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s 发表于 2021-3-16 23:33:14

京改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6.2绿色植物的呼吸 练习题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    )</p><p>A.在光下                      B.在白天</p><p>C.在夜晚                      D.在白天和夜晚</p><p>&#xa0;</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分析: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所以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有光无光都可以,所以呼吸作用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不管白天和黑夜都能进行。</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浸泡在水中的根,长期得不到氧气,它的细胞内的哪种结构进行呼吸作用(  )</p><p>A. 细胞膜    B. 细胞核    C. 线粒体    D. 细胞质</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其场所是线粒体。</p><p>线粒体想呼吸作用的场所,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夏天的傍晚,萤火虫在树丛间飞舞,点点荧光非常好看。草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xa0; )</p><p>A. 太阳能    B. 植物的光合作用    C. 萤火虫体内的营养物质    D. ATP</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通过呼吸作用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一部分被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p><p>能量的来源是食物。食物被消化后,营养成分进入细胞转化为各类有机物。动物细胞再通过呼吸作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除了一部分转化为热能外,其余的贮存在ATP中。供动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时的需要。因此萤火虫的闪光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TP。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植物呼吸过程中所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地方是(&#xa0;&#xa0; )</p><p>A. 肺泡    B. 细胞    C. 血液    D. 组织液</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呼吸全过程包括四个方面: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呼吸的意义是有效地提供机体代谢所需的氧气,排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p><p>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时释放出来的,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产生的二氧化碳又通过呼吸排出,如图所示:</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605761c5/SYS201906020831327763141594_DA/SYS201906020831327763141594_DA.001.png" width="429" height="129"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因此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其最终来源是组织细胞。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把手伸进堆放已久的粮食堆里,会感到发热,原因是(  )</p><p>A. 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B. 光照使温度上升    C. 呼吸作用放出水分    D. 气温升高</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植物的呼吸作用是指在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p><p>解:粮食堆放久了会发热是由于种子细胞能够进行呼吸作用的缘故,呼吸作用在氧的参与下分解细胞线粒体内的有机物储存的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这些热量是呼吸作用产生的.</p><p>故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所示,某同学为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将大针筒内的空气一次性压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发现石灰水没有变化.据此,你认为该同学应该(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2/08/605761c5/SYS201906020831329955941440_ST/SYS201906020831329955941440_ST.001.png" width="189" height="91"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p><p>B. 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p><p>C. 继续用大针筒向澄清石灰水压入空气</p><p>D. 撤去大针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气</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根据题意,该同学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本题应从实验目的与通过实验得到的实验结论相违背时,应尊重实验事实考虑产生此结果的原因,不能一味追求与实验目的一致;考虑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解答本题。</p><p>验证性实验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当实验现象与已知的结果不相符时,应该思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贸然得出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的结论,A错误;实验中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不能得出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结论,B错误;验证性实验是已经知道实验结果的,当实验现象与已知的结果不相符时,应该思考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太少,通少量空气现象不明显,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所以应该继续通空气,直到现象明显为止,C正确;人体呼吸作用会产生较多的二氧化碳,违背实验目的(验证空气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下列不是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措施是(   )</p><p>A. 稻谷入仓前晒干    B. 农田水淹后及时排涝</p><p>C. 低温贮藏蔬菜    D. 