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题型:选择题※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甲同学操作显微镜看清物像后,对面的乙同学拿过去却看不清楚物像,乙同学应调节</p><p>A. 粗准焦螺旋 B. 细准焦螺旋 C. 物镜 D. 反光镜</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要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调节细准焦螺旋。</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如图是“观察植物细胞”实验中的几个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3e31d53b/SYS201906040829279532880621_ST/SYS201906040829279532880621_ST.001.png" width="333" height="9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②③④ B. ③①②④ C. ④③①② D. ④③②①</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br />“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br />“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br />“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br />“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br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br />“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br />“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p><p>根据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擦、滴、撕、展、盖、染、吸。图中①盖盖玻片、②染色、③放置表皮、④滴加液体。可知其正确的顺序是④③①②。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分别植物细胞的</p><p>A. 叶绿体和线粒体 B. 线粒体和叶绿体 C. 叶绿体和细胞膜 D. 细胞壁和线粒体</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p><p>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活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它与光合作用的区别与联系为:</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style="width:100%; border:0.75pt solid #000000; border-collapse:collapse"><tr style="height:15.75pt"><td rowspan="2" style="width:49.9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 </p></td><td colspan="5" style="width:293.7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区别</p></td><td rowspan="2" style="width:49.9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联系</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场所</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原料</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条件</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产物</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能量</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合作用</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叶绿体</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水</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光</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p></td><td style="border-style:solid; border-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储存能量</p></td><td rowspan="2"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border-bottom-style:solid; border-bottom-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相互对立<br />相互依存</p></td></tr><tr style="height:15.75pt"><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呼吸作用</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所有的活细胞(线粒体)</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机物、氧气</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有无光皆可</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二氧化碳、水</p></td><td style="border-top-style:solid; border-top-width:0.75pt; border-right-style:solid; border-right-width:0.75pt; border-left-style:solid; border-left-width:0.75pt; padding:3.38pt 5.03pt; vertical-align:middle"><p>释放能量</p></td></tr></table><p>所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别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线粒体中进行的。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如图为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示意图,在①②③④四个过程中,表示细胞分化的是( )</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1/04/17/ce2681a4/SYS201901041730005719156179_ST/SYS201901041730005719156179_ST.001.png" width="457" height="18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① B. ② C. ③ D. ④</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试题分析:图中①②③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①②③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④过程中细胞数目不变,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因此④过程表示细胞分化。</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使叶片褪色的液体是</p><p>A. 清水 B. 沸水 C. 酒精 D. 碘酒</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碘遇到淀粉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p><p>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便于观察。装有酒精和叶片的小烧杯,一定要隔水加热。这是因为酒精的沸点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不仅酒精蒸发太快,造成浪费,而且溶解叶绿素的效果也不够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隔水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所以“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于溶解叶绿素的是酒精。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较易
