气全部消耗掉<br />B.⑥的现象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br />C.④表示直接将叶片放进沸水中<br />D.⑤使用的染液是酒精</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天竺葵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不是使叶片产生的氧气全部消耗掉.<br />B:遮光部分不变蓝,见光部分变蓝,说明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淀粉.<br />C:用酒精脱去叶绿素便于观察,不是直接将叶片放进沸水中,是放进隔水加热的酒精中.<br />D:滴加碘液染色,有淀粉的部位遇碘变蓝色,使用的染液不是酒精.<br />故此题选:B</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用打孔器从叶片中获得许多叶圆片,抽取其中空气,将等量的叶圆片和水倒入3个烧杯中,按如表所示的条件进行实验:</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margin-left:0.03pt; 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tr><td style="width:11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烧杯号</p></td><td style="width:11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光照(勒克司)</p></td><td style="width:11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温度(0C)</p></td><td style="width:116.95pt; 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CO2(%)</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60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1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2</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60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2</p></td></tr><tr><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3</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6000</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25</p></td><td style="border:0.75pt solid #808080; padding:0.03pt; vertical-align:top"><p>0.01</p></td></tr></table><p>(说明: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叶圆片光合作用放出的O2在细胞同隙积累,能使叶圆片上浮,叶圆片平均上浮所需要的时间可作为合作用强弱的比较依据)该实验在研究何种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r />A.CO2和温度<br />B.温度和光照<br />C.CO2<br />D.光照</p></div></div>
<div><p>【答案】A<br />【解析】从表格中看出,烧杯1、2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目的是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烧杯2、3唯一不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研究的是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烧杯1、3有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不能形成对照实验.因此,该实验在研究“CO2和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br />故选:A<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血液在人体中主要起运输作用,当血液流经某器官时血液的成分往往要发生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r />A.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养料含量不变<br />B.血液流经小肠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br />C.血液流经肾脏后,由含养料多的动脉血变为含养料少的静脉血<br />D.血液流经肾小球后,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养料含量不变</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肺是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肺后,血液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减少,同时肺进行生理活动消耗营养物质,所以血液中的养料要减少,为错误项.<br />B、小肠是人体消化吸收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为错误项.<br />C、肾脏是形成尿液的主要器官,当血液流经肾脏后,肾脏进行生理活动如重吸收作用消耗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血液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增多,血液中的养料要减少,为正确项.<br />D、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营养物质,所以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减少,养料减少,为错误项.<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尿的形成,掌握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br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r />C.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br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A、肾小管细长而曲折,周围缠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br />B、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br />C、只有四肢的大静脉内有静脉瓣,而不是“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br />D、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大大地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br />所以,“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静脉血管中都有瓣膜,这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和血液循环的途径,掌握由于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当吸入的空气到达肺泡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随呼气的过程排除体外;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r />A.雪松细胞壁具有支持作用<br />B.细胞是所有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br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需滴加生理盐水<br />D.大肠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A、雪松属于绿色植物,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其中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正确;<br />B、除病毒以外,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错误;<br />C、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需滴加生理盐水,保持动物细胞的正常形态,正确;<br />D、大肠杆菌属于细菌,细菌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正确.<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核: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液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及血流情况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367512945977_ST/SYS201702111636367512945977_ST.001.png" width="149" height="11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A.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br />B.若c处氧含量降低,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br />C.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br />D.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A、肾动脉进入肾脏后经过反复分支形成入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形成肾小球,肾小球的毛细血管又在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又分支形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外面,这些毛细血管又汇集成肾静脉;血液在沿这条路线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部分尿素等废物随尿液排出,因此从肾静脉流出的血液中,尿素等废物减少;因此若c处尿素浓度降低,则b为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A正确.<br />B、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因此若c处氧含量降低,则b为组织内的毛细血管.B正确.<br />C、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若c处氧含量增加,则b为肺部毛细血管.C正确.<br />D、血液流经消化道壁的毛细血管后,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会明显增加,但血液中氧的含量会明显减少.D错误.<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血液循环的途径(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br />A.22条+XX<br />B.22对+XX<br />C.22条+X<br />D.22对+X</p></div></div>
