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资阳市中考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水果玉米皮薄、汁多、质脆而甜,广受各地人们喜爱.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br />A.水果玉米的含糖量很高,糖类是唯一一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br />B.水果玉米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体<br />C.水果玉米的害虫蝗虫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br />D.生长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的水果玉米甜度更高,这是环境影响生物的结果</p></div></div>
<div><p>【答案】D<br />【解析】解:A、糖类、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错误;<br />B、水果玉米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错误;<br />C、蝗虫的发育过程,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C错误;<br />D、生长在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的地区的水果玉米甜度更高,这是环境影响生物的结果.D正确.<br />故选:D<br />【考点精析】通过灵活运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掌握富含脂肪的食物:花生、动(植)物油、肥肉、大豆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蔗糖、大米、小麦、馒头、马铃薯、红薯等;含蛋白质的食物:奶、蛋、鱼、肉即可以解答此题.</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2014年1月10日简阳市第六届冬草莓采摘游活动拉开了帷幕.游客们不仅体验了“入莓园采摘、享丰收喜悦”的乐趣,还品尝了牛奶味、巧克力味等莓中奇品.简阳的冬草莓获得了“绿色食品生产证书”,并成功注册了“草池牌”冬草莓商标.请你运用相关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br />(1)“牛奶味”、“巧克力味”等不同品种的草莓,其口味的不同是由   决定的.<br />(2)草莓秧苗的定植应选择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定植后,如遇晴天烈日,要对它进行遮阳.以上措施是为了    , 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草莓秧苗的成活率.<br />(3)大棚栽培草莓不利于昆虫传粉,果农会通过人工授粉来提高草莓的坐果率.若将基因组成为Aa的草莓的花粉授到基因组成为aa的草莓的柱头上,则所结草莓种子胚的基因组成为    .<br />(4)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技术人员利用农杆菌的环形DNA分子将外源基因导入草莓中,这种生物技术叫做    .</p></div></div>
<div><p>【答案】<br />(1)基因<br />(2)降低蒸腾作用<br />(3)Aa或aa<br />(4)转基因技术<br />【解析】解:(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所以“牛奶味”、“巧克力味”等不同品种的草莓,其口味的不同是由基因决定的.(2)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时,根系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3)一朵花开花之后必须完成传粉与受精,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果实与种子的形成图如下:<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198615115987_DA/SYS201708151001198615115987_DA.001.png" width="417" height="18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可见,传粉受精完成以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基因组成aa;受精卵发育成胚.在亲代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染色体彼此分离,因此后代体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基因有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草莓Aa的花粉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是A或a,aa草莓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因此,由精子基因组成是A或a和卵细胞基因组成是a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故将基因组成为Aa的草莓的花粉授到基因组成为aa的草莓的柱头上,结出桃子胚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4)基因工程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所以,在农业生产技术上,技术人员利用农杆菌的环形DNA分子将外源基因导入草莓中,这种生物技术叫做转基因技术.<br />所以答案是:(1)基因;(2)降低蒸腾作用;(3)Aa或aa;(4)转基因技术.<br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的意义:可降低植物的温度,使植物不至于被灼伤;是根吸收水分和促使水分在体内运输的主要动力;可促使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在体内运输;可增加大气湿度,降低环境温度,提高降水量.促进生物圈水循环),还要掌握果实与种子的形成(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子房—果实 ;受精卵—胚;珠被—种皮;胚珠—种子;子房壁—果皮)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2013年11月9日,中国广州恒大足球队夺得亚洲联赛冠军,球迷们欢呼雀跃,兴奋不已.足球运动在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结合如图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201523260273_ST/SYS201708151001201523260273_ST.001.png" width="266" height="13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足球运动非常耗能,运动员所需能量来自肌肉细胞的   中有机物的分解.<br />(2)中国足球队集训地之一昆明属于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在此环境中集训,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   的含量,增强血液的运氧能力.运动员体内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   (填甲图中序号)中.<br />(3)足球运动员产生的废物之一尿素主要由泌尿系统排出.在该排泄途径中,尿素是在   (填乙图中序号)处与血液分离,最终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p></div></div>
<div><p>【答案】<br />(1)线粒体<br />(2)红细胞;③<br />(3)①<br />【解析】解:(1)肌肉收缩所需的能量来自肌细胞中的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物释放的能量.(2)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地区,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的含量会增加,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br />氧气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组织细胞;因此氧气最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3)尿的形成主要有两个过程,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发生了过滤作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外),都能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而剩余的水、无机盐、和没有被重吸收的尿素、尿酸等一起形成尿液.<br />所以答案是:(1)线粒体(2)红细胞;③(3)①.<br />【考点精析】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尿的形成是解答本题的根本,需要知道循环途径: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肺循环是血液从右心室出发回到左心房;除血浆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人体每天大约形成150升原尿.</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202563787271_ST/SYS201708151001202563787271_ST.001.png" width="501" height="25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步骤①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    .<br />(2)在步骤④中,对叶片脱色用的是    .<br />(3)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    .<br />(4)步骤⑦中a、c相互对照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    .</p></div></div>
<div><p>【答案】<br />(1)二氧化碳<br />(2)酒精<br />(3)光照<br />(4)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br />【解析】解:(1)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步骤①中,一昼夜后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2)酒精能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避免收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因此在步骤④中,对叶片脱色用的是酒精.(3)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唯一不同的量是光照,因此其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4)a银边天竺葵的银边部分是白色的,细胞内不含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变蓝.c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滴加碘液变蓝色.因此步骤⑦中a、c相互对照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br />所以答案是:(1)二氧化碳;(2)酒精;(3)光照;(4)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内进行.</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困难
<div><div><p>【题目】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如图的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br /><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7/08/15/10/05a8cd31/SYS201708151001204666257301_ST/SYS201708151001204666257301_ST.001.png" width="307" height="7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br />(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①、③号试管进行实验,那么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    .<br />(2)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不会变蓝的是   号试管.</p></div></div>
<div><p>【答案】<br />(1)不搅拌<br />(2)①<br />【解析】解:(1)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实验中,把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牙齿的咀嚼,搅拌是模拟舌的搅拌;因此,以1、3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除对馒头块不做处理外,加入唾液后还不能进行搅拌,所以,图中“?”处的处理方法是:不搅拌.(2)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碘液:①号试管中馒头里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会变蓝;而②号试管中的清水不能消化淀粉,淀粉依然存在,因此滴加碘液会变蓝;③号试管中由于是馒头块,且没有搅拌,只有一部分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还有大部分淀粉存在,因此滴加碘液也会变蓝.<br />所以答案是:(1)不搅拌;(2)①.<br />【考点精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食物的消化和科学探究的过程的相关知识点,需要掌握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才能正确解答此题.</p></div>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