在密封的水果充充加二氧化碳气体</p><p>&#xa0;</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而农田水淹后,土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及时排涝,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将发芽的种子放入某容器中,过一段时间后,将温度计插入,发现温度会(&#xa0;&#xa0; )</p><p>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升高和降低交替出现</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试题呼吸作用指的是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发芽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高,选A。</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细胞的呼吸作用是(&#xa0;&#xa0; )</p><p>A. 时刻都在进行    B. 吃饭的时候进行,不吃饭时停止</p><p>C. 白天进行、晚上停止    D. 活动时进行,不活动时停止</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p><p>生物只要是活的,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都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人体吸收的氧的最终去向是(&#xa0;&#xa0;&#xa0; )</p><p>A. 用来构成组织    B. 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p><p>C. 用来分解有机物    D. 用来交换二氧化碳</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p><p>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所以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得的氧,进入人体之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C正确。</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活细胞中的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线粒体</p><p>【解析】</p><p>试题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通过呼吸作用在氧的作用下将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将储存在有机物的能量释放出来供植物体进行生命活动。</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呼吸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分解________,释放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吸收氧    有机物    能量    </p><p>【解析】</p><p>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p><p>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吸收氧,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燃烧的蜡烛放进有萌发种子的保湿瓶,火焰立即熄灭,是因为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吸收________,保湿瓶的温度升高是呼吸时产生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氧气    能量(热量)    </p><p>【解析】</p><p>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的场所是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p><p>萌发的种子吸水,呼吸作用旺盛,消耗氧气,分解储存的有机物,产生水分和二氧化碳,释放出能量,满足自身的生理活动需要。由于装置中的氧气减少所以燃烧的蜡烛会熄灭。种子在呼吸时,除了产生二氧化碳外,还释放大量的热量,所以瓶中温度会升高。</p></div>

    题型:填空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把甲、乙2个瓶放在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观察蜡烛在甲、乙2个瓶中的燃烧情况。蜡烛在甲、乙两瓶中燃烧情况是否一样?为什么?</p></div></div>
<div><p>【答案】不一样;乙瓶中的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p><p>【解析】试题分析:甲瓶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装有等量的煮熟的种子,这样甲乙两瓶形成对照实验.甲瓶中的蜡烛立即熄灭,而乙瓶中的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里面的氧气比甲的多,因此甲瓶中蜡烛会燃烧通过这个实验验证了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时吸收(消耗)氧气。</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某小组探究温度对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强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7/10/94500ed8/SYS201901071007104971775495_ST/SYS201901071007104971775495_ST.001.png" width="177" height="14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可通过测定萌发的种子在单位时间释放_______的量,衡量其呼吸作用强度。如图所示,在0--4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强度___________。</p><p>(2)生活中,常在低温条件下贮存蔬菜、水果、粮食,这是因为低温可避免过多消耗食品中的_______。</p><p>(3)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甘蔗,在甘蔗生长期若两地的光照和栽培措施相同,而温度差别较大,甲地白天34℃,夜间15℃;乙地白天35℃,夜间25℃。则甲地甘蔗的甜度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乙地。</p></div></div>
<div><p>【答案】  二氧化碳  增加  有机物  高于</p><p>【解析】(1)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氧气,水分,温度,光照等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一般是温度越高,呼吸作用越强,反之越弱,超过一定的温度呼吸作用反而减弱。综上分析,可通过测定萌发的种子在单位时间释放二氧化碳的量,衡量其呼吸作用强度。如图所示,在0--40℃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强度增加,超过40摄氏度以后呼吸作用减弱。</p><p>(2)生活中,常在低温条件下贮存蔬菜、水果、粮食,这是因为低温可避免过多消耗食品中的有机物,呼吸作用减弱,分解有机物减少。</p><p>(3)通过对分析可以看出,既是同一种甘蔗,遗传物质相同,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几乎相同,所以两地的甘蔗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是基本相同的。夜间甘蔗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还要进行呼吸作用,但由于甲地夜间温度是15°比乙地25°低了10度,所以夜间甲地甘蔗的呼吸作用比乙地的弱,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比乙地的少,因而甲地甘蔗的有机物积累的多,含糖量比乙地的高。因此甲地的甘蔗比乙地的含糖量高是因为甲地的昼夜温差较大形成的。因此,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甘蔗,在甘蔗生长期若两地的光照和栽培措施相同,而温度差别较大,甲地白天34℃,夜间15℃;乙地白天35℃,夜间25℃。则甲地甘蔗的甜度高于乙地。</p></div>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京改版七级下册生物 6.2绿色植物的呼吸 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