<div><p>【答案】B<br />【解析】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其中有一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因此正常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22对+XX,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因此正常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正常是22对+XY.<br />故选:B<br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类染色体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掌握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染色体数量要保持恒定,否则会有严重的遗传病.</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为预防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学校组织学生注射甲流疫苗,所注射的物质和采取的措施分别称为( )<br />A.抗体 抗制传染源<br />B.抗原 控制传染源<br />C.抗原 保护易感人群<br />D.抗体 保护易感人群</p></div></div>
<div><p>【答案】C<br />【解析】由分析可知组织学生注射甲流疫苗,是由病原体甲型H1N1病毒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甲型H1N1病毒的抗体,因此接种的疫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能抵抗甲型H1N1病毒,保护人体不被甲型H1N1病毒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保护易感人群,可见C符合题意.<br />故选:C.<br />【考点精析】利用免疫与计划免疫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便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370076400282_ST/SYS201702111636370076400282_ST.001.png" width="171"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图中①是    , 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br />(2)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比较   (填“弱”或“强”).</p></div></div>
<div><p>【答案】<br />(1)分解者<br />(2)弱<br />【解析】(1)图中①是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2)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结构层次复杂,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结构层次简单,所以,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比较弱.<br />【考点精析】利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细胞的各项生理活动都离不开能量,能量的获得与人体的整体生理活动息息相关,如图是人体的部分系统和器官,每一个细胞能量的获得都离不开它们的生理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371509274693_ST/SYS201702111636371509274693_ST.001.png" width="537" height="18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为人体内提供能量的物质主要是    , 在食物中,它们要经过消化后在图一的[   ]   中被吸收,随着血液循环会首先通过图三中的[   ]   ([ ]填字母)进入心脏.<br />(2)能量的获得还需要氧气的参与,图二为肺泡以及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此时膈肌   (填“收缩”或“舒张”),氧气扩散进入血液,当血液由A流向B后,发生的变化是    , 氧气分子由图三中的[   ]   流出心脏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子到达组织细胞内后,在   中被利用释放能量,<br />(3)伴随着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也同时产生尿素等废物,废物的排出主要通过图四的   过程和   过程,其中尿素最先离开血液是从图四的[   ]   处离开的.</p></div></div>
<div><p>【答案】<br />(1)糖类;4;小肠;c;下腔静脉<br />(2)收缩;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b;主动脉;线粒体<br />(3)滤过;重吸收;2;肾小球<br />【解析】(1)糖类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主要物质,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葡萄糖被吸收后进入下腔静脉,然后进入右心房.<br />(2)当肺泡慢慢鼓起时,气体进入肺,此时膈肌收缩.气体进入肺,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当血液流经肺后,经肺静脉进入左心房,然后流入左心室,进入主动脉流出心脏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营养物质和氧气分子到达组织细胞内后,在线粒体中被利用释放能量.<br />(3)尿是在泌尿系统中形成的,尿的形成主要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其中尿素最先离开血液是从图四的2肾小球处离开.<br />所以答案是:(1)糖类 4 小肠 C 下腔静脉<br />(2)收缩 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b 主动脉 线粒体<br />(3)滤过 重吸收 2 肾小球<br />【考点精析】掌握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与其结构有关):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所致的疾病,具有先天性、终生性和家庭性,病种多、发病率高,目前发现的遗传病超过3000种,估计每100个新生儿中约有3~10个患有各种不同、的遗传病.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图谱,分析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372150500435_ST/SYS201702111636372150500435_ST.001.png" width="348" height="114"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从遗传角度分析,一对正常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孩,此现象称为    .<br />(2)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该遗传病属于   控制的遗传病.<br />(3)II2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    .<br />(4)II3和II4第一胎生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可以生第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    .</p></div></div>
<div><p>【答案】<br />(1)变异<br />(2)隐性基因<br />(3)50%<br />(4)50%<br />【解析】(1)“从遗传角度分析,一对正常夫妇生一个患病女孩”,体现了亲子代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性,所以此现象称为变异.(2)从遗传图谱中看出,Ⅰ1和Ⅰ2都正常,而Ⅱ3是患病女性,表明正常是显性性状,患病是隐性性状,因此“根据遗传图谱可以看出”,该遗传病属于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3)假设正常基因用A表示,致病基因用a表示,则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基因组成是Aa,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Ⅱ3患病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Ⅰ1和Ⅰ2遗传给Ⅱ3的基因一定是a,所以,Ⅰ1和Ⅰ2(正常)的基因组成是Aa.遗传图解如图1:<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372150500435_DA/SYS201702111636372150500435_DA.001.png" width="287" height="140"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从图1看出,子代中致病基因携带者的基因组成是Aa,Aa出现的几率是50%.因此“Ⅱ2虽然表现正常,但他可能携带致病基因(a)”,从理论上推算他携带致病基因的几率是50%.(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2:<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2/11/16/87c9f112/SYS201702111636372150500435_DA/SYS201702111636372150500435_DA.002.png" width="302" height="21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 从图2看出,生男生女的几率都是50%,因此“II3和II4第一胎生一个女孩,如果他们可以生第二胎”,第二胎生男孩的可能性是50%.<br />【考点精析】关于本题考查的基因与性状遗传,需要了解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杂交一代中表现的是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   ;显性性状基因组称为:DD或 Dd才能得出正确答案.</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