<div><div><p>【题目】取一片经日光照射了几小时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脱去叶绿素后用碘液染色,结果边缘未变蓝色,其他部位变成蓝色,该实验证明了( )。</p><p>A.光合作用需要光 B.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p><p>C.光合作用释放了氧 D.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试题分析:这个实验方案的目的是研究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叶绿体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实验变量是叶绿体,取一片经日光照射了几小时的银边天竺葵的叶子,脱去叶绿素后用碘液染色后,观察结果,边缘(银边部分不含叶绿体)未变蓝色,绿叶部分遇碘变蓝,绿叶中有叶绿体的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证明了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叶的下列特点,与增强整株植物体的光合效率有直接关系的是</p><p>①叶大多是扁平的 ②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p><p>③叶呈镶嵌式排列 ④叶有上下两层表皮</p><p>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p><p>①叶大多是扁平的,可更好的接受阳光,②接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紧密,有更多与的叶绿体,③叶镶嵌使茎上的叶片互不遮挡,有利于叶片接受阳光的照射。这些特点与增强整株植物体的光合效率有直接关系。④叶有上下两层表皮,与增强整株植物体的光合效率没有直接关系。C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甘蔗的茎杆中储藏着大量的糖分,这些糖分是( )</p><p>A. 由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p><p>B. 由甘蔗茎内细胞制造</p><p>C. 由甘蔗的绿叶制造的</p><p>D. 由甘蔗的果实制造的</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试题分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根、茎、叶都有筛管,并且是相通的,将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从上而下运输给身体的各部分,甘蔗很甜,它的茎中含有大量的糖(有机物)是由叶制造再由茎运输而来的。</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欲提高蔬菜的产量,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p><p>A. 尽量减少光照强度 B. 适当增加光照强度</p><p>C. 尽量减少二氧化碳 D. 适当增加氧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由其原理可知促进光合作用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增加原料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我们知道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增加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能正确表示生物与其气体交换部位连线的是</p><p>①蚯蚓一体壁 ②蝗虫一气门 ③鱼一鳃 ④家鸽一肺和气囊</p><p>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①③</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是与其环境相适应的。</p><p>①蚯蚓靠体壁来呼吸,其体壁内表面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因此其体壁经常保持湿润,故正确;<br />②蝗虫生活在干燥的环境中,用气管呼吸;故错误;<br />③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故正确;<br />④家鸽用肺呼吸,气囊在家鸽飞行时辅助双重呼吸,故错误。所以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蠕虫动物包括( )</p><p>A.扁形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以上三项</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试题蠕虫动物包括了许多庞杂的类群.根据有无体腔的形成,科学家把蠕虫动物首先分为无体腔、假体腔和真体腔三大类.</p><p>解:无体腔蠕虫动物包括扁形动物门和纽虫动物门两大门类,假体腔蠕虫动物包括包括线虫动物门、线形动物门、轮虫动物门、腹毛动物门、动吻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而真体腔蠕虫动物则包括螠门、星虫门、鳃曳动物门和环节动物门.</p><p>故选:D</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p><p>A. 蝙蝠有四肢 B. 蝙蝠有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特点</p><p>C. 蝙蝠有恒定的体温 D. 蝙蝠的心脏有四腔</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p><p>蝙蝠能够飞行,但不属于鸟类,而是属于哺乳类。主要理由是:因为它不具有鸟类的一般特征,而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鸟类的翼是前肢变成的,而它的翼是由前后肢和尾部之间的皮膜连成的。而且蝙蝠的体表无羽而有毛,口内有牙齿,体内有膈将体腔分成胸腔和腹腔,这些都是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蝙蝠的生活方式是胎生哺乳,而不像鸟类那样卵生,这一特征证明蝙蝠是名副其实的哺乳动物。B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图表示关节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3e31d53b/SYS201906040829292343184767_ST/SYS201906040829292343184767_ST.001.png" width="163" height="12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结构③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p><p>B. 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p><p>C. 结构②是骨骼肌</p><p>D.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①④②③</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br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br />图中①关节头、②关节囊、③关节腔、④关节窝、⑤关节软骨。</p><p>结构③是关节腔,其中的滑液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A正确;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B正确;结构②是关节囊,不是骨骼肌,C错误。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①关节头和④关节窝)、③关节腔和②关节囊,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哪种动物比较容易建立学习行为</p><p>A. 黑猩猩 B. 鲤鱼 C. 家鸽 D. 蝗虫</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学习行为在动物行为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p><p>根据动物进化的规律历程: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原始的鱼类→原始的两栖类→原始的爬行类→原始的鸟类和原始的哺乳类。蝗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鲤鱼是鱼类;家鸽属于鸟类;黑猩猩是哺乳动物。因此最高等的是黑猩猩,学习能力最强,比较容易建立学习行为。A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容易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p><p>A. 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p><p>B. 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p><p>C.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p><p>D. 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p><p> </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试题分析:动物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A正确;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当刺激该行为产生的环境因素去除后,该行为会逐渐消失,B错误;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C正确;学习行为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p><p>A. 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 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C. 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 动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p><p>动物是消费者,是食物链中主要环节之一,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A正确;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有机物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C正确;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因而叫做消费者,D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p><p>A. 病毒的个体很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 B. 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p><p>C. 病毒能引起多种疾病,所以对人类只有害处 D. 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p></div></div>
<div><p>【答案】C</p><p>【解析】</p><p>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形态及其微小,通常只能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它们。</p><p>病毒的个体很小,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A正确;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B正确;人们可以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性疾病,如利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因此有的病毒对人有益,有些动物病毒可以使动物生病,C错误;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p><p>A. 芽孢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B. 芽孢可以度过不良环境时期</p><p>C. 芽孢是细菌的体眠体 D. 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p></div></div>
<div><p>【答案】A</p><p>【解析】</p><p>芽孢是细菌遇到不良环境时形成的休眠体。</p><p>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壁加厚,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低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等都有很强的抵抗性。芽孢又轻又小,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新细菌。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因此芽孢不是细菌用来生殖的结构而是一个休眠体。可见A错误。</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橘子腐烂后,表面会出现一些青绿色的霉斑,在显微镜下可见到一些扫帚状的孢子。这种微生物是</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3e31d53b/SYS201906040829299319570521_ST/SYS201906040829299319570521_ST.001.png" width="450" height="67"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A. A B. B C. C D. D</p></div></div>
<div><p>【答案】D</p><p>【解析】</p><p>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个体,形态各异。图中A是细菌、B是曲霉、C是酵母菌、D是靑霉。</p><p>青霉是由许多细胞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上面生有大量的孢子呈扫帚状,多在发霉的橘子等上出现。D正确。</p></div>
题型:选择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在下列分类的单位中,哪个等级的植物所具有的相同特征更多</p><p>A. 纲 B. 属 C. 科 D. 目</p></div></div>
<div><p>【答案】B</p><p>【解析】</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p><p>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选项中“纲、目、科、属”四个分类单位中,属分类单位最小,同属的生物共同特征更多。B正确。</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请根据以下装置或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3e31d53b/SYS201906040829301812216217_ST/SYS201906040829301812216217_ST.001.png" width="551" height="116"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即使将A装置放在光下,绿色植物也会因为不能合成___________饥饿而亡。</p><p>(2)B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产生___________,此装置必须放在___________的环境中。</p><p>(3)C装置内是萌发的种子,萌发的种子___________旺盛,能产生较多的___________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如果给C装置设置个对照实验,应该把萌发的种子换成___________的种子,其他条件都相同。</p><p>(4)光照一段时间后,D装置的透明塑料袋有___________产生,这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p><p>(5)E是D的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结构⑤的气孔分布比结构①___________(填“多”或“少”),②和④含有叶绿体能合成有机物,属于___________组织,绿色植物的类群中,叶片没有结构③的是___________植物。</p></div></div>
<div><p>【答案】二氧化碳 有机物 氧气 有光 呼吸作用 二氧化碳 煮熟 水珠 多 营养 苔藓 </p><p>【解析】</p><p>这是验证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的常用的实验装置,A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B装置可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氧气,C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D装置经过改进后可用来验证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图E是叶片的结构。</p><p>(1)A装置内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装置内的植物由于缺少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叶片内没有产生淀粉。因此将A装置中新鲜的叶片在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叶片颜色不变蓝色,因为没有淀粉的产生,绿色植物也会因为不能合成有机物饥饿而亡。</p><p>(2)将B装置放置在阳光下,漏斗内的金鱼藻会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产生的氧气被收集在试管内;可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是否有氧气的产生。因此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氧气。</p><p>(3)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该装置可用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如果给C装置设置个对照实验,应该把萌发的种子换成煮熟的种子,其他条件都相同。</p><p>(4)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进行。光照一段时间后,D装置的透明塑料袋有水珠产生,这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结果。</p><p>(5)E是D的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结构⑤下表皮的气孔分布比结构①上表皮多,②和④含有叶绿体能合成有机物,属于营养组织。绿色植物的类群中,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体内无输导组织。所以绿色植物的类群中叶片没有结构③叶脉的是苔藓植物。</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3e31d53b/SYS201906040829304104438988_ST/SYS201906040829304104438988_ST.001.png" width="374" height="232"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图一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通过叶片的___________进出植物。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过程[ ]___________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p><p>(2)图一所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既离不开[ ]___________合成有机物,又离不开[ ]___________提供能量。这两个生理过程对维持大气的___________平衡有重要作用。</p><p>(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___________(填字母)点之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_____呼吸作用强度。</p><p>(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将叶片中___________。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p><p>(5)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的方法有间作套种和___________等,水果放冰箱内保存是为了减弱___________降低有机物的消耗。</p></div></div>
<div><p>【答案】气孔 B 蒸腾作用 A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碳-氧 N 大于 ②→①→④→③ 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 淀粉 光 合理密植 呼吸作用 </p><p>【解析】</p><p>图一中,A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因此表示光合作用;B释放水蒸气,表示蒸腾作用;C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表示呼吸作用;图二中,M光照强度是0,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二氧化碳是吸收量是负值;N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的量相等,N点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比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多。图三中,①遮光并光照、②暗处理、③显影观察、④酒精脱色。</p><p>(1)叶片的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植物气体交换的“窗口”,图一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出植物。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水循环。</p><p>(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吸进氧气,在线粒体中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植物的生长需要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同时也需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图一所示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既离不开A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又离不开C呼吸作用提供能量。这两个生理过程对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有重要作用。</p><p>(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N点之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p><p>(4))“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②暗处理、①遮光并光照、摘下叶片、④酒精脱色、漂洗加碘、①显影观察。因此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②→①→④→③。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后叶片被黑纸片遮盖的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色,还是棕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叶片后变蓝色。所以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p><p>(5)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就要充分的利用光能,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都是充分的利用光能的重要措施。水果放冰箱内保存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较难
<div><div><p>【题目】如图是生物圈中的能量来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3e31d53b/SYS201906040829306496231942_ST/SYS201906040829306496231942_ST.001.png" width="295" height="168"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为整个生物圈提供___________。</p><p>(2)图中的所有生物都能进行___________,在细胞内有机物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___________,推动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p><p>(3)图中动物都有较强的奔跑能力,它们的运动都是由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者协调配合,在___________的支配和其它系统辅助下完成的。</p><p>(4)兔子吃草属于___________行为,是由兔子体内的___________决定的。</p><p>(5)腐生生物包括某些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细菌细胞没有___________,属于原核生物,细菌通过___________方式产生后代。</p></div></div>
<div><p>【答案】叶绿体 物质和能量 呼吸作用 能量 骨连接 骨骼肌 神经 先天性(摄食) 遗传物质 细菌 真菌 成形的细胞核 分裂 </p><p>【解析】</p><p>(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br />(2)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的绿色植物。<br />(3)消费者主要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br />(4)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p><p>(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使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所以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为整个生物圈提供物质和能量。</p><p>(2)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中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一小部分转化为热量散失,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图中的所有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在细胞内有机物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能量,推动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p><p>(3)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图中动物都有较强的奔跑能力,它们的运动都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它系统辅助下完成的。</p><p>(4)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兔子吃草属于先天性行为,是由兔子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p><p>(5)腐生生物包括某些细菌和真菌,细菌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细菌通过分裂方式产生后代。</p></div>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一般
<div><div><p>【题目】下列是几种常见的生物形态结构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p><p><img src="https://picture.zhihuicn.com/2019/06/04/08/3e31d53b/SYS201906040829308958777637_ST/SYS201906040829308958777637_ST.001.png" width="558" height="103" alt="" style="-aw-left-pos:0pt; -aw-rel-hpos:column; -aw-rel-vpos:paragraph; -aw-top-pos:0pt; -aw-wrap-type:inline" /></p><p>(1)A的身体由许多环状___________构成,依靠___________可区分它身体的前端和后端。</p><p>(2)B和D根据繁殖方式的不同分别属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p><p>(3)图中动物根据身体有无脊椎骨构成的___________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温不恒定脊椎动物是___________(填字母),它靠___________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p><p>(4)F的身体呈___________型,前肢变成翼,它特有的呼吸方式是___________。</p><p>(5)图中的无脊椎动物是___________(填字母),C是___________动物,该动物类群由多个个体组成,等级森严,分工协作,这种行为方式称为___________,蜜蜂群体内可以通过舞蹈等方式传递___________。</p></div></div>
<div><p>【答案】体节 环带 孢子植物 种子植物 脊柱 E 侧线 流线 双重呼吸 AC 节肢 社会行为 信息 </p><p>【解析】</p><p>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B肾蕨属于蕨类植物,C蜜蜂属于节肢动物,D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E鲫鱼属于鱼类,F家鸽属于鸟类。</p><p>(1)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A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依靠环带可区分它身体的前端和后端。</p><p>(2)B蕨属于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属于孢子植物;D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属于种子植物。</p><p>(3)图中动物根据身体有无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图中E鲫鱼和F家鸽属于脊椎动物。鱼的体温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它靠身体两侧的侧线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p><p>(4)F家鸽的身体呈流线型,前肢变成翼,它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家鸽飞行时,当两翼举起气囊扩张,外界的气体进入肺和气囊,在肺内进行一次气体交换。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囊里的气体进入肺完成第二次气体交换后排出体外,所以每呼吸一次进行气体交换两次,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在肺,气囊只是暂存气体的作用。因此家鸽特有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p><p>(5)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蜜蜂群中有蜂王、工蜂、雄蚁,它们各司其职,这种行为属于社群行为。</p><p>图中的无脊椎动物是A蚯蚓和C蜜蜂,C是节肢动物,该动物类群由多个个体组成,等级森严,分工协作,这种行为方式称为社会行为,蜜蜂群体内可以通过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p></div>
页:
[1]